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武帝时期对外战争一览,究竟战果如何?

汉武帝时期对外战争一览,究竟战果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694 更新时间:2024/1/17 3:06:54

汉武帝

马踏匈奴,收取河西,追奔逐北,封狼居胥山,以临翰海;威服西域,置城郭都护,西越葱岭,攻灭康居车师大宛诸国;东并朝鲜、南诛百越,灭西南诸夷,置以郡县。

在位时期,中国的领土疆域扩大了整整一倍,基本奠定了汉朝乃至以后中国的版图,并且为中国后续朝代创造了三百年的安稳周边环境。

下面来看看汉武帝时期对外战争年表吧!

汉武帝即位时形势图

建元三年(前138年)

闽越围困东瓯,东瓯向汉廷告急,武帝派中大夫严助持令征调驻会稽军,浮海以救东瓯,兵未至闽越退走,东瓯归顺。

建元六年(前135年)

闽越王郢攻南越,武帝派大行王恢领兵出豫章、大司农韩安国领兵出会稽,准备还击。兵未至,越人杀郢投降,王、韩等收兵回,南越遣子入侍谢恩。

元光三年(前132年)

以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大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大行王恢为将屯将军,大中大夫李息为材官将军,率领三十万众屯马邑谷中,想引诱单于进塞,出其不意地发起攻击,聚而歼之。单于入塞后,发觉有异立即退出,最终马邑之谋没有成功。

李广

元光六年(前129年)

派车骑将军卫青兵出上谷,骑将军公孙敖兵出代,轻骑将军公孙贺出云中,骁骑将军李广出雁门,各率领1万骑兵,仅卫青一路取胜,龙城大捷斩获敌首七百级,公孙贺无所斩获,亦无功,公孙敖与李广因指挥失误受挫而回。

元朔元年(前128年)

遣将军卫青出雁门,将军李息出代,领三万骑兵,长驱而进斩获敌首数千级。

元朔元年(前128年)

遣将军卫青出雁门,将军李息出代,领三万骑兵,长驱而进斩获敌首数千级。

东夷秽君南闾等率臣民二十八万人归顺于汉,设立苍海郡。

卫青

元朔二年(前127年)

派李息从代郡出击,卫青率大军进攻匈奴盘踞的河南地,大胜,活捉敌兵数千人,夺取牲畜数百万之多,收复河套,置朔方郡、五原郡。

元朔五年(前124年)

车骑将军卫青率领六名将军及士兵十余万人在朔方、高阙出塞,包围右贤王,斩敌首一万八千级,俘虏小王十余人、男女一万五千余人,牲畜达千百万头。

元朔六年春(前123年)

大将军卫青率领六名将军及士兵十余万骑出定襄,斩敌首三千余级。

公孙敖

元朔六年夏(前123年)

卫青再次率六名将军及士兵到达匈奴南界沙漠,大获全胜,斩敌首一万九千级。前将军赵信军败,降匈奴。右将军苏建部队溃散,只身逃回,赎罪为平民。

元狩二年春(前121年)

派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一万骑兵出陇西,过焉支山千余里,杀折兰王,斩卢侯王,俘浑邪王子等,收休屠王祭天金人,至皋兰山,斩敌首八千余级。

元狩二年夏(前121年)

派将军霍去病、公孙敖出北地二千余里,兵过居延,霍去病大胜,逾居延,过小月氏,至祁连山,俘二千五百人,斩三万二百级;公孙敖失道未能与霍去病会和。

遣卫尉张骞、 郎中令李广都领兵一万四千骑出右北平。李广杀匈奴三千余人,而自己的军队四千人都溃亡,只身逃回,张骞失军期没有按期到达。

匈奴昆邪王杀休屠王,并率其众四万余人来降。

霍去病

元狩四年(前119年)

大将军卫青率领四将军兵出定襄,将军霍去病出代,各领五万骑兵,步兵随骑兵之后数十万人。卫青到漠北围困单于王,斩首一万九千级,到阗颜山回师。霍去病与匈奴左贤王战,斩敌首七万余级,封狼居胥,禅姑衍,临瀚海。李广、赵食其失道。自此单于远遁,漠南无王庭。

元鼎五年(前112年)

遣伏波将军路博德兵出桂阳,下湟水,楼船将军杨仆出豫章,下浈水,归义越侯郑严为弋船将军,出零陵,下淮水,田甲为下濑将军,下苍梧,都领罪人出征,江淮以南以楼船载十万人。越驰义侯何遗别将巴蜀罪人,征发夜郎兵,下牂柯江,俱会于番禺。翌年南越亡,置南海等九郡。

元鼎六年(前111年)

