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侍寝制度究竟有多奇葩?是谁定制了这套让皇帝们苦不堪言的规矩?
皇后的特权
皇后是皇帝明媒正娶的正妻,是后宫之主,可却不一定是皇上的心上之人。皇帝身为一国之君,身上肩负着整个国家的兴亡盛衰,所以他的婚事必定是国家的大事,未来皇后不仅要门当户对,娘家也要有足够的实力可帮衬皇帝巩固江山。
这就意味着,皇帝并没有自由的恋爱权,皇后候选人也必须是经过皇室的深思熟虑,严格把关,全方面条件都必须完美且匹配才会被选中,所以说,皇后是千挑万选之人。
皇后人选一般是在皇帝未登基前,就是王爷的时候娶进门,那时被称为福晋,待皇帝登基后,福晋就会直接升职为皇后。
因为是后宫之主,再加上皇后的身份是皇帝的妻子而非妾,所以不需要和妃嫔一样翻牌子侍寝,并且她的侍寝流程也不需要繁琐的流程,没有时间限制,可以陪皇帝过夜到天亮。
因为皇后有身份、地位、背景,她有着别人望尘莫及的优越性,所以皇后绝不可能会为了伤及皇帝的性命,而毁了自己一手好牌,甚至搭上家族的命运,也正是这个原因,她才可以跟皇帝同床共枕一整夜。
这是皇后的特权,也算是对她心灵上的一些慰藉吧,毕竟没有哪个女人愿意跟其他女人共侍一夫。
待两人行房之后,敬事房的太监就会拿出小本本记录下某年某月某日,皇帝与皇后为绵延子嗣而努力了。
此举的目的是为了以后皇后怀孕,便于核查受孕的准确时间,以防皇帝被戴了绿帽子,替别人养孩子。
皇帝的无奈
都说最是无情帝王家,伴君如伴虎,上一秒皇帝还对其宠爱有加,下一秒就可能会翻脸,甚至失去性命牵连整个家族。
前朝后宫是紧密相连的,皇帝虽手握权力,但他不能任性独宠皇后,或者某一位妃嫔。因为他要平衡朝堂,但凡后宫有任何风吹草动,都会使前朝局势动荡不安。而前朝有任何变化,也会波及后宫妃子的地位。
例如清朝时期的华妃,当时的雍正为什么会对她的嚣张跋扈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其实并非宠爱,而是考虑到华妃的哥哥年羹尧是先帝康熙眼前的红人,还曾为大清王朝立下赫赫战功。
雍正登基后,根基并不稳固,所以他对居功自傲的年羹尧只能容忍,谁知年羹尧后来狂妄到一发不可收拾,从未把雍正放在眼里,这才促使他的妹妹华妃在后宫横行霸道,甚至草菅人命。
华妃的恶行雍正其实早有耳闻,只是时机未到,不能轻举妄动而已,皇帝老儿也是一直在隐忍。
皇帝每天吃过晚饭后,敬事房的太监就会把侍寝的绿头牌端到皇帝跟前,任他挑选。
如果皇上多次宠幸同一位妃嫔,那当晚消息便会传到太后耳朵里,第二天太后便会召见皇帝,提醒他要以大局为重,雨露均沾。皇帝没办法只能答应,可心里却是说不出的憋屈。
所以有时候并非皇帝不够专情,属实情况不允许。毕竟皇室家族,家大业大,没有几十个妃子生育子嗣传宗接代,恐怕后继无人。毕竟人家是真的有皇位要继承。
先不说个别皇嗣自然夭折的现象,就妃嫔之间的互相嫉妒、争斗,不择手段就折损了多少皇嗣,稍有不慎恐怕连自己的命都不保。
侍寝的流程
皇帝乃一国之君,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因此是后宫佳丽们争相追捧之人。然而争抢的快乐也仅限于抢到手的那一刻,这是为什么呢?难道能侍寝还不开心吗?
其实妃嫔能得到皇帝的宠幸或独宠,无非是想让自己在宫里的日子好过一些,不被人欺负罢了,因为她们深知后宫的险恶。保护好自己的唯一手段就是靠侍寝来争宠。
可对于妃嫔们来说,她们侍寝的规矩并不像皇后那么简单,整个流程太过繁琐,费心又费力。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后宫小主们不在这件事上费点心思,估计这绿头牌一辈子也不会被选中。
每天皇帝吃饱喝足后,太监就把装有妃嫔名字的绿头牌跪着端给皇上,数量不会太多,一般控制在10个左右,而皇上只能选一个,待皇帝翻了牌子,太监便会去皇后那边登记报备。
在得到皇后的允许后,太监才会去通知被翻牌的妃子准备侍寝。一般这个时候机灵一点的小主都会给来报喜的太监一些小费,以便他们在皇帝跟前能多多推荐自己。
准备侍寝的妃嫔首先要将自己洗干净,这个洗可不是南方人冲澡那么简单,她需要先泡一个花瓣浴,然后搓净身上的泥,再让婢女给全身做个奶浴。
洗完后的皮肤滑滑嫩嫩的,然后再抹上香膏,脸上化个淡妆,整个流程下来大概需要两个多小时。
待沐浴之后,不能穿戴任何衣物首饰,而是直接裹上被子,由两个太监抬进皇帝寝宫。
来到皇帝寝宫,妃嫔不能直接越过皇帝爬上床,而是要从皇上的脚底慢慢爬进被窝,当两人四目相对后,便开始你情我浓了。
在侍寝过程中,妃子不能发出任何声音惊扰皇上,同时,皇帝的寝宫外还会候着一群太监,等候计时。
皇上宠幸嫔妃的时间只有一个时辰,时间到了,太监就会在外面提醒皇上:“皇上,到点了,您该休息了”!
