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和司马懿对峙五丈原,究竟是何原因,使得他无法打破僵局?

诸葛亮和司马懿对峙五丈原,究竟是何原因,使得他无法打破僵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4471 更新时间:2024/3/25 4:59:17

一、双方在第五次北伐时的战术思想。

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时,曹真因病将指挥权交给了司马懿。于是诸葛亮和司马懿在关陇高原进行了一场拼杀。在这场战斗中,司马懿实验了各种战术,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野战中,司马懿遭受了卤城之战和木门道之战的惨败,得出了对付诸葛亮的办法。

司马懿清楚地看出,诸葛亮在战略上是以攻代守,在战术上却是以守代攻。他用一次次的北伐,使得曹魏疲于奔命,根本无力对蜀汉采取攻势。但是在战场上,诸葛亮使用八阵图的战术,用防御的态势逼迫魏军进攻,使得主客异势,让魏军吃尽苦头。

这些经验教训都是司马懿用魏军将士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包括大将张郃在内的大批魏军将士为此命丧沙场。司马懿在诸葛亮撤军后,认为诸葛亮作战的短板就在后勤方面,他肯定要积蓄大批粮草,才会再次北伐。他判断诸葛亮要经过三年后才发动进攻,为此他也积蓄粮草,做好迎战准备。

司马懿与曹睿共同制订的作战方针是,魏军采取坚壁据守的方针,挫败诸葛亮的进攻锋芒。在诸葛亮进攻的时候,不让他成功,在诸葛亮后退的时候,不主动对他出击。诸葛亮长期相持,则粮草用尽,掳掠又没有缴获补充,就只能撤走。在诸葛亮撤走时,魏军再予以追击,这是全胜之道。

诸葛亮的作战思路与司马懿想得差不多,他果然在三年后开始了进攻。但是,这一次进攻的规模却出乎曹睿、司马懿的预料,让他们感到压力倍增。这一次,诸葛亮联络东吴,在东西两个方向上同时发动进攻,诸葛亮也动员了蜀汉最大兵力,对关陇发动攻势。

在这一战中,诸葛亮采取的战术依然是引诱魏军出击,在野战中歼灭魏军主力。在歼灭魏军的有生力量后,诸葛亮再夺取关陇,进而进攻关东。为了解决后勤问题,诸葛亮用木牛流马运输,并且采取战场屯田的方式,保证了全军的后勤供应。

诸葛亮对司马懿进行了几次小规模的试探进攻,发现司马懿防守严密。于是,诸葛亮率军驻扎在五丈原,和司马懿转入对峙。在此期间,为了逼迫司马懿出战,诸葛亮采取了各种办法。但是司马懿就是死守不出。最终诸葛亮病逝五丈原,结束了自己壮志未酬的一生。

二、诸葛亮与司马懿对峙是蜀军最佳的作战方案。

诸葛亮和司马懿在五丈原对峙百余日,如果公平起见,诸葛亮是占了上风的。诸葛亮远离自己的后方基地,在敌人的控制区来去自由,公开进行屯垦。而司马懿则是坚守不出,根本不对诸葛亮的军队进行袭扰,还时刻防备诸葛亮的进攻,忍受诸葛亮的嘲笑。

这样的局面,连后世的李世民都看不下去了。他挖苦司马懿说,“既而拥众西举,与诸葛相持。抑其甲兵,本无斗志,遗其巾帼,方发愤心。杖节当门,雄图顿屈,请战千里,诈欲示威。且秦蜀之人,勇懦非敌,夷险之路,劳逸不同,以此争功,其利可见。而返闭军固垒,莫敢争锋,生怯实而未前,死疑虚而犹遁,良将之道,失在斯乎!”

其实司马懿不是不敢与诸葛亮作战,而是在野战中根本不是诸葛亮的对手。在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中,诸葛亮在没有后方依托的情况下,在野战中连续给予司马懿沉重打击。司马懿无论是进攻还是追击,都无法击败蜀军,这使得他在这次战役中与诸葛亮交锋毫无胜算。

当时东吴在东线也对曹魏发动了进攻,西线的司马懿如果被诸葛亮击破,对于曹魏来说凶多吉少。因此司马懿干脆对诸葛亮的所有行动,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在诸葛亮送给他巾帼后,司马懿采取千里请战的做法,让诸葛亮明白他死守不战的决心。

诸葛亮在屯兵布阵上,也采取了前后纵深布阵的方式。他把先锋魏延的营寨,驻扎在大军前十里的地方。如果司马懿攻打魏延的营寨,就会遭到诸葛亮纵深的反击。可是,司马懿坚壁不战,使得诸葛亮的计划落了空。

