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笼络殷商贵族,放出箕子:周武王如何笼络殷商的贵族?

笼络殷商贵族,放出箕子:周武王如何笼络殷商的贵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779 更新时间:2024/3/16 10:52:20

武王灭商,实际上是一次类似“斩首行动”的军事突袭。商纣王固然兵败身死,殷商的残余势力仍旧相当可观。“天命”真的转移到周人手中了吗?看起来,即便是周武王自己,对此也没有十足的信心,反而表现得忧心忡忡:“我未定天保,何暇寐”……

牧野一战成功,只在一夕之间,“小邦周”就一跃而为“天下共主”,但如何处理殷王朝的遗民并巩固对广大东部地区的统治,着实令新征服者伤透脑筋。根据《尚书大传》的记载,周武王曾向麾下大将师尚父(太公望、姜子牙)征求意见,这位在战场上大获全胜的赳赳武夫毫不含糊地回答,“爱屋及乌”,反过来也一样,既然已经诛灭纣王,干脆把商朝的百姓也全部杀光。假若武王果真采纳了这个意见,后世的儒生还敢不敢为“至仁(周武王)伐至不仁(商纣王)”这一说法洗地恐怕就不得而知了。周武王再问召公奭,得到的回答是“有罪者杀,无罪者活”。看起来,召公不主张不分青红皂白地“一刀切”,但大开杀戒还是免不了的。轮到最后回答的则是武王的兄弟周公旦。周朝怎么又有个周公?那是因为他的封地在岐山的周原。周公觉得还是应该让殷民“各安其宅,各田其田”,不去改变他们原有的生活状态。这与其说体现了周公饱含仁爱之心(后来的事实证明周公平叛时屠城并不含糊),倒不如说是认清现实后的量力而为,毕竟人数不多的周族要想稳固地统治历史悠久、人数众多的殷人,也只能以“怀柔”为上策。周武王听了周公的意见,自然感到正中下怀:“用你提出的办法治理殷人,又何愁他们不顺从我们,天下大治呢!”

河南洛阳周公庙,现为洛阳周公庙博物馆

为了笼络殷商的贵族,周武王命令召公将那个因不满纣王倒行逆施,装疯卖傻而身陷囹圄的箕子放出监狱。还命令毕公高将其他被纣王关起来的商朝贵族平反昭雪。与此同时,周武王又指令南宫括将纣王藏在鹿台的财富都散发掉,又把官仓的粮食分给那些没吃没喝的人,从而使下层殷民也得到了好处。接下来,武王进一步将原来商朝都城周围的地方分封给商纣王的儿子武庚(禄父),让他继续在这里管理商朝的遗民,并作为周朝的一介诸侯,“奉其先祀勿绝”。

这些措施,就是后世儒家所津津乐道的“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可以想见,因此在短时间内,被征服的商族与作为征服者的周族之间的尖锐矛盾得到了一定的缓和。若非如此,周武王恐怕也不敢向天下展示出不再用兵的姿态——“纵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虚;偃武干戈,振兵释旅:示天下不复用也。”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国之重器《史墙盘》!200~750倍全放大,打造西周金文研究新范式,4开超大幅面,震撼首发!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史墙盘新中国成立后最重要考古发现之一树立金文雍容典范填补西周历史空白绝不能错过的国之重器史墙盘,首批禁止出国文物64件之一,新中国成立后超长铭文青铜重器,自1976年于陕西周原出土后,近半个世纪以来一直备受考古界、古文字界、书法界关注。但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可以如此清晰、多角度地欣赏史墙盘铭文的

  • 历史欠周幽王一个公道,西周亡国是祸起萧墙,而不是烽火戏诸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几千年以来,故事的主角做幽王,被形容成一个白痴的色老头,因为他为了泡妞而亡国。不过这个故事本身有很多bug,随着考古新证据的出土,今天还给周幽王一个公道。先简单的复习一下,这个儿时就读过的故事。西周末年,周幽王宠爱美女褒姒,为了取悦褒姒,幽王听信奸臣虢石父的建议,点燃了烽火。诸侯们见到烽火赶紧领兵救

