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1]
而韩、赵、魏国三分天下,魏文侯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开国君主,也是魏国百年霸业的开创者,他在位时礼贤下士,手底下有一帮有才能的人,对魏国的发展影响深远。
[var1]
当时的魏国西有秦,南有楚、韩,北有赵,东有齐,每一个都是潜在的威胁,魏文侯便以李悝、翟璜为相,率先实行变法。魏国成为战国初期实力最强的国家,魏国一家独大。
[var1]
只是魏文侯死后,他的儿子魏武侯继位,魏惠王继位。魏国在魏惠王手中,已呈现出一落千丈的态势。
魏惠王即位后,原本也是有机会灭秦,但却都错过了。商鞅还待在魏国时,曾向公叔痤献策“秋守春战”,公叔痤也认为过“分秦”其实就是“灭秦”,这份考虑与魏文侯当年考虑到半农业半游牧的亲人尚武如出一辙,但彼时的魏国已经失去了吴起。
[var1]
另外魏惠王执政之际,身边有大将庞涓辅佐。由于庞涓为人心胸狭隘,陷害同僚孙膑,使得魏国与齐国关系交恶。
公元前354年,与公元前341年,魏国先后两次被齐国打败,这两场战役分别是"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
[var1]
就这样,魏国实力一步一步下滑,魏襄王继任时,魏国实力早已大不如前,再也无法和其他诸侯国分庭抗礼。
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在于魏惠王的骄傲自负,以及魏国用人制度的变化,最终将魏文侯打下的基业败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