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则天和叶卡捷琳娜,两位女皇帝哪个更厉害?

武则天和叶卡捷琳娜,两位女皇帝哪个更厉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52 更新时间:2024/2/4 8:14:26

两个女人,分别在东西方历史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女性特殊的身份更让后人津津乐道。谁说女子不如男,那这两位女皇帝哪个更厉害?

个人出身

武则天和叶卡捷琳娜出身都不差,都属于贵族出身,只不过都属于家族没落。比如,武则天的母亲杨氏是隋朝宰相杨达之女,父亲武士彟木材商出身但是唐朝开国功臣,被唐太宗册封为应国公。

叶卡捷琳娜的母亲和父亲都属于德意志亲王,武则天母亲在40多岁高龄才生下她,而叶卡捷琳娜母亲则属于早婚早育,在16岁就嫁给40多岁的叶卡捷琳娜父亲,然后生下了她。

两位女皇的母亲,都属于心高气傲受过良好教育的女性,正是如此她们的女儿同样不甘于人后,而武则天受母亲影响更大。叶卡捷琳娜在14岁就离开了德意志,以女大公的身份奔赴遥远的国外,后面几乎没能和母亲重逢,可以说她是单工具匹马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生存。

武则天也是在十四五岁以才人身份入宫,与家人分离,但在唐太宗驾崩她被迫削发为尼后,她母亲还是可以去感恩寺与她相见,并给予了她一定精神支持。

当女皇的难度

武则天比叶卡捷琳娜早生了1000年,虽然两人都是以政变的方式当上了女皇,但显然武则天经受的阻力大了后者N倍,因为武则天所处的年代及前朝历代,都没有女人当皇帝的先例。武则天为了改朝“武周”可谓费劲了心机,以酷吏横行的方式诛杀异己,与其说她心狠手辣,不如说她必须如此为之。

叶卡捷琳娜当时所处的欧洲,女人当政并不少见。比如把她从德意志拉去国外当儿媳妇的,正是彼得大帝的女儿伊丽莎白女皇,她是理所当然的当上了皇后,只是一直不受皇帝待见,而皇帝昏庸无能、不得人心,她才起了政变之心。

武则天,在坐上女皇宝座之前,她是唐高宗李治父亲李世民的妃子,儿子娶了父亲的女人,武则天在这后宫的手腕很是不一般,毕竟从寺庙出来二度进宫的她并不年轻了,其尴尬的身份更一直是遭人鄙夷排挤。

更夸张的是,她不满足于做皇后及皇太后,生了三个儿子的她,硬生生把唐高祖李渊打下的江山改为“武周”,以67岁高龄当上了女皇帝。当了十余年女皇的她,明白江山也不能给武姓的侄子,她开始慢慢放权,在摇摆不定中,儿子又借政变把江山从风烛残年的武则天手中夺回。

个人修养和政绩

若说个人成绩和修养,叶卡捷琳娜更胜一筹,因为她身处的年代欧洲蒙思想正蓬勃发展,同时期的卢梭、孟德斯鸠等国外大名鼎鼎的思想家比比皆是。甚至,叶卡捷琳娜还和伏尔泰、狄德罗等大思想家保持了良好私交。她还邀请狄德罗去圣彼得堡住了一段时间,一位高高在上的女皇和一位穷困潦倒的思想家相谈甚欢,可见她内心的宽广和深刻。

笃定君主开明专制的她,曾经一度想废除俄国的农奴制,但现实的阻力重重,尤其是1789年国外大革命,让她意识到民众平均素养若低下,那所谓自由思想只能引发一场血流成河的暴动。

叶卡捷琳娜大帝将国外的国土开拓到波罗的海和黑海沿岸,使得本国海运和海军力量不再那么被动。

虽然受限于时代,武则天的政绩也不可小觑,她广开科举制度,招贤纳士,在当时世袭权贵把持朝政的风气之下,她让贫民才子有了施展的空间。

文化艺术成就

两位女皇帝在文化艺术上的建树,很是卓越。首先,两人的思想在当时都是非常出类拔萃的,两人入皇宫都经历了长时间冷遇,正是被男人的辜负,她们才有了时间去潜心学习、博览群书,才有了后面的报复和崛起。

