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欠周幽王一个公道,西周亡国是祸起萧墙,而不是烽火戏诸

历史欠周幽王一个公道,西周亡国是祸起萧墙,而不是烽火戏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856 更新时间:2024/2/18 15:36:46

几千年以来,故事的主角做幽王,被形容成一个白痴的色老头,因为他为了泡妞而亡国。不过这个故事本身有很多bug,随着考古新证据的出土,今天还给周幽王一个公道。

先简单的复习一下,这个儿时就读过的故事。西周末年,周幽王宠爱美女褒姒,为了取悦褒姒,幽王听信奸臣虢石父的建议,点燃了烽火。诸侯们见到烽火赶紧领兵救驾,结果却救了个寂寞。

褒姒见状果然哈哈大笑,因此幽王多次点燃烽火,以至于诸侯都不相信了。之后犬戎来袭,幽王再次点燃烽火,但已无救兵,之后镐京失守,幽王被杀,褒姒被犬戎掳走,从此下落不明。

而幽王的儿子平王东迁,开始了东周时期。这个故事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算是先秦版的“狼来了”,告诉我们不能捉弄别人,以免自食恶果。

但是这个故事,本身就有满满的bug。首先诸侯国的问题。

整个周代有多少个诸侯国,很难考证,按照荀子的说法,周代至少71个诸侯国,这里面也包含着很多春秋战国时代的扛把子,如秦国、楚国、齐国等,这些诸侯遍布在整个华夏地区,而西周的镐京,位置在今天的西安市,离这里最近的诸侯国是秦国,也有几百里的路程。其他的更远,装备整齐的军队,没有一年半载是跑不到的。

幽王是整天没事干,在那边等诸侯,等一次,就是一年半载的。隔着数千里召集诸侯,等上年把月,只为了取悦褒姒?不太靠谱

接着是烽火,烽火是一种古老的,远距离传递讯息的方式。目前中国最早的烽火记录是,春秋末年到战国初期。周幽王那个时候有没有烽火还是个问号。

这个故事最早出自吕不韦的《吕氏春秋》。在吕氏春秋中,故事与司马迁的史记差不多,最大不同是,吕不韦的版本更扯,使用击鼓的的方式,召唤诸侯。这需要诸侯具有极佳的听力,否则听不到千里之外的鼓声。

这个故事被司马迁抄去后,可能觉得打鼓不切实际,而改成了烽火。此后,烽火戏诸侯就这样流传了3000年,幽王也变成了宇宙级的笑柄。

实际上,烽火戏诸侯,在先秦的其他文献都没有出现过,连什么都敢写的《竹书纪年》也没有记载,以至于许多历史学家都在怀疑真实性。

西周灭亡的原因,《国语》的记载则比较真实。《史记》说褒姒是6,7岁的宫女,怀了八年生出来的,文明的说,有着浓厚的神话色彩,不文明的说,司马迁爱扯淡。

而《国语》说幽王讨伐褒国,褒国把一名姓姒的美女献给了幽王,所以称为褒姒。 褒姒还给幽王生了一个小朋友,名字叫做伯服。之后褒姒和大臣虢石父内外联合,赶走了原本的太子宜臼,让幽王改立伯服为太子。

宜臼逃到外公家生申身。申王看自己的女儿被欺负,孙子被废,于是联鄫国与犬戎,要给周幽王一个教训,最后联军打爆了幽王,灭了西周。那个原本被废的太子宜臼,就是建立东周的周平王

这一切的谜题,在2008年,清华大学受赠的一批战国竹简中,有了一个清楚的轮廓。

竹简的记载大致与国语差不多,幽王的大老婆是申国的公主,所生的儿子为宜臼。 因为是嫡长子,宜臼被立为太子,后来在褒姒与虢石父的操弄下,宜臼被废,然后出逃到外公家,申国是西周的开国功臣,家世显赫,与周朝关系非常亲密,幽王与申王很有可能就是政治联姻,后来幽王废掉生皇后与太子,可以理解为宠爱褒姒,也可以理解为对申国提出政治挑战,而后者可能性比较大一点。

接着是清华竹简的独家记载,被废太子宜臼出逃后,幽王先起兵攻打申国,之后申国联合鄫国与犬戎攻破镐金,西周因此灭亡。

事情发展到这里,基本可以确定烽火戏诸侯是虚构的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张栻赞:公于是时,不下禹功-----岳珂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张宣公书简帖赞 朝代:宋代|作者:岳珂紫岩之传,原委一忠。溯而伊濂,根本一中。事君致身,其用则同。自我淑人,派于五峰。力久积真,至公而充。淳熙之间,天下为公。守道彬彬,洙泗之风。公于是时,不下禹功。据德游艺,言立志通。故其遗书,笔意俱工。我得而藏,敢忘所宗。渊渊其心,皓皓其容。学冠穹壤,名侪岱嵩。万

