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只知道屈原含冤跳江?来了解屈原的一生,看完已经泪流满面

只知道屈原含冤跳江?来了解屈原的一生,看完已经泪流满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949 更新时间:2024/1/5 9:31:11

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侵略者是西边的秦国。屈原主张联合六国之力,形成六国联盟,一同对抗秦国。在得到楚怀王的赞同后,屈原开始出使其他五国,游说齐、赵、燕、魏、韩国国君与楚国联盟,经过屈原的不懈努力,在楚怀王十一年时,六国终于建立了联盟,楚怀王成了联盟的领袖。

[var1]

六国联盟的力量强大,遏制了秦国的侵略。在没有外患,国家安定的形势下,屈原建立楚怀王整顿内政,于是楚怀王让屈原编订一部新法令。

屈原心系百姓,就想编订一部限制贵族特权、造福百姓的新法令。这个消息传到了贵族们的耳中,于是他们从中作梗,希望楚怀王不再信任屈原,从而不任用他的新法令。

贵族的首领是楚怀王的小儿子子兰,他联和大臣勒尚一起在楚怀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称屈原私底下非常傲慢,经常对人说,“大王算什么?国家大事都要靠我才行!”听了他们的谗言,楚怀王渐渐对屈原表现出了不满。

[var1]

这时秦国得到了楚国内部情况的情报,于是派相国张仪去挑拨屈原和楚怀王的关系,从而拆散六国联盟。张仪离开秦国前,秦王给了他很多金银财宝,张仪还将相印还给了秦王,做足了辞官的假象。

张仪来到楚国国都郢都后,立刻给子兰、勒尚送了很多大礼,于是三人狼狈为奸,又勾结了楚怀王最爱的王后郑袖,郑袖收了张仪一双价值万金的白壁,自然就和他们一道对付屈原。

子兰从中牵线,使张仪见到了楚怀王,他对楚怀王说,“只要大王愿意与秦国联合,秦王愿意把商于地区六百里土地献给楚国。”

[var1]

楚怀王贪图那六百里土地,于是动了心,但是表面上没有显露出来。随后他高兴地将这件事告诉了郑袖,郑袖忧心忡忡地说,“恐怕屈原不会同意,听说屈原向张仪索要一双白壁,张仪没有给他,怕是要反对这件事呢!”

第二天,楚怀王摆下酒席,正式招待张仪,宴会上张仪再次提出秦楚联合的事,屈原果然百般阻挠,张仪此时将屈原拉倒一旁说,“左徒,你要以秦楚两国的交情为重!白壁,我已经备好了。”

屈原听得一头雾水,但楚怀王却起了疑心。屈原继续争辩,“大王不要相信!张仪是秦国派来拆散联盟、孤立楚国的!”

[var1]

楚怀王心里想着那六百里土地,又想起刚才张仪说“白壁”的事,就不再相信屈原,一气之下让人将他拉出宫外。屈原不肯死心,一直在宫门外等候,希望楚怀王能改变主意,但他等了一天,最终等来的是去秦国送文告的使者。

从那以后,楚怀王再也没有召见过屈原,屈原担忧楚国与百姓的安危,夜夜不能眠。于是屈原创作了《离骚》,寄托他对楚国的忧愁和希望。

子兰、勒尚等人马上用《离骚》来攻击屈原,说屈原把楚怀王比作昏君纣,楚怀王早已厌恶了屈原,就革掉了他的官职。屈原在姐姐女须的劝说下,离开了郢都。

[var1]

屈原离开郢都后,到处游历。有一天,他在一座古庙里的墙壁上,看到各种天地神灵与古代圣贤的壁画故事。这些圣贤故事触动了他的心事,他对着苍天大声喝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于是写下了诗歌《天问》。

这时候楚国使者跟着张仪一起去了秦国,来到了咸阳城外,张仪假装醉酒跌倒摔伤了脚,就自己先进了城。随后再也不见楚国使者,直到得到六国联盟解散的消息,才出来见使者。使者向他讨要当初答应的六百里土地,张仪却说,“我说献给楚王的,是我自己的六里俸地,秦国的土地怎么能够随便送人呢!”

[var1]

使者有口难辩,只能回去楚国告诉楚怀王,楚怀王气得派出十万大军去攻打秦国。秦国见此情况,就跟齐国联合起来了,楚国因此一点好处也捞不到,还被秦国占领了汉中。

屈原听到消息后,既愤怒又痛心,决定回去郢都帮助楚怀王。在半路上,屈原接到楚怀王的命令,让他出使齐国,恢复与齐国的联盟。屈原接到命令十分激动,马上就程去了齐国。

齐王本来对楚怀王破坏联盟这件事非常愤怒,但他很敬重屈原,听了屈原的话后,还是选择了与楚国联盟,于是将派去帮助秦国攻打楚国的军队叫了回来。

[var1]

随后屈原就回楚国去了,他路过楚国云梦地区时,见到百姓们正在追悼战争中阵亡的将士。屈原深受感动,也下车一起祭拜,并痛斥“奸臣误国!”于是在神位前写下了《国殇》。

屈原往郢都的方向去了,子兰、郑袖等人知道后也在想尽办法阻止,郑袖在楚怀王面前哭诉,“屈原在云梦地方对百姓说,那些阵亡的将士都是被我冤死的,他这次回来,就要替冤死的将士们申冤报仇!”

