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晋惠公“作爰田”改革后公室逐步衰落,晋国分裂已经暗藏伏笔

晋惠公“作爰田”改革后公室逐步衰落,晋国分裂已经暗藏伏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789 更新时间:2024/1/23 22:37:04

相反,为报复秦国对晋国的不断骚扰,晋国还曾入侵到秦国腹地。周灵王十三年(前559年),晋悼公联合各诸侯国伐秦,一度进攻到泾水流域。为阻碍诸侯大军的前进步伐,秦人竟采用了从泾水上游放毒的“下三滥”手段!即便如此,如果不是晋国下军主将栾黡擅自先撤军,秦国也将遭遇一场重大危机。

这是东周时期晋军(包括战国时的三晋)进攻秦国最为深入的一次,足以证明晋国的强大。但在强大的背后,却也暴露出了晋国内部的隐忧。

当诸侯联军纷纷渡过泾水,准备进一步攻击前进时,晋国中军主将荀偃曾下一令:“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可下军主将栾黡听了后,却极不服气:“晋国之命,未是有也。余马首欲东!”说完,他就率领下军自行撤退了。

这次出征,除了下军外,新军也附属于栾黡指挥。栾黡一撤,就相当于带走了晋军近一半的兵力。中军主将荀偃听说此事,深感自责:“吾令实过,悔之何及,多遗秦禽。”于是,荀偃也下令撤退了。这次伐秦,就这么虎头蛇尾地结束了。“晋人谓之迁延之役。”

[var1]

荀偃

表面上看,这次荀偃与栾黡的冲突,只是栾黡不服荀偃管理。可深层次上,这却是晋国卿族发展壮大之后,政出私门、公室卑微的先兆。

栾黡之父栾书担任正卿时,一方面陷害赵氏、郤氏,让赵氏遭遇了下宫之难,郤氏被灭族;另一方面,一旦公室威胁到自身安危,栾书就毫不犹豫地杀死了晋厉公

栾书的所作所为,只不过是当时晋国各大卿族的缩影:一旦掌控国政,就会利用手中权力来打压异己、消除威胁——不管这种威胁来自于何方。到了栾书去世后,栾氏家族已极为强大。栾黡当上卿士后,长期专横跋扈、目中无人,其根源就在于栾氏家族的强大。到晋平公之时,为避免栾氏作乱,晋国君臣就将栾黡之子栾盈驱逐出了晋国。虽然栾盈被驱逐确实无辜,但栾黡的专横霸道,其实早就埋下了儿子被驱逐的祸根。

可就在栾盈被驱逐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将栾盈驱逐出晋国后,晋平公下令栾氏族人不得跟随出逃。可是,栾氏家臣辛俞却无视国君命令,跟着栾盈逃亡,结果被晋人逮捕,送到了晋平公跟前。

晋平公质问辛俞为何要违抗命令,辛俞却坦然答道:“臣顺之也,岂敢犯之?执政曰‘无从栾氏而从君’,是明令必从君也。臣闻之曰:‘三世事家,君之;再世以下,主之。’事君以死,事主以勤,君之明令也。自臣之祖,以无大援于晋国,世隶于栾氏,于今三世矣,臣故不敢不君。今执政曰‘不从君者为大戮’,臣敢忘其死而叛其君,以烦司寇!”

[var1]

晋平公

晋平公听了这番话,并没有怪罪辛俞,反倒是将他给放走了。然而,他没有意识到,辛俞忠于栾氏却不忠于国君的态度对于晋国究竟意味着什么?

两年后,栾盈在齐庄公支持下偷偷回到晋国,率领栾氏封邑之人发起了晋国历史上卿族第一次公开叛乱,差点就占领了整座晋都!

栾盈之乱中,栾氏族人忠于家主而不忠于国君的现象,充分暴露出了晋国长久以来的隐忧:卿族逐步壮大,公室却渐渐卑微。

之所以如此,很多人都怪罪于晋献公——说他建立的“无畜公子”制度致使晋国公族势力弱小,权力自然而然落入了卿族之手。

但实际上,与其怪罪晋献公,还不如怪罪晋惠公。晋献公的“无畜公子”制度虽然削弱了公族势力,却也促进了异族、异姓人才在晋国的涌现。正是层出不穷的异族异姓人才,使得后世晋国走向了辉煌。异族、异姓人才的繁盛,并不一定就会造成君权旁落。可晋献公儿子晋惠公推出的一项改革举措,却为晋国君权旁落奠定了基础。

