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盘点发动神龙政变,推翻武周,恢复李唐的五大功臣,看你知道几个

盘点发动神龙政变,推翻武周,恢复李唐的五大功臣,看你知道几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918 更新时间:2024/2/4 4:29:38

张柬之

一、张柬之(625年—706年),字孟将,襄州襄阳县(今湖北省襄阳市)人。唐朝名相。

张柬之年轻时涉猎经书史籍,补缺为太学生。考中进士后,起初调任清源县丞。永昌元年(689年),这时张柬之已经六十四岁了,参加了朝廷以贤良科目召试,名列第一。才开始在中央任官。

武则天称帝后,曾询问宰相狄仁杰哪有人才,狄仁杰多次推荐张柬之。宰相姚崇出任灵武军使,即将程,武则天问姚崇百官中可任宰相的人,姚崇说也极力推荐张柬之。武后当天就授张柬之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即宰相。

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病重,武则天宠臣张易之和张昌宗掌握大权,张柬之、崔玄暐与中台右丞敬晖、司刑少卿桓彦范以及相王府司马袁恕己谋划杀掉张易之和张昌宗。之后,张柬之劝说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一同加入。

不久,张柬之、崔玄暐、桓彦范与左威卫将军薛思行等人率领左右羽林兵五百余人来到玄武门,派李多祚、李湛及内直郎、驸马都尉安阳人王同皎到东宫去迎接李显。众人陪同李显来到玄武门,进入宫中。此时武则天在迎仙宫,张柬之等人在迎仙宫的走廊里将张易之和张昌宗斩首,然后进至武则天居住的长生殿,在她周围环绕侍卫。之后众人要求武则天还政于太子李显。接下来张柬之等人逮捕了张易之、张昌宗等人同党,将他们全部处斩。

之后,武则天颁下制书,武则天将帝位传给李显,恢复李唐江山。李显登基后,论功提拔张柬之为天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汉阳郡王。不久,张柬之遭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排挤,武三思以张等五大臣诬陷韦后为由,向李显中伤他们,李显于是下诏,同时免去他们的宰相职务。

张柬之失权后,回襄州养病。不久又遭贬,并流放到泷州(今广东罗定),忧愁愤懑而死,享年八十二岁。唐睿宗追赠张柬之为中书令,谥号文贞。

崔玄暐

二、崔玄暐(639年~706年),本名崔晔,字玄暐,博陵安平(今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人。唐朝宰相。

崔玄暐出身博陵崔氏。崔玄暐年轻时以学行著称。龙朔二年(662年),崔玄暐考中明经科,开始入朝为官。

崔玄暐为官期间,性情耿直,从不私下接受官员请托,因此受到权贵的忌恨。长安年间,崔玄暐担任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即宰相)。此前,酷吏来俊臣、周兴等酷吏贪图封赏,诬陷良善,抄没数百家。崔玄暐拜相后,上表皇帝,为他们陈述冤屈。武则天感悟,将这些人全部赦免。

神龙元年(705年),崔玄暐与桓彦范、敬晖、张柬之、袁恕己等人趁武则天病重,发动兵变,拥立皇太子李显登基,是为唐中宗,因功擢升中书令,封博陵郡公。后来,武则天侄子武三思多次在中宗面前进谗。中宗采用明升暗降之计,封崔玄暐为博陵郡王,罢去其宰相之职。

一年后,唐中宗再次听信武三思谗言,贬崔玄暐为均州(今湖北丹江口)刺史。后来,武三思又诬陷崔玄暐等人与驸马王同皎同谋作乱。崔玄暐又被贬为白州(今广西博白)司马,削去封爵。不久,武三思暗中宣扬韦皇后淫乱后宫之事,并嫁祸给崔玄暐等人。唐中宗大怒,将崔玄暐流放古州。

崔玄暐在流放途中病逝,时年六十九岁。唐睿宗时期,崔玄暐被追复官爵,赐谥文献。

敬晖

三、敬晖(?-706年),字仲晔,绛州太平县(今山西省临汾市)人。唐朝宰相。

敬晖早年以科举入仕,历任卫州刺史、泰州刺史、洛州长史。不久,武则天前往长安,任命敬晖为东都副留守。他为官清廉,受到武则天的嘉奖。长安三年(703年),敬晖拜中台右丞,加银青光禄大夫。

不久,武则天病重,张易之与张昌宗侍奉左右,把持宫门,不许大臣探视。敬晖与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人决定趁机发动兵变,逼迫武则天退位,复辟唐朝。张柬之利用职权安排桓彦范、敬晖为羽林军将军,让他们掌握禁军。不久,敬晖暗中拜谒皇太子李显,密陈政变计划,得到李显的赞同。

