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国有白起,赵国有廉颇,那么齐国有哪些著名武将呢?

秦国有白起,赵国有廉颇,那么齐国有哪些著名武将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680 更新时间:2024/2/3 8:48:11

[var1]

一、田忌和孙膑

首先,齐国的霸业,是建立在击败魏国的基础上。而在和魏国的较量中,田忌和孙膑这两位将领起到了重要作用。孙膑和庞涓都曾是鬼谷子的徒弟,等到庞涓在魏国获得重用后,孙膑也选择前往。不过,孙膑来到魏国后,立即遭到了庞涓的陷害。庞涓砍去了孙膑的双足,并在他脸上刺字,想使他埋没于世不为人知。齐国使者觉得孙膑不同凡响,于是偷偷地用车将他载回齐国。

[var1]

来到齐国后,孙膑成为田忌的门客。因为田忌赛马这一事件,孙膑获得了了齐威王的赏识,从而主导了对魏国的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公元前354年,发生桂陵之战,魏国攻打赵国,齐国派兵相助。在桂陵之战中,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参谋,结果孙膑以“围魏救赵”的策略击败魏国大军。

到了公元前431年,又发生了马陵之战,魏国攻打韩国,齐国派兵相助。在马陵之战中,齐国大军的统帅依然是田忌和孙膑。此战,孙膑没有直接救援韩国,而是佯装攻打魏国都城大梁。等到庞涓率领魏国大军撤退后,孙膑采用“减灶之计”,让庞涓轻敌深入,从而遭到了埋伏。最终,庞涓被杀,齐国又一次重创魏国,特别是让魏国的精锐力量魏武卒损失殆尽。

由此,在击败魏国的战役中,田忌和孙膑这两位将领起到了重要作用。不过,比较可惜的是,立下赫赫战功后,田忌受到国相邹忌陷害,逃亡于楚国,受封江南之地。而孙膑也因此心灰意冷,就在齐国隐居起来了。所以,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后,孙膑、田忌的组合也就销声匿迹了。

[var1]

二、匡章

其次,就匡章来说,这位名将经历了齐威王、齐宣王齐闵王这三位君主。匡章是孟子的学生,齐威王在位时,秦国发动了桑丘之战。在这场战役中,匡章以逸待劳,击败了秦国大军,迫使秦国不得不向齐国俯首称臣。齐宣王在位时,北边的燕国爆发了内乱。于是,匡章率领十万大军进攻燕国,仅仅用了五十天就攻破了燕国都城。当然,在其他诸侯国的压力下,匡章最终还是退军了,燕国得以复国,并和齐国结下了比较深的仇怨。

公元前301年,匡章率领齐国、韩国、魏国三国的联军攻打楚国,这就是垂沙之战。此战,匡章击杀楚国大将唐昧。等到齐闵王即位后,匡章又率领齐国、魏国、韩国的联军进攻秦国,并攻破了秦国的函谷关,迫使对方割地求和。正是在匡章的努力下,齐国来到了巅峰。公元前288年,秦昭襄王派人尊称齐闵王为东帝,自己为西帝,这就是著名的东西二帝事件。而这,意味着秦国和齐国的整体实力,已经领先其他五国了。

[var1]

三、田单

最后,就田单来说。东西二帝事件后,齐国引起了周围诸侯国的警惕。于是,公元前284年,燕国联合赵国、韩国、魏国、秦国等诸侯国攻打齐国。在五国伐齐之战中,乐毅率军攻破了齐国都城临淄。当然,乐毅没能彻底消灭齐国,也即齐国还剩下莒、即墨这两座城池坚守不降。

其中,在乐毅伐齐后,田单率族人以铁皮护车轴逃至即墨,被推举为城守。即墨全城将士和百姓由田单率领抵抗,双方交战五年。乐毅强攻不克,改用包围的策略。田单在稳固内部的同时,为除掉最难对付的敌手乐毅,又派人入燕行离间计,诈称乐毅名为攻齐,实欲称王齐国,故意缓攻即墨,若燕国另派主将,即墨指日可下。燕惠王本怨乐毅久攻即墨不克,果然中计,派骑劫取代乐毅。乐毅投奔赵国。

[var1]

乐毅离开后,田单见反攻时机成熟,便集中千余头牛,角缚利刃,尾扎浸油芦苇,披五彩龙纹外衣,于一个夜间,下令点燃牛尾芦苇,牛负痛从城脚预挖的数十个信道狂奔燕营,五千精壮勇士紧随于后,城内百姓擂鼓击器,呐喊助威。燕军主帅骑劫被杀后,将士们夺路逃命,互相践踏。田单率军乘胜追击,很快将燕军逐出国境,尽复失地七十余城,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火牛阵”。

