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
七
十
二
贤
冉
雍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也就是说,孔子门人有三千之众,而通六艺(指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的共有七十二人,这些人都是孔子思想和学说的坚定追随者和实践者,也是儒学的积极传播者。
关于孔子的这些弟子,你知道多少呢?
在“孔门七十二贤”中,最优秀的有十位学生,他们分别是子渊、子骞、伯牛、仲弓、子有、子贡、子路、子我、子游、子夏。这便是“孔门十哲”。
《论语.先进》载,“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子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冉
雍
冉雍,字仲弓,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弟子。少昊之裔,周文王之子冉季载数传至冉离,世居“菏泽之阳”,人称“犁牛氏”,受儒教祭祀。他学业有成,与冉耕、冉求皆在孔门十哲之列,世称“一门三贤”。
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为“薛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下邳公”。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封为“薛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冉子”。
[var1]
生
平
事
迹
冉雍出身
冉雍的身世并不好。他的父亲冉离是一位品行不好的人,但是他的继母公西氏是个非常知书达理且疼爱孩子的人。她听说孔子讲学,就把三个孩子送入孔子门下学习。
传闻因为父亲的品行不好,偷过东西,所以冉雍一直很自卑,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而且同窗的小伙伴也会看不起他,甚至会欺负他。有时候他们还会觉得父亲是小偷,所以冉雍也会偷东西。孔子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准备找一个恰当的时机,教育一下弟子们。有一天,大家外出游玩,看到一头毛色赤红,头角端正的小牛。弟子说老师曾经说过这样的小牛是要用来祭祀山神的。孔子故意说,他的血统不好,不能用。学生辩驳道血统不影响,因为不是用它父母来祭祀。孔子顺势说道,的确啊,人也一样。不能因为一个人父辈的品行原因,就怀疑甚至否定他的一切。弟子们知道孔子说的就是冉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逐渐接纳了冉雍,后来,冉雍也与其他弟子相处的很好。
[var1]
冉雍沉默厚重,为人仁义,不花言巧语,是一个德行修养很高而又气量宽宏的人。他深得孔子的器重和欣赏,孔子称其“雍也可使南面”,即冉雍具有人君的气度,可以担任封国之君。他多次向孔子求教“仁”,并身体力行,可谓求仁得仁。他的同窗好友子贡也评价他,不以贫穷为受累,不以自己的手下为私物,而把他们当作借用的使者,不拿别人出气,不加深怨恨,不计较别人之前犯过的错误。
[var1]
关于荣欣书院
更多活动内容请咨询以下联系方式
荣
欣
书
院
扫码关注荣欣书院官方公众号
追溯文化根脉 传承华夏文明
汉礼文化丨汉服文化丨传统文化体验
国学/国艺/国礼培训
咨询热线:
邮箱:rongxinshuyuan@163.com
地址:上海金山区山阳镇朱山路198号
网址:www.rongxinshu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