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云南和贵州这两个姓氏,原是明朝随军居住!看看有没有你的姓!

云南和贵州这两个姓氏,原是明朝随军居住!看看有没有你的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677 更新时间:2024/1/17 4:42:23

明军驻扎云贵地区?——所为何事?

其实中国现在的人口分布,是经历过几次大规模的迁移才形成的。而在历朝历代的迁移当中,又是以明朝的规模最为宏大。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当中,极大的改变了云贵地区的人口组成。

明朝初年有一次江西填湖广,当时江西省的人口是云贵等5大“省区”的人口总和。由于元朝末年经常打仗,各地人口极度不平均,因此才有了这次的移民。

(不是重点,所以我们这里就不再叙述)

明朝中期有一次是流民进云贵,由于在明朝中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全国各地出现不同程度的“富地主”的情况,加上对于农民的剥削实在是太过严重。

而这种情况又在江西地区最为激烈,当地还出现了官商勾结的情况。一些走投无路的农民只好把家搬了出来,由于当时的湖广人口出现饱和,所以大量的人流向了云贵地区。

(这也和明军关系不大,也不再多加叙述)

往前退回到朱元璋时期,发生了一次征北调南的战争,也被称作是太祖平滇。原因是当时元朝的“余孽”,盘踞在了云贵地区。为了彻底消灭这股势力,朱元璋准备平定云贵地区。

傅友德蓝玉沐英三人,带领着30万大军,很快的就平定了云贵地区。随后朱元璋下令,沐英留在此地镇守,剩余两人回去。并且还留下了几万士兵,作为开垦云贵地区的中坚力量。

同时朱元璋还颁布了一个新的政策:就地屯田养兵,家属随后遂焉。意思就是说,以后这几万人便留在这里,你们的家人在几个月之后也可以带过来。

都有哪些人留了下来?——沐英、傅友德

在平定了云贵地区之后,沐英留在了此地。沐英和朱元璋的关系不一般,他本来是朱元璋的养子,名字也是朱英。但是后来朱元璋称帝,关系到王侯分配的问题。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曾经要求收养的养子全部改回原来的姓氏。但是沐英从小就是孤儿,根本不知道姓什么。所以趴在朱元璋脚边痛哭:

“我是沐浴在皇恩当中长大,我辈世世代代都会效忠明王朝。”旁边有大臣出了主意,索性就姓沐吧。就这样在云南地区,出现了一座沐王府。

其实在鹿鼎记当中,也出现了有关于沐王府的身影,有兴趣的可以去了解一下。后来朱元璋大规模的削藩,但是削来削去都没有削到沐王府的头上,也可以让他在明朝世袭200多年。

后来1662年的时候,沐王府最后一代人沐天波,为了保护永历皇帝,最后死在了路上。那么清朝之后,他的后人怎么样了?他们后来为了躲避追杀,改为了穆。

但是很大一部分人,还是在清朝末年把姓氏改回了沐。如今他们的后人主要是分布在昭通、玉溪、西双版纳等地,但是由于墓地保护不当的问题。

听说沐英儿子的墓被毁掉了,当然这里不是我们的重点。每年到特定的时间,来自全国各地的沐英后人,都会前往云南进行祭祖。

虽然沐英后人人才济济,但是基本上都是在商圈当中。很少听说非常出名的人物,也可能是我孤陋寡闻。如果了解的朋友,可以在评论区当中给大家科普一下。

我们再说另外一个人物傅友德,我之前也说过,云南地区最后只留下了沐英一个人,为何傅友德的后人也出现在这里?

原来在蓝玉和胡惟庸一案发生之后,由于傅友德和蓝玉走的比较近,所以也在朱元璋的怀疑范围内。

这天朱元璋大宴群臣,在宴会上面说到了自己对傅友德两个儿子不是很满意,傅友德立刻起身告罪。可能当时是朱元璋喝多,然后对他说道:“立刻取二子首级。”

没过一会之后,傅友德提着两个儿子的头颅来见朱元璋。朱元璋看到之后气得拍桌子叫到:“你怎么能忍心的?”傅友德反驳道:“你本来不就是想要我们父子几人的人头吗?”

说完这句话之后,提着手中的剑自刎在了朱元璋的面前。面对臣子这样的挑衅,他把傅友德家人发配到云南地区受苦。因此才有了他的后人到云南的事情。

傅友德有着4个儿子,当时事发的时候,他的大儿子正在外驻扎。听到朝中发生的消息之后,带着家人立刻逃走。

乘船逃走的路上,突遇风浪船只被打翻。他的家人也不知道了下落。大儿子傅雍后来稀里糊涂的来到了六灶镇,也就是在今天的上海地区,成了别人的女婿。

但是后来生意越来越大,从女家里面独立了出来。在如今的六灶镇,还有着一处傅家祠堂。他们祖宗供奉的并不是傅友德,而是傅雍。

至于被发配到云贵地区的后人,可以到傅家寨去看看。几年前这里还举办了傅友德公塑雕像揭幕仪式。想认祖归宗的,也可以过去查查族谱,相信会有意外收获。

只是通过其他渠道了解到,贵州毕节和云南镇雄傅氏是傅友德的后代。不过和之前的沐英一样,他的后人也是分布在全国各地。非常出名的倒是很少,如果有知道的可以补充一下。

更多文章

  • 太子死后,朱元璋为何不从剩下的儿子中选太子?而是执意要立孙子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继承人之选但在考察回来之后朱标就生病了,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因病逝世。朱标这一病故,把朱元璋给弄着急了,一时之间,朱元璋完全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他用了大半年的时间才确定了下一个继承人是谁,他的孙子朱允炆。根据史书记载,朱元璋一共有26个儿子,在太子朱标去世后,朱元璋为何不从剩下的儿子中选一个,而是

