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卫青死后,汉武帝要诛杀卫氏家族?

为什么卫青死后,汉武帝要诛杀卫氏家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68 更新时间:2024/2/29 0:47:52

由于他一生谨小慎微,对汉武帝唯命是从,让他得以平安度过晚年,成为历史上少有的能够善终的武将。但是在他死后17年后,公元前91年,汉武帝以暴风骤雨般清冼了卫氏这个强有力的外戚集团。

甚至连皇后卫子夫,外甥太子刘据都被牵连,更别说卫青的儿子和孙子,卫氏家族被牵连诛杀,不过霍去病英年早逝,他的同父异母弟弟霍光却逃过一劫,成为汉昭帝的辅政大臣。刘病已当权后霍光也被连根拔起。

古往今来从来没有一个帝王会如此忌惮外戚势力,诛连自己的亲儿子。汉武帝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但是在他继位之初却是被外戚势力压得喘不过气来。直到窦皇太后过世,他才真正拥有帝王的一切权力。

因此他对外戚势力是深恶痛绝,不光诛杀了卫氏家族,在他临终前,刘弗陵被立为太子时,亲自赐死了钩弋夫人,以防子弱母壮,将来又出现太后干政的事情。不过汉武帝千算万算,最终的大汉朝还是被王莽这个外戚夺取了他的江山。

因此对于卫氏这个庞大的外戚势力,汉武帝清算卫氏是迟早的事。那么卫氏集团早年又为何能在汉武帝的眼皮底下丝毫不受影响呢?首先卫青构建的外戚集团是汉武帝一手提拔的。

当初卫子夫从平阳公主府中的家奴到被汉武帝宠幸,卫家全部脱离奴籍,卫子夫的弟弟郑青也趁机改随母姓卫,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大将军卫青。卫子夫初进宫一年多,连汉武帝的面都见不到,还何谈宠爱。

后因陈皇后提出释放一批老宫女出宫,卫子夫恳请汉武帝放她出宫,结果却被汉武帝再次临幸,并怀上了汉武帝的龙嗣,这让专宠十多年都未怀孕的阿娇皇后十分不满。为了给卫子夫颜色瞧瞧,阿娇皇后的母亲馆陶公主把在建章宫当差的卫青抓起来并进大牢。

不料却被卫青好友公孙敖给捞出来了。汉武帝听说后非常震怒,为了对抗岳母,他把卫子夫娘家大力提拔和奖励一番。并让卫青跟在他身边学习。10年后,当汉武帝想和匈奴人pK时,卫青帮了他大忙。

公元前129年汉武帝挑选了以李广公孙贺、公孙敖、卫青四人为将军的四路大军,其中李广,公孙贺都是老将,卫青和公孙敖都是初出茅庐,纯碎是新兵旦子。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四路大将唯有卫青一人大获全胜,杀敌700多人。

在此后对匈奴的6次战斗中,从无败绩。公元前129年卫青收复河套被封长平候,公元前124年,卫青奇袭左贤王后官拜大将军,他的三个儿子被封侯,打破了汉高祖时非刘姓不得封王,非有功不得封侯的先例。

前123年外甥霍去病随卫青出征,更是以雷霆之势擒获匈奴王室,官至冠军候。在此后的战役中,卫青这个军事天才已经超出了汉武帝的想象力。于是汉武帝开始打压卫青。即使他立下大功。

汉武帝不仅没有奖励他,反而让霍去病和他共同管理事务,卫青慢慢地退了下来,然而让他没有料到的是霍去病却英年早逝,让武帝痛失一员军事天才,在之后的岁月中无人能与卫青分庭抗礼。

这时的汉武帝就以莫须有的罪名收回了卫青儿子的爵位,对卫青家族并没有造成伤害。然而卫青却并无怨言,对汉武帝还是忠心耿耿。抱着打几下又摸一下的原则,公元前111年武帝把寡居多年的姐姐平阳公主嫁给了卫青。

