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官衣锦回乡,却没有回家的路费,小小路费被朱元璋处以极刑

清官衣锦回乡,却没有回家的路费,小小路费被朱元璋处以极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738 更新时间:2024/2/4 8:04:42

中国古代的大臣们,能够数得上是清官的。一般在人们的心中,自然能数出来的,一个是包青天包拯,一个是抬着棺材跟皇帝叫板的海瑞。这两个人因为都曾出现在了历史课本中,甚至是电视剧当中,所以笔者对这个也是十分的清晰。

不过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个人物,同样是明朝的清官。只不过是在明朝刚刚建立那会的清官。他的名字就叫曾秉正,一个铁打的清官。但是这个清官唯有一点不好,就是情商不高,虽然在为官做事上面,可以做到面面俱到。但是在和皇帝在一起的时候,礼仪制度上面,做的不怎么到位,由此,也被皇帝开除了。开除的事情虽小,正是因为开除,他做了一件不该做的事情,直接被朱元璋处以极刑。

说到这里,首先我们要先说一下曾秉正这个清官的故事。曾秉正所处的时代,正是朱元璋在位时期。曾秉正能够活着,一方面得益于他是一个清官,另一方面他那个时候是朱元璋的得力助手。

朱元璋在继位之后,开始大肆屠戮功臣。类似于李善长蓝玉等人都没有逃过朱元璋的屠刀。尤其是朱元璋的疑心病太厉害,还有就是为后来继位的皇帝扫清障碍。几乎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很少有能够安稳的活着的。还有就是贪官,这自然是朱元璋最痛恨的。朱元璋一路走来,包括在小时候,都受到了贪官的深深的影响。所以在贪官这方面,朱元璋几乎没有手下留情,手起刀落。尽管贪官很多,但是只要让朱元璋发现,那自然是要想办法解决的。

但是有一种官朱元璋肯定是不会杀的,那就是清官。毕竟清官在明初年间,可以迅速帮助朱元璋收揽人心。还有就是可以踏踏实实帮助朱元璋整理事物。这样的好官,在朱元璋这里肯定是要好好善待的。毕竟清官一般也整不出什么幺蛾子出来。

曾秉正就是一个深受百姓爱戴的清官。在洪武九年的时候,朱元璋以"天变"这个事情,召集群臣展开辩论。但是身为儒家的学生曾秉正,辩证说:"古之圣君不以天无灾异为喜,惟以祗惧天谴为心......天之有心于太平亦已久矣;民之思治亦切矣。"大概意思是说,对于天降灾祸这个事情,皇帝陛下不能因为没有灾祸而感到高兴,而是要时时刻刻保持的敬畏的心态。同时好好的治理天下,才会成为万民敬仰的好皇帝,才能保证大明朝风调雨顺。这话直接说到了朱元璋的心坎里。因此在早期的时候,朱元璋对曾秉正也是多方爱护培养。最后将官位提高到了三品大员通政司正使。

但是文人古代文人大都有一个通病,那是文人气太重,说白了就是太倔。有时候泛起魔怔起来,朱元璋也无可奈何。但是身为帝王,总有些心情不好的时候。耐心自然会少很多。对于曾秉正来说,有些时候,在和朱元璋辩论的时候,根本就是毫无顾忌。以至于朱元璋在后面就和曾秉正说,我好歹是个皇帝,你有些时候太过于不给面子。触犯龙颜本身就是一种罪过。

结语:

曾秉正也是因为没有在意君臣礼仪这件事,直接被朱元璋罢免了。毕竟军人出身的朱元璋,暴脾气还是有的。罢官回家的曾秉正,因为本身就是个清官。他自己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为了能够凑足回家的路费,他直接把自己的女儿给卖了,这才有了回家的盘缠。但是这件事竟然被朱元璋知道了,朱元璋可能联想到小时候自己的遭遇。他十分痛恨这种变卖自己子女的人。于是直接下旨将曾秉正处以腐刑。后来的曾秉正再也没有在历史上出现。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深度解析明英宗被俘虏之后,为什么大臣要拥立朱祁钰上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祁钰个人简介,穿越成朱祁钰刺死朱祁镇的小说,朱祁钰是汉王的儿子吗

    明朝建立起了一个统一华夏大地的政权,着力恢复经济建设从而不断壮大国力,但是来自北边游牧民族的骚扰也是让历代的明朝统治者一筹莫展。被赶往北边的元朝残余势力在经过多年的运筹帷幄之后逐渐成为鞑靼和瓦剌两个厉兵秣马的部落,对南边的大好河山磨刀霍霍企图卷土重来。明英宗期间,瓦剌更是率领大军大举入侵,攻势迅猛。

  • 少年被判杀头,不仅不哭还非常高兴,获朱元璋欣赏免罪封官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当了皇帝之后,朱元璋并没有像别的皇帝一样骄奢淫逸,他开始考虑国家如何治理。这时候他的军师刘伯温给了他一个非常好的建议:“宋元以来,宽纵日久,当使纪纲振肃,而后惠政可施也!”朱元璋虽然暴躁,但是很识时务。他经刘伯温一提醒,方才明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律法是当务之急。《大明律》是一项非常严明的律法,

