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能造出军舰,为何民国连火炮都造不了?难道民国还不如满清?

清朝能造出军舰,为何民国连火炮都造不了?难道民国还不如满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271 更新时间:2024/1/20 9:06:29

1918年,我国

江南制造局

为美国人建造了4艘万吨轮,这是中国人有史以来造的最大的船,也是中国从未签订过的最大的造船合同。

清朝末年,由于戊戌变法以及洋务运动,一批中国知识分子中的先觉者提出了“学以夷技以制夷的救国理论。并得到了当时一批开明的务实大臣的支持,当时两江总李鸿章就禀报朝廷成立了江南制造局。

从此,江南制造局就为中国的工业化留下了种子,为后续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场所。

虽然江南制造局在近代慢慢没落,但在历史上它承前后的作用不容忽视,正是因为有了江南制造局,才使得我国在工业化上少走了许多弯路。

提到江南制造局,就必须说到一个人徐寿,他是清末我国著名的科学家,中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中国造船工业的先驱。

中国第1台蒸汽机就有他的参与;中国第1艘机器轮船就是在他的领导下完成;编辑出版了中国早期自然科学期刊《格致汇编》,传播科技知识;改进我国黑火药的技术。他的学术地位和技术才能在当时首屈一指。

这样一个人,大家也许觉得他的家境会非常好,其实他出生在一个比较贫苦的农民家庭。只是徐寿的爷爷在务农的同时做点小买卖,家境也算殷实。徐寿的父亲是徐家第一个读书人,但在26岁时就去世了,当时徐寿年仅四岁,母亲宋氏含辛茹苦将他和两个妹妹抚养成人,在17岁时他的母亲也去世了。

父母过早的去世,使得他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开始经商,要知道,母亲去世时徐寿已经娶妻,并且有了一个儿子,显然,八股诗文解决不了一家人的饿肚子的现实,所以年纪轻轻的他一边务农,一边往上海贩运粮食,在此期间,

生活磨练了他的意志,经商充实了他的眼界,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并没有放弃对知识的追求。

徐寿家乡无锡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也是远近闻名的手工业之乡,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徐寿从小爱好工艺制作,因此涉猎极广,博览群书,为他后期的科学研究打下基础。由于当时洋务运动思想盛行,加上他的兴趣极为广泛,在数学、天文历法、物理、音律、医学、矿学等等领域,他都无一不喜,

凡有涉猎无一不好

鸦片战争失败的耻辱,促使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兴起一阵办洋务的热潮。由于人才难得,徐寿就被当时的洋务大臣重视,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都很欣赏他。1861年,曾国藩在安庆开设了以研制兵器为主要内容的军械所,他以研精器数、博学多通的荐语征聘了徐寿和他的儿子徐建寅。

当时中国国门大开,外国的轮船在中国内河横冲直撞,徐寿和他的同事们,决心为中国制造蒸汽机。但是,一无图纸,二无资料,仅仅从《博物新编》这本书上看到一张蒸汽机的略图,又到停泊在安庆长江边的一艘外国小轮船上观察一天,经过反复研究,精心设计,花了三个月的时间,

终于在1862年7月制成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这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开端。

1866年,随着蒸汽机试制成功以后,中国的第1艘蒸汽动力船一“黄鹄”号,终于在徐寿的主持下制造出来。“黄鹄”号长55巿尺,排水量45吨,木质外壳,主机为斜卧式双联蒸汽机,每小时可行约12.8公里,共耗白银8000余两。

