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的音乐历史源远流长,在广度发展的基础上又兼并一定的深度,是我国古代音乐历史上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历史可从齐国音乐追溯到东夷文化中的原始音乐,在漫长的音乐历史中,齐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出了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
齐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与齐地悠久的历史和地域人文是分不开的,正是在这种地域环境的滋养下,才衍生出独特的齐国音乐。
最初齐国音乐的形成与玉器、舞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最初具是作为巫术歌舞祭祀之用。以农耕为主要生产资料的齐国人是很重视“祭祀”的。随着时间,这些由祭祀歌曲慢慢演变为宫廷音乐的齐国音乐,题材也慢慢丰富多彩。从开始的神话题材慢慢增加了政治、农耕、生活、风俗等多种歌唱题材。虽然曲调我们不得而知,但歌词依旧是我们研究古代齐国人民生活的重要资料。
由于齐桓公对音乐的喜爱与重视,齐国音乐在春秋时期也迎来了第一次鼎盛的发展。在《淮南子》的第十二卷中曾记载过一个歌唱者为官的故事。相传在春秋时期的齐国有一个叫宁戚的年轻人,他想通过音乐的方式来得到齐桓公的重视,于是就在城东门外放牛。每当齐桓公出门之时,宁戚都打击牛角唱歌,久而久之,齐桓公对他的才华所吸引,并授之大田之职。这说明在春秋时期的齐国,音乐和政治之间是有着很强联系的,更可以说明了齐桓公对音乐喜爱程度之深。
声明:本文素材来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