[var1]

韩原之战示意图

周襄王七年(前645年),晋惠公在韩原之战中被秦穆公俘虏,被带往秦国。数月后,在内外种种压力之下,秦穆公决心放晋惠公回国。作了战俘的晋惠公深知自己已经人心尽失,便先派亲信回国,向吕甥求助。为帮他挽回人心,吕甥等人以晋惠公名义召集了一次“国人大会”,当众宣布了两项改革措施:“作爰田”与“作州兵”。

“作州兵”改革是改革了乡遂制度:旧制度下,只能征兵于“乡人”;改革后,“乡人”和“遂人”都要服兵役。这项改革,是在国难之际提高晋国军事实力的举措。后来晋文公回国后,能在短期内将晋军扩张到三军、五军甚至六军,就得益于这项改革。

“作爰田”改革是改革了藉田制:把原本属于公室的田地全部私有化给卿大夫,土地上的民众也全部划归卿大夫管理。从此后,晋国公室由卿大夫上交的赋税来供养。

“作爰田”改革的目的,是讨好卿大夫阶层,让他们能重新拥戴晋惠公。在“国人大会”现场,有不少人被晋惠公这一让利之举感动得哭了起来!后来晋惠公能平安回到晋国、继续稳坐国君之位,就是“作爰田”改革之力。此外,“作爰田”改革后,公室土地全部私有化,也让土地生产效率大大提升,促进了晋国经济水平的提升。

但是,“作爰田”改革后,一个不引人注目的细节却导致晋国政治走向了令人意外的方向。

“作爰田”改革之前,晋国军队的兵源来自于两部分:其一,是公室直辖土地上的“乡人”;其二,是卿大夫分封土地上的“乡人”。“作州兵”改革后,扩大到“遂人”,不过是征兵范围的扩大,对公室并不构成威胁。可“作爰田”改革后,公室不再拥有土地,也不再直接管理百姓,这就意味着军队兵源都必须出自于卿大夫们的封地。卿大夫的封地越多,所掌控的人口和军队也就越多,公室反倒成为了一个空架子!

晋国形势图

长此以往,公室还凭什么来管控那些强大的卿大夫?

周襄王七年(前645年),晋国推行“作爰田”改革;周定王十年(前597年),因为赵氏、先氏不听命,致使晋国邲之战大败于楚;次年,晋国公室灭了先氏;周灵王九年(前563年),晋景公发起下宫之役,几乎灭了赵氏;周简王十二年(前574年),因为郤氏“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严重威胁到公室,晋厉公又灭了郤氏;周灵王二十年(前552年),晋平公又驱逐了栾盈,引发了两年后的栾盈之乱……

强大卿族层出不穷,灭了这家又起来那家,让晋国公室防不胜防。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根源就在于“作爰田”改革之后,晋国公室已经失去了对国家经济、政治、军事大权的控制权。长此以往,卿族壮大、公室卑微也就成为必然之事。

所以,到春秋晚期时,强大卿族的内部斗争也愈发激烈。周敬王二十三年(前497年),晋国六卿爆发内战,让范氏与中行氏被驱逐出晋国;周贞定王十五年(前454年),韩、赵、魏三家灭知氏,共分其地,三家分晋格局基本形成。虽然此时晋国还没有分裂,但公室已完全被边缘化,甚至国君被迫去朝觐韩、赵、魏之君!

到了这种地步,即便晋国不分裂,事实上已如同三国,又如何能与秦争霸天下?

如果想阻止“三家分晋”,只能寄希望晋文公、晋悼公等等强势君主在世时进行改革,逐步削弱卿族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大权——这就意味着要完全推翻晋惠公“作爰田”改革。可在改革定型之后,后世晋国国君谁还能与卿大夫们“虎口夺食”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晋国的强大威胁秦国,而秦国帮助楚国复国有自身利益考虑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晋国的强大严重威胁了秦国秦国从秦穆公时期开始,与晋国结成秦晋之好,期间两国关系密切,这次结盟使得两国都获得了相当大的利益。在两国互不攻伐的情况下,晋国讨伐了东周叛乱,获得了东周河内地区,又强夺了卫国等诸侯土地。而秦国则占据了河西之地,继而征服了大量西戎部落,最终彻底站稳脚跟。然而两国因利益结成同盟,

