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建成手中的王牌大將,李世民都忌惮不已,为何会起兵造反呢

李建成手中的王牌大將,李世民都忌惮不已,为何会起兵造反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809 更新时间:2023/12/12 13:14:53

在唐朝的鼎盛时期,中国在经济上已经成为了当时世界的第一强国,国家综合国力及生产总值可以占到当时世界的40%左右,这时一个不可思议的数字。

在唐朝的鼎盛时期,中国的军事能力也达到了一个无法超越的高峰。除了对曾经威慑世界的突厥民族的打击外。唐朝的军事力量一度一直延伸到今天的中东地区并部分进入了东欧。

这样强盛的唐朝,这样强大的国力和军事力量。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学界,对中国历史上唐朝的形成、发展进行研究的学者非常的多。

这方面的著作也是林林总总的,都在选择各自的角度,试图对唐朝的兴盛原因和背后的深刻规律进行挖掘和阐述。当然这些研究都是客观和公允的,虽然各有角度但确实也都是唐朝兴盛的原因。

从整体的历史观上来看,唐朝的兴盛是有他的历史机遇在的。首先从历史脉络的角度上来看,唐朝的建立是继承了隋朝的历史遗产的,虽然隋朝仅仅两代就灭亡了。

但隋朝在中国3000年的封建历史上所做出的贡献却非常之高,甚至曾经有学者评价隋朝甚至与秦朝对于中国的影响都可以相比,虽然有所夸张,但隋朝对中国的发展贡献是极大的。

其次就是唐朝的建立,也继承了中国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和文化遗产。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中国的南北朝时期,中国的东南地区得到了第一次全面的发展,经济强势的基础被奠定。

其次就是南北朝时期的战乱和隋朝的统一,奠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面的民族大融合。南北地区、汉民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第一次经过这个历史时期进行了全面的融合。

这种融合不但全面提升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包容性,还提升了汉民族人口素质,使当时的中国在文化、经济、军事能力上都得到了全面的提升。这也是隋末之后唐朝能够强势崛起的原因之一。

当然了唐朝的兴盛跟自身的政治建设和国家经营也是分不开的。唐朝从开国皇帝李渊一直到唐玄宗李隆基期间君主的能力和素质都非常的高,这也是唐朝兴盛的关键原因。

而唐朝的起步与腾飞,最大的功臣肯定是唐太宗李世民了。作为唐朝初年的著名君主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登基,除掉了自己的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登上了皇位。

在历史上对李世民的评价是文武双全,在唐朝建立和统一上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对李建成的评价和记录却非常的少,初步感觉上是一个缺少军功,军事能力不强的人。

但从历史资料上分析,李建成作为初唐的太子也是一个能征善战的人物,尤其是他手下也有着不下于李世民天策府的军事力量和著名的将领,甚至有一些将领连李世民都畏惧三分。

这位将领就是在唐初非常有名的一位人物,这位就是在隋末大乱中称霸西北的一方霸主号称燕王的罗艺。这位仁兄的军事实力当时强悍无比,而大家熟悉的罗成就是罗艺的儿子。

要问这个罗艺到底有多厉害,一句话告诉你。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多多少少是因为罗艺才施行的。当年罗艺带兵在河北地区起义,势力之大成为了当时隋末5大势力之一。

后来投降了李渊后,罗艺更加看好太子李建成。结果在剿灭河南刘黑闼战役的时候罗艺率领大军支持了桃子李建成的力量,一举消灭了在河南河北地区最大的一股军事力量。

这样的功绩直接将李世民天策府之前的战功都压了下去,而收复河北、河南也让罗艺和李建成的军事力量完全地超越了李世民。本来李渊曾经是有意改立李世民为太子的,但看到了李建成的表现和军事实力的上升也就断了改立的念头。

这让李世民完全处在了劣势,但正面与罗艺和太子对抗军事力量又难以取胜,所以只能利用李建成在京中力量不足的弱点进行兵变这才登上了皇帝的位置。

但李世民登基后也没敢对罗艺动什么手脚,反倒是罗艺因为太子被害,心情郁闷,再加上自己的老婆请来一个神婆说罗艺有皇帝名,结果罗艺脑子一热就造反了,最后落了个众叛亲离、死在大漠的下场。

总结:在隋末唐初的历史时期里,在中国的大地上确实出现了一些极为传奇的人物。这些人其实都是从南北朝时期到隋朝积累并发展起来的地方门阀势力的代表。

今天讲述的罗艺也是其中的佼佼者,门阀这种政治力量在南北朝时期走向了权力的巅峰,在隋朝时期因为杨坚的政治考量开始进行打压,到了唐朝的武则天时期则正式的崩溃了。

更多文章

  • 李世民为何发动玄武门之变,事后他又是如何对待兄弟的妃子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世民为什么要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真实原因,李世民收复潼关发动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家室尊贵、在门阀势力很大的时候是李阀的嫡子,还拥有皇族的血统,身份本来就很尊贵了还努力上进,文韬武略样样厉害,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出生在“终点线”的人生赢家。李世民从小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就参加军队去突厥营救隋炀帝,并多次随着李渊去打仗,增加自己的战功。在因