面对司马懿死守不出的战术,确实对准了诸葛亮的弱点。蜀汉最大的弱点,就是实力太弱。诸葛亮努力发展军备,也只能把军队扩大到十二万人左右。这一次,诸葛亮率领十万大军攻打曹魏,已经达到了蜀汉可动用兵力的极限。如果这一战失败,兵力遭受巨大损失,蜀汉就将陷入灭顶之灾。

因此,司马懿说诸葛亮不是勇者,他不敢出武功依托山地向东进击。其实并非诸葛亮不是勇者,而是诸葛亮没有足够的兵力,去越过司马懿的侧翼攻打他的后方。因为这样一来,蜀军的侧翼和后方交通线也在司马懿的威胁之下,蜀军无法保证侧翼和后方的安全。一旦后方被司马懿突破,蜀军将陷入被围歼的境地。

诸葛亮原本还有一个方案破解司马懿的坚壁防守,但是这个方案在第四次北伐时遭到了人为的破坏。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他只带了八万人马,并且在祁山地区和魏军反复纠缠,吸引魏军的注意。同时,在汉中诸葛亮还留下了李严的四万人马,对魏军侧翼和后方虎视眈眈。

司马懿和张郃也注意到了这个情况,在作战中小心翼翼。可是由于李严私心太重,为了争权破坏了这个作战计划。他借天雨连绵,无法行动为由,使得诸葛亮被迫撤军。在诸葛亮撤军后,李严为推卸责任,还诬陷诸葛亮,最后被刘禅撤职流放。

李严是诸葛亮时期,能够独当一面的军事统帅。如果他能够和诸葛亮配合,从汉中翻越秦岭,直插司马懿的后方,将会一举打乱司马懿的防守方案,蜀军未必没有胜利的希望。但是李严被撤职流放后,诸葛亮的这个方案就无法实施了。诸葛亮只能率领全部蜀军进攻曹魏。

司马懿从诸葛亮的兵力,推断出诸葛亮已经没有了突袭自己后方的方案。因此他才全力盯住诸葛亮的主力,坚守不出。诸葛亮在此时,只能采取对峙的方法,与司马懿比耐心,比毅力。因为诸葛亮已经妥善解决好了后勤问题,可以无限期地与司马懿耗下去。

如果对峙继续下去,司马懿的处境会越来越困难。这是因为诸葛亮屯兵在曹魏境内,对魏军耀武扬威如入无人之境,这对魏军的军心士气是一种打击。时间一长,司马懿的军心必将有变,到那时魏军必将失败。可惜的是天不假年,诸葛亮积劳成疾,没能等到胜利的那一天。

结语:

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与司马懿对峙至死。面对司马懿坚守不出的情况,诸葛亮并非没有打破对峙的办法,奈何没有打破对峙的实力和将领。如果要打破对峙,只能攻敌必救,在运动中调动敌人,予以歼灭。但是,司马懿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中已经吃过大亏,他的行动更加谨慎小心。

如果诸葛亮要从司马懿的侧翼穿插过去,进攻司马懿的后方,那么他的侧翼和后方交通线也暴露在司马懿的兵锋之下。诸葛亮兵力有限,无法保证侧翼和后方的安全。诸葛亮原本计划从汉中派兵袭击司马懿的后方,也因为李严的破坏而放弃。最终,诸葛亮只得和司马懿比耐心、比毅力,在对峙中寻求战机。

更多文章

  • 刘邦哥们儿中的铁哥们儿卢绾,为什么会造反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邦卢绾,卢绾为何背叛刘邦后去哪里了,刘邦为什么那么照顾卢绾

    接下来,津城沐雨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当时的具体情况。 其一,辰亡齿寒的危机感,让卢绾走上了造反之路。 卢绾和刘邦不仅是同乡、同窗和发小,在出生日期上还是同年同月同日生,卢绾的亲戚还和刘邦的父亲关系很好。后来刘邦因为吃官司四处躲躲藏藏,卢绾不仅不避嫌,还跟随着刘邦。跟随刘邦在沛县起兵的人中,卢绾是刘邦的哥

  • 关羽是刘备的兄弟,诸葛亮是刘备的托孤重臣,他俩到底谁的官大?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关羽的死是诸葛亮和刘备的安排吗,刘备张飞关羽诸葛亮的思维导图,三国演义刘备托孤诸葛亮

    倒霉的刘备刘备的前半生,非常倒霉!虽然刘备的能力和运气都不错,还没走出新手村,就遇到了关羽张飞两员猛将,这足以奠定他一方霸主的地位,然而刘备的家底实在太薄了,没有家族支持,要想白手起家,谈何容易?黄巾起义时,刘备和关羽等人就已经立下了大功,然而由于刘备家室不行,朝中无人替他说话,所以他并没有得到应有

  • 曹操北征乌桓之战:为南下做准备的一战,成功稳定了河北四州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操征讨乌桓路线,曹操和乌桓大战,曹操将击乌桓翻译