这一次,屈原又被陷害,楚怀王再一次相信了身边的小人,让屈原任三闾大夫,并且不必进宫,直接去上任。屈原没有办法,只能又辗转离去。

[var1]

秦国虽然没有齐国的助力,但依然攻打楚国,楚国国势衰弱,短短三年时间,秦国已经占领了楚国北部的八座城池。这让楚怀王愁闷不已,就在这时,秦王突然来信,请楚怀王到秦国一同商议两国友好发展的事宜。

当楚怀王拿不定主意时,子兰和勒尚出来劝他,勒尚说,“去秦国走一遭,就能换来至少十年的太平!”郑袖也劝他去一趟秦国,于是楚怀王下了决心,让人去秦国回信告诉秦王他会前去。几天后,楚怀王便带着五百人出发了。

途中,遇到了闻讯赶来的屈原,屈原拦下车辆,趴在楚怀王的车前大声痛哭,劝谏楚怀王不要去,“大王啊!秦国就是虎口,你不能去呀!你要想想楚国的江山和百姓,不能听信小人谗言啊!”

[var1]

楚怀王和屈原已经十多年不见了,看到这张已经憔悴的脸,又想起昔日楚国的强大繁荣,与如今的景象,楚怀王犹豫了。但勒尚又一次站出来,责备屈原在大王出行的时候说晦气话,并让人将屈原推倒在地上,一行人扬长而去,屈原在后面一边追一边叫,始终也唤不醒楚怀王的心。

果然,议和只是秦王骗楚怀王去秦国的借口,楚怀王一到秦国就被软禁起来了。楚国人得到消息后,也无能为力,因为楚国已经不是秦国的对手了,攻打秦国就是自取灭亡,只能另立新王,也就是楚襄王,郑袖也顺理成章地掌管了国政。

[var1]

屈原听闻楚怀王被囚禁,千里迢迢赶到郢都,求楚襄王恢复六国联盟,强大国家,逼迫秦王送回楚怀王。但是没有人听他的,楚襄王、郑袖、子兰等人还将屈原赶出郢都,不准他再回来。三年后,秦国传出了楚怀王死亡的消息,并将他的尸体送回了郢都。

屈原痛心不已,在楚怀王的灵柩面前痛哭至昏厥。醒来后的屈原对秦国恨到极致,仍然劝楚襄王恢复六国联盟,郢都里的王族、贵族们都不待见屈原,郑袖让楚襄王除掉屈原三闾大夫的官职,将他流放到江南,永远不准过江,不准回郢都。

屈原万念俱灰,痛恨秦国的同时,也恨这些将会毁掉楚国的人,他回到家乡后,给楚怀王设立了灵位,在悲痛与对昔日楚国的怀念中写下了《招魂》。

[var1]

回到故乡的屈原,整日浑浑噩噩,迷迷糊糊地过日子。有一天,他骑着马,带着一个马夫,两人一马糊里糊涂地就走到了楚国边境,当要跨出楚国那一刻,屈原清醒过来,他想:“我们是楚国人,楚国的马,就是死也要死在楚国的土地上!”

屈原想起楚怀王是因为拒绝割让黔中,才被秦王杀害的,于是就想去黔中看看。去到黔中后,就在那里住下了,他每日都去山间湖旁散步,就这样,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屈原渐渐老去,但他对复兴楚国依然充满希望。

楚襄王二十一年,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让屈原昏厥过去:秦将白起攻占了郢都,楚国的宗庙和陵墓都被摧毁了。

[var1]

屈原心中的希望之火被无情而残酷的现实浇灭,他整日茶饭不思,昏昏沉沉地在外面走了几天,来到了汨罗江。他怀念郢都,怀念楚国的兴盛时期,憎恨秦国,更憎恨楚国的奸邪小人。

屈原恍恍惚惚地走在汨罗江畔,他找了一块光滑的石头,这是他心中未受敌国践踏过的纯净的国土,然后他脱下外衣,将这块石头包起来,又用衣带将石头捆绑在自己身上,面对眼前的汨罗江,屈原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然后纵身跳了下去。

@月上历史

:屈原热爱楚国与百姓、一生都忠于楚国,却一生坎坷,屡次遭受小人的诬告和陷害,一次又一次地被楚怀王怀疑、不信任、驱逐,难能可贵的是他从来没有放弃复兴楚国。屈原也曾悲痛失望,但每一次所受的委屈,最终都化作他下一次投身复兴楚国社稷之路的动力,这就是我们追忆了几千年的爱国诗人屈原!