在之后武帝再也没有重用过卫青,卫青也从无怨言,对汉武帝的打压全盘接收,还约束自己的族人安份守已。于是乎卫青得以平安离世。卫青死后再也无人能约束卫氏集团。

于是在卫青死后,卫青的外甥公孙敬声因贪污军饷被投入大牢,救子心切的公孙圣主动请求去捉拿大盗朱安世,以一命换一命来换回儿子。结果却被朱安世在狱中反咬一口,说公孙敬声和阳石公主通奸,并在汉武帝经过的路上埋上木人诅咒武帝以图谋反。

公孙圣一家被满门抄斩,卫子夫和汉武帝的亲生女儿也没有幸免。后来又让宦官江充接着调查此事,因江充与太子刘据有隙,于是太子被诬陷而又不能申辩,于是在征得皇后卫子夫同意后起兵诛杀江充,结果兵败被逼而死。太子一家仅仅剩下刚出生的孙子刘病已得已幸免。

皇后卫子夫在得知太子之死后,为证清白也自尽而死,此次被牵连的还有卫子夫的三个女儿以及卫青的儿子卫伉。卫氏一族惨遭灭门之遭,唯一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太子刘据也因此惨遭冤杀,这是让汉武帝始料未及,为此他建立了望思台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卫氏这个庞大的外戚集团被彻底诛灭。最终在汉武帝年老时立幼子刘弗陵为太子时,因害怕太后干政之事扰乱朝纲,赐死了钩弋夫人,并立下了“杀母留子”的规矩,然而让汉武帝没有想到的是,大汉朝最终还是败在了外戚王莽手上。

更多文章

  • 杀害关羽后,孙权愿意交出凶手求和,刘备为何不肯罢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孙权为何杀关羽,刘备知道关羽被孙权杀害吗,陆逊劝孙权不杀关羽

    唔,我也不信。可能有“兄弟情深”的因素,但,这绝不会是唯一原因。刘备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是“忠厚长者”,但同时,他也是一个政治家。政治家总是谋图实利的,同时,政治家也需要一个良好的形象。或者说,一个良好的形象,对政治家维持舆论政治基础、团结聚拢人才,有着很大的帮助。和曹操的赤裸裸的“宁可我负天下人

  • 官渡之战时,除了袁绍和曹操,其他诸侯都采取了什么立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袁绍官渡失利退回大营,新三国曹操袁绍官渡对话,官渡之战曹操和袁绍各有多少兵马

    官渡之战爆发的时候,天下还存在不少割据势力。那么,问题来了,官渡之战时,除了针锋相对的袁绍和曹操,其他诸侯都采取了什么立场?一、刘备(助袁)建安五年(200年)春季,衣带诏事发,原本依附于曹操的刘备,击杀徐州刺史车胄,又一次屯兵徐州。当然,曹操意识到刘备的威胁,赶在和袁绍决战前击败刘备,俘获关羽。刘

  • 三国演义中,有七人分别战平蜀汉五虎上将,他们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演义蜀汉五虎谁最强,蜀汉五虎图片高清,蜀汉五虎出场视频

    战平关羽的名将:庞德、徐晃、纪灵在襄樊之战中,先后有两员魏将战平关羽,他们分别是庞德和徐晃。庞德带着棺材出战,意思是,不是关羽躺进去,就是他庞德躺进去。因此,庞德战力爆表,在和关羽的单挑中,越战越勇,一百回合,不落下风。关羽是用刀高手,掌中青龙偃月刀,专斩名将,而庞德却能与之战平,可知其战力非凡。关

  • 历仕六朝屡拜高官,东汉人臣之最的胡广如何左右逢源而屹立不倒?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东汉胡广,胡广个人资料简介,胡广科任命公示

    一、中庸之道,天下薄之政治是一滩浑水,有如陈蕃这样的清流,为了天下而把皇帝、外戚、宦官得罪个遍,最后留下“名士”的美名;自然也有胡广这样的“墙头草”,忠于权势而俯首称臣。比起陈蕃谋划剪除宦官失败且受辱自尽,胡广的处境却要好得多:因为才华被汉安帝看重、助贤淑的梁妠为皇后得到汉顺帝的信赖、同大将军梁冀保

