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杀吕布后把貂蝉送给关羽,次日貂蝉自尽,关羽对她做了什么?

曹操杀吕布后把貂蝉送给关羽,次日貂蝉自尽,关羽对她做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676 更新时间:2024/2/29 0:45:44

其实关羽在这一晚做了对貂蝉很过分的事情

貂蝉是历史上著名的美女,闭月羞花的成语中的闭月就是形容她的,羞花则是形容的另一位美女杨玉环。传说中貂蝉姓任,本是村姑出身,自幼家贫,因此不得已卖身到当时的司徒王允府上当歌女。

一天晚上,貂蝉对着月亮朝拜,祈祷自己的命运能好一些。巧合的是貂蝉拜月期间,正好一片乌云就把月亮遮住了,偏偏王允在这时候看到了这一幕,王允一看貂蝉貌美如花的容颜连月亮看到她都故意躲在乌云后面,他就想到了一个计策。

当时正是东汉皇权衰微之时,军阀董卓先是废汉少帝刘辩又改立汉献帝刘协,把持朝政,使得天下大乱,也开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时代。

而王允忠于东汉皇室,一直想拯救东汉皇室诛杀董卓,他这天晚上也正好是愁眉不展地到花园散步,就看到了貂蝉拜月却使乌云遮住了月亮的事情。于是王允就想到了用貂蝉施展美人计诛杀董卓。

因此王允先收貂蝉为义女,然后又把貂蝉拜月使得月亮躲在乌云之后的事情大肆渲染包装,称皆因貂蝉的天姿国色才使得月亮自愧不如的躲在了乌云后面,所以也就有了后来闭月羞花的成语。

王允知道董卓和义子吕布都十分好色,于是他利用貂蝉施展美人计同时色诱了董卓和吕布二人,又施展连环计利用貂蝉离间了董卓与吕布的关系,最终激得吕布刺杀了董卓。

在董卓被吕布诛杀之后,貂蝉自然也就嫁给了吕布为妾,这段时间中吕布与貂蝉也算是郎才女貌,过了一段比较恩爱和谐的日子。

不过好景不长,吕布很快就在下邳之战中被曹操擒杀,貂蝉也就落到了曹操手中。其实曹操也非常好色,看曹操的常规操作,他尤其喜好娶纳他人之妻。所以按照曹操的喜好来看,貂蝉完全是应该被他纳为小妾。

但是曹操在貂蝉这却忍住了,原因就是刘备的大将关羽,曹操十分欣赏关羽,为了笼络他,于是曹操就把貂蝉当作礼物送给了关羽。

最初下邳的徐州地区本属于刘备的地盘,吕布却反复无常霸占了好心收留他的刘备地盘,整得刘备在穷途末路之际只得依靠联合曹操打击吕布。除掉吕布之后,曹操对刘备又不放心,因此曹操一直想分化刘备麾下的大将关羽,想笼络关羽为自己所用,所以曹操不惜下血本把貂蝉送给了关羽。

当这天晚上貂蝉被曹操派人送到关羽房中时,这时候的貂蝉可是历经了沧桑变迁,比当年施展美人计诱惑董卓和吕布时更增添了成熟的气质和韵味。烛光下的貂蝉穿着单薄的衣服,散发着成熟女性的诱人气质,再配上她祸国殃民的绝色容貌,任何一个男人都会把持不住。

关羽虽然被后世尊为武圣人,但他也是男人,连文圣人孔子都说过“食色性也”,是男人都会对这一晚的貂蝉把持不住。关羽看到此时的貂蝉自然也是心猿意马,可是关羽也知道这很可能是曹操施展的美人计用以离间他和刘备的关系,因此关羽一直努力克制自己,不敢正视貂蝉。

后来关羽为了转移注意力开始秉烛读《春秋》,貂蝉也是第一次见识到没有被自己美色所吸引的男人,于是她主动和关羽搭讪。

关羽则出言直斥貂蝉红颜祸水,勾引离间完董卓和吕布,又被曹操送来勾引自己,不要真以为世间男子都像董卓和吕布之流能中美人计,不是所有男人都会被貂蝉所诱惑。

面对关羽这一番指责说得貂蝉直接梨花带雨哭了起来,她向关羽哭诉她本是贫寒人家的女孩,只是被形势所迫,皆因她的美貌才成为政客手中的棋子,而诛杀董卓也算是为国家除害,她本想与吕布共度余生,谁能想到吕布命丧白门楼。

