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断发皇后乌拉那拉氏始终不是乾隆的白月光

断发皇后乌拉那拉氏始终不是乾隆的白月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489 更新时间:2024/2/15 5:40:39

乾隆皇帝的乌拉那拉皇后伤后被按皇贵妃礼下葬,这是极其少见的,内幕多不为人知。乌拉那拉是满洲正黄旗佐领那尔布的女儿,原来地位就不高,是乾隆的第二个皇后。十三岁时被选为秀女,被雍正帝选中赐给四阿哥弘历为侧福晋。乾隆继位之后,在乾隆二年举行册立大典时,乌拉那拉被封为妃,由于温顺贤惠,颇受皇太后的喜欢,因此在宫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八年后,又被封为贵妃,以褒奖其品性品格。在册中称她是性格婉顺,气质文才柔嘉,秉持妇德,来服侍勤奋。

乾隆十三年(1748),乾隆的原配皇后身亡,皇太后看中了乌拉那拉,欲册立为皇后,但乾隆帝因与孝贤皇后感情颇深,没有立即举行册立,便先立为皇贵妃以摄领六宫事。直到乾隆十五年(1750)八月,才正式册立乌拉那拉为皇后。此后,她先后生了两女一男,但都早亡。乌拉那拉做了皇后之后,虽然乾隆说只是“循序”的结果,实际上还是她的品貌端庄、性格温 顺的原因,不仅深为皇太后的赏识,也同样受到乾隆的喜爱。那么,既然是这样贤惠的皇后为会削发,伤后又那么凄凉呢?

乾隆时期称“康乾盛世”。但到了乾隆中末期,随着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加上乾隆本人的喜好,屡屡南下出巡,以显示繁华盛世。据说乌拉那拉皇后削发就是因为发生在乾隆帝出巡途中的一件事情而导致的。乾隆三十年,当他第四次出巡江南时,伴驾而行的有皇后乌拉那拉、令贵妃、荣妃等等。二月十日是皇后的生日,虽因途中诸多的不便,但皇后的早晚膳还是都另加了佳肴。十八日,皇后还得到乾隆帝的赏赐。而到了晚上却发生了触怒龙颜的断发事情。

乾隆皇帝画像

乾隆在位时后宫就有四十多个佳丽,在民间流传中、在野史当中都有乾隆帝在民间的潇洒韵事,在宫中由于乌拉那拉皇后生性耿直,平时又极尽职责,乾隆宫规限制难以为所欲为。此次出巡,皇帝本不愿皇后在身边,但皇后以侍候皇太后的名义随行。及至杭州,乾隆携内监微服出行,在饱览西子湖畔的美景之后,这位潇洒 天子竟步入青楼 ,寻欢 作乐。之后,一些侍臣为了讨好乾隆的欢喜,竟然挑选了一些“夜渡娘”到龙舟上,为乾隆帝吹打弹拉,轻歌曼舞,乾隆开怀痛饮,好不快活。

生性耿直的乌拉那拉皇后则越听越气,立刻在船上奋笔疾书一道谏章,谈古论今,痛陈利害。写好之后,双手捧着登上龙舟,看见桅杆上红灯高挑,心中不由得一惊,因为清朝时候,高悬红灯是表示皇帝已经召幸妃缤就寝的标志。乌拉那拉皇后心急,不听太监们的劝阻,气急败新的闯入乾隆的卧榻之处,正拥妓女入睡的乾隆一阵惊醒,见是皇后未经通报直到榻前,顿时恼羞成怒,大发雷霆,甚至还诬称皇后谋逆,并唤太监要把皇后火速拉出,严惩不贷。可怜的乌拉那拉皇后跪倒在地,声泪俱下,苦苦哀求看在多年夫妻的面上,请求乾隆看完谏章再行发落。乾隆束手无措,只得恨恨地接过谏章。乾隆看完谏章后更生气了,大说皇后是大胆贱人,竟以朕为贪恋酒色的隋场帝昏君!遂将谏章撕碎打向皇后,可怜的乌拉那拉皇后心中委屈,禁不住悲愤地高呼:列祖列宗在天之灵,可怜臣妾一片苦心!此时的乾隆更是恼羞成怒,不由分说,命太监立即拖出皇后,悲痛欲绝的乌拉那拉皇后,跪地爬行,苦苦哀求,但乾隆根本听不进她的话,一脚把乌拉那拉皇后踢了出来。事后,皇太后又偏听了乾隆一面之词的诬告,也责备皇后失礼,乌拉那拉皇后因此完全失望,自行削发,被打入宫。

图片来自影视作品如懿传

在满洲的习俗中,只有家里大丧,男子或父母离去,女子才会削发。平时剪发被认为是犯忌讳的事情,非常不吉利。乾隆欲以乌拉那拉皇后“疯魔”为由而废之,引起群臣的反对,只好保留其皇后的名号。乾隆三十一年七月十四,乌拉那拉皇后忧愤而伤。正在承德木兰围场的乾隆听到噩耗并未停止游猎,只发了一道谕旨称乌拉那拉皇后“尚无失德”。这位大清国的一代皇后,只因触犯了皇帝的潇洒韵事而被“废”,忧愤而伤。如此凄惨的下场实在令人惋惜。有关此事民间众说纷纭,其中的是非曲直大多并不为人知,以致几乎成为历史上的一个未解之谜。

