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庞涓对孙膑残忍?山东出土孙膑竹简,原来孙膑也是个狠人

庞涓对孙膑残忍?山东出土孙膑竹简,原来孙膑也是个狠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255 更新时间:2024/2/10 14:59:21

孙膑庞涓剧照

孙膑与庞涓的故事,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二人是同门师兄弟,都师从鬼谷子。因为孙膑的才能在庞涓之上,所以一直为庞涓所忌惮。庞涓是孙膑的师兄,在兵法有所成后,投身魏国为将。为了防止师弟孙膑下山后投奔敌国,庞涓派人监视孙膑的一举一动。之后孙膑下山,庞涓假意许给孙膑高官厚禄,将他诱骗到了魏国。

孙膑被庞涓残害

孙膑刚出社会,哪知道师兄是这样的人?所以兴高采烈地投奔师兄。这时候,庞涓露出了自己的真面目,捏造罪名,对孙膑处以膑刑和黥刑,砍去了孙膑的双足,并在孙膑脸上刺字。随后,孙膑便像一个乞丐一样流落魏国街头。孙膑装疯卖傻躲过了庞涓的监察,联系上了齐国使者卜商,并在卜商的帮助下逃往了齐国。

齐国出兵救赵

之后,孙膑利用赛马的小技巧赢得了田忌的关注,并日益得到田忌的信任。后来魏国包围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派使者向齐国求援。齐威王决定救援赵国,并派出了两路人马。其中一路齐军直接进攻魏国的襄陵,而另一路则由田忌和孙膑带领着救援赵国。

《史记》中的围魏救赵

根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当时魏军主力已经攻破了赵国邯郸,庞涓则带着八万将士准备进攻卫国。田忌和孙膑带着八万齐军到达齐、魏两国边境时,田忌便想直接找魏军主力交战,但被孙膑阻止。孙膑向田忌建议说:“魏国的精锐部队如今都在邯郸,都城大梁内部必然空虚。如果我们带兵向大梁猛攻,占据它的交通要道,袭击它空虚的地方,那庞涓必然要带人回援,我们再带人在其必经之路上设伏,魏军必败。”

[var1]

围魏救赵

按照司马迁的说法,田忌在按照孙膑的计策行事后,庞涓果然赶回大梁营救,并在桂陵被齐军埋伏,让田忌生擒。后来是各国罢兵,魏惠王赵成侯在漳河边结盟,主力撤出邯郸,庞涓才被齐国释放。公元前342年,魏国攻打韩国,齐威王派人救援,孙膑再次采取了之前“围魏救赵”的策略。此次,他再没有给庞涓活下去的机会,命一万名弓弩手包围了庞涓所带的魏军,庞涓羞愧自杀。

孙膑竹简还原历史真相

如此看来,孙膑的复仇也显得光明磊落,但事实真的是这样么?其实并非如此。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同时出土了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才还原了“围魏救赵”的历史真相。原来庞涓虽然带走了魏国八万人,但并未造成大梁防守空虚,相反,庞涓在出发前已经在大梁部署了足够的兵力防备别国的偷袭。所以这种情况下,让庞涓回援的可能性很小。

[var1]

出土的竹简

那怎样才能诱使庞涓回来呢?那就是送给他一份大功劳。孙膑建议田忌南下佯攻魏国的平陵,平陵城池虽小,但管辖的地区却很大。同时此地人口众多,兵力强大,易守难攻。而且要攻打平陵,还要经过别国,很容易被人切断粮道。这岂不是自寻死路?孙膑要的恰恰就是这个效果。他要给庞涓制造烟雾弹,让庞涓误以为齐国主将无能。这样一来,庞涓才肯回来抢这份功劳。

孙膑的狠辣与冷酷

[var1]

平陵之战

田忌听了孙膑的建议,率军向平陵进发。在快到平陵时,孙膑又建议田忌派人直接向平陵发动攻击,吸引魏军注意力。田忌问:“派什么人去?”孙膑说:“大夫中谁指挥作战的能力最弱?”田忌说:“齐城、高塘两人。”孙膑说:“那就派他们去。”于是这二人带着两路大军去执行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终,这两路攻击平陵的大军大败,死伤无数。

[var1]

庞涓

与此同时,孙膑一方面让田忌派出轻装战车直捣魏国首都大梁,逼迫庞涓回援。另一方面,孙膑又让田忌派出少量部队与庞涓交战,故意示弱,使其轻敌。庞涓果然中计,丢掉辎重,轻装简行回援大梁,之后便在桂陵被孙膑俘虏。所以孙膑作为一位顶级的军师和谋略家,绝对没有那么善良。为了让庞涓上当,他不惜让两路大军白白送死。点击阅读精彩内容:落马官员九个私生子只有三个是亲生,谁敢嫖“公安厅长”的女人?

