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郭子仪怕他,颜真卿因他而死,面容丑陋的唐朝奸相是谁?

郭子仪怕他,颜真卿因他而死,面容丑陋的唐朝奸相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627 更新时间:2024/1/25 9:46:54

导语:郭子仪怕他,颜真卿因他而死,面容丑陋的唐朝奸相是谁?

说到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郭子仪是谁?唐朝著名的安史之乱就是郭子仪带兵平定的,先后又打的吐蕃俯首称臣,就这样一位功高盖主的猛人,居然也有怕的人。而且这个人并不是皇帝,只是一个比郭子仪还要小的的官。

郭子仪有一次生病,文武百官都来家里来看望他,全是由妻子去接待。但唯独这个人来了之后,郭子仪打发妻妾们全部都退下,自己则挣扎着坐起来,等待这个人的到来。妻妾们都非常疑惑,明明自己病变成这样,却还要如此隆重的对待一位下官。

郭子仪说这个人长得比较丑,你们见了肯定会笑话他,笑话他他就会记仇,等我死了之后,我们家一定会被这个人灭门。

而著名的书法家颜真卿在朝为官时曾被这个人差点逼疯,但最终还是因他而死。颜真卿虽然是书法大家,但是在识人方面和郭子仪比起来,可真的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一开始他并没有认识到这个人的可怕,甚至把它当成平常的晚辈后生,所以经常批评他,即使得罪了这个人也毫不在意,过了不久,颜真卿的职位一降再降,他感觉到有人在背后搞小动作,

颜真卿思前想后终于明白,就是这个人搞的鬼。这个人在面前是卑躬屈膝,却在背后处心积虑的挖坑。经常在皇上面前说自己坏话,而更加可怕的是皇上对这个人说的话信以为真,颜真卿感觉再这样下去,自己迟早要被这个人坑死。

颜真卿真心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他得找这个人当面认怂。这位三朝元老,德高望重的老臣找到了这个年轻人求饶说道,当年我在平原做太守的时候,安禄山的旧部在洛阳杀了你的父亲,令人带着你父亲的头颅到街上游行。被我劫持,我仰望您父亲德高望重。亲自舔干净了上面的血迹,并用棺材埋葬了它,那时候我对你的父亲仁至义尽,难道你就不能放过我吗?

这个人听完之后马上下跪,表示感谢颜。颜真卿觉得自己的感情牌已经打完,便心满意足的离去了,他感觉这个人在知道自己对他父亲有恩的时候,肯定会放过自己,不再为难自己,但如果颜真卿真的了解这个人的话,他就不会这么开心了,因为在这个人的字典里是没有“原谅”两个字的。

很快,颜真卿便被这个人坑死了。当时正是李希烈造反,朝廷一时半会讨伐不得。这个人,一看这是一个很巧的机会,便向皇上上奏章,说:需要派一名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大臣去劝降,敌人肯定会不战而降,作为太子太师的颜真卿是三朝元老,忠勇正直,是最佳人选。关键是皇帝这二货也同意了。

颜真卿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知道自己死定了,所有人知道这个消息之后也知道颜真卿死定了,叛军头领李希烈就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王,对于这种人劝降就是一个笑话,只能白白送死。结果不用想也知道,颜真卿最终死在了叛军的刀下。

说了这么多,这个人究竟是谁呢?

这个人就是唐朝时期大名鼎鼎的丑陋奸相卢杞。卢杞的厚黑学功夫已经修炼到登峰造极的地步,除了颜真卿几乎每个他讨厌的人,不管是宰相还是皇亲国戚,都没有躲过他这种笑里藏刀,杀人于无形的功夫。

其实对于卢杞来说,不只是从他的人品上找原因,其实还和他的自尊有关,他为什么把自尊看得这么重要?其实因为本身他长得很丑,他能丑到什么程度呢?有史书记载:“体陋甚,鬼貌蓝色”意思是长得和鬼一样,脸是蓝色的,还是个驼背。鬼貌的评价用现代话来说又叫长了一副死人相,算得上是当时天下第一丑。

卢杞开始的时候还好,并不在意这些言论,认为只要自己兢兢业业的努力,肯定会越来却飞黄腾达的。他当时为了一地百姓冒死上奏皇上,皇上看中他这份心,便一步一步提拔他为宰相,但流言蜚语越来越多,他的心里渐渐产生了扭曲和变态。

让他心里产生扭曲和变态的导火索是他刚当上宰相的时候,那是上任的第一天,互为同事的宰相杨炎,拒绝和他一块吃饭,原因是他长得太丑了,影响食欲。愤怒的卢奇终于明白,长得丑的人连呼吸都是错的。从这开始之后,所有嘲笑过他的人都被他一个个弄死。

直到最后,功臣李怀光揭发了卢奇的真面目。唐德宗将卢杞贬为司马之后,便再也没让他回京,对于那些被卢奇整死的人,像颜真卿之类的。卢奇的结局相当之好了。

欢迎各位看官留言评论!