“黄鹄”号首航,曾国藩出席仪式,在解释船名的意义时,曾国藩说:“古书说,黄鹄,大鸟也,一举千里者。”中国军队的第一艘蒸汽船,中国近代的造船工业正是从这里启航。

第一,清朝是我国可造轮船

徐寿主持的江南制造局,是中国正式建造机器动力兵船的开始。从1867年到1884年,

徐寿主持了10余艘兵轮的设计建造,从明轮到暗轮,从木壳到铁甲,从600吨位到2800吨位,为中国人自己建造轮船做出了巨大贡献。

1868年,建成的中国第一艘木质机动兵轮“恬吉”号试航时,轰动了上海。船长185尺,宽27.2尺,马力392匹,载重600吨,船身木质,锅炉自造。

此后,江南制造局又建造了“海安”、“驭远”等多艘兵船,锅炉与主机都是自造,船上能装配26尊大炮、载容500名水兵。更是在1876年,江南制造局诞生中国第一艘铁甲军舰“金瓯”号。

1905年至1911年的6年间就造船136艘,

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后来军事疲弱不堪的中国,当时的军工业居然处于亚洲顶尖、世界前列。

第二,民国军工反倒不如清朝

俗话说:“历史的潮流滚滚向前,科技越发展越先进”。可是,为何民国的军工业反倒不如清朝,逆着历史潮流?

首先,清朝当政者昏庸无能。

慈禧太后为首的满清八旗子弟,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遛狗斗鸟,将大量的税收用于建设园林,用极其奢靡的生活,过度消耗了大量用于科研开发以及建造兵团的费用。

其次,人才储备不足。

都知道科研最重要的是人才,但是当时国内普遍识字率不高,唯一的知识阶层都是以研究八股文为主,看似人很多,但实际用于科研的人才却弥足珍贵。后续储备人才致使科研断代严重,加之战乱不休,人民生活极不稳定,使得明国时期人才流失更是严重。

最后,外国列强不允许。

都知道,科学研究是一项长期工程,投入时间漫长,因此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但清朝末年开始到民国是我国历史上最悲惨的时期,外国列强垂涎我们的财富,根本不允许我们建立自己强大的军工企业。

结语:

江南制造局在解放之前的84年里,几经改名,屡遭磨难,但“江南”这两个字始终未改。

除军舰之外,中国第一门钢炮、第一支后装线膛步枪,这些超脱了冷兵器痕迹的近代意义上的先进武器都出自江南制造局。从林明敦式后装线膛枪,到德国的新毛瑟枪;从强装线膛炮,到后装线膛阿姆斯特郎炮,江南无不在仿制中很快追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但真正实现江南创立之初“日省月试,不决效于旦夕,增高继长,尤有望于方来”的理想的,还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新江南”。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李渊为什么要造反?是迫不得已还是早有预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李渊出生在北周时期,祖父李虎是北周元勋,后来被追封为唐国公。由于父亲早逝,李渊在七岁的时候就成为了唐国公,年纪轻轻便成为一方诸侯。隋文帝时任千牛备马(相当于皇帝的贴身侍卫),隋炀帝即位时升至二品,任山西太原留守。他和隋朝皇室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是皇亲国戚,按理说这样的人是不可能造反的,除非是万不得已

  • 康熙的老丈人要扶持太子谋反,却被康熙察觉饿伤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1661年,顺治皇帝出家为僧,将皇位传给了只有8岁的儿子,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康熙。这时候顺治担心年幼的玄烨担当不了如此大任,为了天下稳定,选出了四个辅政大臣,他们是鳌拜,苏克萨哈,索尼和遏必隆。他们四个人都是当时朝中的中流砥柱,四个人之间相互制约,维持稳定,有利于权力的制衡。但事实证明,这四位辅政

  • 唐太宗武则天洞房那天发生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太宗跟武则天的关系,曾仕强唐太宗武则天,武则天当时是嫁给唐太宗了吗

    贞观十一年(637年),李世民听说十四岁的武则天美若天仙,便召她入宫,封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从她的封号就可以看出,武则天有多么漂亮!入宫之后,武则天被安排侍寝,心里非常高兴,本想因此地位上升,但是没想到居然在侍寝之际,一道大雷劈在他们的婚房之上,房梁瞬间塌了。武则天下意识地推开了李世民,躲开了