如果皇上没有反应,过一会再喊一遍,一般喊上三遍之后,皇帝也没有继续缠绵下去的兴致了。不但没了兴致,说不定还会在心里留下阴影。
接下来太监便会进去跪问皇帝“留不留”?如果皇帝不想跟哪个妃嫔留有子嗣的话,那太监自会有避孕的方法。
由此可见,如果皇帝无意留你,那妃子连保住龙种的机会都没有。没有龙种的话那母凭子贵的美梦也将破碎,因此聪明的妃子都会略施小计来讨好皇上留下龙种。
待侍寝过后,妃嫔一般会装出很虚弱的样子,要靠婢女搀扶才能勉强行走,以此来彰显皇帝身强力壮。皇帝见状,说不定一高兴就会决定留下龙种。
但无论皇帝留不留子嗣,太监都会如实记录下来,以便日后有迹可循,所以皇室的血脉一般来说都比较清晰。
可见有至高无上权利的皇帝也不能随性安排自己的夫妻生活,他们想尽情放纵,门儿都没有。
清朝侍寝制度的由来
清朝这诸多的侍寝规矩是怎么来的?妃嫔们为什么不能陪皇帝过夜呢?这还得从一天到晚不务正业,只想修仙得道的嘉靖皇帝朱厚熜说起。
嘉靖皇帝是个性格暴怒之人,他有三任皇后,可一个被他踢死,另一个被他烧死,还有一个被他活活饿死,可见这位皇帝有多心狠手辣。
这个残暴的皇帝还有一个近乎病态的癖好,就是为了让自己长生不老来满足肉体之欢,他专门研究一款长生不老的仙丹。
而这仙丹的配方中有一种成分叫红铅,就是用少女的经血搭配一些中药制作而成。为了得到大量的经血炼丹,嘉靖帝命人给那些宫女服下大量催经的药,导致很多女孩痛苦不堪,最后血崩而死。
宫里闹得人心惶惶,却没人敢劝阻皇帝,嘉靖也没有打算收手,反而更加肆无忌惮。宫女们每天提心吊胆,生怕被皇帝折磨致死。
宫女们琢磨着,与其每天这样战战兢兢受尽折磨,不如直接取了那恶魔皇帝老儿的性命,她们决定集体刺杀嘉靖帝。
于是宫女们就发动了震惊历史的“壬寅宫变”。
这天夜里,几十名宫女趁着嘉靖帝熟睡,悄悄潜入皇帝的寝宫,用绫布套住嘉靖帝的脖子想勒死他,结果绫布不给力打了死结,无法勒死眼前的皇帝,于是她们马上拔出头上的发簪刺向嘉靖帝。
谁知还没等她们得手就被人发现了,闻讯赶来的皇后命人将这群宫女全部处死。
而嘉靖帝命大,竟然毫发无损,但是他心里却从此落下了阴影。嘉靖再无心打理朝政,而是专心修道,这让奸臣严嵩趁虚而入,专权乱政。
这场宫女刺杀皇帝的“壬寅宫变”,使嘉靖一朝由盛转衰,也给后来的皇帝带来警醒。此后历朝历代的皇帝都不敢再与妃嫔过夜,只跟皇后过夜。
到了清朝,康熙帝吸取了嘉靖的教训,将后宫嫔妃的侍寝规矩及流程做了详细的规划,并且还设立了敬事房,将妃嫔侍寝的事管理得井井有条。
侍寝制度的推行虽确保了皇帝的人身安全,但这些规矩却让皇帝们苦不堪言。
他们不仅不能专情独宠一人,就连宠幸妃子的时间也要由太监把控。不免让九龙至尊的皇帝感到憋屈。
但这个制度同时也保证了皇帝的健康,清朝之前的皇帝,因过度纵欲而早逝的不在少数,所以如果没有规矩约束,皇帝很容易迷失在百花丛中,无心整理朝政。
结语
从清朝皇帝的平均寿命来看,这套侍寝制度还是起了不小的作用。皇后作为后宫之主,不仅要维护后宫秩序,还要监督辅佐皇帝。
皇后向来都是经过严格把关挑选的,贤良淑德是她们最基本的素养,因此她们不会允许妃嫔迷惑皇帝过度纵欲的事情发生。
有了侍寝制度,也尽量减少了妃嫔之间为了争宠而不择手段,互相伤害,既毁了自己,又折损了皇嗣,更容易引发争储、Z变等事件。
所以限制皇帝跟妃嫔过夜,也是防止妃嫔们心怀不轨,蛊惑皇帝,图谋不轨的万全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