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同样叫“太宗”,为何宋太宗和唐太宗差距就这么大呢!

同样叫“太宗”,为何宋太宗和唐太宗差距就这么大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141 更新时间:2024/2/4 13:32:35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这两位皇帝有这么大的差距呢?

文治武功相比较

对比两位太宗,单单就个人生活和德行来说,两位皇帝其实也算半斤八两,李世民在上位之后很快就霸占了自己的嫂子,赵光义更为荒唐,上位之后逼死了自己的两位侄子(赵匡胤之子),甚至还擅自临幸南唐后主李煜的妃子,可见这两人太宗在私生上是有多么的乱。虽然两位太宗的上位史都很不堪,但作为国家君王,有的时候虽然人品和私德很差的但是在文治武功上的如果出类拔萃,一样会被很多人称赞,比如说汉高祖刘邦,不就是混混出身的吗。

抛开私德,两位太宗治理唐宋两朝的文治武功差的可不止一点半点。

首先是李世民,借用宋朝宰相司马光的话来说"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千古。盖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可见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对于唐朝和后世的影响有多大,毫不客气的说,李唐王朝300年的强盛也是源自于李世民领导下的贞观之治。李世民上位后,通过鼓励农桑、任用贤能之人,不但迅速消除隋末战乱所带来的人口流失,百姓流离居所等问题,创造出了政治清明、经济高速发展和繁盛的唐文化现象。让大唐成为了当时东亚的最强王者,每年接受周边各国的朝贺。

可以说李世民的贞观之治,足以让他名垂青史。

说完李世民,再来说说赵光义在执政上面你的表现,和李世民消灭十几路反王、杀兄夺位的“惊险”上位史不同,赵光义本人的上位虽然也是不正当,但却也是很顺利,自己的母亲(杜太后)和朝中大臣(赵普为首)都在帮他,而在他执政的时候,自己大哥已经把江山打理井井有条,因此他的上位显得很轻松。而这种轻松让他缺乏在治理朝政上的魄力,《宋史》记载赵光义:"帝沉谋英断,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可以看出赵光义有平天下的政治抱负,但其本人确实真的菜。

在治理朝政的时候,赵光义虽然有很大的雄心和抱负,但因为对士大夫们的无无限妥协,让北宋造成了”冗官“现象,在用人方面,赵光义没有李世民那般”防微杜渐“和”魏征直言“,更多的是碌碌无为的内政,甚至在改革等方面上不如自己的孙子宋仁宗和后来的宋神宗出色,其本人在治理朝政无论是在魄力或者政绩上都上远远落后于唐太宗。

开疆拓土差距明显

虽然历史上很多开国皇帝都是承担着开疆拓土的职责,后续的子孙只要负责守江山就行,但是的唐朝和宋朝在二代继承人的时候还是需要和周边的国家作战,但从两人在这方面的表现上看,唐太宗和宋太宗两人的差距甚至比治理国家还要大。

唐太宗,本身就是带兵打仗出身,在还是皇子的时候,先后灭掉了王世充李密窦建德等反王,其带领的玄甲军更是大唐精锐中的精锐,在继位后唐太宗率领强盛的大唐兵锋让周边各国纷纷对大唐称臣,大唐霸主地位无可撼动。

相比唐太宗的对外和军事才能,宋太宗赵光义则显得尴尬很多,虽然自己的家族是武将出身,但赵光义本人的军事才能显得极为一般,其单独指挥的作战也是乏善可陈,虽然灭掉了北汉,但宋军却拿一座晋阳城毫无办法,在北征幽云十六州的过程中,自己手上有曹彬、李继隆等一众大将,但却拿辽国一点办法没有,相反连续的作战损兵折将,不断消耗大宋的国力。相反在宋太宗北征之后,宋军再也无法和辽国进行正面决战,让宋朝从太祖时期对辽国的攻势战略直接变成防守为主,为后期宋朝积贫积弱的国政埋下了伏笔。

雨田君说

两位太宗之所以在后世的很多人眼中差距这么大,主要还是在个人的能力上,李世民虽然上位不光彩,但长期身处乱世的他懂得借势和珍惜人才,在他在位期间,哪一个宰相拎出来都是治世名臣,武将也是身经百战的人,从而开创贞观盛世。相反宋太宗赵光义则更像是一个有些能力的官二代,但却又好大喜功,因而两人的综合能力一下子就高下立判。

更多文章

  • 名将程务挺是武则天成功废帝的功臣之一,但为何事后却被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程务挺赵怀义,武则天废帝,程务挺是程咬金后人吗

    于是,趁着武则天召集百官的时候,裴炎与程务挺、中书侍郎刘祎之、张虔勖带兵进入宫内,宣布了武则天的诏令,废唐中宗为庐陵王,同时立豫王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但政事皆由武太后裁决。由于程务挺在这次宫廷政变中有功,武则天临朝听政,多次赏赐程务挺,其子程齐之被封为尚乘奉御,程务挺请求将官职封给其弟程务忠,武则

  • 唐朝太监张居翰:宣读圣旨时故意读错一个字,却救下近千人的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太监张居翰,张居翰阅读答案,张居翰最新消息

