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国之重器《史墙盘》!200~750倍全放大,打造西周金文研究新范式,4开超大幅面,震撼首发!

国之重器《史墙盘》!200~750倍全放大,打造西周金文研究新范式,4开超大幅面,震撼首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301 更新时间:2024/3/18 2:32:28

史墙盘

新中国成立后最重要考古发现之一

树立金雍容典范

填补西周历史空白

绝不能错过的国之重器

史墙盘,

首批禁止出国文物64件之一,新中国成立后超长铭文青铜重器,

自1976年于陕西周原出土后,

近半个世纪以来一直备受考古界、古文字界、书法界关注。

但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可以如此清晰、多角度地欣赏史墙盘铭文的书法艺术,重新探索西周青铜器铭文的铸造工艺,了解七代周的功绩和文献失载的西周史官——微氏家族的世系!

实物高清图像、全形拓、平面拓全方位呈现

全篇铭文200倍微距放大

铭文、字模、拓本三位一体全比对

考古、古文字、书法专家共同研究

4开超大幅面

全网限量首发

《商周金文书法名品——史墙盘》

中国美术学院汉字文化研究所 宝鸡周原博物院 编

徐天进 总策划;张亚炜 曹锦炎 主编

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

“子孙永宝” 珍藏版(限量288册)

售价1280元

“君子雅好”限量版(限量688册)

售价968元(预售72小时,之后恢复8折)

(欲知两种版本详细区别,可直接拉至文末阅读)

预计发货时间12月5日

(由于4开制作工艺特殊,印制需70天以保证图书品质,请耐心等候)

《史墙盘》历经两年策划、实施、整理、研究,由中国美术学院、宝鸡周原博物院精诚合作,在各界专家和专业文物摄影师、技术精湛的拓制人员共同努力下,成就了此次具有开创性意义的“跨学科”解读。

上周,《史墙盘》出版项目过程的首次披露,得到了许许多多新老朋友的关注。

200倍微距放大,解密284字“青铜史书”史墙盘!考古、古文字、书法三大学科专家,共研新中国成立后出土超长青铜铭文!(点击查看推文)

读者纷纷留言、致电,询问这部史无前例的跨学科青铜器图录何时出版,

现在,我们将占用15分钟时间,为您逐一介绍《史墙盘》的成书始末、出版特色和学术意义。

1

集中展现西周金文之美

重新审视金文用笔顺序

打开你从未见过的金文空间

金文,是许多书法人的必修课,

但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

200倍放大《史墙盘》、高水平精拓、科学考古字模制作,将为你揭开西周金文书法艺术之谜!

/01/

作为书法范本的史墙盘

清晰拓本屈指可数

200倍微距放大,带来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

作为书法范本的《史墙盘》,仅有二玄社“中国法书选系列”、上海书画出版社“书法自学丛刊”两种拓、印都采用普通黑白印刷的版本。

此次全新的出版范式,将为我们打开广阔的金文空间!

· 开本

本次出版采用4开超大幅面,铭文的清晰程度堪称“天花板”级别。

·内容表现

限于成像技术和科学手段,20世纪80年代的史墙盘出版物因铭文原图采集不够清晰,笔画往往较为模糊或有明显缺失。

此次出版的铭文微距照片、超高质量拓片、硅胶字模都采用最新科技手段,以超高清图像呈现,给人以完全不同的视觉体验。

由于文物级别过高,史墙盘的展览次数相当有限,即便展出,也因其珍贵性,采用了高级别保护措施,观众只能隔着玻璃隐约看到盘内底部的铭文。

此次4开的超大出版物中,15厘米高铭文单字,圆润、浑厚、凝练的线条清晰可见,显得特别与众不同!