武则天笃信佛教,佛教本身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个人在哲学的高修养,最终会将其引领至艺术的殿堂。由她赞助修建奉先寺,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型群雕。她力排众议,还主持修建了洛阳明堂,气势恢弘磅礴。

叶卡捷琳娜女皇同样是哲学爱好者,她与同时代著名的国外思想家有着密切的交流,同时她是18世纪下半叶欧洲绘画杰作的最大购买者之一。由于女皇对艺术品的追崇,当时的圣彼得堡汇集了大批优秀艺术家、建筑师和工艺大师。位于圣彼得堡的彼得大帝雕像,正是她出资邀请国外雕塑家完成的,至今仍巍然矗立在城市中心。

谁更厉害?

情商和政治手腕,武则天更胜一筹,如果说叶卡捷琳娜借深刻的思想有了宽广格局和身材怀,创造了国外帝国辉煌,那么,武则天则在当时草木皆兵的政治黑暗之中,杀出了一条生存的血路。这种魄力,别说女流之辈,就是男人也很少可以做到。

正是当时儒家礼教上对女人的偏见,武则天很大精力都耗在了宫廷政治斗争里,而叶卡捷琳娜当时所处的欧洲,只要政变成功,那她的女皇地位无可争议。

野心,不是女人天生具备的特征,但身处巨大名利场漩涡的女人,她们要么做一个任人宰割的小羊羔,要么站起来找到武器掌握主动权去奋力反抗。

这两位女性,不管历史给予她们怎样的是非评价,她们思想的犀利和强悍,永远值得人钦佩。小女人一辈子做着虚弱苍白的“公主梦”,而只有大女人才配戴上王冠。

更多文章

  • 赵盘《寻秦记》中赵盘为什么变成嬴政?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赵盘真的是嬴政吗,寻秦记赵盘怎么变成嬴政的,赵盘多少集变成嬴政

    我相信大家对于《寻秦记》这部电视剧并不陌生,可以说它是我国早期穿越题材的电视剧,该剧由古天乐、萱萱等主演的古装穿越剧,可以说是穿越剧的鼻祖,该剧讲述了穿越时空回到战国时到的项少龙寻找秦始皇的故事,自开播以来就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深受大家的喜爱。在《寻秦记》这部电视剧中,赵盘原是一名只知道吃喝玩乐的

  • 秦始皇为嬴姓赵氏,汉朝后姓氏合流故有称其嬴政之说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从“子从父姓”的传统来说,他姓“嬴”。《史记·秦本纪》云:“大费拜受,佐舜调训鸟兽,鸟兽多驯服,是为伯翳,舜赐姓嬴氏。”“大费”是秦人的先祖。再往前追溯,帝颛顼的苗裔孙女脩,吞了天上飞的玄鸟落下的蛋,生了“大业”;“大业”娶了少典的女儿“女华”,生下了“大费”,帝舜夸奖他协助大禹治水有功,将姚姓“玉

  • 《清平乐》宋仁宗郭皇后之伤的真相,堪比《妖猫传》中杨贵妃之伤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平乐曹皇后宋仁宗大结局,清平乐杨贵妃完整版,清平乐郭皇后死亡之谜

    剧中,除开宫斗的本领不说,这位郭皇后,也算是有可爱之处的,那就是,蠢笨得甚是可爱……她因和杨美人、尚美人争执中误伤仁宗赵祯而被废后也确实被废的委屈,不过本就是强扭的瓜不甜,大娘娘硬塞给赵祯的皇后,赵祯左右看都是不顺眼,总算是逮着机会了,赶紧废了。皇后郭氏被废后,很快就是女主曹丹姝的主场了,郭皇后究竟