随后,田单迎法章回临淄,正式即位,是为齐襄王,田单受封安平君。当然,因为遭到了燕国的洗劫,齐国已经是元气大伤。自此之后,齐国沦为战国后期的二流国家,而且,田单后来离开了齐国,最终在赵国终老。在田单离开后,齐国碌碌无为,也就更没有什么著名将领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孔子所谓的大同世界是小康之上的生活状态,包含公、信、仁等思想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大同社会,有的学者认为是对于原始社会氏族公有制时期的追述,但即便是如此,从历史学本身产生的角度来看,其必是历史学家与客观历史的一种对话,是现在与过去的对话,孔子这样的追述,也是基于当时所出现的问题,而构建的一种终极的社会状态。又或者有些人认为“大同”的世界是一种“假托”,是“乌托邦式的空想”,但

  • 孔子所谓“雅言”可能包含语言因素,更重要是意义和文明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笼统地说涵盖数千年的“古汉语”是哪一地带的方言,显然不成立。“古汉语”研究考虑方言因素,但又不以其为重点古代肯定有方言。《孟子·滕文公下》曰:“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孟子就说到了“齐国话”和“楚国话”。西汉杨雄写了《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里面讲到了楚、齐、鲁

  • 孔子名字的来历可能并非是因其长相,而是与地点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史记》的“本纪”,记述自黄帝开始的历代帝王事迹和发生过的历史大事。“世家”,则记载西周以降,主要是春秋战国的主要诸侯国和汉代王侯家世及大事。孔子非为诸侯,但被列入“世家”,可见其在司马迁心中的位置。《孔子世家》云:“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

  • 孔子口中“小人”是指平民,“女子与小人为难养”反而体现对其的挂心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在这里,有两个问题必须清楚:其一,“女子”与“小人”并言,容易产生误解。以前视“小人”为“德性不高的人”,这里将“女子”与“小人”并言,当然是对女子的轻蔑。其实,西周春秋时,“小人”一般指地位低下的人,它本来是与作为“为政”者的“君子”相对的概念。其二,周初就有“小人难保”的观念,与孔子所说“小人难

  • 孔子“堕三都”得到季桓子支持,齐国为干预鲁国内政而设法逼走孔子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孔子,还是权臣季氏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而利用了孔子呢?摆在鲁国大司寇孔子面前真正的挑战并不是“夹谷会盟”,真正的苦手也不是贪婪跋扈的齐景公。齐国再强,终在泰山以北;要实现重振礼乐纲常的夙志,坐在鲁都曲阜的“三桓”才是孔子的心腹大患。到周敬王二十年(前500年)为止,季孙氏、叔孙氏和孟孙氏三家世卿窃据鲁

  • 古今奇谈之内急:春秋战国时代,人们是如何上厕所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曾经向大家介绍了关于先秦时期的人们如何洗澡,如何避暑的方式,从这些小故事和小常识中,我们发现了许多妙趣横生的脑洞。所以,今天,为了帮大家把脑洞再开大一点,我将为大家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是如何解决内急问题的。在谈论春秋战国时期的人的如厕方式之前,我们还是要来捋一下春秋战国之前的中国人

  • 春秋时最神秘特种部队,三百人杀败数万晋军,打完胜仗下落不明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之所以精彩,是因为有太多精彩的战争,还有太多精彩的诸侯国。这些诸侯国各自为政、割据一方,战乱不断,而致形成了“小国被吞,大国越强”的特殊局面。在春秋时期曾经出现过一支神秘的特种部队,这支部队只有三百人,但战斗力特猛:三百人打得数万晋兵溃不成军。最后这支特种部队仅在一次战役中出现后就从此消失,

  • 公叔痤一边让魏惠王杀商鞅,一边又告诉商鞅快跑,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公叔痤其人绝对称得上是老谋深,在魏武侯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吴起就是被他给从魏国挤走的。公叔痤深知吴起的本事,吴起在魏国就永远没他的出头之日。于是嫉贤妒能,把吴起给排挤到楚国去了。而后来,他在面对他手下的年轻的商鞅也就是这个态度。他同样知道商鞅是个大才,但一直也没有向魏国国君举荐他。[var1]直到公叔

  • 历史名人石雕,范蠡被后人尊称为“商圣”。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var1]

  • 史说三国:三〇五 吴国内乱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孙峻听从文钦的建议,派文钦与骠骑将军吕据、车骑将军刘纂、镇南将军朱异、前将军唐咨等人,从江都进入淮水、泗水,以图攻取青州、徐州。孙峻在石头城为他们饯别,突然得了暴病,就把后事托付给叔父偏将军孙綝。孙綝(231年-259年),字子通,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人,昭义中郎将孙静曾孙,定武中郎将孙暠之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