中国美院现代书法研究中心副主任鲁大东评价说:

此次出版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它(史墙盘)的文字让更多人能看见,更是想把文字的精神和它背后的力量传达给大家。

这个是什么力量?就是华夏民族先祖的精神力量。

此外,本次史墙盘拓本,拓印纸墨极为讲究,墨是乾隆紫玉光,纸是止水斋特别定制的六吉拓纸,止水先生凭其独有手法精拓而成,无论从精准度还是墨色表现等方面,都优于现有的流存拓本及出版物。

/02/

200—750倍放大史墙盘284字铭文

还原西周金文本真面貌

理解圆、厚、通之精神,不再难

随着金石学的发展,晚清以来的许多知名学者、书家,如罗振玉、王福庵、李瑞清等都曾书写金文。然每一位书家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表现形式,使得西周金文的临摹创作呈现不同的面貌。

实物墙盘铭文整体效果

原本全靠想象来脑补细节,现在却可以看到放大到15至40厘米不等的金文,当你看到一个放大了200—750倍的史墙盘铭文,关于金文“圆、厚、通”的各种疑惑自然迎刃而解。

关于此,中国美院书法系主任沈乐平教授说:

我们在篆书学习里经常讲的三个字:“圆、厚、通”,到底指什么?这次通过放大图片也好,通过细节照片的表现也好,能够为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金文的线条特征,以及技法上、手头技术上到底应该怎么看、怎么理解、怎么学习会很有帮助。

/03/

字模、铭文、拓本对比

再探金文书写笔顺的多种可能

大多数书家醉心于笔墨,而因资料的匮乏,往往对金文的笔顺关系不得其解。

而这次《史墙盘》以字模、拓本、铭文照片三方对比,实实在在给大家带来了关于金文书写笔顺的最新线索!

通过不下十几例的范字字模,可以发现西周金文铸造时笔画的书写顺序笔道转换内在衔接,与以往大家默认的可能并不完全相同。

譬如,铭文深度一致,但笔画之间会有上下交叠现象,笔画侧壁可能有倒斜度;

部分铭文笔画交接处较复杂,出现多种可能性;

284字(有5字重文、4字合文,实际占位275字符)、825张图片(字模、铭文、拓本各275张图)全部刊出,是迄今为止关于西周金文书法研究最为详实、精确的新资料

2

高清全景史墙盘

纹饰、铭文、铸造、色泽细节

延展考古研究空间

解读西周铜器文物

史墙盘是新中国成立后考古发现的重中之重!

即便如此重器,许多考古工作者也鲜有机会看过如此高清的史墙盘!

正如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良渚博物院院长徐天进所说:

这次《史墙盘》信息采集过程中所运用的照相技术和硅胶脱模技术,都是过去少有的。

在新的理念下,采用新技术和新方法,无疑可以在考古信息的提取和著录方面取得更好的效果,也为将来重新整理“旧材料”提供了极好的示范作用。

可以说,此次《史墙盘》的出版,以其科学性、丰富性和全面性,为当今学者延展了研究空间。

/01/

史墙盘器物及铭文各部分高清细节

为考古研究青铜器铸造提供一手资料

在考古界,“青铜器铭文是经过比较复杂的制范与浇铸步骤后形成”的观点已为通识,但整个铸造过程与细节依然是商周考古的重大课题,除了实验考古验证外,首先有赖于对原器物的深入研究。

通过《史墙盘》可看出,在铭文陶范制作时,由泥条构成的笔画之间的粘结度不同,粘结较弱的笔画在浇铸时受到铜液的冲击,极易脱离原位而漂移到其他位置,从而造成部分笔画的失铸

在下图“龢”“于”的图示中,被冲击而形成的漂移笔画清晰可见!“龢”字更有因为笔画被冲跑(或漏刻)而进行的补刻笔画(右侧红圈内即是)。这种补刻,在虢季子白盘上也有发现。

不同于以往图录仅将器物底部做缩略小图示意,本次出版将器物底部与正面俯视图等量视之,完全原大印刷。故而可见史墙盘底部圈足内,有明显的菱格状阳文磨损痕迹,让人不禁猜测它的形成原因......

由山西翼城大河口出土西周人顶盘可知:铜盘的一种使用方法,就是被顶于跪坐仆人的头部供贵族行“沃盥之礼”。史墙盘底部的磨损痕可能是使用留下的痕迹,这为其使用方式增添了新证据。

左二图为三星堆新出土铜顶尊人,右图为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大河口M1017出土的西周人顶盘

/02/

明确标识史墙盘中垫片位置

微距放大展现垫片痕迹与形态

解密西周铜器铸造的辅助工具

根据考古界已有的研究,铭文的深浅和位置与范、芯之间的支撑物有一定关联,为了使器物厚度均匀,避免铸造缺陷,同时减少凸起铭文的损坏,使用“垫片”是青铜器铭文铸造的常规做法。

史墙盘由于浇铸面大、铭文较长,故而需要较多垫片。

在此次图像采集中,专业文物摄影师对20余个垫片逐一进行了微距拍摄。

在图录中,我们将所有垫片的位置用红圈示意、字母标注,同时对应同一垫片展示高清大图。

/03/

史墙盘所在庄白一号窖藏文物色泽

告诉你青铜器并非都是黄铜绿锈

在你的印象中,青铜器都是黄铜绿锈?

