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吴郡四姓:支撑东吴的四大士族,各自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谁?

吴郡四姓:支撑东吴的四大士族,各自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356 更新时间:2024/1/21 16:32:05

特别是在三国时期,吴郡四姓这四大家族走出的人才,支撑着东吴和蜀汉、曹魏相抗衡。那么,问题来了,他们各自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谁?

一、吴郡顾氏

代表人物:顾雍

顾雍(168年—243年),字元叹。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顾雍出自江东吴郡四大姓之一吴郡顾氏,年少的时候,顾雍跟随蔡邕学习。20岁的时候,顾雍就担任合肥县的县令,后来又在曲阿、上虞等县任职,所在之处皆有治绩。

建安五年(200年),孙权被朝廷授为讨虏将军,领会稽郡太守。孙权受命后,并未到郡就职,而是以顾雍为会稽郡丞,代理太守之职。数年后,顾雍来到孙权的身边,为其出谋划策。黄武元年(221年),孙权为吴王,顾雍任大理、奉常,又领尚书令,封阳遂乡侯。

黄武四年(225年),顾雍升任丞相、平尚书事,进封醴陵侯。作为吴国第一任丞相,顾雍长期协助孙权处理朝政,多有匡弼辅正之词。

赤乌六年(243年),顾雍去世,年七十六。孙权素服临吊,赐谥“肃”。《唐会要》将顾雍等八人评为“魏晋八君子”。顾雍有三个儿子,分别为顾邵、顾穆、顾济,他们均受到了吴国君主的继续任用。

二、吴郡陆氏

代表人物:陆逊

陆逊(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人。陆逊出自吴郡陆氏,公元203年开始,陆逊历任海昌屯田都尉、定威校尉、帐下右部督。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陆逊参与袭取荆州。黄初三年(222年),孙权命陆逊为东吴大都督,在夷陵之战中火烧连营击败刘备,领荆州牧。黄武七年(228年),陆逊取得石亭之战的胜利。

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后,以陆逊为上大将军、右都护,辅佐太子孙登并掌管陪都武昌事宜。赤乌七年(244年)拜为丞相,领武昌事。孙和、孙霸“二宫之争”时卷入孙权父子相争中,次年去世,终年六十三岁,追谥“昭”。

陆逊跟随孙权四十余年,为人深谋远虑,忠诚耿直,被赞为“社稷之臣”。此外,对于陆逊的儿子陆抗,更是成为吴国后期的中流砥柱,这一对父子名将放眼整个古代历史,都是数一数二的。

三、吴郡朱氏

代表人物:朱桓

朱桓(177年-238年),字休穆,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朱桓是骠骑将军朱据从兄、镇南将军朱异之父。作为吴郡朱氏的代表人物,朱桓早在建安五年(200年)就担任余姚县的县令,因为平定了当地的山贼,朱桓后来代替周泰成为濡须督。

在夷陵之战后,曹仁率领几万步骑出征濡须。朱桓手下只有五千军队,诸将都十分恐惧。朱桓鼓舞士气,又设计引诱曹仁派兵攻城。于是,朱桓火攻曹泰,又转攻常雕,并斩常雕,擒王双,重挫曹仁的军队。

到了公元228年,周鲂引诱曹休出兵皖城,朱桓为右督,助陆逊破曹休,吴军斩获万余人,这就是著名的石亭之战。这场战役的胜利,为孙权称帝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到了公元238年,朱桓在建业病逝,时年六十二岁。

朱桓为人高傲,不喜欢为人所驱使,而又善养士卒,轻财重义,与人一见,数十年不忘,死时部下无不哭啼。在他去世后,朱据、朱异等人继续在吴国担任将领。

四、吴郡张氏

代表人物:张温

这里的吴郡张氏,并不包括张昭,也即张昭是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本是江东本地的士族。

张温(193年—230年),字惠恕,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张温出自吴郡张氏,被孙权拜为议郎、选曹尚书。孙权称王后,张温担任太子太傅。黄武三年(224),张温以辅义中郎将身份出使蜀汉,孙权原先害怕诸葛亮会有意留难张温,但张温不担心。在呈上蜀汉朝廷的文书刻意称颂蜀汉,以表明和解的诚意,重建两国关系。

不过,张温回到东吴后,仕途上再无进展。孙权一方面介怀他出使蜀汉时称颂蜀汉,又嫌他声名太盛,恐怕张温不会尽忠地由他任用。后来,孙权更将张温发还到家乡吴郡。将军骆统曾上书为张温辩解,但孙权不理会。到了公元230年,张温病逝。

更多文章

  • 刘备唯一一次大哭,诸葛亮听后悲叹十字,道出蜀汉灭亡的真正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诸葛亮死后多久蜀汉灭亡,蜀汉刘备,诸葛亮北伐时的刘备

    实际上,如果抛开《三国演义》中塑造的那个世人熟知的刘备不谈,在正史《三国志》中,刘备并不是这样的形象。或者吴宇森的《赤壁》中,演员尤勇扮演的刘备在行为和形象上更接近于正史。作为一个有魄力,有恒心,刚毅决断的三国人物,正史中的刘备确实哭过几次,但是能够称得上大哭的,可能只有一次,就是在他的主要谋士法正