  • 王磐虽是汉人,为何得到忽必烈的看重?后来官至宰相,十分风光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别看王磐后来那么风光,其实他一开始在朝廷上也只是一个小透明,直到囚犯事件才开始崭露头角。原来,当时因为律令严苛,因此囚犯很多。皇帝一看,这样不行啊,囚犯太多,监狱不够了,因此他就下令,让这些囚犯除了犯死罪的,都回到家去休养一段时间,明年秋天再到京城里接受审判。当时许多人都觉得皇帝这是异想天开,囚犯被

  • 洪承畴临危降清,让明朝子民成满清奴才,难怪乾隆将其列入贰臣传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洪承畴简介,美人计劝降洪承畴,皇太极收服洪承畴

    所以洪承畴在被抓了的时候,心底早就有了投降的想法。但是他要表现的大义凛然,当然是坚持不投降,而且为此还绝食。这场戏算是演的十分出色了,一直等到了范文臣来到他身边,两个聪明人没有多说什么话,就明白了彼此的心思。范文臣放心地告诉皇太极,洪承畴一定是可以投降了,他连自己身上的衣服都那么爱惜,怎么可能不爱

  • 在明朝,海瑞名声很大,却为何得不到重用?其实这是必然!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海瑞为什么被重用,海瑞清廉在明朝的地位,明朝海瑞为什么没有死

    要说古代官场的生存准则,不外乎这几个词:“圆滑、变通、左右逢源”,当然了,这几个词照现在看来,似乎都不是什么褒义词,但在法治极度不健全的古代官场,要想在官场混下去,这些可以说是必备的技能,我们只要稍微分析一下历史上那些大名鼎鼎的官吏,大都是身怀“圆滑、变通、左右逢源”“绝技”者,唯一的区别:有些将“

  • 大明王朝党争时代的起源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当然了,嘉靖皇帝也没亏待张璁等人,在大礼议事件之争后,就对张璁、桂萼等干将委以重任,张璁也得偿所愿,在杨一清的帮助之下,顺利进入内阁,之后再进一步,将首辅杨一清挤出内阁,成为内阁首辅,最终登上权力巅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张璁新的挑战也开始出现,首先是和老盟友桂萼关系破裂,紧接着分道扬镳。随后就是来自

  • 这位南宋名将名气不大,但中国人一定要记住这个名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南宋十大名将名单,历史上真实南宋名将,南宋名将杜杲

    大浪淘沙,总有些英雄埋没于历史的尘埃中。说起南宋,人们似乎只记住了岳飞,然而南宋的天下不是岳飞一个人守护住的,还有很多的英雄为此付出了毕生的努力。今天要讲的人,名叫余玠,似乎是一个很陌生的名字,但是,中国人一定要记住这个名字。少年时的余玠,是个十足的穷小子和疯小子,他老爸老妈砸锅卖铁把他送进了白鹿书

  • 这位北宋名将战功无数,却因长得太丑,被皇帝嫌弃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北宋战功赫赫却晚景凄惨的武将,北宋十大隐藏名将,历史上真实北宋名将

    这个倒霉蛋,名叫王德用。说起来,王德用的出身非常显赫,老爸乃是北宋名将鲁国公王超,典型的官二代。俗话说虎父无犬子,王德用完美地继承了老爸的战斗基因,年仅17岁就可以在战场上独当一面了。据说,王德用的战场首秀,就拿下了十三颗人头的光荣战绩,连他久经沙场的老爹,都忍不住在同僚面前夸:俺老王家有了个出息儿

  • 这位一生忠义的南宋名将,老婆竟被上司给霸占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南宋最传奇的将军,南宋十大隐藏名将,宋朝抗金女英雄韩世忠的妻子

    水浒里面的林冲可以算一个悲情角色了,自己老老实实忠于朝廷,却沦落到连妻子都保不住的下场,真是让人感叹。在南宋,也有这么一位,武艺过人,却老实巴交,老婆也被人家给抢走了。这位倒霉的兄弟,便是姜才。说到姜才,那在南宋的军事史上也算是响当当的一位了。他身材短悍,骑马射箭舞刀弄枪却是样样精通,而且他带军更是

  • 此人是杨家将后人,跟随朱元璋冲锋陷阵,后人这个样子!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广权是朱元璋后人吗,山东临沭朱元璋后人,鲁豫有约朱元璋后人

    两个杨璟?原是同一个人!第一个杨璟出现在朱元璋时期,跟着朱元璋东征西战。随后生下了宗统、宗福、宗德等几个孩子,洪武15年的时候病死。但是在他去世5年之后,大儿子杨通和他这个死人“杨璟”,被认定为犯有谋反罪,结果被满族抄斩。其中宗德、宗福幸运逃走,改姓了阳。第二个杨璟出现在靖难之役时期,是朱棣的得力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