  • 晋国因公族实力强大经常作乱便削弱公族,最终出现三家分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在晋国的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公族叛乱的事情,引起了晋国的很多麻烦。晋文侯继位之后,倚重赵氏等卿族,将宗室中的诸子给遣散到各国去为质子,以削弱公族。为了防止自家人叛乱,晋国将自家的公族给遣散削得七零八落,结果造成了诸多的卿族实力不断崛起,成为晋国的新的威胁,最终发生了著名的赵魏韩三家分晋事件。晋国曾是先

  • 大汉奸张敬尧藏身六国饭店,因订做西服暴露行踪,被军统成功猎杀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1933年的一天,蒋介石正在办公室聚精会神地审阅文件,秘书突然走进来,送来一封国民党特务处长戴笠的紧急情报。蒋介石拆开读完,不由大惊失色,略作思考,吩咐秘书立即转达戴笠一道紧急命令:“严厉制裁此人,着即复命!”秘书刚走到门口,蒋介石突然又叫住了他,嘱咐他必须告诉戴笠,此次任务关系整个华北局势安稳,只

  • 春秋战国,士人逃亡的原因,是由于在本国不能容身或无法施展抱负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编辑[var1]搜图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杜预《春秋释例》:“奔者,迫窘而去,逃死四邻,不以礼出也。放者,受罪点免,宥之以远也。臣之事君,三谏不从,有待放之礼,故传曰:'义则进,否则奉身而退,迫窘而出奔,及以礼见放,俱去其国,故传通以进为文。放者,缘遣者之意为义;奔者,指去国之人。……叛者

  • 长平古战场出土古代石碑,学者悲叹:赵括再撑一会,白起恐怕要输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在历代史学家看来,赵国之所以失败,是因为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让年轻气盛、只知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老成持重的廉颇,导致赵军中了白起的诱敌之计,最终全军覆没。那么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到了近代,考古学者们对于长平古战场进行了一次细致的田野调查。而这次调查,查明了长平之战的一个千古误会。结合考古资料,笔

  • 战国戎人车舆复制品兰州展出 探源千年前文化融合互鉴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9月14日,“让文物活起来”——张家川马家塬遗址战国戎人车舆复原展出仪式在兰州市举行。李亚龙摄中新网兰州9月14日电 (闫姣)“此次组织制作的战国戎人车马,严格依照马家塬战国戎人贵族墓地出土古车式样,采用铜雕髹漆等技艺,再现了战国戎人车马风采。”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陈卫中14日说。当日,由甘肃省文

  • 张家川马家塬遗址战国戎人车舆复原展出仪式在兰州举行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var1]陈卫中在致辞中指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让文物活起来。张家川马家塬战国戎人贵族墓葬,是21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含有大量欧亚草原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秦文化和楚文化融合互鉴的因素,其中的车马是典型代表。2000多年前,来自东方的秦人与甘肃土著戎人在陇东南地区共同谱写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融合发

  • 【京商策划】《中华战争通史》之长平之战:虎口夺食酿惨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兵荒马乱之中,一个叫做上党的城池,将此时最有实力统一全国的秦赵两国,拖入了战争的泥潭。赵国统治者的天真,秦国决策者的阴狠,使得这场战争由最初的一地之争,发展成为中国冷兵器时代,最为血腥恐怖的暗黑历史。本想建功立业的赵孝成王,如何将国家一步步推入万劫不复?秦国经此一战,对其统一大业又有什么样的影响?揭

  • 赵王朱高燧:给朱棣下毒,给朱高炽使绊,挣扎了30年为何还能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根据历史的记载,朱高燧曾给老爸朱棣下毒,还给哥哥朱高炽穿小鞋。更有意思的是,挣扎30年后他还能善终,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屈指可数。[var1]外界普遍认为,朱高燧的结局是两方面原因造成的,那么这其中有着怎样的离奇曲折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与太子之位失之交臂 朱高炽、朱高煦和朱高燧兄弟三个,是朱棣的

  • 管仲一箭射出造就春秋第一霸主,孔子:若非管仲,我们还是野蛮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那人叫做小白,在当时这个名字稀松平常,甚至还有些俗气,后来他却有了一个响当当的称号,叫做齐桓公。[var1]在齐桓公之前,齐国是个相当荒唐的国家,这个荒唐来源于齐桓公的哥哥齐襄公。齐襄公跟自己的妹妹文姜有不正当关系,不过因为出生于王公贵族,这一秘密除了兄妹二人亲近的几人之外,再无人知晓。俗话说,要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