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第一纵横家,最早预见三国鼎立,能力远超苏秦张仪

三国第一纵横家,最早预见三国鼎立,能力远超苏秦张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750 更新时间:2024/2/22 3:35:59

长坂坡之战后,刘备带着残兵败将在汉津与关羽水军会和了。我们都知道,战船的速度比步兵要快很多,又时为秋天,秋水上涨,船速更快,顺水而下,船速能达到120里到140里(注1),比刘备步兵带着老百姓一起走的蜗牛速度(注2)要快上十倍,而从襄阳到汉津的水路,最多只比陆路远一倍,为何两支部队能在汉津汇合呢?

[var1]

图:刘备撤退线路

原因只有一个,关羽水军的任务,就是掩护和策应刘备陆军。两支队伍虽然速度差得很远,但关羽定然是极力放慢了速度,以与刘备陆军保持同步,甚至可能他们每天都会互通消息、协调进度,最终同时到达江陵。这或许也就是刘备敢于带着老百姓一起南撤的原因,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忍不忍(注3),而是刘备早就备好了后路。

[var1]

总之,刘备就是那么“巧”的“适与羽船会”了,鉴于曹操已追至当阳,则必将抢先占据江陵,那么再按原计划前往江陵就很傻逼了,刘备与诸葛亮当下便决定放弃江陵而沿汉水退守江夏,去与刘表的长子、江夏太守刘琦会和,并伺机与江东合纵,以共抗曹操。

刘琦此时,也正率万余水军沿汉水而上,探听情况。两军会和后,合兵两万余人,便一同驶回江夏郡治夏口(亦称沔口,即今武汉三镇之汉口)。夏口,既为夏水(今已不存)入长江之水口,也是汉水入长江之水口,殊为长江重镇,即便今日之汉口也是如此(注4)。

这便看出当日诸葛亮安排刘琦到夏口这步棋的重要高妙之处了。从夏口的地理环境来看,由于此处有龟、蛇两山雄踞长江两岸,并向江心突出,以至江面受到约束而变窄,从而在其上下游泥沙堆积形成沙洲,即鹦鹉洲。

[var1]

如此,从军事方面来说,由于江面变窄和鹦鹉洲的天然码头,使得夏口成为截断上下流往来联络的绝佳地点。刘备占据了这里,往西北可以溯汉水而攻襄阳,西可以逆夏水而打江陵,北可以沿涢水而攻南阳,南可以溯长江而取巴丘(今湖南岳阳),东可以顺长江而攻柴桑(今江西九江)以直取吴会,故后世萧衍曾云:“汉口路通荆、雍,控引秦、梁,粮运资储,仰此气息;所以兵压汉口,连络数州。”(注5 )看来诸葛亮早就想到了今天——若襄阳、江陵不保,刘备便可退守夏口,截断交通,东联孙权,以共抗曹操。

[var1]

与诸葛亮更早有先见之明的,还有一人,那便是孙权手下的重要谋臣、以外交能力扬名史册(有可能是三国第一)的鲁肃鲁子敬。

鲁肃可以说是三国时代的一位奇人。这位奇人对时代的敏锐,以及对历史的看法可谓神奇二字。

首先,鲁肃早在八年前投奔刚出道的孙权时,就认为“汉室不可复兴”,所以“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然后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最终建号帝王以图天下。”

按照之前的历史经验,无论是秦末楚汉乱世还是王莽更始之乱世,时间都不过二十年,而从黄巾之乱到曹操打败袁绍刚好二十年过去,局势也已相当明朗,大部分人都认为曹操集团将很快重新统一全国,开始另一个长达两个世纪之久的大一统政治循环。这也就是蔡瑁蒯越张昭秦松等人主张降曹的原因,这不能怪他们骨头软,实在是时代局限性导致他们认定这才是历史大趋势,换作谁都会这么做,非常正常的选择。

但鲁肃就是个不正常的奇人,他以敏锐的政治触觉认识到当今天下的政治与经济组织的整个制度正在趋向崩溃,在没有找到新的统治手段、并到达新的社会环境之前,天下将重新回到四百年前的战国长期分裂局面(同时期罗马帝国也在遭遇同样困境,中西历史惊人相似)。所以鲁肃认为汉室已不可复兴,曹操也不可能很快被打败,当然,北方历经劫乱,曹操虽以其才具屯田养民,收揽士族重建了北方,但重建的结果,尚不足以恢复到对南方拥有足够的优势,所以东吴现在要做到的,应该是鼎足江东,进而全据长江,建立帝业,并做好长期割据的准备。

[var1]

