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括“纸上谈兵”有争议,长平战败并非赵括无能

赵括“纸上谈兵”有争议,长平战败并非赵括无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900 更新时间:2024/2/10 14:37:26

[var1]

秦国攻打韩国三年,迫使韩国割让上党郡给秦国,上党郡的位置比较特殊,对秦赵双方都比较重要。上党郡太守冯亭由于痛恨秦国,没有把上党郡交割给秦国反而把上党郡献给了赵国,好让秦赵二虎相争。昏庸的赵孝成王果真上当,接受了上党郡,从而引发了长平大战。

论当时的天下形势,战国七雄之中秦国最强,山东六国中赵国最强,赵国也是在战国末期唯一有实力和秦国一战的国家。赵国胡服骑射后军事比较强,但论综合国力的话秦国是要强于赵国的。秦国的强盛是方方面面的,赵国的强只是军事强。长平之战决定着秦赵两国谁能一统天下,是秦赵两国的巅峰对决。

[var1]

战争开始之初,秦国的统帅是王纥,赵国的统帅是廉颇,二者在长平对峙数月,双方都没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进入了对峙僵持阶段,但数十万大军在外作战,僵持久了对国力消耗特别大,双方都有点吃力了,赵国最先坚持不下去了,想改守为攻。秦国打探到消息后,秦国派遣间谍在赵国散布秦国只怕赵括不怕廉颇的消息,赵王又再次中计用赵括为赵军统帅。

秦赵之间的僵局,因赵国启用赵括替换廉颇为统帅而打破。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之子,从小饱读兵书,在赵国论兵没有谁论得过他,说明他军事理论还是很扎实的,只是缺少实战经验,要是假以时日是可以成为一代名将的。赵括到前线上任以后开始率领赵军对秦军发动进攻,但此时的秦军统帅已经秘密由王纥改换为战神白起,只是赵括还不知道而已。

[var1]

赵括比较轻视秦将王纥,想率领赵军速战速决,但没想到的是对方主帅已经改换为白起,赵括此时犯了过分轻敌的错误。白起指挥军队佯败,引诱赵括率军追击,白起截断了赵括退路和粮道,赵国45万大军被秦国军队包围。赵军虽然被秦军包围,军中没有粮草,但在赵括的率领下并没有军心大乱,立即向秦军投降。这也说明赵括还是有一定的统兵能力的,赵括亲自带兵冲击秦军的包围圈,给秦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var1]

赵括阵亡,在赵军断粮长达46天后,四十万赵军才向秦军投降。四十万赵军,除未满十四岁的240人被放回赵国报信以外,其他的全部被秦军坑杀,赵国实力大损,从此再也无力和秦国相争。长平之战秦国虽然胜利了,但也是惨胜,秦国伤亡25万,秦国一共投入60万军队,伤亡却快占到总兵力的一半。赵国一共投入45万军队,冲击秦国包围圈伤亡5万,却造成秦军伤亡25万,这个战绩还是不错的,赵国剩余的40万军队是在投降后被秦军坑杀的。假设赵军要不是被秦军包围断粮那么久,而是真刀真枪的拼杀,赵军未必会输给秦军。

[var1]

从赵括在长平之战中的表现来看,赵括并非一无是处的庸才。首先,几十万大军的统帅,要是没有点能力那是不可能的;其次,四十万大军虽然被围困断粮的情况下都没有大乱,这说明赵括治军还是有一套的。再次,就是赵军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都能给秦军造成那么大的伤亡,真的很了不起。赵括本人是亲自冲杀,足见赵括并非贪生怕死之辈,反而说明他很英勇。最后,赵括面对的是战神白起,战国第一名将,遇到这么强的对手,赵括还能造成秦军那么大的伤亡,足见赵括军事能力真的不弱。

[var1]

赵国第一名将廉颇都无法战胜秦军,那么换做赵国任何一个将领对战白起,结果都只有战败的下场。战争的胜利由一个国家的国力、统帅能力、朝堂谋划来决定,这些方面秦国都强于赵国,因此秦国战胜赵国是理所当然的。客观地讲,长平之战的战败不能全怪赵括,赵括还是有一定军事才能的,他也并非是纸上谈兵。赵括经验上是欠缺的,能力上比起白起差得很远,因此赵括败给白起不冤枉。

赵国长平之战失败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赵国综合国力比不上秦国,军队统帅军事能力也比不上秦国,朝堂谋划也比不上秦国,并且赵王昏庸辅臣无能。这几方面原因才导致了赵国战败,赵括其实是背了黑锅。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孔子七十二贤-冉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子七十二贤冉雍《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也就是说,孔子门人有三千之众,而通六艺(指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的共有七十二人,这些人都是孔子思想和学说的坚定追随者和实践者,也是儒学的积极传播者。关于孔子的这些弟子,你知道多少呢?在