  • 如何看待庙号“代宗”一个不被承认的皇帝朱祁钰?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祁钰下一位皇帝,孙太后为什么不让朱祁钰当皇帝,穿越成大明皇帝朱祁钰

    题/如何看待大明头号“顶包师”,景泰皇帝的苦闷帝王生涯?文/唐晋盗用警告/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引言:宣德皇帝朱瞻基有两子,长子朱祁镇,次子朱祁钰。无论按什么来说,朱祁钰与皇位是绝对无缘的,偏偏历史就爱开这个玩笑,震惊整个大明的“土木

  • 皇权与相权天平上砝码,浅谈宋代的台谏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朝台谏制是指什么,宋元时期台谏制度,台谏和宋代党争有什么关系

    一、宋代台谏制度的由来01.宋代的台谏制度的改革北宋政权建立在后周开创的统一大业基础上。台谏是御史台官与谏官的合称,是秦汉至明清时期的监察与谏官制度。秦汉开始设置台谏官,后来历代均设有这项制度。名义上自汉代唐宋历代相承,实际上宋代的台谏制度已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宋代在传承这项制度的同时,对台谏制度进行

  • 郑和本来姓马,原名马三宝!靖难之役有功,为何赐姓郑而不是朱?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郑和为啥赐姓郑,郑三宝是不是郑和,姓郑的历史名人郑和

    据史册记载,郑和原是云南昆明人。云南当时有很多元朝时的官吏,后元朝被灭,这些官吏自立为王,不受朱元璋管束。朱元璋可是个暴脾气,哪里能让他们这般快活。即刻派兵攻打,战争时期,郑和被大将军傅友德当作俘虏抓走。郑和从小就聪明伶俐,保全了性命,只被阉割送进宫里,被派作当时的四皇子燕王朱棣身边做太监。郑和赐姓

  • 包拯一个人下葬,为何用了二十几口棺材?原是为了躲有人报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给包拯下葬的人,包拯出殡时有多少口棺材,包拯下葬时用21口棺材

    包拯一生清正廉洁,为民除害,是北宋人民心中的救星,关于包拯也有一个传说。北宋末年的中原地区天灾不断,人祸横行,北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玉皇大帝见到人民生活如此困苦,于是决定派自己手下的赤脚大仙去凡间做皇帝,以此来拯救民间百姓。无奈赤脚大仙在天庭当中是出了名的懒,而且一直以来都享惯了福分,就是不肯

  • 同治年间的黄崖之案,到底怎么回事?披着儒学外衣的起义者?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黄崖,黄崖之变真实事件,黄守恭之父黄崖

    一个多世纪以来,关于这起事件的定义一直争执不下。是什么致使民众大规模的“叛乱”?为何如此多的普通民众会遭到屠戮?是披着宗教外衣的农民起义?据清史记载,这次反叛事件的主谋是一位叫张积中的人。看似是他导致了近万人的死伤,但其实不然。张积中本是扬州的一个地主官僚,他家族里好多人都在清政府当差,而且职位还不

  • 清朝皇帝打赏的金瓜子是干什么用的?对此你怎么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皇帝赏赐的金瓜子,金瓜子哪里买靠谱,一个金瓜子几克

    影视剧中,我们时常听到这样一段话“赏黄金万两,丝绸百匹,钦此”通常皇上的打赏的确以黄金白银为主,但金银制品也并不少见。记得《甄嬛传》中,皇上就曾赏赐给沈眉庄一把“金瓜子”。当时沈眉庄说要分给苏培盛一些,可苏培盛却忙说“不敢不敢。”这金瓜子究竟是何物?为何连大红人苏培盛都不敢收下呢?金瓜子的制作工艺虽

  • 太平天国第一悍将,一战杀四名封疆大吏级别将领,却死于小兵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太平天国十大虎将,史上最惨太平天国将领,太平天国斩杀清军将领一览表

    《太平天国史》记载:曾天养,广西桂平人,参加金田起义时已经61岁,但他长相高大威猛,孔武有力,长相不俗,深眸长髯,人高马大,膂力过人,能开硬弓。沙场破阵之时,持大刀引兵在前,威风凛凛,好似天神一般,只要一出现在战场上,敌人闻风丧胆,不敢与之交兵。克天京,获忠王,讯于庭,犹曰天养资格最老,打仗为一好手

  • 铁齿铜牙纪晓岚:这两句话道出了和珅 纪晓岚为官之道的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铁齿铜牙纪晓岚和珅与纪晓岚联手,铁齿铜牙纪晓岚皇帝对和珅的评价,铁齿铜牙纪晓岚和珅最后说的话

    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乾隆会喜欢和珅这样一个巨贪,而不是纪晓岚这样一个一心为国为民的读书人,虽然在看《铁齿铜牙纪晓岚》的时候,每次都是和珅吃亏,当最后,纪晓岚还是得不到乾隆足够的重视,这不免遗憾!记得王刚老师演的和珅和张国立演的纪晓岚有过这样一段对话,他们讨论的重点,是为人臣子的本分。纪晓岚认为:为

  • 民国第一天才说客,三寸不烂之舌帮蒋收拾杂牌军,做件事回家务农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民国最厉害的智囊,民国十大说客,民国往事张铁樵庐山刺蒋

    但在民国这个乱世时,也曾经出现了一个著名的说客,他名字叫何成濬,依靠着自己的一张利嘴,杀人于无形,变形式之莫测,真是非常的厉害,被人誉为“民国第一天才说客”。何成濬,湖北随州人,生于富商之家,从小聪明好学,当年,以院试第一名、大清国最后一榜秀才的身份,被总理衙门选派日本振武学堂深造,三年后又考进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