[var1]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必删!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商鞅变法成就了秦国,却害了自己,最后为何会被五马分尸?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var1]秦孝公是一个年轻有为的国君,继位之后苦苦思索富国强兵的良策。曾下令如果谁能帮助我实现富国强兵的愿望,我愿意与他共享天下。通过这个举动足以证明秦孝公求才若渴的急切。商鞅本是魏国人,因为没有得到魏惠王的重用,又看到秦孝公的求贤令,认为到秦国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来到秦国后,通过秦孝公非常宠幸的

  • 司马懿一生害怕哪几个人?魏国有3个,蜀国只有1个,吴国无人上榜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由于曹操曾经给司马懿看过相,发现这位大臣有狼顾之态,所以他特地叮嘱儿子曹丕不准重用司马懿,特别是不能给兵权于他。[var1]不得不佩服曹操的眼光,后来司马懿果然在曹芳统治时期爆发,于高平陵之变夺得大权,为其孙儿司马炎建立晋朝奠定了基础。客观来说,司马懿的才华非常出众,不管是使用谋略之计,还是在治军方

  • 战国最强待机王,苦熬54年仅当了三天大王,却做了4大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var1]也正是因为祖龙嬴政,所以后世帝王也以一统天下为目标,因为这个是中国自古以来刻在骨子里的,无论谁也抹消不掉,也正是因为有着“统一”这个概念,所以中国是分久必合。“奋六世之余烈”足以说出来大秦一统天下有多难,从秦献公时代起他们就在为强国而努力,其实秦献公时代秦国已经开始了,秦献公时代虽无商鞅

  • 三国只有一个完美的人,文武双全名扬天下,现今韩国有30万子孙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var1]三国只有一个完美的人,在当时文武双全名扬天下,这个人就是卢植。很多人了解三国时期的故事,都是通过小说《三国演义》,在小说中,卢植的身影只在开篇出现过几次,他和刘备一起剿灭黄巾军,却遭遇陷害,后来洗脱冤屈,重新做了尚书。演义中主要讲刘、孙、曹三家争霸天下的故事,卢植不出彩也不足为奇。曹操曾

  • 战国时期秦国统一策略的演变(秦昭王篇)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秦武王首先将目光盯在了三晋中最弱小的韩国。为了避免三晋联合起来,武王首先派遣甘茂先到魏国,“约伐韩”。随后又让甘茂到了赵国,说服其“勿助韩”。接着,又让甘茂率兵进攻韩国的重镇宜阳。宜阳的战略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它即使韩国抵御秦国的最后屏障,又是秦国向东扩张的必由门户。韩国正是认识到宜阳的重要性,方才竭

  • 荆轲刺秦可以拯救燕国?秦始皇简直要笑掉大牙了,网友:馊主意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var1]首先荆轲就不是一个武功高强的刺客,在刺客列传中完全没有夸耀过荆轲的身手,相反一直在赞赏他的见识、心态与交游广阔,你让一个游侠去做刺客的工作,简直在开玩笑。其次看助手秦武阳,燕国大将秦开的孙子,十三岁就敢杀人的狠角色,可惜大殿上的表现也证明了他不是一个合格的助手。再次看计划,面见秦王,图穷

  • 春秋最强少年将军,十五岁力敌晋国大将,只带六百人杀退数万敌军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资料图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各诸侯国经常为一己私利而互相攻伐,结果大国常常吞并小国,最后导致了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局面。春秋时期,中原的晋国势力庞大,南方的楚国日渐崛起,这两大强国为了争霸就难免会发生“激情碰撞”。在晋楚的城濮之战中,楚国的一位十五岁少年尽显英雄本色,一人力敌晋国大将,并带人从数万晋兵

  • 秦王府的武将文士摩拳擦掌激动不已-《大唐上阳》025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任见:秦王府的武将文士摩拳擦掌激动不已-《大唐上阳》025 第七章 贞观其始李渊见尉迟敬德带甲持兵闯进宫来,极为震惊,不由问道:“何故如此进宫?难道有人作乱?”尉迟敬德答道:“启禀陛下,太子和齐王谋反,秦王已诛灭他们。担心惊动陛下,秦王派臣前来护驾。”025李渊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是唐朝的三个皇

  • 为什么秦惠文王在即位后便对商鞅下手,难道真的是为了老师报仇?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要讲的就是商鞅,商鞅主持下的变法,可谓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成功变法,秦国从一个天下不耻的弱国成为了西陲霸主,商鞅功不可没。就是这样的一位功臣,为什么秦惠文王在即位后便对商鞅下手,难道真的是为了老师报仇?[var1]当然为老师公子虔、公孙贾报仇这也是秦惠文王杀商鞅的原因之一。公孙贾其人在历史上的

  • 周一新书 | 豆瓣好书之《霸主崛起:春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来源:漫游泉乡)小马连环著,天地出版社 人生这场戏你喜欢哪样,哪样就会更好看周王东迁,王室式微,又值原本的中原霸主郑庄公、齐僖公纷纷退出历史舞台,中原陷入无伯的境地。在此背景下,外围夷族趁机发起对中原的猛烈攻击,一时之间,中原文化岌岌可危。黎明前的黑暗中,干啥啥不行、拿啥啥不剩的“野人”管仲,迈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