刘备与曹操有深仇大恨,所以刘备集团必须抗曹,可孙权集团情形不一样,他们其实并不一定非要抗曹,首先,孙曹两族多有联姻,其次,张昭张纮等人与曹操手下士大夫也多有交情,孙氏如果选择与曹操合作,成为类似东汉初年窦融那样的新帝国合伙人,也是不错的选择;事实上,曹操南征以后,益州的刘璋就三次派出使团与曹操结好,显然已经在打算走这条路了。但鲁肃等人奇就奇在一举认定此路不通,就是要走割据江南称帝之路,就是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所以我说鲁肃实乃中国史上第一大奇人,真正改变历史方向奠定三国鼎立的大奇人。

所以九年后,鲁肃病逝,孙权亲自为其举办丧事,并参加了他的葬礼,诸葛亮也为他举哀。后来孙权虽然对鲁肃借荆州一事还是有点微词,但仍认为鲁肃是东吴政权建立过程中的大功臣;所以在他称帝登坛祭天时,对公卿们大加赞誉鲁肃说:“昔鲁子敬尝道此,可谓明于事势矣”,“且其计策决策,远出苏秦张仪之上!”

而鲁肃最厉害的,还不是明事势,而是抓时机,早在刘表刚死的时候,鲁肃就对孙权说:

"夫荆楚与国邻接,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刘表新亡,二子素不和睦,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加刘备天下枭雄,与曹操有隙,寄寓于荆州,刘表却恶其能而不能用也。今刘表新亡,肃请奉命往江夏吊丧,因说刘备使抚刘表众将,同心一意,共破曹操;备若喜而从命,则大事可定矣。今不速往,恐为曹操所先。"

孙权与刘表两家有三世仇怨,鲁肃竟自请吊刘表之丧,这份政治胆魄果然非凡,孙权壮而许之,鲁肃于是带着十几个随从坐船溯江而来,行至半路听说曹军已大举南下,刘琮不战而降,刘备正在逃命,似乎没希望了;但鲁肃毫不退缩,竟然冒着兵荒马乱,昼夜兼程赶到长坂坡,正好碰到曹操虎豹骑在大杀四方,鲁肃毫不畏惧,带几个人一路厮杀一路寻找,终于找到了正落荒而逃的刘备。鲁肃于是骑着马跟在刘备旁边,两人一边跑一边喊:

——刘使君你好,我乃江东鲁肃也,您这是要跑去哪儿啊!

——哦,小鲁啊,你有所不知,这曹孟德太猛,荆州完蛋啦,我准备顺汉水跑去夏口,再沿湘水南下走灵渠,去交州投靠老朋友吴巨,听说他在那当苍梧太守,混的还可以。

——ridiculous!吴巨武夫轻悍,凡人一个;苍梧穷乡僻壤,鸟不拉屎,你跑去扶贫还差不多!

[var1]

前面已是汉津渡口,刘备于是停下来,翻身下马,微笑道:“那先生以为备当何往呢?”

鲁肃道:"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都来归附,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足以立事。今为君计,莫若遣心腹之人为使,与江东缔约,以共图大事。”果然是奇人鲁肃,先替孙权张昭把事情答应下来,回头再去做工作,这才是干大事的人啊!

可刘备听了,颇为踟蹰,他将诸葛亮拉到一旁,小声问道:“孔明以为如何?”

诸葛亮亦低声道:“鲁子敬所言不差。今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刘备还是犹豫:“孤自然知道,只不过孙权承父兄之资,少年统业,孤未知其人也。若他顶不住压力,最终投向曹操,那我等也只得逃亡苍梧了。”

诸葛亮道:“故亮欲往,以坚其意。”正说着,关羽的水军大队已然开至,诸葛亮于是笑道:“孙权若降曹也就罢了,若欲抗曹,有关将军与我刘琦表兄之水军占据夏口,扼控东西,也由不得那孙权不与我等联合。”

十天后,鲁肃和诸葛亮的小船已过了蕲春,柴桑在望,诸葛亮默然不语,鲁肃却在旁跟他套近乎:“我年长子瑜两岁,乃其好友也。孔明此次不仅结盟,正好也可探亲哪!”

原来,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字子瑜)在孙权手下当长史,和鲁肃一样都是孙权的心腹之人,大家既然都是亲戚好友,更好一起搞事情。

诸葛亮忽然问道:“吾兄在孙讨虏帐下任长史,子敬既同为孙讨虏心腹之人,目前所任何等官职?”