  • 张栻赞:公于是时,不下禹功-----岳珂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张宣公书简帖赞 朝代:宋代|作者:岳珂紫岩之传,原委一忠。溯而伊濂,根本一中。事君致身,其用则同。自我淑人,派于五峰。力久积真,至公而充。淳熙之间,天下为公。守道彬彬,洙泗之风。公于是时,不下禹功。据德游艺,言立志通。故其遗书,笔意俱工。我得而藏,敢忘所宗。渊渊其心,皓皓其容。学冠穹壤,名侪岱嵩。万

  • 商朝人那么喜欢占卜,为什么到了周朝,占卜就不流行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再加上商汤灭夏时,极力鼓吹自己是受上天指派来审判夏朝的,自己就是天之子,代天行事。所以,在商朝,天是最大的,大家做事情都要经过上天的指示,而这也就让占卜这个行业变得发达起来。说白了,这就是商朝统治者的愚民政策而已。图片来自网络,侵删那么,商朝统治下的周族人,有没有占卜的习惯呢?有,而且对占卜的钻研,

  • 殷墟我向往已久|来看3300年前的殷商文明之美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在殷墟诞生的“考古之最”数不胜数,如世界最大的青铜器、中国最早的文字、中国最早的“高速公路”、中国记载最早的女将军妇好以及能实证中国是世界最早使用马车的文明古国之一的车马遗迹等。从1928年正式开始发掘至今,殷墟已经历了近百年的考古历程,里面出土的大量甲骨文、青铜器、玉器、陶器、建筑遗址,系统展现了

  • 任见:商朝“前八后五”的迁徙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自契至于成汤,八迁。汤始居亳,从先王居。”《尚书·序》这样说。东汉的张衡,做有《两京赋》,其中的《西京赋》有句:“殷人屡迁,前八后五,居相圮耿,不常厥土。”这些文献都载称,殷商部落是特别喜爱迁徙的,这是殷商不同于前后其他族群的一大特色。说商人屡迁的“前八后五”,前后界限是什么?是建立统治政权的商汤

  • 封神中,纣王荒淫无道,为何闻仲却依旧对他十分忠诚?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之后,作为三妖之首的九尾狐狸精便假借妲己身体混入宫中,并顺利取得纣王专宠,就这样在妲己的魅惑之下,纣王不仅诛杀了很多商纣重臣,如:梅伯、赵启等等,甚至说就连正宫国母姜皇后也难逃厄运,最终也惨死于囹圄之中。当然,也正因为纣王如此的荒淫无道,才让很多原本对商纣忠心耿耿的文臣武将都弃商投周,像黄飞虎、苏护

  • 姜子牙到了齐国后,施行了哪些措施,才让齐国强大起来?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周朝建立后,姜子牙却从西周中央消失了。武王去世后,辅佐周成王的也是周公、召公这些姬姓王族人。那么,姜子牙哪里去了?当时,姜子牙被分封在了齐国,都城营丘。这一片地域,在商朝大部分是属于东夷的范围。图片来自网络,侵删商周时期,华夏文明四周的民族,被分为了: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东夷主要就是指东边

  • 陶寺文化中的青铜:为商周奠定物质和技术基础,揭开青铜时代序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华民族文明摇篮的黄河流域,‘丁村人’的故乡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附近,发现了四千多年前的龙山文化大型遗址。根据这个遗址的发掘,确定了我国中原龙山文化陶寺类型。这处遗址已成为探索我国‘夏文化’的重要研究对象,它的发现和发掘,标志着我国考古工作在晋西南探索‘夏墟’已经获得重大突破。” ——1

  • “既伐于崇,作邑于丰”:助纣为虐的秦、赵先祖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除了妲己之外,《封神演义》中刻画较多的两个奸臣是费仲、尤浑,尤浑此人历史上无记载,而费仲在战国文献中多次被提及。《墨子》说商纣王的卿士费仲是天下之暴人,而箕子、微子是天下的圣人。《韩非子·喻老》说周文王有玉版,胶鬲来索取不给,而费仲出面索取文王就给了,因为不想让贤臣胶鬲受宠;《内储说下》则说周文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