    但是,当曹操将这一动议提交众人商议时,很多人都不同意,认为大军北征,刘备一定会说服刘表出兵北上袭击许都。郭嘉对曹操说∶“大人虽然威震天下,但乌桓自恃处于边地,必然不会戒备,趁其没有防备,突然发起进攻,一定能将其击破。况且袁绍对乌桓有恩,袁尚兄弟还活着;如今,河北四州百姓仅仅是因为大人的威名而暂时归附

  • 中国历史中最接近“神”的七大人物,诸葛亮只能排第六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第七名:刘基神奇指数:★★★★★☆☆☆☆☆刘基,字伯温,从小就是神童,虽然不是一目十行,但也是七行俱下,精通天文、数理、兵法等,用计如神,为朱元璋谋夺了天下,朱元璋称其是“吾之子房”,可惜最终还是被陷害,交出秘藏天文书后,叮嘱后人不准学习,以保血脉。民间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

  • 207年,刘备三顾茅庐,终于将诸葛亮请出山,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刘备三顾茅庐后与诸葛亮关系,刘备请诸葛亮出山在哪一年

    这件事可以说是刘备一生命运的转折点。因为刘备当时的处境很是尴尬。首先他是作为客将,被安排在新野前线,直接与曹操的势力接触,自己兵少将寡,根本不是曹操的对手。其次刘表对他有所防备,主要在于刘备太会收买人心,刚一到新野就联合了不少地方豪强,对刘表这个地主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最后就是刘备自己的实力了,手下武

  • 曹操和司马懿都是篡权者,为什么两人的名声差距极大?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曹操和司马懿,司马懿篡权后许褚下场,司马懿谋反篡权完整版

    不过,虽然都是篡权,但是,在古代历史上,曹操的评价要比司马懿高了不少,也即曹操的评价是褒贬不一,而司马懿的评价则是以负面为主。比如晋明帝问起晋朝之前得天下的具体情形,王导叙述了司马懿的手段,又说起司马昭在高贵乡公时的所作所为,晋明帝大惭,把脸埋覆在床上说:“若如公言,晋祚复安得长远!”也即司马懿父子

  • 虎牢关前三英战吕布后,吕布失利败走,袁绍为何拒绝追击董卓?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虎牢关袁绍为什么不追董卓,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原文,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完整视频

    面对吕布失败,兵无战心的环境,董卓把希望寄予江东猛虎孙坚身上,可结果说客李傕被孙坚骂得怏怏而归。董卓无法,只能接受李儒的建议,烧毁洛阳城门房屋,劫掠富豪,带着献帝星夜溜去长安。 堂堂相国‬做了真强盗,留下个遍地狼藉的洛阳城 董卓一走,洛阳成了无主之地,汜水关守将赵岑献关投降,孙坚进入洛阳城,看着到处

  • 刘禅不开城门投降,而是死守等待援军,能成功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禅射哭安琪拉,王者荣耀刘禅中间穿插安琪拉,孤王刘禅

    他不是没做过努力,只是时不与他。 ‬战事开始的局势 公元263年,魏军三路伐蜀,布局如下:征西将军邓艾为西路军,率三万关中精锐,从狄道进入甘松、沓中一带,牵制姜维;雍州刺史诸葛绪为中路军,率军三万,从祁山进攻武街、阴平桥头,抄姜维后方;镇西将军钟会为东路军,率十万禁军,分兵两路,从斜谷、骆谷进攻汉中

  • 建安二十四年,收复荆州的机会就摆在曹操面前,是谁破坏了他的战略构想?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曹操打荆州,曹操一心只想夺荆州文案,曹操不啰嗦一心要拿荆州

    刘备有不“还”的道理:荆州四郡是我凭本事拿下来的,凭啥要还你?你说荆州是你的,你叫他,他会答应吗?孙权有愤怒的理由:没有我,你早就领盒饭了,你说好了拿下益州就把荆州还给我,拿下益州又说拿下凉州再说,等你拿下凉州,是不是要说灭了曹操之后才封我为荆州牧?其实在刘备与孙权之间,根本就不存在荆州的借与还的问

  • 司马懿有不臣之心,曹操曾对曹丕12字警示,但他却给忘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曹丕为什么不杀司马懿,司马懿兵败曹操后对曹丕说的话,司马懿死前对曹丕说的话

    曹爽因此判定认为司马懿不会加害自己,但不久后,形势突变,和曹爽兄弟交情甚密的黄门张当在严刑拷问之下,“承认”曹爽有谋反的意图。司马懿于是按照律法,将曹爽兄弟及其亲信党羽全部抓捕,夷灭三族。从此,曹魏朝政大权被司马家族夺取,先后经历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三人,在司马炎时期,强迫曹奂退位,将帝位禅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