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洪武之治出现以后,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极大地提高了,因此经济发展的十分迅速。然而自万历皇帝以后,明朝就开始走向了下坡路。更可怕的是当时的皇帝对此一无所知。并没有采取相关有效措施阻止这一历史发展的轨迹。
明朝刚开始建立时,朱元璋建立了一个专门的机构叫“拱卫司”直到洪武十五年,更名为锦衣卫。锦衣卫是专门负责帮皇帝探查大臣的品性以及行为的。因此锦衣卫设立以后权力不断增大。从此锦衣卫开始影响历史的走向了。
朱元璋这个人从小吃苦吃怕了,好不容易登上了帝位。他就天天觉得有人觊觎他的皇位,为了保住他的皇位,他才设立了锦衣卫负责暗地里调查对他不忠的官员。朱元璋这个人本来出身贫寒能登上皇位着实不易,所以设立锦衣卫这个部门行使检察职权其实也并不稀奇。
历史上“蓝玉案”和“胡惟庸”案也影响了这一决策的制定。到明成祖朱棣这一代,锦衣卫的权力大到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皇帝也并没有对这一发展趋势加以制约。毕竟皇帝认为锦衣卫的权力再大也还是可以帮自己监管那些位高权重的大臣,以防他们有谋权篡位之心。
嘉靖年间锦衣卫的权力更是直接超越了东厂的权力。本来东厂的存在也可以说是制约锦衣卫的一个部门,然而那段时期锦衣卫的权力并没有皇帝进行约束。于是锦衣卫不断壮大。然而历史总是处于变化之中,在那之后锦衣卫的权力渐渐弱化,又慢慢沦为了东厂的陪衬。
直到明末年间,锦衣卫仍然具有一定的权力。只不过那时锦衣卫的权力已不足为惧。明末的时候其实大明朝已是气数将尽。皇帝都忙着对付外敌入侵,还哪有时间考虑监管大臣呢?所以锦衣卫的权力自然变小了。事实上,锦衣卫的权力变化是随着皇权变化而变化的,皇权增大,锦衣卫自然也是权力变大。
而当皇权受到威胁时,锦衣卫也就没有什么大的用处了。所以当时的锦衣卫只是用于侦查审讯等活动。崇祯帝登基以后,明朝更是几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明朝已经无法挽回,危机深重。外敌入侵来势汹汹,内政又一团糟,外因内因加起来才是真正摧毁明朝的原因。
那么问题来了,当时外敌入侵,危机如此严重,为什么当时的崇祯帝不调动锦衣卫对抗外敌来保卫国家呢?要知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锦衣卫再不济也还是有些人数的。
原因很简单。其实锦衣卫并不是专门打仗的军队,他的作战能力并不强。再者说,明末时锦衣卫权力很小,并没有什么调动军队作战的能力。并且与我们想象的不一样的是,当时很多人为了躲避战乱都逃走了,锦衣卫也并没有剩下多少人了。
当时掌管锦衣卫的最后一个官员叫做骆养性。李自成的大军进攻京城时骆养性竟然躲在家里不出去。想想这是多么可笑又可悲的行为。最后清军入关,骆养性直接投降臣服于清朝。在所有的锦衣卫里只有一个人试图抵抗大军的进攻。这时的锦衣卫直接沦为了大明朝的笑话。
而这个抵抗清军进攻的人就是李若连。他率领为数不多的军队,守在崇文门。最后还是因为兵力太少,抵抗不了兵败了。而李若连更是直接选择了自刎在家中。甚至崇祯帝也自刎了。
结语:大明朝就这样陨落了。后来清朝建立政权以后,锦衣卫仍然存在,不过此时的锦衣卫叫做銮仪卫,锦衣卫最终也消失在历史的尘烟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