  • 吴郡四姓:支撑东吴的四大士族,各自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东吴四大家族是谁,吴郡陈遗,唐朝四大士族

    特别是在三国时期,吴郡四姓这四大家族走出的人才,支撑着东吴和蜀汉、曹魏相抗衡。那么,问题来了,他们各自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谁?一、吴郡顾氏代表人物:顾雍顾雍(168年—243年),字元叹。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顾雍出自江东吴郡四大姓之一吴郡顾氏,年少的时候,顾雍跟随蔡邕学习。20岁的时候,顾雍就担任

  • 刘备唯一一次大哭,诸葛亮听后悲叹十字,道出蜀汉灭亡的真正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诸葛亮死后多久蜀汉灭亡,蜀汉刘备,诸葛亮北伐时的刘备

    实际上,如果抛开《三国演义》中塑造的那个世人熟知的刘备不谈,在正史《三国志》中,刘备并不是这样的形象。或者吴宇森的《赤壁》中,演员尤勇扮演的刘备在行为和形象上更接近于正史。作为一个有魄力,有恒心,刚毅决断的三国人物,正史中的刘备确实哭过几次,但是能够称得上大哭的,可能只有一次,就是在他的主要谋士法正

  • 不是关羽张飞也不是魏延李严:不服诸葛亮的三位大臣,为何都没活到刘备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在刘备集团,诸葛亮一开始的军衔虽然不高,只是军师中郎将和军师将军,但他“署左将军府事”,就是代理刘备行使权力,几乎所有人都要给他面子。真正不服诸葛亮的,并不是有些人认为的关羽、张飞、魏延、李严,而是另外三个人,只有这三个人,曾想过或有可能取代诸葛亮的位置。关羽是对士大夫不太感冒,但是对诸葛亮却十分佩

  • 为何说宁可得罪关羽张飞,也别招惹马超?他的手段刘备曹操也难防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赵云张飞马超顶级战法,张飞大战马超完整版,张飞和马超

    而提到关羽、张飞呢?相信只有极少数人没有听说过他们的大名,然而在三国武将潜规则之中还有这样一句话叫:“宁可得罪关羽、张飞,也不要去招惹马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舆论呢?关羽、张飞真的可以随便得罪吗?答案是要看情况,总之相比马超起来,关羽、张飞算是好说话的。关羽张飞真的好说话吗?到底能不能得罪?首先来

  • 曹丕为什么最后没有杀掉曹植?真实原因让人汗颜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丕为什么没杀曹植,曹丕最后杀掉曹植了吗,酒后春风一度甄宓误把曹丕当曹植

    曹丕与曹植的争储之战曹操有四个嫡子,都是卞夫人所生,其中曹熊最小,也死得最早,所以实际上只有三个嫡子可供曹操选择,立为他魏王爵位的继承人。网络上很多人曹操中意曹冲,但曹冲虽然聪明,却是庶子,被选中的可能性并不大。曹操对儿子们都很好,曹丕、曹植在文学上造诣很高,和曹操并称“三曹”,给现在的学生们留下了

  • 蜀汉的一员大将,深受诸葛亮器重,挡住曹魏十万大军!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诸葛亮首次北伐曹魏兵力,诸葛亮北伐时曹魏和蜀汉对比,诸葛亮当年多少次北伐曹魏

    一具体来说,王平出自益州巴西郡,巴西郡的北面就是汉中郡。公元215年,曹操西征张鲁,平定了汉中之地。同年,曹操回到中原后,留下夏侯渊、张郃镇守汉中,二者多次袭扰益州巴西郡,并将王平等人迁移到洛阳地区。在此基础上,王平被曹操任命为代理校尉。东汉末年,校尉的名号开始多见,如典军校尉(曹操)、折冲校尉(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