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听起来比皇帝还厉害,但是在历史上许许多多的太上皇并非如此,有的主动让位的,也有迫不得已的,也有一天都没当过皇帝就是太上皇的,可谓是花样百出。
刘太公,汉高祖刘邦的父亲。这位在历史甚至连名字都没留下的男子,却成为了最幸福的太上皇。
一来天下是儿子打下来的,自己就没有出什么力就成为了万人敬仰的太上皇,可谓是“父凭子贵”;其次,据记载刘邦在位期间保持着每五天都要朝拜父亲一次;最后,刘太公本就不是皇帝,没有对皇权的威胁,这也是做皇帝的刘邦最放心的,刘太公也因此可以过着幸福的晚年生活。
唐朝一共出了四位太上皇,我们最熟悉的是李渊,如果从最正规的角度看,李渊应该才是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的太上皇,唐朝是统一的大王朝,李渊自己有当过皇帝,禅让的对象也是他儿子李世民,可是李渊也是最束手无措的,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自己还没捂热就被迫让给了李世民。
不知是巧合还是什么原因,唐朝的四位太上皇当中只有唐顺宗是因病让位以外,其它的两位皇帝也都是被迫让位的。
唐睿宗李旦皇帝生涯就是围绕着一个“让”,他先是被迫让位自己的母亲武则天,后来复辟以后又把皇位让给了自己的儿子李隆基。
李旦的儿子李隆基可以称为一代明君,要是没有安史之乱,他的皇帝生涯将会非常完美。可历史就是如此的有趣,因为安史之乱的缘故,让这位盛唐明君一败涂地,最后不舍得把皇位交到了李亨手上。
唐朝一个朝代有四位太上皇已经够多的了,但是南北朝时期的北朝就出现了五位太上皇,最有趣应该是后凉的开国皇帝吕光,他应该是历史最短的太上皇了,当了几个小时就因病离去。
最年轻的皇帝也出在北朝,后魏献文帝拓跋弘在十七岁那年就把皇位让给了自己的五岁的儿子,可由于儿子太小,自己依旧继续打理了六年朝政。
再说说宋朝,宋朝关于太上皇的故事就是最著名的“三朝内禅”,从宋高宗赵构到宋孝宗赵昚,再到宋光宗赵惇这三位连续的皇帝都成了太上皇,也是历史仅有的。
最后再说说清朝的乾隆皇帝。1796年正月初一,在位60年的乾隆宣布传位给儿子嘉庆,虽说是把位置传给了儿子,可是皇权还依旧被乾隆握在手里。
据传,在传位大典的那边乾隆迟迟不肯把手里的玉玺交给嘉庆,最后发觉这样的做法不符合礼制,才将玉玺交了出去。这也说明乾隆交出去的仅仅是皇位,但是君权依旧在手里。
有人曾比喻乾隆与嘉庆的联系,就好比慈禧与光绪的联系。这样的说法其实是挺贴切的,因为乾隆退位的主动权在自己手中,而且自身又是精力充沛且身体健康,没有理由把地方交给嘉庆打理,传位给嘉庆也只是因为他喜好面子的缘故,可也让他成为了最成功圆满的太上皇。
关于太上皇的事就讲这么多,喜欢的朋友欢迎点赞,收藏,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