征发陇西、天水、安定骑兵及京都卫年、河南、河内士卒十万人,派将军李息、郎中令徐自为征讨西羌,成功平定,置护羌校尉。

令郭昌、卫广移师征西南夷,灭且兰、邛都、莋都;夜郎、冉駹等降,置牂牁等五郡。

派横海将军韩说、中尉王温舒兵出会稽、楼船将军杨仆兵出豫章,共击东越王,东越降,迁其民江淮间。

派浮沮将军公孙贺兵出九原、匈河将军赵破奴率领二万五千余骑兵出会居,远征二千余里,不见匈奴而还。

赵破奴

元封元年(前110年)

率兵十八万骑,御驾亲征,旌旗延绵千余里,威震匈奴,单于匿漠北,不敢战。

元封二年(前109年)

派遣楼船将军杨仆、左将军荀彘率领应募罪人出击朝鲜,朝鲜杀其王右渠而降,置乐浪等汉四郡。

派将军郭昌、中郎将卫广领三辅罪人、巴蜀兵数万人平定西南夷中尚未臣服的部族,灭劳深、靡莫,滇国降,置益州郡。

武都氐人反,分迁于酒泉郡。

元封三年(前108年)

命令赵破奴、王恢率领属国骑及郡兵数万征讨西北,虏楼兰王,破姑师。

李广利

元封六年(前105年)

昆明地方发生反叛,遣拔胡将军郭昌领长安亡命之徒平叛,并昆明地,属益州郡。

太初元年(前104年)

以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发天下谪民、恶少年约十万,属国骑数千,攻伐大宛,丧师大半,三年乃克,屠轮台,斩郁成王,大宛贵人杀王而降,获宝马三千而还。

派遣将军公孙敖筑塞外受降城。

太初二年(前103年)

派浚稽将军赵破奴二万骑出朔方出击匈奴,全军覆没,赵破奴被俘。

天汉二年(前99年)

贰师将军领三万骑兵出酒泉,与匈奴右贤王战于天山,斩敌首一万余级。又派遣因杅将军出西河,无所得。骑都尉李陵将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与单于交战,杀匈奴万人。李陵兵败,降于匈奴。

李陵

天汉四年(前97年)

派贰师将军李广利领六万骑兵,七万步兵出朔方,派因杅将军公孙敖领一万骑兵,三万步兵出雁门关,派游击将军韩说领步兵三万人出五原,派强弩将军都尉路博德领步兵一万余人与贰师将军会师。李广利与匈奴单于战于余吾水滨十余日,韩说无所得,公孙敖与匈奴左贤王交战失利,都收兵回朝。

征和三年(前90年)

派贰师将军李广利领七万人兵出五原,御史大夫商丘成领二万人兵出西河,重合侯马通领四万骑兵出酒泉。商丘成兵到浚稽山与敌接战,斩首甚多。马通兵至天山,匈奴退走。李广利先胜后败,降于匈奴。

征和四年(前89年)

派成娩率领楼兰、尉犁、危须等六国兵破车师,迫使其臣服汉朝。

汉武帝去世时疆域

汉武帝对外战争贯穿其在位大部分时间,一系列战争所辟疆土,视高、惠、文、景时几至一倍,使中国千万年皆食其利。中国真正的大一统是到汉武帝后才真正完全确立的,他抓住了历史的契机然后又创造了历史,作为一个目光高远,胸怀宽广的统治者,顺应历史潮流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他所作出的贡献无人能比,以至于,虽然已经过去了千年,但在今天看来,这段历史依然熠熠生辉。

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伟大民族永远的名字!

更多文章

  • 汉武帝刘彻为什么能够成功实施推恩令?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汉武帝刘彻传位给了谁,汉武帝刘彻是谁的儿子,汉武帝刘彻在位多少年

    那汉武帝刘彻为什么能够成功实施推恩令?使诸侯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加强,诸侯国却不反抗呢?其实,正是在中央政府通过种种手段、已经对诸侯国有了压倒性优势的情况下,推恩令才有可能实施,即推恩令存在与否,对藩国问题的解决其实没有那么重要。首先,推恩令,是怎么推恩的?推恩令实施于汉武帝时期,主父偃提出,下令诸

  • 汉朝和明朝的藩国有什么区别?为什么都要削藩?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汉朝十大藩国排名,明朝时削藩是什么,明朝后面为什么不削藩

    但是呢,明朝的燕国、秦国,和汉晋时期的燕国、秦国,除了名字一样,其他都是天壤之别。其中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汉晋时期的藩国是一个建制化的行政单位,管辖范围往往地跨数郡数十城。明代的藩国呢?首先就不是一个行政建制,更别说有半点管辖范围了。先看看汉朝:汉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叫作“郡国并行制”。什么叫郡国并行制呢

  • 汉文帝即位背后的残酷真相——妻子儿女接连被害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文帝杀舅,汉文帝登基历史,汉文帝登基前的儿子被杀