更多文章

  • 唐玄宗宠爱杨贵妃,但最后为何没立她为皇后?因为玩物上不了台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唐玄宗晚年沉迷享乐,最出名的就是他宠爱杨贵妃了。唐玄宗宠爱杨贵妃到什么程度呢?我们都知道一句诗:“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意思是杨贵妃想要吃南方的荔枝,唐玄宗二话不说就派人千里迢迢赶赴岭南一带,采摘最新鲜的荔枝,用六百里加急送过来。这种宠爱,简直可以与以前周幽王为了博得褒姒一笑“烽火戏

  • 为什么袁世凯能在国外做12年的太上皇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袁世凯出生于官宦世家,叔祖袁甲三曾经历任兵部侍郎,相当于国防部副部长,而且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履历战功。袁世凯并不是袁宝庆的儿子,而是兄弟袁保中过继给他的。袁宝庆也曾在袁甲三下任职,是清朝末年一员猛将,后来担任江宁盐法道,主要负责南京地区食盐的生产和销售工作。袁甲三袁宝庆因为膝下无子,因此对袁

  • 历史上太上皇:刘太公最幸福,乾隆最圆满,唐朝出了四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太上皇听起来比皇帝还厉害,但是在历史上许许多多的太上皇并非如此,有的主动让位的,也有迫不得已的,也有一天都没当过皇帝就是太上皇的,可谓是花样百出。刘太公,汉高祖刘邦的父亲。这位在历史甚至连名字都没留下的男子,却成为了最幸福的太上皇。一来天下是儿子打下来的,自己就没有出什么力就成为了万人敬仰的太上皇,

  • 原来只有清朝的皇帝叫皇上,看了那么多古装剧居然被骗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反映清朝帝王的三部电视剧,清朝皇上皇后的服装,清朝皇上电视剧

    夏朝在夏朝的时候,统治者一般称为后。还有一种说法是夏朝时期的统治者被称为帝,但是我认为这是错误的因为帝在夏朝是对天神的称呼,在那个时期人们的迷信色彩十分严重。所以说他们不敢对天有大不敬,可以说这个称呼是后世称呼夏朝统治者的称呼。商,周时期到了商朝,人们对统治者的称呼仍然是用“后”来称呼,但是逐渐的就

  • 长孙皇后丨她是李世民唯一的皇后,为何后人称她为千古贤后?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从太原起兵开始征战四方,以玄武门之变确定皇位,至登基之后听柬听劝,开创贞观之治。平淡之中,透出李世民波澜壮阔的一生。而提起李世民的成功,他背后那个默默付出的女人,长孙皇后,也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公元613年,年仅13岁的长孙皇后,与当时16岁的李世民成亲。公元636年(贞观十年),长孙皇后离去

  • 明末名将袁崇焕,击退努尔哈赤、皇太极,为何却遭遇凌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袁崇焕是被凌迟的吗知乎,明末名将袁崇焕死得冤枉吗,袁崇焕凌迟3000刀

    这一年八月明熹宗病逝,年仅23岁。由其五弟朱由检即位,改年号崇祯。崇祯皇帝于十月彻底铲除大太监魏忠贤集团(刘伯温曾经预言:八千女鬼闹京城—魏忠贤,大明王朝遇顺则亡—李自成),提拔袁崇焕为兵部尚书,负责河北,辽东的军事,并赐尚方宝剑。袁崇焕重新回到宁远,选拔将才,整顿军队,积极备战,士气大振。东江总兵

  • 唐太宗杀兄杀弟,清朝三百年,为何没有一个人因争夺皇位被害?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626年2月2日,唐高祖之子秦王李世民为了皇位,在玄武门发动兵变,并亲手射伤太子李建成李元吉,成功上位,成了大唐皇帝,历史上有名的唐太宗。要知道,李建成和李元吉均是李世民同父同母的亲兄弟,身上流着一模一样的血。可是,为了皇位,为了那个位子,他终究害伤了亲哥哥和亲弟弟。其实,像这样的事情,历史上并

  • 清朝初期,正是皇太极这一民族新规,让将要难以接受的后金国起伤回生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起义之初,为了拉拢汉人,对汉人实行优待“尼勘”(对汉人的蔑称)的新规,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汉人的支持。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影视作品)但到了执政晚年,为了能够与明朝争夺天下,努尔哈赤需要通过铁血新规,执行血腥杀戮新规,对辽沈军民造成极大伤害,导致内外形势严峻,统治者面临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汉人的反抗与逃亡

  • 西晋女霸主:最为史家所不齿的皇后,貌丑凶悍贾南风的传奇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1、 "女强"家庭成长的少女时期别看贾南风容貌奇丑无比,可人家的家世绝非等闲。拿今天的话来说,是个妥妥的官二代,其父贾充为西晋重臣,文韬武略。其同父异母的姐姐贾荃是司马炎之弟司马攸正室,即齐王妃。虽然这个姐姐跟她没什么感情,但至少能证明他们家族的强大实力。(贾荃画像)即平阳贾氏,是当之无愧的世家大族

  • 清朝内务府是什么级别?掌管宫廷,长官位居“正二品”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到了皇太极时,才效仿明朝制度,把很多机构都逐渐设立起来。内务府就是在当时设立的。这个机构,并不是效仿明朝,而是起源于八旗贵族使用的包衣制度。八旗贵族让奴仆帮助自己处理家务。皇太极设立内务府,帮助自己处理宫廷事务。皇太极其实也有私心。他想借此掌握财政大权。努尔哈赤时期,为了拉起队伍,凝聚人心,下令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