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原因:首先贵霜帝国的实力长期弱于汉朝。中国在汉末三国时代虽然实力衰落,但贵霜帝国同样处于衰落期,实力依然及不上汉朝及与之相邻的曹魏,双方都无力攻击对方;其次路途遥远。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冷兵器时代,受制于后勤供应与通讯联络的困难,帝国的控制距离是有极限的,而贵霜帝国与汉朝及三国核心区域距离遥远;再其次中国与贵霜帝国之间没有仇怨,双方在早期都曾受到匈奴的攻打,拥有共同的敌人。
蜀汉建立的时间正是贵霜帝国的全盛时期,这一时期的贵霜帝国几乎占据了南亚次大陆最精华的地区,包括整个印度河恒河流域,德干高原的一部分,再加上贵霜帝国本部,它的人口将近1500万,军队50万。如果拿他和蜀汉相比,绝对有碾压蜀汉的实力。可惜,蜀汉拥有地利优势,不是贵霜帝国能够随便攻破的。当时贵霜帝国进攻蜀汉可以揍三条路,可惜这三条路都不适合大规模行军。
贵霜帝国要攻打三国的战略目标是什么?趁着中原离乱,赶过来分一杯羹,还是要一统天下,过一把中原汉天子的瘾?汉末三国,虽然分裂,但是各国军事实力都对周边蛮族形成碾压的优势。鲜卑人在匈奴人退去后,建立了一个国家,控弦数十万,隐然下一个匈奴政权。魏国一个州郡刺史派了一个刺客,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苛比能,让鲜卑崛起整整晚了150多年。贵霜帝国相比羌、胡等游牧部落的战力,与汉末三国战斗,能撑的了几个回合?三国士兵都是百战余生,“白骨露於野,生民百余一”,他们的战斗意志和战术素养,是周边民族无法比拟的,打仗等于是大学生在辅导小学生作业。
基本上和东汉王朝走向三国分裂时期一样,贵霜王朝也在二世纪的后半页走向了衰落,在贵霜王胡毗色伽二世在位期间,其对中亚的控制减弱,很多地区脱离贵霜统治,虽然后来贵霜势力在中亚又有所扩展,一度重新控制花剌子模,但由于西部的萨珊波斯兴起,贵霜王朝日渐衰落,至公元3世纪时已分裂为若干小的公国。
四大帝国中,除了罗马帝国和汉帝国是东西双璧,一时瑜亮,中间的安息、贵霜基本都是用来凑数的,他们的实力和影响力比起这两个大帝国而言,不是一个档次的,因此他们来打击汉末三国的百战精英,是不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