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璂,生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在他出生的时候,乾隆帝十分高兴,不仅为其写诗纪念,还让大臣与他“同喜”,并将其取名为“璂”,这个字在古代的汉语里是皮件里镶嵌的玉饰,以此表明这个皇子的身份尊贵,然而虽然如此,可乾隆帝却从没有想过要立永璂为储,乾隆帝原本一直想立嫡子为储,为何不考虑永璂呢?
这要从永璂的生母说起,永璂的生母是乾隆帝的继后,近期热映的《延禧攻略》中娴妃的原型即是以永璂的生母乌喇那拉氏(也有学者称《清史稿》中记载乌喇那拉氏为误,应为辉发那拉氏),剧中的娴妃在开始的时候是一个无争无求、深爱乾隆帝的角色设定,后来因为家人的离去使得其黑化,展开报复,并成功上位成为继后。
而历史上的乌喇那拉氏在刚开始的时候确实也并不得乾隆帝宠爱,她在雍正十二年(1734年)时便嫁与时为皇子的弘历(即乾隆帝)为侧福晋,然而一直到乾隆十三年(1748年)之前,乌喇那拉氏并无子嗣,也不得皇宠,为此,乌喇那拉氏便采取迂回的方法,去给太后请安问暖,以此来使得太后对其印象不错,并在乾隆帝的原配嫡后离去后,她终于得到了机会上位。
乾隆十三年(1748年),乌喇那拉氏先是被晋封为皇贵妃,后又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登上皇后宝座,当上了皇后的乌喇那拉氏,在太后的支持下,乾隆帝对其也较为宠爱,乌喇那拉氏为乾隆帝生下了二子一女,其中一子并存活下来的就是永璂,可我们知道,后来乌喇那拉氏在一次南巡途中突然失宠了,具体原因不知,但有说是因为其剪发导致。
乌喇那拉氏失宠后,虽然没有被废掉皇后身份,但形同被废,在其伤后不仅没有皇后该有的身份治丧,而是以皇贵妃之礼,实际上只相当于是嫔礼,生母被乾隆帝如此讨厌,永璂自然也不好过,年仅25岁就离去了,其“贝勒”爵位还是嘉庆亲政时追封的,可以说是被母亲连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