  • 他是刘宋末代皇帝,因政变而伤,伤前一句话道尽生在帝王家的悲哀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宋废帝的真实身份,华阳太后政变,李隆基政变杀韦后

    早在我们历史的南北朝时期,就有一位末代皇帝,也是因为政变而被害,他伤前就说了这句“愿生生世世莫生于帝王之家”的话,道尽了帝王之家的残酷、危险、悲哀。这位末代皇帝就是刘宋王朝的宋顺帝刘准。宋顺帝刘准是刘宋王朝第九代皇帝兼末代皇帝,也是刘宋王朝第七代皇帝宋明帝刘彧第三子、第八代皇帝宋后废帝刘昱异母弟,当

  • 霍去病和李靖为何能几千人就横扫草原 游牧民族的这个特点最关键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霍去病、李靖都是和草原民族打出超高交换比的汉人将领,他们的经典战例中兵力并不多。霍去病有八百骑兵横扫草原的初战,河西之战也只是带着一万骑兵就打穿了匈奴人的五个王国,李靖灭亡东突厥的突击部队更是只有3000人,他们一点都不怕兵力少。卫青和霍去病敢于用少量兵力冒险,和游牧民族的一个特点有关。游牧民族最大

  • 一市井小民,先睡公主,28岁又睡了武则天,当上大将军却惨遭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在古代唐朝的时候,洛阳城有一个家境贫寒的卖货小郎,作为一个市井小民,每天都要奔波于忙碌的生活,每天都靠着买山上的也要来勉强维持生活。虽然生活过得一塌糊涂,但他却非常的会说话,会哄人。长相也是长得非常英俊,身材也是非常的硬朗,后俩勾搭上了一个有钱人家府中的丫鬟,一来二去和小丫鬟成了情人,当时这个市井小

  • 汉朝覆灭的背后推手,不仅董卓得感谢他,还打碎了曹操的忠臣梦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操董卓简介,董卓田丰,董卓戏弄貂蝉全部视频

    曹操的儿子曹丕逼汉献帝退位,标志着汉朝的正式灭亡。但是,在前面很长一段时间里,汉献帝只是董卓、曹操这些军阀的傀儡,汉朝早就名存实亡了。回顾那段历史,有一个人直接导致了这一切的发生,可以说他就是汉朝覆灭的背后推手。这个人是谁呢?且听慢慢道来。十常侍之乱故事回到汉朝覆灭之路的源头——十常侍之乱。所谓的十

  • 汉宣帝开创了西汉最鼎盛的时代,为何名气却很低?只因做错一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他的名气却远远比不上汉武帝,甚至居然被历史湮没,这又是为什么呢?汉宣帝刘病已:坎坷的帝路汉宣帝刘询,原名叫刘病已,他是史皇孙刘进的儿子,原本出身高贵的他却在没出生没几个月,就遭逢巫蛊之祸。当时的皇太子刘据,也就是刘病已的爷爷遭到奸人的陷害,最终选择了自缢,他们一家人也基本上因为此次之乱而遇害,

  • 韩信背水一战真的是靠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打赢的吗?真相很复杂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韩信的灭赵之战在历史上也被称为“背水一战”。“背水一战”也成为了一个广为流传的成语,意为置之死地而后生,不顾一切地往前冲。但是,不知道大家是否发现,像韩信“背水一战”一般实现绝地反击,以弱胜强的成功案例其实并不多。也就是说,“背水一战”的背后逻辑其实并不是那么简单,它的成功绝对不是依靠简单的不管不顾

  • 杨广东征高句丽因将军难自主加之后勤困难、气候不适等因素而大败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弱小”而又欠揍的高句丽在很多人看来,高句丽可能是历史上的一个很小的国家,而这就是对于高句丽最大的误解!高句丽是前一世纪至七世纪在中国东北地区和半岛存在的一个政权。高句丽极盛时期疆域,东部濒临日本海,南部控制了汉江流域,西部跨过辽水,北部到辉发河、松花江流域。而据耿铁华先生在《中国高句丽史》一书中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