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子死后,朱元璋为何不从剩下的儿子中选太子?而是执意要立孙子

太子死后,朱元璋为何不从剩下的儿子中选太子?而是执意要立孙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703 更新时间:2024/1/14 21:01:21

继承人之选

但在考察回来之后朱标就生病了,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因病逝世。朱标这一病故,把朱元璋给弄着急了,一时之间,朱元璋完全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他用了大半年的时间才确定了下一个继承人是谁,他的孙子朱允炆

根据史书记载,朱元璋一共有26个儿子,在太子朱标去世后,朱元璋为何不从剩下的儿子中选一个,而是执意要选择孙子朱允炆做继承人呢?难道剩下的这些儿子没有一人比得上朱允炆吗?

其实朱元璋剩下的这些皇子中,有人非常优秀,同样有人非常糟糕。朱标死后,秦王朱樉就成了皇子中最大的一个,不过这个朱樉没什么大本事,还因为多次犯错被朱元璋重点观察,要不是朱标帮忙说情,朱樉还不知道要遭什么罪。

朱樉下面是老三朱棡,晋王朱棡非常聪明而且能打仗,再下面就是老四朱棣,燕王朱棣就更不用说了,他后来是自己当了皇帝的人,其能力肯定是相当突出的。不仅仅是他们几个,后面的皇子中同样也有能文能武的,按照这种情况之下,小一辈的朱允炆是如何坐上继承人位置的?

朱元璋对朱允炆的喜爱

先来看一下朱允炆的身份,他的父亲正是死去的太子朱标。朱标自幼跟着朱元璋深受父亲的喜爱,并且朱元璋对这于这个儿子寄予厚望

明朝刚刚成立的时候,朱标就被立为了皇太子,可惜的是当了二十几年的太子,朱标没能熬到当皇帝的那一刻。也许是爱屋及乌,朱允炆也是一直跟着朱元璋,朱元璋非常喜欢朱标,同样他也非常喜欢朱允炆。

但朱允炆的性格比较柔,如果他做了继承人的话,相比之下就没有朱标那样的威望。他的爷爷朱元璋害怕他将来做皇帝的时候不稳定,所以不得以要杀掉那些开国武臣,因为害怕他们将来这些人会抢了朱允炆的皇权。朱元璋知道,他自己在世的时候还能镇得住这些人,哪天他驾崩了,孙子朱允炆未必能驾驭得了这些人,所以他们必须除掉。

朱允炆为何能当上继承人

至于他的那些儿子,朱元璋就无法下手,毕竟手心手背都是肉,总不能为了孙子去害自己的儿子。除了朱标的关系之外,朱允炆之所以能当上继承人还有几点原因。

第一、朱允炆本身能力比较出众,他自幼就非常的聪明,熟读各类书籍,同时又是一个孝顺的人。在朱标病重的时期,朱允炆几乎无时无刻陪在父亲身边细心照顾,持续了差不多2年的时间,这一切朱元璋都看在眼里。

第二、朱元璋定下的嫡长子继承制度,在朱标去世之后,顺位下来最大的儿子就是老二朱樉。这个朱樉刚刚有提到过,朱元璋非常不喜欢他,他的能力也很平庸所以朱元璋不太想让他做太子。虽然嫡长子去世了,但是嫡孙还在,朱标的大儿子死的早,朱允炆基本就等于是长孙。所以对比一下,朱允炆和朱樉,结果自然一目了然。

第三、儿子不争气,要知道朱元璋做这个决定也是无奈之举。他的这些儿子虽说当中也有能力强的人,但却不具备当皇帝的实力,同时朱元璋把他的这些儿子都封了亲王,比如后来做皇帝的朱棣就是燕王。但燕王哪怕能力可以,朱元璋其实也没想着立他为太子,毕竟身份摆在那里。

最终在多方考虑之后,朱元璋在洪武二十五年将孙子朱允炆定为了皇太孙。六年之后,朱元璋去世,朱允炆当上了皇帝,是为建文帝。可惜的是皇帝的位置还没有坐热,他的叔叔朱棣就发动了战争。最终,朱允炆落得个下落不明的结局,而他的叔叔取代了他成为了明朝新的皇帝。

如果大家对明朝历史感兴趣的话,《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值得大家看一看。这是一本问世以来一直都很畅销的书籍,以真实的资料为基础,用幽默风趣并且通俗易懂的文字,讲述了明朝三百多年的故事。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如何看待庙号“代宗”一个不被承认的皇帝朱祁钰?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祁钰下一位皇帝,孙太后为什么不让朱祁钰当皇帝,穿越成大明皇帝朱祁钰

    题/如何看待大明头号“顶包师”,景泰皇帝的苦闷帝王生涯?文/唐晋盗用警告/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引言:宣德皇帝朱瞻基有两子,长子朱祁镇,次子朱祁钰。无论按什么来说,朱祁钰与皇位是绝对无缘的,偏偏历史就爱开这个玩笑,震惊整个大明的“土木

  • 皇权与相权天平上砝码,浅谈宋代的台谏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朝台谏制是指什么,宋元时期台谏制度,台谏和宋代党争有什么关系