如大克鼎的绿锈色,如四十三年逨鼎的黄铜色。

那,黑色的史墙盘将刷新你对青铜器的认知。

整个“庄白一号”坑窖藏,因被裹着草木灰埋藏在地下近三千年,器物表面受到土壤干湿、酸碱等若干因素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亮晶晶黑色的表层。

因此《周原庄白西周青铜器窖藏考古发掘报告》描写其:通体无锈,黝黑光亮

/04/

高清照片、全形拓、试拓稿、考古绘图

多角度展现纹饰之美

纹饰,是研究青铜器断代与探索艺术之美的重要元素。

《史墙盘》一书用实物照片、全形拓、平面拓、考古绘图四种表现方式,对纹饰进行不同形式呈现,多角度展现了以史墙盘为代表的西周青铜器纹饰内涵与艺术价值。

由此,我们可以就纹饰的铸造工艺、比例关系、抽象变形等等问题,从工艺角度进行更深入地欣赏和研究!

①垂冠分尾凤鸟纹:腹部饰

从上至下分别是凤鸟纹的实物照片、全形拓、平面拓、考古线图

②窃曲纹:圈足饰

从上至下分别是圈足的实物照片、全形拓、平面拓、考古线图

3

历史学、古文字学家高度关注

成果斐然200倍超高清图像

提供古文字、书法研究新视角

史墙盘出土以来,受到了考古、文献、古文字、书法等各界关注,此次出版汇聚9位不同领域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无论是在“补史”“正字”,还是在树立金文书法典范的层面上都有专业的讨论。

/01/

唐兰、徐中舒、李学勤、裘锡圭、于省吾、李零

汇集多位学者研究成果

保留原始释文手稿

全书按照发表顺序收录现当代著名古文字、历史学家6篇史墙盘研究成果,全面解读史墙盘的铭文与文献价值。

唐兰先生从史墙盘的意义切入,结合史料对史墙盘中的重要铭文作初步的解释,发掘有关西周昭王、穆王两代事迹,以及周王朝对异族的接纳、农业经济情况、青铜器的演变等诸多新资料。同时,对史墙盘释文进行了点校。

徐中舒先生将全书铭文分为12节笺释,每节置史墙盘原文于右,注释于左,通过《说文》《金文编》《尚书》《韩诗》《国语》等诸多文献,对史墙盘的字词予以释读并赋以新解。

李学勤先生通过隶定释文、标注文章韵脚,释读文词,对史墙盘的史料与文献价值予以高度的肯定,并期望以史墙盘为基准,将窖藏青铜器系联排列起来,为西周青铜器分期梳理一个难得的标尺。

裘锡圭先生在解读颂词的同时隶定文字,并从文字学的角度,肯定盘铭中释读与文体、语法的价值。

于省吾先生对史墙盘中的文字隶定、字词释读等问题予以补正,并依据史料文献,提出新见解。

李零先生从史墙盘的出土情况切入,着重对史墙盘的出土地点、史墙盘和窖藏中其他铜器的关系、铭文中的周代史实、史墙世系以及铭文风格和谥法问题再提新见。

此外,为尊重论文原貌,本书还收录了唐兰先生的原始手稿。

古文字学家对史墙盘研究做出的成果汇集一册,为研习者提供了莫大的便利!