    汉文帝剧照代王,指的是后来的汉文帝刘恒,他在汉高祖时期受封代王,吕后去世后被迎立进京继位,而上面那段这段话说的是,代王刘恒的王后为刘恒生下了四个儿子,刘恒还没当上皇帝时,代王王后就去世了,而在刘恒当上皇帝以后,代王王后生下的四个儿子也都陆续去世了。但这段话中包含三个疑点:第一个疑点是,代王王后作为汉

  • 汉宣帝究竟是过继给汉昭帝当儿子还是当孙子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宣帝是昭帝的儿子还是孙子,汉宣帝死后谁当了皇帝,汉宣帝是怎样当上皇帝

    那么汉宣帝究竟是过继给汉昭帝当儿子还是当孙子,其是以昭帝养子还是养孙身份继位呢?这个问题在正史上的记载是有矛盾的。汉宣帝剧照先来看看为什么有矛盾吧!《汉书·宣帝纪》在写汉宣帝继位是这样说的:以“孝武皇帝曾孙病已”来“嗣孝昭皇帝后”。秋七月,光奏议曰:“礼,人道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大宗毋嗣,择支子

  • 诸葛亮和司马懿对峙五丈原,究竟是何原因,使得他无法打破僵局?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为何诸葛亮扎营五丈原司马懿高兴,司马懿诸葛亮五丈原之战,五丈原 司马懿

    一、双方在第五次北伐时的战术思想。 在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时,曹真因病将指挥权交给了司马懿。于是诸葛亮和司马懿在关陇高原进行了一场拼杀。在这场战斗中,司马懿实验了各种战术,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野战中,司马懿遭受了卤城之战和木门道之战的惨败,得出了对付诸葛亮的办法。司马懿清楚地看出,诸葛亮在战略上是

  • 刘邦哥们儿中的铁哥们儿卢绾,为什么会造反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邦卢绾,卢绾为何背叛刘邦后去哪里了,刘邦为什么那么照顾卢绾

    接下来,津城沐雨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当时的具体情况。 其一,辰亡齿寒的危机感,让卢绾走上了造反之路。 卢绾和刘邦不仅是同乡、同窗和发小,在出生日期上还是同年同月同日生,卢绾的亲戚还和刘邦的父亲关系很好。后来刘邦因为吃官司四处躲躲藏藏,卢绾不仅不避嫌,还跟随着刘邦。跟随刘邦在沛县起兵的人中,卢绾是刘邦的哥

  • 关羽是刘备的兄弟,诸葛亮是刘备的托孤重臣,他俩到底谁的官大?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关羽的死是诸葛亮和刘备的安排吗,刘备张飞关羽诸葛亮的思维导图,三国演义刘备托孤诸葛亮

    倒霉的刘备刘备的前半生,非常倒霉!虽然刘备的能力和运气都不错,还没走出新手村,就遇到了关羽张飞两员猛将,这足以奠定他一方霸主的地位,然而刘备的家底实在太薄了,没有家族支持,要想白手起家,谈何容易?黄巾起义时,刘备和关羽等人就已经立下了大功,然而由于刘备家室不行,朝中无人替他说话,所以他并没有得到应有

  • 曹操北征乌桓之战:为南下做准备的一战,成功稳定了河北四州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操征讨乌桓路线,曹操和乌桓大战,曹操将击乌桓翻译

    但是,当曹操将这一动议提交众人商议时,很多人都不同意,认为大军北征,刘备一定会说服刘表出兵北上袭击许都。郭嘉对曹操说∶“大人虽然威震天下,但乌桓自恃处于边地,必然不会戒备,趁其没有防备,突然发起进攻,一定能将其击破。况且袁绍对乌桓有恩,袁尚兄弟还活着;如今,河北四州百姓仅仅是因为大人的威名而暂时归附

  • 中国历史中最接近“神”的七大人物,诸葛亮只能排第六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第七名:刘基神奇指数:★★★★★☆☆☆☆☆刘基,字伯温,从小就是神童,虽然不是一目十行,但也是七行俱下,精通天文、数理、兵法等,用计如神,为朱元璋谋夺了天下,朱元璋称其是“吾之子房”,可惜最终还是被陷害,交出秘藏天文书后,叮嘱后人不准学习,以保血脉。民间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

  • 207年,刘备三顾茅庐,终于将诸葛亮请出山,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刘备三顾茅庐后与诸葛亮关系,刘备请诸葛亮出山在哪一年

    这件事可以说是刘备一生命运的转折点。因为刘备当时的处境很是尴尬。首先他是作为客将,被安排在新野前线,直接与曹操的势力接触,自己兵少将寡,根本不是曹操的对手。其次刘表对他有所防备,主要在于刘备太会收买人心,刚一到新野就联合了不少地方豪强,对刘表这个地主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最后就是刘备自己的实力了,手下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