最后貂蝉感叹自己身不由己,命运多舛,并由衷地称赞关羽乃当世豪杰,确实与董卓和吕布之流完全不同。

关羽听完貂蝉的哭诉之后,也颇为同情怜悯她,于是他不再继续斥责貂蝉。此后这一夜关羽摒弃杂念专心致志读《春秋》,也没有再看过貂蝉一眼。

这一夜之后貂蝉也终于明白关羽是坐怀不乱的真君子,她是很想把自己托付给关羽,但是她也知道其实关羽心目中对自己满是鄙夷。

吕布已死,关羽这种值得托付的男人又瞧不起貂蝉,而貂蝉又落入曹操手中,势必会再度沦为男人的棋子,因此貂蝉就决定一死了之,不让别人再操控自己的命运。

于是在天亮之后,貂蝉恭恭敬敬地拜别关羽,转身回到她自己的房中就悬梁自尽了。

就这么看关羽是不是对貂蝉做了很过分的事情,要知道貂蝉是绝色美女,向来以美貌自负,晚上她与关羽同处一室,关羽却毫不动心,还斥责了她,如何能不伤她的自尊。

并且貂蝉本想终身托付于关羽,可是关羽内心中是看不起貂蝉的,因此这才使得貂蝉萌生了自尽的念头。可以说关羽的坐怀不乱伤了貂蝉的自尊,同时她也不想再过身不由己的生活,于是一死了之。

其实历史上的关羽曾和曹操争色

上面所述的貂蝉结局其实是1956年中国香港拍摄,由香港著名影星关德兴和邓碧云主演的老粤语片《关公月下释貂蝉》的结局。

关于貂蝉的结局,除了这部电影之外,民间有很多传说,尤其是在元代戏曲中关羽对貂蝉更加过分,在传统的元代戏曲中就有《关公月下斩貂蝉》的段子。

看戏曲名字就知道关羽最后是直接杀了貂蝉,而这些元曲桥段其实是出自元代评书话本《三国志平话》中所记载,据《三国志平话》记载,曹操的谋士荀攸效仿王允献美人连环计,建议曹操将貂蝉明许关羽,暗中给刘备,用貂蝉离间刘备与关羽之间的关系,这样激化刘备与关羽的矛盾,从而达到除掉刘备收服关羽的目的。

不过关羽识破了这招美人连环计,于是关羽为了断绝曹操对自己使用美人计,他直接在当夜把貂蝉杀了,还把貂蝉的人头扔给了曹操,表示自己只忠于刘备,不会为了一个女人就起二心。这也是戏曲《关公月下斩貂蝉》的桥段由来。

到后来关羽武圣人的形象深入民间,因此人们认为一代武圣人杀一个弱女子不符合圣人的形象,于是又在戏曲桥段中进行了修改,最终改成了关羽同情怜悯貂蝉,没有杀了她,而是把她藏到了城外静慈庵中,后来曹操听说关羽把貂蝉藏了起来,就派人去寻找,貂蝉不想再任由曹操摆弄就在静慈庵中悬梁自缢。

总之在民间关于吕布死后貂蝉的结局有很多,但是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以貂蝉难逃一死而结束,体现了貂蝉虽是绝色美女,却红颜薄命的无奈结局。

而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中却故意没有明确交代貂蝉的结局,这是作者罗贯中出于对貂蝉这个人物命运的同情和怜悯,所以他故意没有明确交代貂蝉的结局,给读者们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别看一直流传着貂蝉属于历史上四大美女之一,其实貂蝉这个人物只是元代戏曲和评书中虚构出来的文学人物而已。真实的历史上并没有貂蝉这个人,王允只是利用吕布与董卓的侍女私通内心不安,借此加以离间挑拨,最终使得吕布刺杀了董卓。所以历史上没有貂蝉这个人,那也更不会有关羽到底杀没杀她的问题了。

虽然貂蝉是虚构的人物,但是历史上曹操在攻打吕布时,还真出现了争色事件,这件事的主角就是关羽和曹操。

据《三国志·蜀书·关羽传》裴松之注引记载:曹公与刘备围吕布于下邳,关羽启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许之。临破,又屡启于公。公疑其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