/02/

曹锦炎教授汇集前辈学者研究成果

结合新出土其他文献再出新见

中国美术学院汉字文化研究所所长曹锦炎教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史墙盘铭文的字词内容提出新的见解。

他结合近年刊布的简牍资料以及青铜器物铭文,通过出土文献与今本的对读,探讨史墙盘字词新意。他认为,今人对史墙盘的认识与其铭文原貌存在差异,借由此次《史墙盘》的全面、高清出版,在集合新出土文献的基础上,有关史墙盘及西周金文的研究会更上层楼。

/03/

沈乐平、鲁大东等当代书法中坚力量

从高等教育、书法实践角度

重新审视史墙盘的艺术价值

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主任沈乐平教授以史墙盘为例,对金文在书法创作与高等书法教育中的意义进行了探讨。

他提出,高清实物铭文、字模、拓本比照的方式,可对金文的临摹与研究起到改良与思维重塑的作用。高清细节的微距摄影,更解决了以往书法教学中,金文铭文实物难以近距离观摩的无奈与遗憾。

同时,《史墙盘》的高清铭文实物与字模图像,对于篆刻教学有着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是“印外求印”的极佳体现。

中国美术学院鲁大东老师通过青铜器铭文范铸中的“书范说”,探讨铭文铸造与金文书写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此次高清微距摄影使得“细泥书范法”制作的青铜器铭文中,笔画的深浅、上下交叠、衔接等细节都得到了较好的体现。而这些问题,对于书写性的把握有着重要的学理意义和实践指导。

相信随着《史墙盘》高清出版,会有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涌现。

4

超高清1亿像素摄影

超大4开本 350dpi高标准印刷

打造金文出版新范式

4超大幅面、1亿像素,最高750倍微距放大《史墙盘》,今日开全网预售。

这是“考古与艺术”相结合理念在出版领域的一次全新尝试:

以完整、高清、科学,艺术为目标,

力求如实、如真、如美反映史墙盘的价值与意义。

请看目录:

/01/

全实点成像微距照片

超精细传拓技术

首次展现史墙盘细节高清全貌

科学的文物摄影、细致的专业精拓,是此次《史墙盘》出版的重要技术保障。

摄影,由拍摄《流眄洛川》和《清光鉴古》的专业文物摄影师任超担纲,采用微距、移轴同轴布光等成像技术,进行不同角度与距离的科学拍摄。

每张原始图片像素达到一亿,200-300兆的数据量。单图可达到70厘米乘40厘米的幅面最大输出。

跨页图片原图约100厘米乘70厘米!逾500兆!

由于史墙盘本身质感光洁,为了完美表现盘面的光泽,部分照片采用了同轴布光的方法,全部284字铭文呈现出完全一样的色泽、明暗,避免了以往青铜器拍摄中,使用环形布光或侧向布光造成的明暗不均和点块状反光的弊端。

同轴拍摄现场

同轴布光拍摄的均匀铭文照片

我们所看到史墙盘全形的高清大图,是利用“沙姆定律”,以移轴倾斜焦平面的方法拍摄,使成像平面与盘面平行,整个史墙盘无论口沿的近端还是远端,都处于清晰的范围之内,避免了一般摄影下整个器物口沿只有一个清晰带的问题。

移轴拍摄现场

之后还要对多张移轴拍摄的照片进行焦点合成,才能使整件器物从附耳、口沿到盘面、底足全部进入景深范围当中。

印刷呈现750倍放大的铭文和一些笔画局部,一张微距焦点合成的图片需要近百张原始照片,总数据量达到20GB(20480M)!

如此才有了本书中纤毫毕现、细节满满的“史墙盘”铭文!

承担此次铭文拓制的,是被誉为金石新出版标杆的《殷墟青铜器全形拓精粹》的传拓者——洹社成员孔震、李默甫,他们以极认真的态度,专业的技术、精良的材料,在确保文物安全的前提下,从平面到立体进行了深入、精细的铭文与古法全形的拓制。

此次出版,还增加了一项全新的内容:铭文字模

业内以专业著称的陕西十月文物保护有限公司,以科学、安全、有效的方法制作全部284字的史墙盘字模,使细致观察青铜器铸造时的笔画顺序、笔道转换成为可能。

/02/

超大4开 350dpi超常规印刷

高清展示史墙盘每个细节

从原大史墙盘到750倍铭文影像

4开,到底有多大?

来看《史墙盘》与本社已出版的8开、16开的《国家图书馆藏青铜器全形拓》以及iPhone手机的对比。

史墙盘,“国之重器”,装帧必须充满庄重感!

