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大矛盾正是引发周朝的三监之乱,周公旦的解决方案影响如此深远?

三大矛盾正是引发周朝的三监之乱,周公旦的解决方案影响如此深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248 更新时间:2024/1/20 11:52:39

平息三监、武庚和东夷联合掀起的叛乱之后,面对百废待兴的天下,周公旦需要找到一条消弭矛盾、长治久安的道路,此时这些问题横亘在历史的车轮之前,如果周朝不能迈过去,那么他们的成功只能是昙花一现:

首先,虽然武庚已经被杀,殷都也被夷为平地,但是经过七百余年的统治,商王朝的根须已经深深地扎入了三门峡以东的土壤,大量殷商氏族仍然分布在殷都之外的广袤大地上,虽然此时在强大的周军面前他们恭顺服从,但是在未来假如形势有变,这些商王朝遗民仍然拥有掀起叛乱的能力。周武王在伐纣成功之后,依然忧心忡忡,就是因为“维天建殷,厥征天民,名三百六十夫,弗顾,亦不宾灭。用戾于今。”(大意:当初商王朝建立,有三百六十个贤人,虽然他们的后代已经不服从天命了,但是到现在仍然没有灭亡,一直延续到现在)后来的叛乱证明了武王的担忧并非多余,而周公定乱之后,这些商王朝遗民虽然遭受了打击,但是周人大概也无力将其全部剿灭,他们仍将在很长时间里成为王朝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第二,在武王伐纣和周公定乱两场大战中,周人战胜商王朝的军队是一支“联军”,其中既有周原的居民,也有长期与周人通婚的以姜子牙(师尚父)为首的姜姓羌人,以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等部族派出的军队。联军在彻底战胜商王朝之后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在此之后,联军还会像过去一样继续团结在周人的旗帜下吗?他们看到了商王朝庞大的财富和国土,他们能够承认周天子对战后利益的分配吗?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身为周武王的兄弟,都在武王死后为了争夺继承权对周成王和周公旦兵戈相向,其他的盟友在未来不也是很有可能为了争夺利益而挑战周王朝的权威吗?

第三,最强大的敌人商王朝虽然已经倒下,但是新生的周王朝疆域周边还有其他敌人的存在,例如在三监之乱中,东夷诸国就与武庚勾结,在东方对周王朝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周公旦在平定东夷时,采用了与东夷小国媾和,集中力量攻击奄、薄姑(蒲姑)、丰伯等东夷大国,这样做的好处是很快地平息了东夷叛乱,却在东夷之地留下了不少小国,这些小国和周王朝之间的友谊并不牢固,仍然是王朝未来的隐患。

周人和殷商遗民的矛盾、周人内部的矛盾、周王朝和外部异族的矛盾三大矛盾正是引发三监之乱的根本原因,周公旦作为周王朝的掌舵人,必须想办法彻底消灭这三个矛盾,否则战事永远不会有停止的一天,周人迟早会在一场更庞大的反叛中失去他们获得的一切。

周公旦和周王朝的开国元勋们想必也苦苦思索过,最后他们拿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分封制度。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西周的分封制度究竟是什么?为何对中国历史影响如此深远?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提到西周的政治制度,大多数人想到的第一个词一定是“分封”。的确,“封邦建国”是西周政治制度中最具特色、也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制度,然而分封却也是最被人误解的制度。长期以来,人们总是认为分封制是周天子将国土分割赏赐给自己的兄弟、诸子,让他们成为“诸侯”,这些诸侯名义上是周王的臣属,实际上则是那片国土上

  • 虢国在哪儿?它的国君为何要给周幽王出“骊山烽火戏诸侯”的馊主意?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齐、鲁地处山东,距离西周王都镐京非常遥远。这当然不是说,周天子的王畿里就不存在诸侯了。正如《贞观政要·封建篇》所说:“天下五服之内,尽封诸侯,王畿千里之间,俱为采地。”那些王都镐京附近的封国国君一般具有双重身份。他们除了作为诸侯国国君之外,还在王室内领有职务,像西周前期的周公、召公等人,都是王室的