  • 李世民打下洛阳后,没及时给父亲妃子送钱,埋下杀兄夺位的导火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李渊所指定的皇位继承人是李世民的哥哥李建成,但是李世民最终还是凭借着玄武门事变成功夺得了皇位,但这也让李世民在后人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虽然李世民将唐朝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且开创了贞观之治这一盛世局面。但他却在玄武门事变当中杀害了自己的哥哥和弟弟,并且在玄武门事变结束之后逼迫自己的父亲退位。因

  • 郭子仪怕他,颜真卿因他而死,面容丑陋的唐朝奸相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朝郭子仪个人简介,郭子仪和唐朝的关系,为什么叫郭子仪挽救唐朝

    导语:郭子仪怕他,颜真卿因他而死,面容丑陋的唐朝奸相是谁?说到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郭子仪是谁?唐朝著名的安史之乱就是郭子仪带兵平定的,先后又打的吐蕃俯首称臣,就这样一位功高盖主的猛人,居然也有怕的人。而且这个人并不是皇帝,只是一个比郭子仪还要小的的官。 郭子仪有一次生病,文武百官都来家里来看望他,全

  • 南北朝对佛传故事图像的影响,及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南北朝反佛斗争的原因,佛系图像,南北朝板凳佛价格

    所谓南朝文化北传,指的是北朝时期民族文化交流频繁之际,南朝文化作为当时社会文化的主流、在北朝后期始逐渐影响北朝,这种影响涉及到整个北方地区的政治、宗教、文化、艺术等社会牛活的各个层面,对于北朝文化艺术的整体发展具有要意义。一、佛传故事图像中的南朝文化特质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大的历史转折时期,这一

  • 李建成给李世民毒酒,为何他喝完并没有死?背后原因你有所不知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建成为何败给李世民,李世民追封李建成,李建成和李世民是一个母亲吗

    前言在中国几千年以来的历史长河当中,诞生了非常多影响中华文明非常深远的古代帝王,这其中就有我们所熟知的秦皇汉武和唐宗宋祖之类。这些人在自己的一生当中都或多或少做出一些对于全中国和华夏民族来说都非常巨大的贡献,有些人统一了中国,有些人让中国的文化变得大一统,也有些人让中国变得空前强大。每个人都有每个人

  • 故事:大宋奇闻鼋壳亭,凉亭屋顶竟然是大鼋壳造成?其中有何离奇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南宋绍兴年间,眉州有个秀才姓柳,从小生性腼腆,有些孤僻,人长得眉清目秀,齿白唇红就像女孩子一样秀美。柳秀才平常只喜欢穿白色的衣衫,再加上其人有洁癖,所以,私塾里的同窗好友都戏称他作“柳娘子”。白衣胜雪柳秀才最讨厌别人这样称呼他,久而久之就因此对学堂产生了厌恶,进而开始厌学。私塾里的先生十分惋惜他的聪

  • 王安石晚年写下一首诗,短短几句,却看透人生,放弃官场的执念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王安石最好的10首诗,王安石资料简介,苏轼评价王安石

    但是王安石在仕途上却总是被弹劾贬谪,导致自己一心为国、为民的想法最终也没有实现,而变法最后也失败了。一首古诗看透人生王安石的诗词也是比较出名的,“不畏浮云遮望眼”一首古诗被人记住百年,但是这个时候王安石满腔热血,内心中充满了对未来,对仕途的信心。到了晚年,王安石的诗词就发生了改变。《清平乐》就是王安

  • 朱元璋为何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孙子,而不是儿子,这里告诉你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元璋皇位传给谁,朱元璋为什么把皇位传给弟弟,朱元璋为什么要把孙子传给皇位

    文│小先生洪武二十五年,大明皇太子朱标病逝,年仅37岁,已为储君培养快三十年的长子去世,这让朱元璋十分痛心,不止一次大哭,白发人送黑发人之后,朱元璋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王朝的继承人,朱元璋经过深思远虑,最终传位自己的孙子朱允炆,让无数后人疑问,为何朱元璋不传位给自己其他的儿子呐?今天笔者告诉你

  • 朱棣当了22年皇帝,为何没生一儿半女?一位宫女临死前说出了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棣当了22年皇帝没有一儿一女,朱棣当皇帝之后为何没有生育儿女,朱棣最后当皇帝了吗

    当然传宗接代对于古代的普通百姓人家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中国古代有一位皇帝做了22年的皇帝,但是他却从来没有过孩子。一位宫女在临死之前说说出了这位皇帝的秘密。这个皇帝就是明成祖朱棣。1402年,明成祖朱棣登基。他登基之后的22年间,他的后宫就没有一位妃子为他生下过一个孩子。根据史料记载,明成祖登基

  • 有一良策本可挽救明朝,崇祯宁死不用,最后便宜了李自成张献忠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崇祯对李自成张献忠太心慈手软,张献忠李自成,崇祯如果不死李自成会杀他吗

    这个惯性其实很多时候是中国传统制度走向末路的产物。走向末路的制度,配合群魔乱舞就有了明末无数匪夷所思的众生相。《大明劫》有个片段让人印象深刻,孙传庭带着最后的明军精锐出潼关抵抗起义军。左边看看军备,武器粗制滥造不堪用。右边看看补给,粮草用沙石滥竽充数。左右看看都不靠谱的孙传挺于是将目光瞄准乡绅,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