    一、宋代台谏制度的由来01.宋代的台谏制度的改革北宋政权建立在后周开创的统一大业基础上。台谏是御史台官与谏官的合称,是秦汉至明清时期的监察与谏官制度。秦汉开始设置台谏官,后来历代均设有这项制度。名义上自汉代唐宋历代相承,实际上宋代的台谏制度已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宋代在传承这项制度的同时,对台谏制度进行

  • 郑和本来姓马,原名马三宝!靖难之役有功,为何赐姓郑而不是朱?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郑和为啥赐姓郑,郑三宝是不是郑和,姓郑的历史名人郑和

    据史册记载,郑和原是云南昆明人。云南当时有很多元朝时的官吏,后元朝被灭,这些官吏自立为王,不受朱元璋管束。朱元璋可是个暴脾气,哪里能让他们这般快活。即刻派兵攻打,战争时期,郑和被大将军傅友德当作俘虏抓走。郑和从小就聪明伶俐,保全了性命,只被阉割送进宫里,被派作当时的四皇子燕王朱棣身边做太监。郑和赐姓

  • 包拯一个人下葬,为何用了二十几口棺材?原是为了躲有人报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给包拯下葬的人,包拯出殡时有多少口棺材,包拯下葬时用21口棺材

    包拯一生清正廉洁,为民除害,是北宋人民心中的救星,关于包拯也有一个传说。北宋末年的中原地区天灾不断,人祸横行,北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玉皇大帝见到人民生活如此困苦,于是决定派自己手下的赤脚大仙去凡间做皇帝,以此来拯救民间百姓。无奈赤脚大仙在天庭当中是出了名的懒,而且一直以来都享惯了福分,就是不肯

  • 同治年间的黄崖之案,到底怎么回事?披着儒学外衣的起义者?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黄崖,黄崖之变真实事件,黄守恭之父黄崖

    一个多世纪以来,关于这起事件的定义一直争执不下。是什么致使民众大规模的“叛乱”?为何如此多的普通民众会遭到屠戮?是披着宗教外衣的农民起义?据清史记载,这次反叛事件的主谋是一位叫张积中的人。看似是他导致了近万人的死伤,但其实不然。张积中本是扬州的一个地主官僚,他家族里好多人都在清政府当差,而且职位还不

  • 清朝皇帝打赏的金瓜子是干什么用的?对此你怎么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皇帝赏赐的金瓜子,金瓜子哪里买靠谱,一个金瓜子几克

    影视剧中,我们时常听到这样一段话“赏黄金万两,丝绸百匹,钦此”通常皇上的打赏的确以黄金白银为主,但金银制品也并不少见。记得《甄嬛传》中,皇上就曾赏赐给沈眉庄一把“金瓜子”。当时沈眉庄说要分给苏培盛一些,可苏培盛却忙说“不敢不敢。”这金瓜子究竟是何物?为何连大红人苏培盛都不敢收下呢?金瓜子的制作工艺虽

  • 太平天国第一悍将,一战杀四名封疆大吏级别将领,却死于小兵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太平天国十大虎将,史上最惨太平天国将领,太平天国斩杀清军将领一览表

    《太平天国史》记载:曾天养,广西桂平人,参加金田起义时已经61岁,但他长相高大威猛,孔武有力,长相不俗,深眸长髯,人高马大,膂力过人,能开硬弓。沙场破阵之时,持大刀引兵在前,威风凛凛,好似天神一般,只要一出现在战场上,敌人闻风丧胆,不敢与之交兵。克天京,获忠王,讯于庭,犹曰天养资格最老,打仗为一好手

  • 铁齿铜牙纪晓岚:这两句话道出了和珅 纪晓岚为官之道的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铁齿铜牙纪晓岚和珅与纪晓岚联手,铁齿铜牙纪晓岚皇帝对和珅的评价,铁齿铜牙纪晓岚和珅最后说的话

    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乾隆会喜欢和珅这样一个巨贪,而不是纪晓岚这样一个一心为国为民的读书人,虽然在看《铁齿铜牙纪晓岚》的时候,每次都是和珅吃亏,当最后,纪晓岚还是得不到乾隆足够的重视,这不免遗憾!记得王刚老师演的和珅和张国立演的纪晓岚有过这样一段对话,他们讨论的重点,是为人臣子的本分。纪晓岚认为:为

  • 民国第一天才说客,三寸不烂之舌帮蒋收拾杂牌军,做件事回家务农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民国最厉害的智囊,民国十大说客,民国往事张铁樵庐山刺蒋

    但在民国这个乱世时,也曾经出现了一个著名的说客,他名字叫何成濬,依靠着自己的一张利嘴,杀人于无形,变形式之莫测,真是非常的厉害,被人誉为“民国第一天才说客”。何成濬,湖北随州人,生于富商之家,从小聪明好学,当年,以院试第一名、大清国最后一榜秀才的身份,被总理衙门选派日本振武学堂深造,三年后又考进日军

  • 民国风流:众多大师都抛弃了糟糠之妻,为什么只有胡适不离不弃?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胡适一生的情史,抛弃糟糠之妻的历史人物,胡适晚年生活如何

    题/才子多半是风流,男版林徽因,你最先想到了谁?文/宋零配图声明/本号所使用配图均来源于互联网,且难以查证著作权人,若有来源我们定会标记,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号,我们会认真解决!原创声明/不易君子为文史地理爱好者原创投稿征文平台,文章原创性均通过作者保证与原创工具检测,若您发现作者文章有抄袭、洗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