这里是“说易解道”说古往今来,解世间百味

更多文章

  • 南北朝对佛传故事图像的影响,及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南北朝反佛斗争的原因,佛系图像,南北朝板凳佛价格

    所谓南朝文化北传,指的是北朝时期民族文化交流频繁之际,南朝文化作为当时社会文化的主流、在北朝后期始逐渐影响北朝,这种影响涉及到整个北方地区的政治、宗教、文化、艺术等社会牛活的各个层面,对于北朝文化艺术的整体发展具有要意义。一、佛传故事图像中的南朝文化特质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大的历史转折时期,这一

  • 李建成给李世民毒酒,为何他喝完并没有死?背后原因你有所不知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建成为何败给李世民,李世民追封李建成,李建成和李世民是一个母亲吗

    前言在中国几千年以来的历史长河当中,诞生了非常多影响中华文明非常深远的古代帝王,这其中就有我们所熟知的秦皇汉武和唐宗宋祖之类。这些人在自己的一生当中都或多或少做出一些对于全中国和华夏民族来说都非常巨大的贡献,有些人统一了中国,有些人让中国的文化变得大一统,也有些人让中国变得空前强大。每个人都有每个人

  • 故事:大宋奇闻鼋壳亭,凉亭屋顶竟然是大鼋壳造成?其中有何离奇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南宋绍兴年间,眉州有个秀才姓柳,从小生性腼腆,有些孤僻,人长得眉清目秀,齿白唇红就像女孩子一样秀美。柳秀才平常只喜欢穿白色的衣衫,再加上其人有洁癖,所以,私塾里的同窗好友都戏称他作“柳娘子”。白衣胜雪柳秀才最讨厌别人这样称呼他,久而久之就因此对学堂产生了厌恶,进而开始厌学。私塾里的先生十分惋惜他的聪

  • 王安石晚年写下一首诗,短短几句,却看透人生,放弃官场的执念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王安石最好的10首诗,王安石资料简介,苏轼评价王安石

    但是王安石在仕途上却总是被弹劾贬谪,导致自己一心为国、为民的想法最终也没有实现,而变法最后也失败了。一首古诗看透人生王安石的诗词也是比较出名的,“不畏浮云遮望眼”一首古诗被人记住百年,但是这个时候王安石满腔热血,内心中充满了对未来,对仕途的信心。到了晚年,王安石的诗词就发生了改变。《清平乐》就是王安

  • 朱元璋为何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孙子,而不是儿子,这里告诉你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元璋皇位传给谁,朱元璋为什么把皇位传给弟弟,朱元璋为什么要把孙子传给皇位

    文│小先生洪武二十五年,大明皇太子朱标病逝,年仅37岁,已为储君培养快三十年的长子去世,这让朱元璋十分痛心,不止一次大哭,白发人送黑发人之后,朱元璋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王朝的继承人,朱元璋经过深思远虑,最终传位自己的孙子朱允炆,让无数后人疑问,为何朱元璋不传位给自己其他的儿子呐?今天笔者告诉你

  • 朱棣当了22年皇帝,为何没生一儿半女?一位宫女临死前说出了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棣当了22年皇帝没有一儿一女,朱棣当皇帝之后为何没有生育儿女,朱棣最后当皇帝了吗

    当然传宗接代对于古代的普通百姓人家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中国古代有一位皇帝做了22年的皇帝,但是他却从来没有过孩子。一位宫女在临死之前说说出了这位皇帝的秘密。这个皇帝就是明成祖朱棣。1402年,明成祖朱棣登基。他登基之后的22年间,他的后宫就没有一位妃子为他生下过一个孩子。根据史料记载,明成祖登基

  • 有一良策本可挽救明朝,崇祯宁死不用,最后便宜了李自成张献忠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崇祯对李自成张献忠太心慈手软,张献忠李自成,崇祯如果不死李自成会杀他吗

    这个惯性其实很多时候是中国传统制度走向末路的产物。走向末路的制度,配合群魔乱舞就有了明末无数匪夷所思的众生相。《大明劫》有个片段让人印象深刻,孙传庭带着最后的明军精锐出潼关抵抗起义军。左边看看军备,武器粗制滥造不堪用。右边看看补给,粮草用沙石滥竽充数。左右看看都不靠谱的孙传挺于是将目光瞄准乡绅,动之

  • 朱元璋的女儿宝庆公主:哥哥朱棣把她当孙女养,三代帝王对其恩宠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奇皇帝朱元璋所有儿子,朱元璋的哪个儿子文武全才,朱棣为何娶宝庆公主

    纵然是高高在上的君王,他也是寻常人,孺慕之情是最能感化人的。在朱元璋晚年时期,他最小的女儿出生了,而最小的女儿也是他一生最大的牵挂。朱元璋一生与自己的原配夫人马皇后情感深厚,纵然他一辈子只有一位皇后,但是身为一国帝王,他的后宫还是非常充沛的,因为要延续大明王朝的江山社稷,所以必定需要非常多的继承人。

  • 民变蜂起、敌进我退、心理攻势,明朝末期李自成靠什么战胜明军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末年天灾人祸不断,刚上任的崇祯皇帝虽有拳拳报国之心,但也是无力回天。因为他的前几任皇帝荒淫无道,再加上宦官和东林党长期把持朝政,朝中已无多少银两可用。还要对付关外的皇太极,实在是有心无力。当时全国大旱,颗粒无收,崇祯实在是筹措不出多余的银两来救济灾民,就开源节流,缩减了全国的驿站。当时有位叫李自

  • 一代明君朱瞻基,为何却将叔叔朱高煦,放在缸里活活烧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瞻基临死前见朱高煦,正史朱高煦与朱瞻基,大明风华朱高煦朱瞻基对话

    由于朱元璋对于自己的出身不自信,所以他非常正统的地位,因此在太子去世之后,他选择将皇位传承给朱允炆,史称建文帝。建文帝继位之后便听从大臣的意见着手削藩,朱棣其中一个儿子的一些做法,让建文帝更是加快了对他削藩的节奏。明成祖与皇后共同抚育了三个儿子,其中长子和儿子分别是朱高炽和朱高煦。朱高炽是一个文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