这意思就是说曹操与刘备合攻吕布时,关羽向曹操请求娶吕布的部将秦宜禄之妻,在下邳城即将被攻破时,关羽又向曹操重申想纳秦宜禄之妻的想法,曹操怀疑秦宜禄之妻是天姿国色的美女。于是攻破下邳城之后,曹操先派人把秦宜禄之妻带来让自己看看,果然一看之下就把曹操迷住了,曹操就自己纳了秦宜禄之妻,关羽因此对曹操十分不满。

这个秦宜禄之妻就是曹操的侍妾杜夫人,她与曹操生育了两个儿子曹林和曹衮。秦宜禄是个历史上的小人物,可他的妻子杜氏却倾国倾城,据传说吕布就曾打过杜氏的主意,只是由于曹操攻势很猛,吕布没来得及干出霸占属下妻子的事情而已。

曹操攻打吕布时,吕布派秦宜禄去向袁术求救,袁术很赏识秦宜禄,把他留在了自己身边,还特意把东汉宗室之女嫁给他为妻,因此秦宜禄就留在了袁术那头。可是他与杜氏已经生育有一子秦朗,杜氏与秦朗母子二人还都留在下邳,曹操攻克下邳之后,纳了杜氏为妾,秦朗也一并被曹操收为养子。

也由于争夺杜氏这件事使得关羽对曹操有很大的意见,关羽认为曹操为人不讲信用,不值得效忠和交往,后来关羽始终不肯效忠曹操,千里走单骑去投奔刘备也有这方面的因素。

从这段历史记载来看,关羽也不是像文学作品中写的那般不近女色,他毕竟是男人,他也会看到绝色美女而心动。所以历史上的关羽才是真正的男人,文学作品中的关羽不过是被过度包装美化了而已。

写在最后

在中国古代的传统思想中绝色美女就应该是红颜祸水,比如妲己、杨贵妃、陈圆圆等美女都被称为红颜祸水,而关羽是武圣人他就应该不近女色,像貂蝉这种红颜祸水就应该被关羽羞辱,然后被他杀或自尽,所以貂蝉其实是死在了古代的封建思想之中。

但是要知道圣人也是男人,孔子看到美女都会说出“食色性也”的话,更何况关羽了,所以历史上真实的关羽虽然也好色,但这才体现出他是一个人而不是神,关羽不近女色只是古代人思想中设定的理想道德标杆而已,实际上关羽就是被这样的思想过度神化了。

更多文章

  • 三国题材服饰的魅力-从电影《赤壁》开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服装详细资料,老版三国皇帝服饰,三国演义赤壁之战服装

    先不讲电影改编的如何,就说电影中置入的投壶、蹴鞠、剑舞、书法、绘画、茶艺、音乐等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就让人们在欣赏电影的同时也领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风貌,还有无时不刻不在的人物服饰,更是无声胜有声的承载了影片的内容。《赤壁》中的服饰背景体现了物生而后有象,服饰造型则体现出立象以尽意。文化影像书写典型样式

  • 董卓是底层草根,是如何逆袭到人生巅峰,却骤然失败身首异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二乔战董卓,董卓和皇后吻戏,董卓戏唐妃完整视频

    新三国董卓剧照董卓返回家乡没多久,羌人部落首领来看董卓。董卓就带他们回到自己的家,把家里的耕牛杀掉款待他们。这可把羌人的首领感动坏了,回到部落,凑了上千头牲畜送给董卓,董卓也从此名声大噪。而董卓也是因为此才获得了官职。陇西郡的官吏看董卓孔武有力,又跟羌人关系那么好,就让他来负责治安,由于胡人经常骚扰

  • 法正死了,导致刘备被火烧,可诸葛亮干嘛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备张飞法正强吗,庞统和法正不死刘备能统一天下吗,刘备收服法正

    苏轼即有《永安宫》一首,如此写道:千古陵谷变,故宫安得存。徘徊问耆老,惟有永安门。游人杂楚蜀,车马晚喧喧。不见重楼好,谁知昔日尊。吁嗟蜀先主,兵败此亡魂。只应法正死,使公去遭燔。此诗明白如话,最后一字燔,乃焚烧之意,讲的是东吴陆逊火烧连营,大败蜀汉的史实。刘备之所以会被搞得灰头土脸乃至一命呜呼,乃因

  • 为什么卫青死后,汉武帝要诛杀卫氏家族?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汉武帝杀卫青真实原因,汉武帝为什么要诛杀卫青,河东卫氏是卫青后代吗