  • 不是关羽张飞也不是魏延李严:不服诸葛亮的三位大臣,为何都没活到刘备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在刘备集团,诸葛亮一开始的军衔虽然不高,只是军师中郎将和军师将军,但他“署左将军府事”,就是代理刘备行使权力,几乎所有人都要给他面子。真正不服诸葛亮的,并不是有些人认为的关羽、张飞、魏延、李严,而是另外三个人,只有这三个人,曾想过或有可能取代诸葛亮的位置。关羽是对士大夫不太感冒,但是对诸葛亮却十分佩

  • 为何说宁可得罪关羽张飞,也别招惹马超?他的手段刘备曹操也难防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赵云张飞马超顶级战法,张飞大战马超完整版,张飞和马超

    而提到关羽、张飞呢?相信只有极少数人没有听说过他们的大名,然而在三国武将潜规则之中还有这样一句话叫:“宁可得罪关羽、张飞,也不要去招惹马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舆论呢?关羽、张飞真的可以随便得罪吗?答案是要看情况,总之相比马超起来,关羽、张飞算是好说话的。关羽张飞真的好说话吗?到底能不能得罪?首先来

  • 曹丕为什么最后没有杀掉曹植?真实原因让人汗颜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丕为什么没杀曹植,曹丕最后杀掉曹植了吗,酒后春风一度甄宓误把曹丕当曹植

    曹丕与曹植的争储之战曹操有四个嫡子,都是卞夫人所生,其中曹熊最小,也死得最早,所以实际上只有三个嫡子可供曹操选择,立为他魏王爵位的继承人。网络上很多人曹操中意曹冲,但曹冲虽然聪明,却是庶子,被选中的可能性并不大。曹操对儿子们都很好,曹丕、曹植在文学上造诣很高,和曹操并称“三曹”,给现在的学生们留下了

  • 蜀汉的一员大将,深受诸葛亮器重,挡住曹魏十万大军!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诸葛亮首次北伐曹魏兵力,诸葛亮北伐时曹魏和蜀汉对比,诸葛亮当年多少次北伐曹魏

    一具体来说,王平出自益州巴西郡,巴西郡的北面就是汉中郡。公元215年,曹操西征张鲁,平定了汉中之地。同年,曹操回到中原后,留下夏侯渊、张郃镇守汉中,二者多次袭扰益州巴西郡,并将王平等人迁移到洛阳地区。在此基础上,王平被曹操任命为代理校尉。东汉末年,校尉的名号开始多见,如典军校尉(曹操)、折冲校尉(袁

  • 三国志11六王之乱:刘备单挑曹孙吕袁和两宗亲,洛阳面临至暗时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在这个假想章节里,刘备进入洛阳朝觐天子,并带着蜀汉的主力部将驻扎在了城中。不过此时距离匡扶汉室还差得老远,因为曹操、孙坚、刘表、刘焉、吕布、袁绍这六大军阀全部自立为王,而且他们在开局阶段还是亲密的同盟关系。六家的共同打击目标,就是缩在洛阳城里的刘备和汉献帝。面对来自六合八荒的围攻,刘备他们能够杀出重

  • 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他明明四恶俱全,为何被写成三国头号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中的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原句,不忠不仁不义指哪三方面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三国时期乱世群雄之中,有许多侠肝义胆的英雄人物,也有不少不忠不孝之鼠辈,但占据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四恶之人,唯有此人,而后世却将其美化成为了三国英雄,这是为何? 不忠不孝 占据这四项罪名的人,就是作为三国时期著名的蜀国五虎上将之一的马超。马超少年时期便骁勇善战,其父马腾与西北军头领

  • 对唐朝最忠诚的藩属国,自称汉朝名将的后代,曾不远万里来华认亲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从唐太宗到唐玄宗时期,唐朝大力开疆拓土,极盛时版图将近1300万平方公里。在此期间,唐朝无疑是亚洲的头号霸主,东亚、东南亚、中亚甚至南亚、西亚很多国家都向它称臣,真可谓“君临天下,万邦来朝”。在大大小小的藩属国中,对唐朝最忠诚的莫过于中亚国家黠戛斯,而它又自称是汉朝名将的后代,曾不远万里来华认亲。这

  • 袁绍发布檄文,称曹操在十八路诸侯讨董时表现极差,事实究竟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袁绍讨伐曹操檄文,袁绍vs曹操,曹操战袁绍完整版

    ▲官渡之战示意图▲讨伐曹操的檄文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战”爆发,出身显赫、四世三公的袁绍背靠青、幽、并、冀四州之地,指挥10万大军南渡黄河,向自己昔日的“发小”曹操扑来。此前,袁绍专门请自己的“笔杆子”陈琳写了一篇讨伐檄文,尽管官渡之战最后袁绍惨败,地盘也损失殆尽,但这篇

  • 他笑谈渴饮匈奴血,几百人击退2万匈奴剩13人,遭诬陷遗憾未战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抗击匈奴的8位名将,十五年威震匈奴的名将,因作战凶猛而威震匈奴的人是谁

    西域统一仅半年后,北匈奴于75年2月乘汉明帝病重、汉军班师之际发兵2万攻打车师国,耿恭向中央王朝求救无果后从仅有几百人的本部中抽调300武士前往救援,结果全军覆没。北匈奴杀害车师国国王后联同车师降兵气势汹汹直逼金满城,由此拉开了西域历史上最为惨烈的守城战序幕。面对人数20倍于己的匈奴,耿恭毫不气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