选用带有肌理和色织点的织物作为封面,大气中见

细节,沉稳而不失变化,一切刚刚好

封面上的烫金书名与略带斑驳的“史墙”二字的烫印效果,增强了肃穆庄严、华丽凝重的氛围感。

特别版选用和吉金颜色相仿的金色织物,在书斋中一缕暖光的照耀下,将焕发出特有的色彩。

350dpi超规格印刷,反复试纸、调色、上机测试,是上海书画出版社近年以来的常规动作,此次《史墙盘》的出版当然不能例外。

4开的超大幅面,令印刷和装订的难度成倍增加。

为了保证如此难得的素材有最佳的出版效果,每一页的颜色都要印刷均匀,一不留神就会出现偏差,另外,满版黑墨的晾干、封面的包布、密度板的压平、整体的串线齐整,每一步都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制作工期也变得更长。

70天,已经是我们能达到的最快速度。

因此,下单后需要多一些等待。

相信,我们的努力不会辜负大家的期待与支持!

/03/

珍藏版&限量版各具特色

中国美院无私资助 性比价高于市场同类50%

最后,说说《史墙盘》的版本区别和性价比。

《史墙盘》分为“子孙永保”珍藏版“君子雅好”限量版两个版本。

“子孙永保” 珍藏版

(限量288本)

售价:1280元

封面:特种布面(金色)

天猫旗舰店购书链接

①限量集史墙盘“子孙永宝用”铭文特制木板水印收藏证 + 专属钤印(沈乐平教授刊刻)

沈乐平老师为商周金文名品系列特别刻制古玺

云蓝阁王千喜特制“子孙永宝用”雕版、刷版

特制钤印木板水印收藏证将帖在珍藏版每册的最后一页

②《史墙盘》铭文拓片宣纸原大仿真复制(已托底)一幅

每一幅拓片的左下角都钤盖丁万里特别为此次出版所刻“岐邑宝尊彝”

可像鲁大东老师一样在侧边题跋并装框挂起,绝对是一幅不俗的艺术品

③《史墙盘》拓本铭文全文放大册页(8 张),每字左下侧都有朱砂小楷标注释文,释文由杭州师范学院书法教研室主任丁万里书写。

“君子雅好” 限量版

(限量688本)

封面:特种布(黑色)

售价:968.00 元

(75 折,预售 72 小时内)

1028 .00元

(恢复 8 折,预售 72 小时后)

足足53厘米高,35厘米宽,近14斤的重量

天猫旗舰店购书链接

《史墙盘》的出版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若非中国美术学院本着对学术的追求和对艺术传承的初心,慷慨资助,读者无法以低于市场定价50%的价格将如此“重器”收入囊中。

真心希望《史墙盘》的出版,能够为学界带来新的启发,正如本书出版说明中所说:

我们衷心希望“艺术与考古”方向的最新出版模式,可以对考古学、文字学、艺术学提供更加新鲜的素材,为学界、读者重新认识、定义传统文化,打开新的视角,并提供切实的帮助。

希望今后能在多方力量的支持下,对更多的商周青铜重器进行全新的解析和研究,从而在考古学、文字学和美学诸方面揭示出更多的意义。

值此首发之际,

特向所有为《史墙盘》项目付出辛苦努力的师友同道,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撰文 朱艳萍 张姣

李柯霖 魏书宽

摄影 李贵均 杨少峰

排版张箬溪李柯霖

统筹 余璇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欠周幽王一个公道,西周亡国是祸起萧墙,而不是烽火戏诸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几千年以来,故事的主角做幽王,被形容成一个白痴的色老头,因为他为了泡妞而亡国。不过这个故事本身有很多bug,随着考古新证据的出土,今天还给周幽王一个公道。先简单的复习一下,这个儿时就读过的故事。西周末年,周幽王宠爱美女褒姒,为了取悦褒姒,幽王听信奸臣虢石父的建议,点燃了烽火。诸侯们见到烽火赶紧领兵救

  • 张栻赞:公于是时,不下禹功-----岳珂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张宣公书简帖赞 朝代:宋代|作者:岳珂紫岩之传,原委一忠。溯而伊濂,根本一中。事君致身,其用则同。自我淑人,派于五峰。力久积真,至公而充。淳熙之间,天下为公。守道彬彬,洙泗之风。公于是时,不下禹功。据德游艺,言立志通。故其遗书,笔意俱工。我得而藏,敢忘所宗。渊渊其心,皓皓其容。学冠穹壤,名侪岱嵩。万