    由于他一生谨小慎微,对汉武帝唯命是从,让他得以平安度过晚年,成为历史上少有的能够善终的武将。但是在他死后17年后,公元前91年,汉武帝以暴风骤雨般清冼了卫氏这个强有力的外戚集团。甚至连皇后卫子夫,外甥太子刘据都被牵连,更别说卫青的儿子和孙子,卫氏家族被牵连诛杀,不过霍去病英年早逝,他的同父异母弟弟霍

  • 杀害关羽后,孙权愿意交出凶手求和,刘备为何不肯罢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孙权为何杀关羽,刘备知道关羽被孙权杀害吗,陆逊劝孙权不杀关羽

    唔,我也不信。可能有“兄弟情深”的因素,但,这绝不会是唯一原因。刘备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是“忠厚长者”,但同时,他也是一个政治家。政治家总是谋图实利的,同时,政治家也需要一个良好的形象。或者说,一个良好的形象,对政治家维持舆论政治基础、团结聚拢人才,有着很大的帮助。和曹操的赤裸裸的“宁可我负天下人

  • 官渡之战时,除了袁绍和曹操,其他诸侯都采取了什么立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袁绍官渡失利退回大营,新三国曹操袁绍官渡对话,官渡之战曹操和袁绍各有多少兵马

    官渡之战爆发的时候,天下还存在不少割据势力。那么,问题来了,官渡之战时,除了针锋相对的袁绍和曹操,其他诸侯都采取了什么立场?一、刘备(助袁)建安五年(200年)春季,衣带诏事发,原本依附于曹操的刘备,击杀徐州刺史车胄,又一次屯兵徐州。当然,曹操意识到刘备的威胁,赶在和袁绍决战前击败刘备,俘获关羽。刘

  • 三国演义中,有七人分别战平蜀汉五虎上将,他们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演义蜀汉五虎谁最强,蜀汉五虎图片高清,蜀汉五虎出场视频

    战平关羽的名将:庞德、徐晃、纪灵在襄樊之战中,先后有两员魏将战平关羽,他们分别是庞德和徐晃。庞德带着棺材出战,意思是,不是关羽躺进去,就是他庞德躺进去。因此,庞德战力爆表,在和关羽的单挑中,越战越勇,一百回合,不落下风。关羽是用刀高手,掌中青龙偃月刀,专斩名将,而庞德却能与之战平,可知其战力非凡。关

  • 历仕六朝屡拜高官,东汉人臣之最的胡广如何左右逢源而屹立不倒?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东汉胡广,胡广个人资料简介,胡广科任命公示

    一、中庸之道,天下薄之政治是一滩浑水,有如陈蕃这样的清流,为了天下而把皇帝、外戚、宦官得罪个遍,最后留下“名士”的美名;自然也有胡广这样的“墙头草”,忠于权势而俯首称臣。比起陈蕃谋划剪除宦官失败且受辱自尽,胡广的处境却要好得多:因为才华被汉安帝看重、助贤淑的梁妠为皇后得到汉顺帝的信赖、同大将军梁冀保

  • 吴郡四姓:支撑东吴的四大士族,各自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东吴四大家族是谁,吴郡陈遗,唐朝四大士族

    特别是在三国时期,吴郡四姓这四大家族走出的人才,支撑着东吴和蜀汉、曹魏相抗衡。那么,问题来了,他们各自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谁?一、吴郡顾氏代表人物:顾雍顾雍(168年—243年),字元叹。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顾雍出自江东吴郡四大姓之一吴郡顾氏,年少的时候,顾雍跟随蔡邕学习。20岁的时候,顾雍就担任

  • 刘备唯一一次大哭,诸葛亮听后悲叹十字,道出蜀汉灭亡的真正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诸葛亮死后多久蜀汉灭亡,蜀汉刘备,诸葛亮北伐时的刘备

    实际上,如果抛开《三国演义》中塑造的那个世人熟知的刘备不谈,在正史《三国志》中,刘备并不是这样的形象。或者吴宇森的《赤壁》中,演员尤勇扮演的刘备在行为和形象上更接近于正史。作为一个有魄力,有恒心,刚毅决断的三国人物,正史中的刘备确实哭过几次,但是能够称得上大哭的,可能只有一次,就是在他的主要谋士法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