  • 蜀汉和东吴的“分赃盟约”:魏国如果灭亡,两国将如何瓜分地盘?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章武二年十月,孙权得知刘备还在白帝城且仍然调兵遣将,联想到魏国方面的巨大压力。孙权毅然决定请求和刘备和解。经过多次商讨,在章武二年十二月,刘备同意了孙权和解的请求,两国解除战争状态。[var1]章武三年四月,刘备驾崩于永安宫。孙权闻听,派遣冯熙来到蜀国为刘备吊丧。邓芝两次出使东吴两国虽然看似重修于好

  • 长平之战后秦国更惨烈一战,折兵不下三十万,失地三郡数十城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var1]自商鞅变法以来,在秦法的保障之下,秦国奇迹般的连续数代都是明君雄主,将秦国的霸业一步一步向前推进,最终在始皇帝时期厚积薄发,比如攻占巴蜀的秦惠文王,拔宜阳设三川的秦武王,歼灭六国军队百余万的秦昭襄王等等。除了明君之外,秦国几乎代代有名将、名相,为秦国一统提供了雄厚的智力保障,名相者有如张

  • 【带你认识辽阳的宝贝】秦国兵器出现在太子岛,2000多年前这里发生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var1]栏目嘉宾刘南方原辽阳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主任出辽阳,过襄平大桥,东侧有一个原名叫沙坨子的地方传说,这里是战国末期燕太子丹殉难的地方1985年,岛上村民掘得一件残破的古代金属器物经过考古工作人员认定这是一件战国时期秦国的青铜兵器——戈[var1]戈是中国先秦时期特有的一种长

  • 高端媒体看新区 | 邯郸冀南新区举办蔺相如诞辰祭祖文化活动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var1][var1]▲图为蔺氏宗亲在祠堂前凭悼先祖。中新网河北新闻8月17日电 (记者 王天译)17日上午,河北邯郸冀南新区举行纪念赵上卿蔺公相如诞辰祭祖文化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蔺氏后人和各位专家学者、表演艺术家齐聚邯郸冀南新区南城乡前羌村蔺相如祠堂追根溯源、凭悼先祖,弘扬蔺相如一生践行的“和”

  • 范蠡:年轻时看远,中年时看透,老年时看淡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辗转 一生,一湖,一舟,二人,而已。 中国5000年的历史长河浩瀚多彩,涌现过很多成功的政治家、商人,然而只有一个人的人生最完美、最成功。他前半生从政,辅佐一个濒临灭亡的国家成为霸主,在政治生涯走到顶峰时又适时隐退;后半生从商,三度富甲天下,财富过千金,在国家危难,百姓流离时又散尽家财,救济苍生,最

  • 山海经到底隐藏了什么秘密,纪晓岚要极力销毁?如今已被专家破解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var1]在古人的眼里,他们并不认为《山海经》是真实的,司马迁就表示它是一本杜撰的书籍,没有任何的参考价值。提到纪晓岚,大家都不会陌生,毕竟影视作品中对他的描述很多,但实际上历史中对他却是被乾隆百般羞辱的文人,但因博学多才,才被皇帝任命撰写《四库全书》。[var1]在写这本书时,他耗费了10多年,

  • 都说“失才亡魏”,那么魏国到底失去了哪些人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魏文侯正式建立了魏国之后,因为魏国地处四战之地,如果魏国不能强大起来,那么必然会让周边的国家给吞并,于是,魏文侯开始大胆启用出身卑微的李悝、吴起等人变法改革,后来,魏国又形成了西河学派,取代孔子故里曲阜成为了天下文化的中心,汇聚了战国时期的大批人才。孙皓晖先生在《大秦帝国》中曾提到魏国灭亡的原因,皆

  • 给春秋战国时代的十个名人打分(第二弹),带你速览历史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位:专诸一剑使吴国国王毙命的猛士这位老兄膘肥体壮,经常是一言不合就与人斗殴,悍不畏死。本来这样的出身底层的人是无缘让自己的后代位居上层的,但伍子胥却看中了此人的长处。在一次宴会上,吴王僚和一众武士都身披铠甲,手握钢刀,一般人看到这个架势都战战兢兢,不敢出声说话了。但专诸岂是等闲之辈?他拔出烤鱼中

  • 春秋战国,因地域差异,各诸侯国形成各具特色的容量单位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编辑[var1]搜图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说文•斗部》:“邦,量物分半也。'‘推测“关飾节于漿(廩)耕”后所省的单位应是区。因此,此处1区约合20升。而“铜”恰与秦和东周等国一斗的量值相当。从铭文来看,这三件器物是一组同时使用的量器,均应属田氏家量。三器同时出土,铭文相互关联,说明齐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