  • 浅析唐代守选专设起始时间考制度,人才选拔的“停年格”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当然,除了经济方面的强大,还有被视为封建王朝中璀璨瑰宝的科举制的发展。图源网络无论是唐太宗李世民,还是一代女皇武则天,都对科举制的完善倾注了大量心血。尤其是有着“停年格”之称的守选制度,一经推出,极大地推动封建王朝中对官员及人才的优选优用。不过,如此前所未有的新制度,是如何产生并运用实际的?又如何给

  • 秦桧后人成清朝状元,在岳飞坟墓前作了一句诗,在场众人拍手称赞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岳飞与秦桧生平简介,为啥秦桧不杀岳飞就不用学英语,秦桧子孙在岳飞墓前写诗

    前言乾隆年间,有一名为秦大士的才子高中状元,被乾隆皇帝亲自召见。秦大士才华横溢、文采斐然,且难得的是德才兼备,与之交谈,令人如沐春风。如此出类拔萃的人才,却并没能让乾隆皇帝满意。究其原因,秦大士乃是南宋大奸臣秦桧的后人,家族历史实在算不得荣耀。秦桧的后人成了清朝的状元,这难免让人颇为感慨。而秦大士也

  • “天下之道途,毕出于邦畿之内”,唐代邮驿体系究竟有多完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不仅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而且一个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都取决于它的生产以及内部与外部交往的发展程度”。——《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交通和通讯在很多时候就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核心命脉,只有条条大路都通往“罗马”,老百姓才能真正有机会到达“罗马”。(唐朝疆域)在经济高度发达、文化高度繁荣的唐

  • 一家三院士,九娃皆才俊,梁启超的娃个个牛,因为有个顽皮的老爸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梁启超简介,梁启超的父亲是谁,梁启超他奶奶的聊天记录

    我们都知道他是戊戌六君子之一。他的头衔可多了:有我们近代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我们近代维新派代表和新法家代表。表面看上去梁启超是个博学鸿儒,大学问家,大思想家,你可能认为,他是个不苟言笑的人,毕竟那么大的人物啊,肯定很有范。等你《梁启超家书》之后,你就不会这样想了。他在30年所

  •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坐拥后宫佳丽,为何非要将李元吉之妻带入宫?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并害伤了当时的太子李建成,以及齐王李元吉,李世民甚至还将这两人的孩子也害伤了,而这两个人,都跟他是亲兄弟。当时的李世民,还做了一件让人很不理解的事情,就是他将李元吉的女子杨氏给带回了后宫,甚至还跟杨氏生下了一个儿子。李世民身为皇帝,后宫佳丽三千,应该是不缺美人的呀,那

  • 知县出一刁钻上联:“鼠无大小皆称老”,下联成就了千古绝对 乾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乾隆皇帝,是我们最长寿的皇帝,活到了89岁,并且一生无大病大灾。如果他愿意,他也可以是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也是运气最好的皇帝,前面爷爷和爹历尽千辛万苦,打造了一个盛世交给他。而他,在25岁正盛年时继位,顺顺当当,没有人和他争皇位。他还拥有各种各样的爱情。他在宫里有令妃,宫外有夏雨荷,有龙凤店……我

  • 通过李白与宁毅两个奇葩,来看一看,古代赘婿想要出头有多难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赘婿宁毅手下大将都谁,赘婿txt全本宁毅,欧阳修举荐过李白吗

    能像宁毅一般走上人生巅峰的古代赘婿大多都有一技之长和真本领,因此能够在史册上留下姓名的赘婿往往都是极富盛名的人物,比如说诗仙李白、民族英雄左宗棠、清太祖努尔哈赤、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姜子牙以及一鸣惊人淳于髡(kūn)。诗仙李白和其他做赘婿的古人不太一样,在入赘之前,他就已经名扬天下了。在他的眼中,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