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道康熙皇帝的密旨,揭开曹雪芹一家的特殊身份,隐藏得还挺深

一道康熙皇帝的密旨,揭开曹雪芹一家的特殊身份,隐藏得还挺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003 更新时间:2024/1/18 19:46:41

红楼遗梦

剧中的服化道和精致的美食也一一还原,呈现在观众面前。这部电视剧也成为了不可超越的存在,毕竟如今被资本掌控的演艺圈和娱乐圈,导演和编剧大多没有话语权,男女主角大部分第没演技的流量咖。

也没有导演会为了拍摄一部电视剧,筹备几年,全国海选,不看资历和出身,只为了寻找最适合角色的演员。

似乎每个人都在追求用最少的付出和时间,获得最大的收益和回报。快餐社会,物欲横流。

因此87版的《红楼梦》成为永恒的经典,也不会再出现超越其的翻拍。

而原作《红楼梦》更是无法超越的中国四大名著,无论是里面对于人物的刻画还是对于虚构朝代和生活的描写都无限真实,每个人物的跌宕起伏,都令人感同身受,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这部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口衔宝玉的贾家公子贾宝玉为主角。

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讲述了贾府主子仆人在时代洪流和贾府变迁中的人生百态,兴落衰败。

每个人都在挣扎着为自己而活,却又逃脱不掉命运的束缚。

能写出如此作品的作者曹雪芹也必定不凡,单论出身,能将一个朝代的四大家族刻画得如此生动,吃穿住行都是所见所得,每一样精细的食物和食材也是美味珍馐。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过类似的豪门大家族的生活,单单只凭借想象怕是无法写出真实又贴切的大家族生活。

曹雪芹出生于宦官世家,从小就在江宁织造府长大。家里世世代代在朝廷为官。曾祖父曹玺曾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不但也出自大家族的名门淑女,并且做过康熙皇帝的奶娘,感情十分亲厚。

名门没落

因为孙氏的关系,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经被召进宫中,担任康熙皇帝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来接任曹玺的官职江宁织造,并且深受乾隆皇帝重用和信任,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

因此年幼的曹雪芹可谓是出身显赫,曹家与皇家关系极好,在乾隆皇帝时期,是南京富甲一方的大家族。

曹家也占据了南京的大部分命脉肥差,比如盐官,布政使等等,虽然看起来都是些不痛不痒的小官,却掌握着一方的市场经济和供给,都是可以捞油水的肥差。

身为曹家的第四代孙子,又是主干一脉,曹雪芹的生活可谓是富贵至极,备受宠幸,像是贾宝玉一般,被曹家上上下下的人捧在手心宠爱。

因此曹雪芹的幼年过得肆意潇洒,风流富贵。

曹雪芹也从未想过要上进,毕竟按照曹家的经济实力,就算是曹雪芹什么都不干,估计这财产几辈子也花不完。

因此前期的曹雪芹可以说就是贾宝玉的原型,是一个风流的纨绔子弟。

除了读书学习,吃喝玩乐可谓是样样精通。无拘无束,生活无忧的曹雪芹怕是也没想到,有一天他再也无法靠家族生活,一无所有。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

康熙皇帝因为乳娘孙氏和曹寅这个胜似兄弟和朋友的伴读,因此对于曹家青睐有加,十分照顾关照,曹家的发展也一度达到了巅峰。

不过康熙皇帝并不能万寿无疆,一直护佑曹家。康熙驾崩以后,雍正上位。雍正的性格和康熙完全不同,他比之康熙的讲究情谊,更加铁面无私,眼里容不得沙子。

对于先皇康熙的任命和政治也是大刀阔斧的改革,想要将自己的一套理念推广下去,曹家就成为这次改革吏治的首要开刀对象。

曹家在江南一带树大根深,几乎把持着经济和很多行业命脉

,苏州和杭州的很多织造以及盐使也和曹家沾亲带故,这在雍正眼里就是大忌。

并且在最为著名的九子夺嫡之中,曹家人不安稳本分地过日子,偏要参与其中,并且站错了队,支持的是雍正的死对头八皇子。这无疑会让雍正将曹家彻底置于死地。

命运坎坷

雍正先是下旨撤销了曹家在南京的所有职位。如果只是免去职位,曹家最多就是失去官职。但是几代人积累的财富,足够让曹家上下生活的依旧富足,不受影响。

不过错就错在继承江宁织造一职的曹雪芹叔叔常年亏空,并且数量巨大,因此挪用公款徇私枉法的罪行证据确凿,并且还调查出了二十条罪名,每一条都让曹家无法反驳。

其实贪赃枉法对于曹家人来说,并不是现在才有的,从曹寅开始,就时常挪用公款,贪污受贿。毕竟为皇室挑选丝绸布料的官职是独一无二的肥差。

难道康熙皇帝真的一无所知吗?自然不是,康熙不但知道,还曾经替曹寅补了一些亏空。只因两家关系深厚,康熙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后来曹寅病重之时,康熙还曾经传过一道密旨前往曹家。

密旨除了一些宽慰和慰问曹寅的话语,还有专门找御医针对曹寅病症开具的药方,并且将配好的药快马加鞭送到了南京,足以见得康熙对于曹寅的厚爱。

只可惜,距离实在是太远,送到之时,曹寅早已撒手人寰,没有等来这道密旨。

康熙接到曹寅去世的消息,痛心疾首,将对于曹寅的厚爱转移到了曹家子嗣的身上,希望他们可以延续曹家的辉煌,江宁织造的职位也成了曹家世袭的官职。

只可惜,康熙皇帝的希望落空了。曹家被雍正连根拔起,革职抄家,没收宅子和财产,一夕之间,荣耀备至的曹家遭此变故跌落到泥潭里,无力回天,彻底落。

曹雪芹一家也不得不从南京的江宁织造府搬回到了北京年久失修的老宅里生活。曹雪芹遭逢巨大变故,家道中落,仅有的钱财也花光了,逼着他不得不成长。

曹雪芹一个纨绔子弟,自然没有生存的手段。过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对于金钱也没有概念,先是将妻子的嫁妆变卖,花光以后,生计没有着落。

