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朝权威的崩塌:缘于既不尊重规则又不知权力的边界在哪里

周朝权威的崩塌:缘于既不尊重规则又不知权力的边界在哪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336 更新时间:2024/2/16 17:09:10

朝的权威如此迅速的崩溃,与诸侯的野心有关,但最主要的原因在周王室自身,既不尊重规则,又不知道自身权力的边界在哪里,结果自然是左右挨耳光。

周国原本是臣服于商朝的部落联盟,或者叫方国,并且属于比较强大的方国,一度与商朝的王室建立过姻亲关系,但随着周国实力的不断增长和商朝的持续性衰弱,到了季历统治阶段,周国贵族集团便已经产生了取而代之的想法。最终,经过几代人不懈努力,成功的建立了自己的王朝,

为了避免周朝重蹈商船的覆辙,被诸侯取而代之,周天子在分封之初便按照亲疏远近的原则,把土地肥沃和人口密集,以及靠近周国的地方全都分给姬姓的王室宗亲,把那些有潜在威胁的,尽量安排在难以扩张的区域,看起来人畜无害、无足轻重的小部落贵族,则封在偏远的蛮荒之地。

平心而论,周王的安排从稳定统治实现长治久安的目的来看是非常正确的,甚至可以称得上精明,但是,分封完成之后,王权的肆意妄为将先祖的苦心毁于一旦。

首先,随意干涉诸侯国的内政。

最典型的事例莫过于周宣王按照自己的喜好,迫使鲁公改变既定的继承顺序,废长立幼,将原本应该继位的长子括废了,传位于幼子戏。当括的儿子伯御在鲁人的支持下杀掉戏,夺回君位之后,周宣王公然兴兵讨伐,将其诛灭。

按照分封制的原则,诸侯国的君位继承,只要符合周朝的礼制,即长幼嫡庶的顺序,作为天子的周王是不应该干涉的,更不要说直接派军攻击,扶持自己喜欢的人上位,这是对规则的公然破坏,再加上鲁国是姬姓国家,周公的后裔——至亲都要干涉,况他人呢?诸侯自然离心离德。

其次,草菅人命,视诸侯国君的生命如无物。

周夷王三年,纪国国君纪炀侯周夷王进谗言,陷害齐国国君齐哀公,周夷王于是召齐哀公过来将其烹杀。由于史书上记载的极为含糊不清,故而到底纪炀侯向周王进谗言的内容是什么已经不可考了,但是将诸侯国君主这样地位显赫的贵族用残酷的手段处死,必须是诸如反叛、抗命之类的严重罪行。可是纵观齐哀公的生平记载,没有任何妄图挑战周王室的举动,甚至于被处死之时,都是他因周王之召送上门去的,抗命自然子虚乌有。

显而易见,周王的行为举止已经远远超过了天下共主的权力边界,完全没有把诸侯的人身权利当回事,已经达到并超越了后世,帝国时代的皇帝,除了齐国上下心生怨念之外,诸侯恐怕也是人人自危,还有几人真心实意的过来朝拜他支持他?

最后,对诸侯国内以下犯上,取而代之的行为采取纵容的姿态。

三家分晋、田齐代姜,是典型的例子。不错,当上述事件发生之时,周王室本身已经非常衰微,没有能力对这些事情进行直接干涉,但正确的应对是坚决不承认这个结果,让其处于名不正则言不顺的境地,这样一来,就能给其他诸侯的讨伐以口实,从而从侧面维护自己的权威——分封制度下,诸侯国君的尊严和权威实际上是等同于周天子的尊严和权威的!

可周王室完全不能看透这一点,反倒是无底线无下限的神操作,无论是诸侯家族内部的以下犯上,还是属下公卿夺国,一概予以承认,于是乎拳头硬成了最大的道理,以下犯上成为常态,控制力弱的诸侯国君纷纷被取而代之,到了这个时候,周王室直接到了鄙视链的最低端,被诸侯中的胜利者踩死便只是个时间问题喽。

更多文章

  • 商王朝的青铜戈,表明周人出动跨时代奇兵,难怪武王一战灭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商代青铜戈,宋元青铜戈真品,商王朝对西周王朝的影响

    以史书留下的线索来看,商夷战争消耗了国力、被武装的东夷俘虏临阵倒戈、内部叛徒的卖国求荣等都是商朝灭亡的原因,但打铁还需自身硬,周武王远征殷商时,必然不可能将希望全部寄托于俘虏倒戈、叛徒破坏等身上,周人必然有其取胜或安全撤回的把握。以商朝的青铜戈来看,周人拥有一个跨时代的兵种,让周人具有了军事优势,或

  • 妲己究竟有多妖艳,专家还原其古时样貌,揭开真实“狐狸精”面孔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妲己历史照片,狐狸精美女妲己图片,狐狸精妲己吻戏