  • 商朝人那么喜欢占卜,为什么到了周朝,占卜就不流行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再加上商汤灭夏时,极力鼓吹自己是受上天指派来审判夏朝的,自己就是天之子,代天行事。所以,在商朝,天是最大的,大家做事情都要经过上天的指示,而这也就让占卜这个行业变得发达起来。说白了,这就是商朝统治者的愚民政策而已。图片来自网络,侵删那么,商朝统治下的周族人,有没有占卜的习惯呢?有,而且对占卜的钻研,

  • 殷墟我向往已久|来看3300年前的殷商文明之美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在殷墟诞生的“考古之最”数不胜数,如世界最大的青铜器、中国最早的文字、中国最早的“高速公路”、中国记载最早的女将军妇好以及能实证中国是世界最早使用马车的文明古国之一的车马遗迹等。从1928年正式开始发掘至今,殷墟已经历了近百年的考古历程,里面出土的大量甲骨文、青铜器、玉器、陶器、建筑遗址,系统展现了

  • 任见:商朝“前八后五”的迁徙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自契至于成汤,八迁。汤始居亳,从先王居。”《尚书·序》这样说。东汉的张衡,做有《两京赋》,其中的《西京赋》有句:“殷人屡迁,前八后五,居相圮耿,不常厥土。”这些文献都载称,殷商部落是特别喜爱迁徙的,这是殷商不同于前后其他族群的一大特色。说商人屡迁的“前八后五”,前后界限是什么?是建立统治政权的商汤

  • 封神中,纣王荒淫无道,为何闻仲却依旧对他十分忠诚?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之后,作为三妖之首的九尾狐狸精便假借妲己身体混入宫中,并顺利取得纣王专宠,就这样在妲己的魅惑之下,纣王不仅诛杀了很多商纣重臣,如:梅伯、赵启等等,甚至说就连正宫国母姜皇后也难逃厄运,最终也惨死于囹圄之中。当然,也正因为纣王如此的荒淫无道,才让很多原本对商纣忠心耿耿的文臣武将都弃商投周,像黄飞虎、苏护

  • 姜子牙到了齐国后,施行了哪些措施,才让齐国强大起来?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周朝建立后,姜子牙却从西周中央消失了。武王去世后,辅佐周成王的也是周公、召公这些姬姓王族人。那么,姜子牙哪里去了?当时,姜子牙被分封在了齐国,都城营丘。这一片地域,在商朝大部分是属于东夷的范围。图片来自网络,侵删商周时期,华夏文明四周的民族,被分为了: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东夷主要就是指东边

  • 陶寺文化中的青铜:为商周奠定物质和技术基础,揭开青铜时代序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华民族文明摇篮的黄河流域,‘丁村人’的故乡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附近,发现了四千多年前的龙山文化大型遗址。根据这个遗址的发掘,确定了我国中原龙山文化陶寺类型。这处遗址已成为探索我国‘夏文化’的重要研究对象,它的发现和发掘,标志着我国考古工作在晋西南探索‘夏墟’已经获得重大突破。” ——1

  • “既伐于崇,作邑于丰”:助纣为虐的秦、赵先祖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除了妲己之外,《封神演义》中刻画较多的两个奸臣是费仲、尤浑,尤浑此人历史上无记载,而费仲在战国文献中多次被提及。《墨子》说商纣王的卿士费仲是天下之暴人,而箕子、微子是天下的圣人。《韩非子·喻老》说周文王有玉版,胶鬲来索取不给,而费仲出面索取文王就给了,因为不想让贤臣胶鬲受宠;《内储说下》则说周文王

  • 古都安阳书写“甲骨文”新时代华章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一片甲骨惊天下(央广网发 安阳市委宣传部供图)安阳是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所在地、世界记忆遗产甲骨文出土地。甲骨文书屋成为群众身边的诗和远方(央广网发 张俊军 摄)午夜时分,巡防队员杜保平和他的同事在工作中迎接新一天的到来。29.47平方公里的殷墟遗址保护区,他们每天都要巡防至少一遍。包括巡防队员、村(社

  • 酒文化历史 | 夏朝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而作为第一代,距离我们现在是为遥远,所以,相关的文献资料也相当匮乏。不要说酒文化,就是基本的历史线索,都是断断续续的。后世人也只能从后来的许多资料里,零星地对夏朝酒文化作一些现代人的推测与探究。夏朝酒文化研究夏朝的酒文化,首先得搞清楚几千年前的夏朝在哪儿?而那个地方出土过什么东西?关于酿酒的原材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