神龙元年(705年),敬晖与张柬之等人闯入玄武门,直达迎仙宫集仙殿,并诛杀张易之兄弟。次日,武则天禅位于李显,是为唐中宗。敬晖被加封为金紫光禄大夫,升任侍中,赐爵平阳郡公,不久又进封齐国公。

之后,敬晖上表劝谏给武氏宗亲降爵。唐中宗于是将武氏诸王降为公爵。武三思非常恼怒,在唐中宗面前不断进谗,并提出明升暗降的计策。不久,敬晖被罢去宰相之职,被封为平阳郡王。敬晖等人被罢相后,虽被封为郡王,但却大权旁落,从此受制于武三思。

不久,敬晖接连被贬,最终被贬为崖州司马,并剥夺封爵。之后,武三思诬陷敬晖等五人谋反,唐中宗将敬晖流放琼州,禁锢终身。武三思还不放心,命周利贞假传圣旨,最终将敬晖杀死。

唐睿宗时期,敬晖被追复官爵,赐谥肃愍。

桓彦范

四、桓彦范(653年-706年),字士则,润州曲阿县(今江苏省丹阳市)人。唐朝宰相。

桓彦范出身谯国桓氏,为人慷慨豪爽,早年以家族的恩荫出仕,之后受到狄仁杰的赏识,擢升为监察御史。不久,桓彦范升任御史中丞,多次上奏劝谏武则天。

神龙元年(705年),桓彦范与张柬之、敬晖等人率五百羽林军向宫中进发,并命李湛、李多祚前往东宫,将李显接到玄武门。禁军见太子出面,鼓噪不已,桓彦范等人遂簇拥着李显闯入玄武门,直达迎仙宫集仙殿,并诛杀张易之兄弟。次日,武则天禅位于李显,是为唐中宗。

唐中宗复位后,桓彦范因功被任命为纳言,并封上柱国、银青光禄大夫、谯郡公。后来,韦皇后干预朝政。桓彦范上表劝谏,唐中宗不听。不久,唐中宗又宠幸方士。桓彦范再次上表反对,唐中宗仍旧不听。

当时,武三思仍在朝中为相,对桓彦范逼武则天退位之事非常痛恨,又担心桓彦范会逐渐铲除武氏,便与韦皇后私通,在中宗面前不断进谗。不久,桓彦范被罢去相位,封扶阳郡王,赐姓韦氏。

之后,唐中宗于是将桓彦范贬为泷州司马,并剥夺封爵。武三思又诬陷桓彦范等五人要谋反,唐中宗便将桓彦范流放瀼州,禁锢终身。武三思担心桓彦范等人会复起,命周利贞假传圣旨,将其杀死。桓彦范时年五十四岁。

唐睿宗时期,桓彦范被追复官爵,赐谥忠烈。

袁恕己

五、袁恕己(?-706年),沧州东光(今河北东光)人,唐朝宰相。

袁恕己出身汝南袁氏,在长安年间官至司刑寺少卿,兼相王府司马。

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病重。袁恕己与张柬之、崔玄暐、桓彦范、敬晖等人趁机发动兵变,诛杀张易之兄弟,拥立唐中宗复位。他随相王李旦统率南衙禁军,以防止不测,捕获张氏党羽,因功升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并封银青光禄大夫、南阳郡公,不久又升任中书令,加特进。

之后,武三思与韦皇后私通,并在中宗面前不断进谗,并提出明升暗降的计策。袁恕己被罢去宰相之职,加封南阳郡王。

不久,袁恕己也被贬出朝廷,唐中宗于是将袁恕己贬为窦州司马,并剥夺封爵。 同年,武三思暗中命人将韦皇后淫乱后宫之事大肆宣扬,并嫁祸给袁恕己等人。唐中宗大怒,将袁恕己流放环州。不久,武三思命周利贞杀害袁恕己。

唐睿宗时期,袁恕己被追复官爵,赐谥贞烈。

欢迎关注我,看更多历史内容。

【原创声明:本文由作者编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更多文章

  • 为什么李建成会在皇位争斗中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建成当皇帝,李建成与尹妃吻戏,哈密李建成照片

    其实,李建成当然不像过去描述的那样无能,但李建成失去皇位,也并非偶然现象。1、李世民并不代表自己其实李世民和李建成的斗争,本质上来说,并不是李建成和李世民的斗争,而是唐朝军功集团和皇权之间的斗争。只不过区别在于,军功集团的话事人李世民,恰好是唐高祖的嫡次子。因此本质上来说,李世民和李建成的斗争,是李

  • 桓温篡夺东晋大权后,为何没能登基称帝?原因有三个!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东晋桓温出生年月,东晋驸马桓温,桓温是东晋人还是西晋人