    而中国的历朝历代,几乎每一个封建王朝,都会有一两个“惊才艳艳”得太监,对整个国家的发展都造成严重影响,但并非所有太监都是奸佞小人。在古代历史上的太监之中,也曾出现过一些善良的太监。比如,唐朝太监张居翰,仅仅只是在宣读圣旨的时候,读错了一个字,就将数千人从鬼门关面前拉回来。要知道他的这样的行为,需要承

  • 狄仁杰经常顶撞武则天,武则天为什么还那么宠信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主管刑任上,狄仁杰始终秉持自身的原则,不与任何人结为私党,即使在武则天当政前,狄仁杰的名声和威望已经盛极一时了,他不但敢于得罪朝廷大臣,而且经常直言劝谏皇帝,这让狄仁杰在高宗时期就获得了很高的赏识。狄仁杰直谏的内容非常多,但是她分的清楚事情要害,比如武则天晚年做出一些风流之事,但是这些不属于政治,只

  • 安史之乱时,哥舒翰带领的陇右、河西大军为何不敌安禄山的叛军?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安史之乱安禄山的军队,安史之乱最惨烈的守卫战,安禄山为什么能发动安史之乱

    这条情报上说,近日,驻陕(河南陕县)贼将崔乾佑,手中兵力不足四千,且多为老弱残兵,又懈怠无备,可攻而伐之!为了方便理解,有必要先了解一下陕县的位置:陕县的位置,从下面这张地图可以看出,陕县位于潼关和洛阳之间,三座城可以连成一条线。陕县,就是今天河南三门峡的位置,在黄河边上,是古代重要的水运枢纽。当时

  • 李世民能力出众,为何李渊没有把他选为接班人?原因令人唏嘘!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可令人意外的是,李渊在这种情况下都没有把皇帝的位子传给他。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首先,李世民的军事能力非常强大,所以他渴望开疆拓土。但尴尬的是,李渊非常保守。在打退了外族的威胁之后,李渊希望的并不是继续拓展版图,而是巩固好现有的地盘。所以他在选择太子的时候,直接略过了李世民,而选择了稳重的李元吉。在李渊

  • 狄仁杰劝武则天戒色,武则天张开了嘴,狄仁杰看过之后便无话可说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狄仁杰临死前对武则天说了4个字,狄仁杰怼武则天,神探狄仁杰救武则天被雷击

    虽然武则天是一位女皇帝,但是依旧还是有后宫的,这对于当时的人来说是非常难以接受的。古代一般都是一夫多妻制,所以像武则天那样一女多夫很难被接受。但是武则天是当时的皇帝,所以也没有人敢说什么。而且武则天为了自己能够在宫里活下去,所以也是比较心狠手辣的一位女子,甚至直接亲手将自己的刚出生不久的女儿掐死。其

  • 时至今日,唐太宗的墓葬仍然无法打开,究竟是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太宗墓葬,唐太宗墓三大特点,唐太宗陵墓的结构

    李世民大帝是中国最杰出的英明君主之一,他用他高度的智慧,殷勤而小心地治理他的帝国,不久就为中国开创了一百三十年之久的第二个黄金时代。,其在位共计23年,死后和文德皇后共同葬于昭陵,其中埋藏了大量珍贵的文物。昭陵从公元636年开始修建,一直修建到了公元743年,历时107年之久,其中共有108座陪葬墓

  • 隋唐五代,中原淡出舞台中央的3个标志性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隋唐五代简介,隋唐五代是哪一年,隋唐五代时期的历史故事

    隋唐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尽管它的脉络最早在北魏已经埋下了,就是位于内蒙南部河北北部一带的“武川镇”。北方的政治力量在关中的长安立足,制衡东部,建立了北周、隋、唐三个朝代。之所以说是“承上”,因为它定都关中,又以中原为核心统御天下,之所以说它“启下”,是因为它根扎在中国偏东北之地,和后来的契丹起

  • 隋唐不遗余力征伐高句丽,实质上是一场捍卫汉文化主权地位的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隋唐四个皇帝为什么要征伐高句丽,隋唐征伐高句丽为什么失败,唐朝 攻打高句丽

    高句丽这个国家,成立于公元二世纪,最早在《汉书》中出现。作为兴起于朝鲜半岛北边的国家,高句丽一直对辽东觊觎已久,先后和东汉王朝、曹魏政权都发生过激烈的军事冲突,但是都因为汉王朝和曹魏政权强大的军事压力处于守势,在南北朝分裂时期,高句丽曾趁机向辽东扩张,挺进到辽东半岛并彻底控制了朝鲜半岛北部,形成了对

  • 世有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安禄山畏之如虎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林甫简介,如何评价李林甫,李林甫与安禄山原文

    李林甫官拜宰相,是唐玄宗时期政治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在位在唐朝的历史中奸臣佞相的权谋、心计以及他“口蜜腹剑”的名声,对唐朝的政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这个影响好坏皆有。大部分人都认为,李林甫任相是唐王朝由治世到乱世的分水岭。但其实李林甫出身也算是唐朝宗室世家,有着非常丰富的政治经验,在他的出任宰相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