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提起中国历史上第一圣人时
大家自然而然想到的是孔子
历史上,并不只有这一位圣人
还有一位与他齐肩的人,就是孟子
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儒家思想
成为孔子之后的一代儒家宗师
因此被后世称之为“亚圣”
同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的仁政思想
孟子主张"仁政",这一思想在它诞生之后的很多个朝代中都作为统治者的思想。这种思想主要宣扬“民贵君轻”,“人性本善”理论。
梁惠王好战,孟子劝诫梁惠王的故事极多。
一次,孟子到魏国去见梁惠王。梁惠王说:“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
[var1]
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说仁义就行了。您如果要求‘怎样使我的国家有利’,那么大夫也会要求‘怎样使我的家庭有利’,下面的一般人士和老百姓也都要求‘怎样使我自己有利’,这必然会使全国上下互相争夺利益,这样国家岂不就危险了吗?在一个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这些大夫在一万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千辆兵车,在一千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百辆兵车,他们的拥有不算不多。可是,如果把‘义’放在‘利’的后面,这些大夫不夺得国君的地位是永远不会满足的。反过来说,从来没有讲‘仁’的人会抛弃自己的父母,也从来没有讲‘义’的人会夺国君的地位。所以,大王只说‘仁义’就行了,何必说‘利’呢?”
[var1]
梁惠王听后十分惭愧。
孟子的"仁政"在政治上提倡“以民为本”,孟子认为,对一个国家来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还说:国君有过错,臣民可以规劝,规劝多次不听,就可以推翻他。孟子反对兼并战争,他认为战争太残酷,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
纵观孟子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精神瑰宝,给予我们心灵以归宿,亚圣孟轲本人,也因此才会被世人敬仰,流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