[var1]

马陵之战

而桂陵之战并没有击溃魏军主力,齐国也没有正式进攻魏国首都大梁,赵国都城邯郸依旧被魏国占领。后来是在楚国大将景舍出面调停之下,各国才罢兵言和。所以从真正意义上讲,围魏救赵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只是活捉了庞涓。当然,战争本身就是残酷的。孙膑作为军师,统筹的是整个战局。作为炮灰的两路齐国大军,只能说是命不好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中华战争通史》纵横之战:公孙衍跑断腿敌不过张仪的一张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在群雄并起的逐鹿之战中,如何才能富国强兵、谋求生存?成为当时各诸侯国迫在眉睫的问题。严峻的形势催生出一批特殊人才,他们以口才学为立身之本,通过游说来谋取成功,史称“纵横家”。[var1]《中华战争通史》时长:25分钟×104集画质:高清类型:大型历史战争系列纪录片发行机构:京商传媒发行中华战争通史·

  • “天下第一王陵”熊家冢墓主是谁?学者:或为楚国中兴之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近期,《湖北日报》等媒体也陆续刊文关注被誉为“天下第一王陵”的荆州熊家冢。 [var1]一号车马坑文保技术人员对车马遗迹进行“日常保养”。 本文图片 湖北日报全媒荆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官方微信公众号8月29日刊文《一座从楚国故都“挖”出来的全新展览馆即将登场!》介绍了熊家冢出土文物概

  • 战国时期的秦昭襄王,做了41年的秦王,为何不敢夺取宣太后的权力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嬴稷生于公元前325年,去世于公元前251年,在位时间达到了五十六年,继承大秦国祚的时候是在公元前306年,退位的时间也是在公元前251年。[var1]秦昭襄王其实很早的时候就被派出去当了赵国的人质,这也是惠文后的主意,奈何秦武王自讨没趣,认为自己力大无穷,力能扛鼎,真去举了个鼎,后来被鼎砸死了,秦

  • 商鞅和王安石:搬起石头砸的都是自己的脚!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商鞅帮助秦孝公变法后,秦国国富民强,凭借这个功劳,商鞅很是牛了一阵子。尽管他的变法,惹恼了太子身边的一些人,然而,有秦孝公这棵大树靠着,别人再咬牙切齿,也奈何不了他。秦孝公一死,他的灾祸便来了。[var1]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太子的党羽们告他谋反,于是,新秦王举天下之力追捕他。商

  • 吕不韦有恩于两代秦王,为何后来被清算?看《吕氏春秋》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吕不韦是战国时期的一个大商人,他经过邯郸的时候结识了质子赢异人,发现他“奇货可居”。于是吕不韦携三千金西入秦国,先是通过五百金拜访了华阳夫人的姐姐,让她传话给华阳夫人,你没有儿子,那你以后你老了该怎么办呢?[var1](吕不韦剧照)吕不韦的一番话,打动了膝下无子的华阳夫人,赢异人成功回国,被当时的太

  • “李牧死,赵国亡”,李牧是如何被赵幽缪王冤杀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李牧,是战国末期赵国最后一位能在与秦军交战中取得胜绩的将军。作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是赵国军事上最后的支撑,后世所谓“李牧死,赵国亡”之说一点儿不夸张。可就是这样一位护国有功的大将军,最后竟被赵王派人给临阵捕斩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李牧,最早登上历史舞台应该是在赵惠文王时期。到赵孝成王时期,李

  • “圣人之师”“华夏第一相”管仲人物雕塑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齐僖公三十三年(前698年),开始辅佐公子纠。齐桓公元年(前685年),得到鲍叔牙推荐,担任国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对内大兴改革、富国强兵;对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被尊称为“仲父”。齐桓公四十一年(前645年)病逝。后人尊称为“管子”,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保护者

  • 郦食其都说服了齐国,韩信还坚持打,究竟是谁的错?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var1][var1]【韩信灭齐之战:机断专行】评价历史事件,其实和时下热点事件差不多,主要取决于两点:一是事件真相,二是评价者的立场。前者是基础,搞不清大致真相,仅了解事件的某些侧面甚至虚假面就按捺不住、大肆发表高见,最终被打脸的可能基本没跑,原因很简单,就算说得对,也终究是片面的,何况多数是没

  • 秦始皇灭六国的时候,秦国的实力究竟有多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var1]秦王朝就所以能够发展得如此强大,这不仅与秦始皇的能力有关,还因为秦朝历代君王善于用人,并且礼贤下士。商鞅变法想必大家都知道,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商鞅是在从魏国逃到秦国时,才被秦孝公发现并重用。而他也没有辜负伯乐的赏识,在秦王朝的发展期间,他在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制度等各个方面,都提

  • 春秋战国有啥区别?春秋:叫大哥,战国:叫爸爸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堂堂周天子居然得靠手下的小弟搬家。他手下的小弟们也想,就这?凭啥当老大。我们称周平王东迁以后的这段日子为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这两个时代的来源是两本书:孔子编订的《春秋》和西汉刘向编订的《战国策》。[var1]关于这两个时代是啥时间,学术界的观点也并不统一。有的认为《春秋》的时间跨度就应该是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