  • 商朝人那么喜欢占卜,为什么到了周朝,占卜就不流行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再加上商汤灭夏时,极力鼓吹自己是受上天指派来审判夏朝的,自己就是天之子,代天行事。所以,在商朝,天是最大的,大家做事情都要经过上天的指示,而这也就让占卜这个行业变得发达起来。说白了,这就是商朝统治者的愚民政策而已。图片来自网络,侵删那么,商朝统治下的周族人,有没有占卜的习惯呢?有,而且对占卜的钻研,

  • 殷墟我向往已久|来看3300年前的殷商文明之美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在殷墟诞生的“考古之最”数不胜数,如世界最大的青铜器、中国最早的文字、中国最早的“高速公路”、中国记载最早的女将军妇好以及能实证中国是世界最早使用马车的文明古国之一的车马遗迹等。从1928年正式开始发掘至今,殷墟已经历了近百年的考古历程,里面出土的大量甲骨文、青铜器、玉器、陶器、建筑遗址,系统展现了

  • 任见:商朝“前八后五”的迁徙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自契至于成汤,八迁。汤始居亳,从先王居。”《尚书·序》这样说。东汉的张衡,做有《两京赋》,其中的《西京赋》有句:“殷人屡迁,前八后五,居相圮耿,不常厥土。”这些文献都载称,殷商部落是特别喜爱迁徙的,这是殷商不同于前后其他族群的一大特色。说商人屡迁的“前八后五”,前后界限是什么?是建立统治政权的商汤

  • 封神中,纣王荒淫无道,为何闻仲却依旧对他十分忠诚?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之后,作为三妖之首的九尾狐狸精便假借妲己身体混入宫中,并顺利取得纣王专宠,就这样在妲己的魅惑之下,纣王不仅诛杀了很多商纣重臣,如:梅伯、赵启等等,甚至说就连正宫国母姜皇后也难逃厄运,最终也惨死于囹圄之中。当然,也正因为纣王如此的荒淫无道,才让很多原本对商纣忠心耿耿的文臣武将都弃商投周,像黄飞虎、苏护

  • 姜子牙到了齐国后,施行了哪些措施,才让齐国强大起来?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周朝建立后,姜子牙却从西周中央消失了。武王去世后,辅佐周成王的也是周公、召公这些姬姓王族人。那么,姜子牙哪里去了?当时,姜子牙被分封在了齐国,都城营丘。这一片地域,在商朝大部分是属于东夷的范围。图片来自网络,侵删商周时期,华夏文明四周的民族,被分为了: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东夷主要就是指东边

  • 陶寺文化中的青铜:为商周奠定物质和技术基础,揭开青铜时代序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华民族文明摇篮的黄河流域,‘丁村人’的故乡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附近,发现了四千多年前的龙山文化大型遗址。根据这个遗址的发掘,确定了我国中原龙山文化陶寺类型。这处遗址已成为探索我国‘夏文化’的重要研究对象,它的发现和发掘,标志着我国考古工作在晋西南探索‘夏墟’已经获得重大突破。” ——1

  • “既伐于崇,作邑于丰”:助纣为虐的秦、赵先祖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除了妲己之外,《封神演义》中刻画较多的两个奸臣是费仲、尤浑,尤浑此人历史上无记载,而费仲在战国文献中多次被提及。《墨子》说商纣王的卿士费仲是天下之暴人,而箕子、微子是天下的圣人。《韩非子·喻老》说周文王有玉版,胶鬲来索取不给,而费仲出面索取文王就给了,因为不想让贤臣胶鬲受宠;《内储说下》则说周文王

  • 古都安阳书写“甲骨文”新时代华章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一片甲骨惊天下(央广网发 安阳市委宣传部供图)安阳是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所在地、世界记忆遗产甲骨文出土地。甲骨文书屋成为群众身边的诗和远方(央广网发 张俊军 摄)午夜时分,巡防队员杜保平和他的同事在工作中迎接新一天的到来。29.47平方公里的殷墟遗址保护区,他们每天都要巡防至少一遍。包括巡防队员、村(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