    如果现在让你说出几个“红颜祸水”的人物,你最先想到的是哪个?褒姒?杨贵妃?但在我看来,第一妖姬绝对非妲己莫属。无论哪一部电视剧,只要有妲己的出现,那就一定是身姿妖娆、外貌迷人的代名词,但最后却让商朝走向了灭亡。在众多人的眼中,已经成为了“祸国殃民”、“心如毒蛇”的代名词。在他的蛊惑之下,商纣王杀掉了

  • 夏朝之前有一个1600年的王朝?不用质疑,三个理由证明其真实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夏朝历史详细资料,夏朝历史如何记录,关于夏朝的所有历史事件

    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我大中国一直发展持续至今,国人又将其称之为“华夏文明”。当然谈及它的开端,相信很多人都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夏朝。虽然没有被完全证实,但也得到了许多中外人士的肯定。 不过最近关于华夏文明起源的问题,再次掀起了一波争议。有人认为:夏朝之前存在一个中国最神秘的古老王朝,而且这个王朝存在长

  •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隋炀帝能和大禹相提并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水殿龙舟,大禹为什么踢出三皇五帝之列,水殿龙舟历史故事

    这是唐代诗人皮日休的一首七绝,名叫《汴河怀古》,这条导致隋亡的河就是隋朝大运河,即使用现代的眼光看,这也是一项称得上宏大的工程,从公元584年起,到公元610年止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共动用民夫五百多万,南起杭州,北至涿郡,开凿了通济渠、永济渠,重修江南运河,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不计其数,皮日休认为隋朝的

  • 《山海经》之谜:它是什么时候写的,为什么有人说它不属于任何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山海经10大诡异之谜,山海经的三大问题,山海经归墟之谜完整版

    [var1]《山海经》的成书年代很久远,却涉及历史、地理、神话、天文、动植物、医巫、民俗等各方面的内容,因此留给后世很多不解之谜。看《山海经》有几大谜团: 作者成谜:到底是谁创作了它? 地域成谜:它记载的是华夏地理还是世界地理? 物种成谜:书中光怪陆离的动物真的存在吗? [var1][va

  • 赵国时一个重要城邑,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北赵县宋子城遗址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河北赵县与赵国的关系,赵国赵长城遗址,宋子城遗址

    [var1]古宋城址,宋子县,战国时越邑,形成于公元前770年。《史记·燕召公世家》燕王喜四年,栗腹伐赵,王自将仿军随军至宋子。公元前228年被秦占领,始为宋子县。剌客传》''秦灭燕,高渐离匿作于宋子,''即此。西汉初,刘邦封许瘈为宋子侯,宋子县升为候国;汉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年),废国复县,属巨

  • 崤之战,秦国输的太惨,换你是主将,会好一些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var1]这场战争的看点很多,其中最引人深思的是,秦国三位主将连续犯下十多个重大错误,导致秦军全面溃败。崤之战,源于秦穆公留在新郑的那两千军队。秦国和晋国相继退兵之后,秦军留在郑国的两千人马被郑国重用。秦国留下的三位将领杞子、逢孙、杨孙,被郑国寄予厚望,郑文公任命三位将军镇守都城新郑北门。公元前6

  • 孔子、老子、释迦牟尼三大圣人同在一个时代,这期间发生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孔子的四个圣人,释迦牟尼和孔子谁的影响大,孔子是怎么成为圣人的

    在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孟子就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五百年必有圣人出”。浮躁的社会之下,当所有问题全部堆积到一起无法处理的时候,必然会有一个“圣人”出来解决问题。这名圣人的能力高低也要看问题的大小,如果问题越大,他的能力自然就越高。[var1] 阳极必阴,阴极必阳,世界的变化的规律就是阴阳变换。

  • 他有500多个厉害学生,庞涓孙膑都叫他老师,却一生都躲在深山中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庞涓孙膑简介,孙膑和庞涓的历史故事,孙膑和庞涓是哪里人

    [var1][var1][var1]在我国的战国时期,群雄割据,诸侯之间征战不暇,而这个时期的谋士,对两军交战来说,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那些靠自己三寸不烂之舌让敌方土崩瓦解的纵横家,更是一个人就能抵千军万马。[var1][var1]但其实,战国时期最有头脑的一个人从来都没有出来露过面,只爱隐

  • 浅析知止知足的外交家——范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范雎结局,范雎复仇完整版,知止知足三大智慧

    国家凋敝,国土虽大耕地虽多,但是没有发达的经济,老秦人民风彪悍,却不能组建一支强大的军队。曾经一场最惨烈的河西之战,秦献公掏空了家底拼凑出了50万精锐大军,结果却被5万魏武卒击败。如此凄凉的国家,一直到商鞅入秦之后才有所转变。[var1]一、赳赳老秦,共赴国难在电视剧《大秦帝国之裂变》中有这样一句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