残酷的现实让曹雪芹不得不低头,开始靠着写书赚钱。

曹雪芹将对于清朝的不满和世态炎凉以及往昔的富贵生活全部都写进了《红楼梦》,最终创作出了一本经典巨著,流传至今。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今天(1641年03月08日)中国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俗话说爱好决定兴趣,兴趣决定未来,徐霞客从小就对天文地理、名山大川的书籍感兴趣,通过大篇阅读,加上父母的支持,终于在22岁那年,鼓足勇气,做好准备,告别家人外出游览祖国山水,走进大自然,探索大自然,游历期间经历了种种困难。徐霞客是世界上对石灰岩地貌进行科学考察的先驱。其中对西南的探索,更加冒险,当时

  • 李秀成供词为什么到60年代才公开?与曾国藩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其中,在晚清农民起义中表现出色的“忠王”李秀成就是一个典型。他几乎以一己之力维持了摇摇欲坠的太平天国。让后者在清廷众多军队的围攻下屡屡寻回生路。而虽然大军战败被俘,但李秀成始终表现出正义和尊严,被公认为忠义之士。据悉,李秀成被湘军俘虏后,写下了长达数万字的供词。但曾国藩不敢交出原件,而是托人重新抄录

  • 缅怀孙中山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3月12日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者孙中山逝世98周年纪念日》国父孙中山,天下为公赞。江海波涛涌,先驱创五权。开启新宣言,战歌激荡天。走出一个人,共和新纪元。中外双慧眼,三民显鸿愿。缅怀先驱人,炎黄好家园。注:1:“五权”即孙中山创建的“五权宪法”。2:“三民”即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民主、民权、民生

  • 从《梦华录》看北宋初年的政治斗争!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柯政-历史原型:寇准,那个前期刚正不阿,力荐宋真宗御驾亲征,但后期却敌我不分,错把丁谓当人才培养,结果还因为丁谓被一贬再贬的直臣宰相!皇帝-历史原型:宋真宗,那个亲自御驾亲征,明明打了胜仗,却依然要割地赔偿,在多数大臣都反对的情况下依然要进行封禅的的宠妻皇帝赵恒!刘皇后-历史原型:宋真宗第三任皇后刘

  • 大清,是如何覆灭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朱明的时候,老朱家养猪,皇族与满族是差不多的。朱家=满族。大清跟大明就没啥区别,那个辫子什么的都是细枝末节。朱元璋打赢天下后,张士诚这帮人不都被杀干净了?老朱当年,有没有屠城?张献忠屠川,惨死的人可不比满清铁骑: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少多少。封建王朝的建立,社稷下面都是一颗颗人头。从白起坑杀40万

  • 宋高宗赵构真是昏君?不如说自私,为了保住自己的君主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朝赵构简介,赵构和妃子的吻戏,赵构与寺庙

    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南宋与金是谁也奈何不了谁,和才是比较好的一种求存方式,而以岳飞代表的主战派总是与大环境唱反调,因此南宋与金都看他不爽,岳飞最后被“莫须有”的罪名冤死,其实是金与南宋媾和提出的条件之一。赵构作为一个皇帝,没有强大的自信心,只想偏于一偶,害怕激怒金国,在战争取得重大胜利的情况下主动退兵

  • 赶跑张献忠,激怒吴三桂,李自成起义失败注定昙花一现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从1631-1636年起,李自成参加农民起义并且逐渐壮大自己的队伍,开启了一番轰轰烈烈地的起义事业。1606年,李自成出生于陕西米脂地带。这位后来推翻明朝统治的农民起义领袖,从一个替地主放羊为生的放牧童,到一个在动荡时局下脱颖而出的历史人物。李自成的起义之路,自然是有其成功的可取之处。李自成1631

  •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时,送的礼物乾隆为何不喜欢,原来清朝真的都有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现在学习这段历史的时候都觉得乾隆满目的自大,看都不看就说自己什么都有。而且对于马戛尔尼使团所带来的的礼品,大家在很多资料上都看过相应的记载,确实都是当时最先进的东西。比如如蒸汽机、棉纺机、梳理机、织布机、榴弹炮、迫击炮、天体运行仪等。这些确实都是当时的最新成果,不过乾隆皇帝说自己无所不有并不是盲

  • 为人正直的方孝孺,最终的结果却是宁死不屈,让人特别的遗憾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通过他最终的结局,也让人觉得特别的遗憾,这是因为他死的时候只有46岁,虽然古代的平均寿命并不是特别的长,但是46岁也是正值壮年的时期,更何况他身为一个翰林学士,他主要是承担政治方面事务的,并没有南征北战,所以46岁按理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年纪,但他却因为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拒绝起草诏书,而被杀害了

  • 袁世凯的头疼,洋医治不好,中医只扎了两针就赏了4万白银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01 2针扎好了袁世凯的偏头痛袁世凯向来身体强壮,可最近也不知咋了,时常头疼,特别是情绪激动时,头疼欲裂,找了许多洋医生,服了一堆西药都没效果,连有名的德国医学博士罗兹也束手无策。袁世凯动不动摔杯子砸碗,府里人个个心惊胆战。一日,大清状元张謇向袁世凯推荐了中医黄石屏,说此人医术不凡,曾一针治好了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