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皇太极”这么闪耀的名字竟然是乾隆时期改的,原名土到掉渣

“皇太极”这么闪耀的名字竟然是乾隆时期改的,原名土到掉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3920 更新时间:2024/1/19 11:31:49

清朝十二帝

说起清朝,大多数人就会自然的想到康乾盛世,毕竟这是我们封建帝国史的最后一缕光辉,康乾盛世的始者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平三藩,收台,平准葛尔叛乱,奠定了清朝基本的版图格局,他的儿子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整顿吏治,推行新政,使得清朝国力元气大增,而至乾隆皇帝时(爱新觉罗·弘历),这个封建王朝就走向了巅峰。即使是当代我们人,在提起康乾盛世时,还是有些许自豪感的,认为康雍乾三位帝王,除了乾隆皇帝晚年败家外,都是我们历史上少有的英明之主。但是如果要论清朝最杰出的皇帝是谁,我想凡是对历史有比较深的了解的人,都会认定是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

爱新觉罗·皇太极

皇太极虽是清朝入关之前的君主,未能像其子孙顺治及后来的康雍乾一样统治中原,君临天下,但后金政权正是经过他的治理才拥有了问鼎中原的实力。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据清朝史料记载,皇太极本人生来面色赤红,眉清目秀,举止端庄,他聪明伶俐,在努尔哈赤的诸将与子孙中,皇太极是少有的热爱学习的,能够识字的将领。皇太极年仅七岁的时候,在父兄外出作战期间,即开始主持家务,许多新的的事情也能办的很有条理,这一点让努尔哈赤十分意外,也由此格外喜欢皇太极。

天命十一年,努尔哈赤因宁远之战失败抑郁而逝。在大贝勒代善和其他贝勒的拥戴下,皇太极继承了大汗位,众人拥戴皇太极的理由是:“才德冠世,当速继大位”。

皇太极

即位后的皇太极果然不负众望,他的野心与雄才为后金政权带来了质的变化,从根本上奠定了满人能够统治中原的基础。比如强调满汉一体,推崇儒家思想,进行开科取士,接受和重用明朝投降的汉官,大刀阔斧的进行封建化变化。1636年的时候,明崇祯九年,皇太极改国号后金为大清,在盛京称帝,改元崇德。此举可以理解为皇太极正是把一统天下,取代明朝确立为自己和满人政权的职志了。同年2月的时候,蒙古16个部落齐聚盛京,正式奉皇太极为蒙古大汗,自成吉思汗之后,皇太极是第一个不是成吉思汗子孙而当上蒙古大汗的人。在举行登基称帝典礼的时候,由于国外的使臣自称是明朝属国而拒绝向皇太极行三跪九叩大礼,于是这一年年末,皇太极征伐国外,最终迫使国外断绝了与明朝的联系,而向大清称臣。

通过以上对皇太极文治武功的列述,我们不难发现皇太极在政治和战略上的野心和眼光之大,籍此,说他是清朝历史上最关键和最杰出的帝王亦不为过。正因为有皇太极,原本只拥有20万满族军队的女真政权才得以拥有了同明朝叫板掰腕,逐鹿中原的实力和基础。一个硬生生的把一个偏居一隅的地方政权,变成了志在夺取全国政权,隐隐然有“天下”概念的2023政权的人,也的确配拥有“皇太极”这样闪耀和霸气的名字。

前清版图

皇太极与清朝其他的皇帝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我们记其他的皇帝往往直接以年号代指,比如康熙,乾隆,道光,光绪等等。而清太宗皇太极却相反,大多数人只记得其名,而他用的年号如天聪,崇德等很多人却并不清楚。原因可能就两点,第一皇太极一生并没有入关统治中原,第二则是皇太极这个名字实在是太闪耀了。我第一次看到“皇太极”这个名字时,就感觉实在太带劲儿了,与它气势相等的可能只有秦始皇,成吉思汗等称谓了吧,“皇”者皇帝也,“太极”者万物之始也,“皇太极”三字大有开天辟地,皇建有极之寓意。但仔细想想努尔哈赤怎么会给皇太极取这么大的称谓呢?毕竟皇太极是他的第八子,刚出生的时候努尔哈赤也不会料到这个小娃娃将来会成就非凡的文治武功,所以“皇太极”这个名字肯定是后来改的!

经过查阅相关史料才知道,皇太极的原名叫“爱新觉罗·黄台吉”,也可音译为“洪太主”、“红歹是”等,是个很土,土到掉渣的名字,但“台吉”二字的寓意也不小,它是蒙古部落大汗继位人的称谓,相当于“王子”的意思,由此可见,努尔哈赤本来就对皇太极予以厚望。

乾隆皇帝

正式把“黄台吉”改为“皇太极”是在乾隆朝时期,乾隆皇帝好大喜功,当时的清朝国力又正值顶峰,于是有许多学富五车的官员就向乾隆皇帝献媚,提出要给乾隆皇帝的祖先,太宗文皇帝改一个符合其雄才伟略的名字,于是就把“黄台吉”这个本来很土的名字,改为“皇太极”这个令人目眩神迷的称谓了。此后,在清朝官方的引导下,人们就渐渐忘了皇太极本来的称谓“黄台吉”,认为“皇太极”就是其本来的名字。

我们古代向来重视“名”,这个“名”广义的意思就是指社会舆论和对舆论的引导。“名正言顺”是成大事的基础,但要想长久的“名正言顺”,则必须做到“名副其实”,后世能给皇太极改名,且“皇太极”这个称谓沿用至今,也能说明皇太极确实是雄才大略之主!