    掌握东晋大权后,桓温改善吏治,抑制兼并,实施土断,重视民间疾苦,改善教育。宁康元年(373年)七月,桓温病逝于姑孰,享年六十二岁,追赠丞相,谥号宣武,丧礼依照安平献王司马孚、西汉大司马霍光的旧例。元兴二年(403年),其子桓玄篡位称帝,建立桓楚,追尊皇帝,庙号太祖,安葬于永崇陵。那么,问题来了,桓温

  • 苏轼不多见的一首写离别的词,感情深沉哀婉,胜过李商隐的无题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苏轼离别的诗句有哪些,李商隐苏轼,苏轼写离别朋友的词

    苏轼江神子恨别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词的大意是:流离天涯,我的思绪无穷无尽。相逢不久,便又匆匆别离。拉着佳人的手,我只能采一枝暮春的花,含泪赠别。你问

  • 《万历佑明》:少年天子成长记,从万历元年开始讲起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万历为啥拒绝继续万历新政,万历佑明免费阅读,万历后期历史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本三江新书。《万历佑明》,枫渡清江,5级作者,18万字连载中。分类:历史-两宋元明。简介:朱翊钧:朕是万历皇帝,朕决定这一世,不怠政了!护佑大明。不负先生,不负所掌之赫赫皇权!【简评】他名下还有《签到奖励一个亿》《穿越明朝当暴君》两本完结作品,后者是精品文,202万字。从都市题材转型

  • 历史故事:《大宋开国》宋太祖-从“大侠”到开国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太祖经典资料,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大宋开国十大王爷

    我最近在听历史有声课,听着老师把历史用一个个的小故意讲出来,真的很有意思。只是每天只有15分钟的课,真的是听得不过瘾。正巧,我发现了一本通俗易懂的历史书《大宋开国》,那么,就先从宋朝学起来吧。历史故事《大宋开国》封面《大宋开国》,是一部通俗类的历史读物,本书以北宋开国六十年(960-1020)为时限

  • 明朝第一忠臣被冤斩,锦衣卫抄家落泪,太后得知水米不进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伯温死后锦衣卫抄家,锦衣卫严府抄家后续,明朝灭亡时15万锦衣卫在干嘛

    大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的八月十八日清晨, 大明王朝的金殿内传来了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哭声。这是大明王朝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朝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朝会将决定着大明王朝的命运。朝会的主题很简单:是逃还是战? 一、 一个月前,明朝接到情报:也先率领瓦剌军队来犯。明英宗朱祁镇在太监王振的煽惑下,

  • 野史:朱元璋质问蒙古才女:天下什么东西最大?女子答:忠孝最大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为严明军纪杀江南才女,朱元璋野史在线阅读,朱元璋对蒙古女子和男子政策

    2020年8月8日上午,位于西安市的明代秦王府城墙遗址部分坍塌。这一事件经媒体报道后,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座秦王府是大明洪武三年,朱元璋下旨为他的二儿子秦王朱樉修建的。从下旨修建到完工,“整整修了七年。王府内有3宫5殿863个房间,明代共有9代14位秦藩王在此居住过。朱元璋一生有26个儿子,其中

  • 包拯出殡,21口棺材同时从城门抬出,盗墓贼从此立下一规矩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包拯出殡全过程视频,包拯下葬时间,包拯下葬时为何用了二十多口棺材

    北宋名臣包拯,以清廉公正而闻名于世,被世人称作是“包青天”,他那大公无私的青天形象早已融入在百姓心中。包拯一生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广为流传,人们称赞包拯是“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在百姓的心中,包拯的地位很高,他为官清廉,又勤政爱民,还敢于直谏,为国家和百姓尽心尽力,后世人将其看作是清官的代名词

  • 在明朝,你家突然被一群人砸得稀巴烂!那就要恭喜你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女性内衣,老梁讲明朝历史40分钟,明朝十六帝顺序列表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说的就是读书人的辛苦和回报,默默无闻苦读十余载,一朝高中,就能天下闻名。不过这说的有点夸张,可是按照真实的情况来看,古代读书人中举确实能改变现有的家庭状况,并且以后的升迁和际遇都跟普通老百姓划开了界限,所以无数的人想要高中状元,以获得晋升的机会。在明代,如果按照民间

  • 故事:张献忠入川杀戮重引出什么异兽?他最终葬在哪里?藏宝何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上张献忠藏宝的故事评价,张献忠入川路线图,入川屠蜀张献忠完整版

    大明崇祯17年7月半,成都城外一场鏖战过后,方圆几十里地被凝血染黑了泥土,残破的尸骸四处零落。向晚的凉风掠过,把浓重的血腥味挥洒到空气中,远远地引来了阵阵野狼的嚎叫,还有更遥远处,沉闷的虎啸。月亮升起来的时候,远近一片朦胧,似雾似幻的残烟、水汽倏忽飘过,里面似乎隐藏着许许多多诡异的阴影,不时遮盖住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