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嘉靖皇帝也没亏待张璁等人,在大礼议事件之争后,就对张璁、桂萼等干将委以重任,张璁也得偿所愿,在杨一清的帮助之下,顺利进入内阁,之后再进一步,将首辅杨一清挤出内阁,成为内阁首辅,最终登上权力巅峰。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张璁新的挑战也开始出现,首先是和老盟友桂萼关系破裂,紧接着分道扬镳。
随后就是来自夏言的挑战。
夏言的出现,让张璁感到极大的危机,因为当时的张璁虽然官小言微,但是深得皇帝信任,升官受重用那是迟早的事情,因此,在张璁看来,夏言在将来将是他强大的对手。
为了全面压制住正在崛起的夏言,张璁开始了他的反击,他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结党,也就是大力拉拢朝中大臣,彻底孤立夏言,让他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随着张璁的党羽越来越多,势力越来越大,而夏言依然在孤军奋战,在这场势力悬殊的政治斗争当中,胜负似乎毫无悬念。
然而,估计张璁是被即将到来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他没有意识到的是,夏言为什么没结党?
之所以夏言没结党,那是因为夏言知道这场政治斗争的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在于皇帝,而张璁似乎没意识到这点。
夏言知道,嘉靖皇帝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才全面掌握了朝廷大权,是一个权力欲望极强的人,而随着张璁不断结党。力量越来越强大,最终将威胁到皇帝的权利,这势必将越来越引得皇帝的反感和不安。
而张璁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此不断拉拢越来越多的人,在他看来,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压制住夏言。
但实际确恰恰相反,因为这场斗争胜负的决定权不在于他有多少人依附他,而是皇帝支持谁。
事情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随着他力量越来越强大,皇帝越来越疏远他,皇帝的天平不断向“孤立无援”的夏言倾斜,最终选择夏言来代替张璁,将张璁赶出了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