更多文章

  • 女皇武则天最霸气的一首诗,只有20个字,却有吞吐宇宙的气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武则天最震撼的诗句,武则天最有名的一首诗,武则天十首帝王诗

    武则天的原名究竟是什么不得而知,有影视剧说是武媚娘,这恐怕只是杜撰。不过武则天称帝前一年,自己改名为“曌”,取“日月当空”之意,而且这个字是武则天自创的,她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这个名字代表了她对自己的定位和认可,正是一代女皇应有的气质。武则天不但在政治上霸气果断,而且她写的诗

  • 李渊手中有大权, 为何被李世民逼宫后, 直接把皇位交出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其实在玄武门之变之前,李世民已经做好的万全的准备,可以说把各种的可能性都准备好了。把士兵已经安排妥当,也已经把兵器都携带好。他早就买通了玄武门的守门的人,就准备在这儿就要把李建成和李元吉给杀掉。结果当李建成和李元吉到这的时候,他们没有一点点的防备,就直接被

  • 他是乾隆唯一存活的嫡子 却因一个女人无缘皇位 只活了25岁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永璂,生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在他出生的时候,乾隆帝十分高兴,不仅为其写诗纪念,还让大臣与他“同喜”,并将其取名为“璂”,这个字在古代的汉语里是皮件里镶嵌的玉饰,以此表明这个皇子的身份尊贵,然而虽然如此,可乾隆帝却从没有想过要立永璂为储,乾隆帝原本一直想立嫡子为储,为何不考虑永璂呢?这要从永璂

  • 我们历史上最傻的皇帝,晋惠帝听说百姓饿伤,问灾民为何不吃肉粥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晋惠帝谢柯,晋惠帝和刘禅哪个傻,晋惠帝女儿照片

    在位17年。司马衷于267年被立为皇太子,290年即位,改元永熙。他为人痴呆不任事,初由太傅杨骏辅政,后皇后贾南风伤害杨骏,掌握大权。在八王之乱中,惠帝的叔祖赵王司马伦篡夺了惠帝的帝位,并以惠帝为太上皇,囚禁于金墉城。齐王司马冏与成都王司马颖起兵反司马伦,群臣共谋杀司马伦党羽,迎晋惠帝复位,诛司马伦

  • 清朝第一例废后之后的故事:顺治帝的后三位皇后,包括挚爱董鄂妃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顺治废了两任皇后,董鄂妃和顺治怎么死的,董鄂妃与顺治情景剧

    第一任皇后是摄政王多尔衮和孝庄太后强塞过来的,顺治皇帝极其不喜,最终在两年后成功废后,这也是清朝第一例也是唯一一例的废后。博尔济吉特氏但是在我们古代封建社会,皇后代表着一国之母,皇后的位置一般不可以久虚,特别是代表清朝统一天下后的一国之母,而且顺治皇帝又是年纪轻轻的。顺治皇帝废掉皇后才不久,孝庄太后

  • 她是李世民的岳母,一生竟嫁了5位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李世民的最牛妃子,李世民的女儿都被哪些人娶了,李世民娶了几个老婆

    为皇家正统,是孝明帝萧岿之女。随贵为公主,但其生于二月,按当地风俗视为不详,遂寄养于她叔父东平王萧岌之家。仅过活一年,萧岌夫妻就不幸离世,萧氏又被其舅父张轲收养,虽然身份显贵,但也必须为生计操劳。公元582年,隋文帝为次子也就是杨广选嫔妃,当时梁国诸多公主占卜结果都为不吉,于是这份彩头就落于从小寄养

  • 断发皇后乌拉那拉氏始终不是乾隆的白月光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乾隆继后乌拉那拉氏真的断发了吗,揭秘乌拉那拉氏的断发,乌拉那拉如懿断发配乐

    乾隆皇帝的乌拉那拉皇后伤后被按皇贵妃礼下葬,这是极其少见的,内幕多不为人知。乌拉那拉是满洲正黄旗佐领那尔布的女儿,原来地位就不高,是乾隆的第二个皇后。十三岁时被选为秀女,被雍正帝选中赐给四阿哥弘历为侧福晋。乾隆继位之后,在乾隆二年举行册立大典时,乌拉那拉被封为妃,由于温顺贤惠,颇受皇太后的喜欢,因此

  • 唐玄宗宠爱杨贵妃,但最后为何没立她为皇后?因为玩物上不了台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唐玄宗晚年沉迷享乐,最出名的就是他宠爱杨贵妃了。唐玄宗宠爱杨贵妃到什么程度呢?我们都知道一句诗:“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意思是杨贵妃想要吃南方的荔枝,唐玄宗二话不说就派人千里迢迢赶赴岭南一带,采摘最新鲜的荔枝,用六百里加急送过来。这种宠爱,简直可以与以前周幽王为了博得褒姒一笑“烽火戏

  • 为什么袁世凯能在国外做12年的太上皇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袁世凯出生于官宦世家,叔祖袁甲三曾经历任兵部侍郎,相当于国防部副部长,而且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履历战功。袁世凯并不是袁宝庆的儿子,而是兄弟袁保中过继给他的。袁宝庆也曾在袁甲三下任职,是清朝末年一员猛将,后来担任江宁盐法道,主要负责南京地区食盐的生产和销售工作。袁甲三袁宝庆因为膝下无子,因此对袁

  • 历史上太上皇:刘太公最幸福,乾隆最圆满,唐朝出了四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太上皇听起来比皇帝还厉害,但是在历史上许许多多的太上皇并非如此,有的主动让位的,也有迫不得已的,也有一天都没当过皇帝就是太上皇的,可谓是花样百出。刘太公,汉高祖刘邦的父亲。这位在历史甚至连名字都没留下的男子,却成为了最幸福的太上皇。一来天下是儿子打下来的,自己就没有出什么力就成为了万人敬仰的太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