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的所面对的形势不一样,而且胡亥智商不够,直接被赵高控制。朱厚照虽然贪玩,但是在各种制度的保障下,他可以随时拿回自己的权力。总结为一句话:两人的皇权保障程度不一样。
时代不一样
秦始皇一统六国,实行郡县,是中央集权下的首次实验。虽然那时的百姓经过春秋战国的战乱,内心渴望大一统的政权,但六国贵族的势力依旧强大。像张良还刺杀秦始皇,项羽、张耳、田荣这些六国贵族,影响一直持续到楚汉相争。所以大一统的秦政权,此时还是比较脆弱的。如果雄才大略的秦始皇,能好好经营几十年,或者继位的胡亥能经营几十年,秦朝未必短命。可惜,篡位的胡亥却是庸才一个,被赵高玩弄于股掌之上。“德不配位”,自然就把秦王朝玩没了。
但反观朱厚照,因为前面的蒙元对汉人的压迫过甚,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后,万民是欢欣鼓舞的。而且朱元璋建国之后,严于吏治而宽以待民,老百姓能过上稳定的生活,自然是对明朝政权感激异常。再者,朱厚照前面,已经有六七位皇帝,统治了已经将近140年额时间,所谓民心稳定,心向大明就是这么回事了。宗室朱宸濠造反,短短的43天便被王阳明平定,甚至都没有动用多少军队。但是秦末陈胜起义之后,立成燎原之势,原因就在人心尚未归附。
扰民程度不一样
虽然胡亥和朱厚照都爱玩,而且对当时的人民都造成了伤害。但相比之下,秦朝胡亥时期,对人民的压榨更严重。秦始皇时期,就已经筑长城、挖沟渠、征南越、修阿房宫等等,此外还有各种赋税徭役,甚至没有如期到达就要被杀头,各种残酷的刑罚让秦朝统治下的人民苦不堪言。胡亥上位之后,不知道抚恤人民,还是大量役使人力,而胡亥又没有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天下民意已经像是将要爆炸的大火堆,秦朝自然也是很快被推翻。
但是朱厚照与胡亥相比,他扰官的程度更大,像“八虎”中的刘瑾等人,对于士大夫的迫害更严重,虽然人民也深受其苦,但范围还不是很大,而且还远达不到活不下去的程度。这也是前几代君王打下的基础,一时之间还足够消耗。朱厚照对于民力的消耗,还没有达到让全民皆反的程度。
对皇权的保护制度不一样
秦朝建立后,是有丞相的,丞相的权力也是相当大。但是后来李斯的权力被赵高攫取,而赵高的目的是想取胡亥而待之。如果再给赵高十几年的时间,说不定还真有成功的机会。但是到了朱厚照的时候,丞相早已被朱元璋废掉,并严令此后均不得设丞相之职。所以后来的文官集团、武将集团以及宦官集团,都是依附于皇权而生。
朱厚照时期的内阁成员,都是治国能手。他们代行使丞相的职责,但却没有丞相的权力,对皇权形不成威胁。至于宦官集团,更是可以被朱厚照反手就灭掉。发展到明朝,对于皇权的保护已经非常严密,所以胡亥能被赵高杀死,但朱厚照却不会有这个危机。所以明朝的制度,即使是皇帝昏庸,只要内阁大学士贤明,还是能保证帝国平稳的运行。这是中央集权发展了几千年的成果,而胡亥时期制度还没有这么高明和严密。
两位皇帝的智商不一样
胡亥虽然篡位成功,但他的资质实在平平。因为他怕和大臣交谈的过程中露出自己的短处,因此听取了胡亥的建议,自己深藏宫室之内,只靠赵高传话。赵高怕宗室阻挡自己登上帝位,建议胡亥大肆屠戮宗室,胡亥都按照胡亥的建议实行。屠戮宗室、贬黜大臣,胡亥把自己弄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所以赵高逼他自杀的时候,就没有人来救胡亥了。而朱厚照虽然荒诞不经,对于政事还是上心的,有时还把奏折拿到豹房去批阅。而且朱厚照虽然顽劣成性,但是并不傻,相比胡亥还是聪明那么一点点。
综上所述,之所以胡亥玩了几年就把秦帝国玩完,但朱厚照玩了十几年都没事。是因为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对于皇权的保障已经大大加强。民众对于大一统的思想,也更加拥护。如果不是被逼到实在没有办法生存,农民不会轻易造反。这是时代的力量,也是时代的惯性。只能说朱厚照生的时代好,不然朱厚照和胡亥换个位置,其结局可能也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