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
七
十
二
贤
子
贡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也就是说,孔子门人有三千之众,而通六艺(指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的共有七十二人,这些人都是孔子思想和学说的坚定追随者和实践者,也是儒学的积极传播者。
关于孔子的这些弟子,你知道多少呢?
在“孔门七十二贤”中,最优秀的有十位学生,他们分别是子渊、子骞、伯牛、仲弓、子有、子贡、子路、子我、子游、子夏。这便是“孔门十哲”。
《论语.先进》载,“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子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子
贡
端木赐(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复姓端木,字子贡。儒商鼻祖,春秋末年卫国黎(今河南省鹤壁市浚县)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儒家杰出代表,孔门十哲之一,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国、卫国的丞相。还善于经商,是孔子弟子中的首富。
“端木遗风”指子贡遗留下来的诚信经商的风气,成为民间信奉的财神。子贡善货殖,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风,为后世商界所推崇。
《论语》中对其言行记录较多,《史记》对其评价颇高。子贡死后,唐开元二十七年追封为“黎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为“黎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端木子”。
[var1]
生
平
事
迹
子贡赎人
鲁国有一条法律,法律说如果你发现鲁国人在别的国家被虐待,被卖为奴隶的,你可以为他赎身。你为他赎身后让他回到自己的鲁国,那你就可以从府库里得到赏金,而且这一笔赏金是大过于你给他的赎金的。子贡是一个商人。他从其他国家买了很多鲁国人,但他没有接受国家的奖励。子贡认为自己很富有,根本不需要国家的奖励,自愿为国家减轻一些负担。但是孔子斥责了子贡。他说:“端木赐,你这样做是有错误的,你这么做以后鲁国人谁会去赎人呢?大家觉得你这样做才是对的,他们去赎人要花一笔钱,回来又不敢去领赏金;既然不敢去领这赏金,那算了,也就不去不去赎人了。要知道这赏金你应该取的,你得这赏金并没有损害德行。如果不取这赏金,那会使得很多人失去动力,他就不再去赎回自己遇难的同胞。”
[var1]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
有一天子贡对孔子说,我的柜子里有一块美玉,我是继续把美玉收放起来呢?还是找一个有眼光的买者把美玉卖掉呢?孔子不懂得经商,为什么子贡还要问孔子这种问题呢?子贡的心里认为,像孔子这样学术渊博的人,绝对不会是一个贪官,但是却不愿意出来做官,不愿意为天下人付出,古代的君子个个都配有美玉,因为那是身份的象征,所以子贡就借物喻人。孔子回答子贡说卖掉吧,要是打算把它卖了的话,一定要等遇到欣赏他的人再卖。于是子贡明白了,孔子并不是不愿为天下人做事,而是在等待欣赏他的人,不要遇到不识货的人,把好好的美玉看成了玻璃。
在孔子的回答中,子贡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也明白了孔子为什么要这么说,其意思就是,不管你再怎么优秀,等遇到欣赏你的人,再去为他服务,如果是不懂欣赏的人,大可不必着急,等待合适的时机即可。
[var1]
关于荣欣书院
更多活动内容请咨询以下联系方式
荣
欣
书
院
扫码关注荣欣书院官方公众号
追溯文化根脉 传承华夏文明
汉礼文化丨汉服文化丨传统文化体验
国学/国艺/国礼培训
咨询热线:
邮箱:rongxinshuyuan@163.com
地址:上海金山区山阳镇朱山路198号
网址:www.rongxinshuyuan.com
子贡问道
人的才能和德行,自古以来就少有能十全十美的,人如果有长处,也必定会有短处。倘若用其长处去弥补短处,那么,天下将没有人不被使用;倘若苛责人的短处而舍弃其长处,那么,天下人都将被弃而不用。再加上人的感情各有爱憎,旨趣各有同异,即使是像伊尹、周公这样圣明的人和像墨翟、杨朱这样的贤能者,如果去征求众 人对他们的意见的话,谁能免去受讥刺和遭疑忌呢?
子贡向孔子问道:“乡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