  • 《史记》所载有误,西周并不存在一个燕国?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无论鲁国,还是虢、郑,其公族都是姬姓。从中也可看到同姓诸侯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情况与此相同的还有燕国。就像鲁国的诞生与大名鼎鼎的“周公”密切相关一样,燕国与“召公”也有着渊源。召公姓姬名奭。有一种说法认为他是周文王的小儿子或者庶子。不过也有人认为,他只是西周王室的支系。无论如何,召公在周初总是一位地

  • 西周五爵制中的“伯”和“子”都不是爵位,那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在西周众多的铭文记录中,“伯”的出现频率极高,大量贵族都以“伯”为称呼,如此泛称似乎也体现不出“伯”作为“五等爵制”中的一个中高级爵位应有的地位。“伯”的地位有时候很低,例如著名的宜侯夨簋铭文中说,周王赏赐宜侯夨“在宜王人十又七生”以及“奠七伯”,就是在赐予宜侯夨宜地从属于王室的家族17个以及郑地

  • 西周贵族“公侯伯子男”的五等爵真的存在过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提到西周的政治制度,许多人脑海中浮现的就是这样的面貌:以等级制度为体、礼乐制度为用的森严政治体系。在作为制度基础的“等级制度”,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则是将贵族爵位由高到低依次分为“公、侯、伯、子、男”的“五等爵”制,在五等爵划分的基础上,器用、服装、乐舞等均以爵位高低为依据,形成了严格而鲜明的“礼乐制

  • 谁是西周诸王中最具传奇色彩的天子?“神人”光环从何而来?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西晋太康(280—289)年间,汲郡(今河南卫辉,战国时是魏国的封地)一带发生了一件怪事。先是盗墓贼不准(fōu zhǔn,汲郡人)挖到一座500多年前的古墓(战国魏王墓),挑走了不少贵重物品。没隔几天,官府收到消息,再来“探宝”,只不过他们要找的宝物和父老乡亲眼中的不太一样,成捆竹简从古墓里被搬

  • 姜子牙建立的齐国历经658年,如何被田氏代替?背后原因是9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在18个异姓诸侯国中,就有齐国与陈国,齐国的始封君就是姜子牙,也就是吕尚,他是炎帝的后人,在商朝末年,姜子牙辅佐周文王与周武王两代天子,被周武王称为师尚父,姜子牙的封地在当时整个天下的最东边,也就是今天的山东半岛,建都于营丘,后改名为临淄,姜子牙就是姜姓吕氏的始祖,姜氏齐国存在了658年。陈国的始封

  • 金杖、青铜神树、丝绸……段渝“解码”青铜时代的神权文明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神秘的三星堆,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当古蜀文明从曙光乍现的宝墩文化时期迈进青铜时代的三星堆文化时期,这一长江上游的区域文明空前繁盛起来。这里出土的造型独特的青铜器,展示着3000多年前古蜀人无与伦比的想象力,也给专家解码三星堆谜团带来了新线索。讲座现场,图据广汉市融媒体中心10

  •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王献华:以亚欧大陆青铜时代宏观视野看三星堆文明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从大兴安岭到河西走廊,穿过大凉山到云贵高原,这一自东北向西南形成的文化地带,在考古学上,被称为半月形文化传播带。从新石器时代后期直至铜器时代,活动于这一区域之内的为数众多的民族留下了若干共同的文化因素,这些文化因素有着大量相似的特征,难以用“巧合”来形容。三星堆正处于这个文化带的核心位置。王献华做主

  • “史为掌书之官,自古为要职”:除了记载和占卜,商代史官还做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除了记载占卜过程外,商代史官还负有记载殷商先公先王世系的职责。商代统治者具有浓厚的崇祖观念,他们重视对祖先的祭祀崇拜,定期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进行这方面活动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要明确祖先的世系。史官们把自契以来殷商先公先王世系系统而完整地记载下来。西周以来许多文献材料,都涉及商的先公先王,尤其是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