鲁肃道:“惭愧!张子布言我年少粗疏,未可用也(注6);故至今不过一介幕宾尔,并无官职。”

诸葛亮道:“巧了,我也没有。”

两人乃相视大笑,现在这当口,官职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赢,只要赢了曹操,这天下就是我们的啦,哇哈哈哈哈呀……

[var1]

图:当时37岁的鲁肃和27岁的诸葛亮

注1:据北京大学收藏秦道里简册所载:“用船江、汉……春秋重船上日行七十里,下一百二十里,空船上日行八十五里,下行一百四十里。”

注2:据《三国志 先主传》:“比到当阳,众十馀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馀里。”

注3:见《三国志 先主传》:“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注4:据杜预注《春秋左传》曰:“汉水曲入江,即夏口矣。”另据民国杨守敬、熊会贞《水经注疏》:“由于夏、汉二水合流,自此以下的汉水河道亦兼称为“夏水”,故其入江之口称作夏口。”

注5:见《梁书 武帝纪》

注6:张子布即张昭,见《三国志 鲁肃传》:“张昭非肃谦下不足,颇訾毁之,云肃年少粗疏,未可用。”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京商策划】《中华战争通史》之马陵之战:齐魏争雄秦国获利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经此一战魏国元气大伤,失去了霸主地位。此役也让一个不被众国所重视的小国蓄积力量,逐渐崛起,令众国坐立难安……[var1]《中华战争通史》时长:25分钟×104集画质:高清类型:大型历史战争系列纪录片发行机构:京商传媒发行中华战争通史·马陵之战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标志着历史正式进入战国时

  • 打楚国为什么非要六十万军队?王翦:这事你们学不来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王翦为后世明智的名将立下了一个标杆——功名两全、利禄双收,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或许能够达到王翦的标准的武将只有唐朝的李靖和郭子仪等寥寥数人而已。在“功高盖主主必疑、位极人臣臣必妒”普遍政治逻辑铺垫下,人们对于王翦这一“非凡”成就十分好奇,也叹为观止,很多场合都会把王翦当作一种政治智慧的典范来加以比较

  • 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他和这两人相比究竟如何?根本就没可比性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var1]我们先说管仲,管仲的父亲是齐国的大夫,后来家道中落,为了谋生,管仲和自己的好友鲍叔牙合伙做生意,当时商人的社会地位很低,尽管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白眼,但生意还是失败了。经商不成,管仲就去当兵,但发现战场太残酷,就临阵脱逃当了逃兵。之后一直为生计奔走,直到25岁时才在公子纠身边当了一个谋士

  • 韩赵魏三家是如何瓜分晋国土地的?赵氏面积最大,魏氏土地最肥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幽、厉失德,周道日衰,纲纪散坏,下陵上替,诸侯专征,大夫擅政,礼之大体,什丧七八矣。——(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当周幽王继位的那一刻起,西周的寿命已经日薄西山了。为博褒姒一笑,上演了一幕烽火戏诸侯的好戏,褒姒笑了,但西周却没了,这就如狼来了的故事一样,等到犬戎真的打到镐京的时候,本该召唤诸侯勤王的

  • 春秋战国时期,战争对封建秩序的破坏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论及封建制度的解体时,我们当然绝对不能忽略战争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战争对于封建制度的破坏是剧烈而直接的,也可以说,战争贯穿于封建制度破坏的始终,它既是封建制度破坏的原因,也是封建制度破坏的果。在春秋时代不到三百年的历史中,共发生了近四百次战争,平均每年都有战争发生。而战国时代,一个“战”字更是道出了

  • 孔子七十二贤-子贡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子七十二贤子贡《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也就是说,孔子门人有三千之众,而通六艺(指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的共有七十二人,这些人都是孔子思想和学说的坚定追随者和实践者,也是儒学的积极传播者。关于孔子的这些弟子,你知道多少呢?在

  • 苏韵珍藏 | 造型奇特、通体施釉、胎质坚密:战国原始瓷双囱熏炉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var1]【名称】:战国原始瓷双囱熏炉【年代】:战国【尺寸】:高40厘米,口径9厘米,腹径31厘米【来源】:淮安市清江浦区城南乡高庄村战国墓出土【收藏单位】:淮安市博物馆【文物等级】:国家一级文物熏炉小口,直筒形双囱,球形腹,腹肩一周及下腹部均饰有瓦楞纹,腹部饰两排错列的镂空三角形气孔,平底下饰三

  • 【地名漫谈】“六国码头”究竟是指哪六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来源:太仓市民政局)元明时期,太仓是巨艘万斛、辐辏云集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坐标性城邑,而“六国码头”则是太仓走向世界的重要贸易港口的著名标识。据明代太仓文士张寅《海运考》所记,有关太仓海漕的行运历史,可上溯至秦,而唐皆行循之。这在唐代诗圣杜甫的诗中也有所描述:“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后出塞

  • 楚辞之祖屈原名句一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var1]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汨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

  • 孔子七十二贤-子我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子七十二贤子我《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也就是说,孔子门人有三千之众,而通六艺(指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的共有七十二人,这些人都是孔子思想和学说的坚定追随者和实践者,也是儒学的积极传播者。关于孔子的这些弟子,你知道多少呢?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