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李建成会在皇位争斗中失败?

为什么李建成会在皇位争斗中失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474 更新时间:2024/1/21 1:40:01

其实,李建成当然不像过去描述的那样无能,但李建成失去皇位,也并非偶然现象。

1、李世民并不代表自己

其实李世民和李建成的斗争,本质上来说,并不是李建成和李世民的斗争,而是唐朝军功集团和皇权之间的斗争。只不过区别在于,军功集团的话事人李世民,恰好是唐高祖的嫡次子。

因此本质上来说,李世民和李建成的斗争,是李世民代表的军功集团,和李建成背后的皇权之间的斗争。

其实,在乱世中取得天下的王朝,选择在立国之后清洗军功集团,是一种传统。比如西汉刘邦刘恒父子就是典型:刘邦在世的时候,铲除了外姓诸侯王,而刘恒在位期间,直接肃清了军功集团的影响。所以到了汉景帝时代,军功集团已经不复存在,影响西汉朝政的,往往是外戚。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西汉崩盘。

唐朝得天下的情况和秦朝类似:秦朝二世皇帝在位期间,天下大乱,刘邦在乱世中脱颖而出,成为新王朝的开创者。而隋朝的二世皇帝杨广在位期间,在杨广开足马力的折腾下,隋朝陷入崩盘状态,李渊父子也是在这个背景下,挫败群雄,建立了新王朝。

随着唐朝天下坐稳,作为皇帝,需要考虑的就是铲除、瓦解军功集团。所以随着天下太平,李渊选择支持李建成打压李世民,不断压缩李世民的军权,分化李世民麾下的将领谋士。

2、李世民的反击

对于李渊、李建成的清洗、打击,李世民所能做的,就是反击。甚至即便是李世民萌生退出想法,打算做一个闲云野鹤,只怕李世民背后的“秦王集团”也不会答应。换句话说,此时的李渊、李建成父子的皇权,和李世民背后的秦王集团,已经各自绑架了彼此的话事人,一场火并在所难免。

因此在退无可退的基础上,李建成和李世民开始了互相斗争:李建成派人下毒谋害李世民,暗杀活动层出不穷,而李世民也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反击,甚至还对李建成手底下的人采取了策反拉拢手段。一时间,大唐帝国的高层暗流涌动。

最终,到了武德九年——李渊在位最后一年的夏季,玄武门事变爆发,李世民的秦王集团诛杀了李建成,唐朝初年的夺嫡斗争这才落下了帷幕。

而斗争中,李建成之所以失败,个人觉得,原因在于两点:

第一,李建成的手段层次偏低。李建成为了打击李世民,采取的手段过于粗放:比如李建成认为只要瓦解李世民的团队,李世民就构不成威胁,于是一度把李世民麾下的谋臣房玄龄杜如晦从秦王府调出,安排在朝廷里。结果,这样做非但没削弱李世民的势力,反倒让李世民在朝廷里有了一定的势力。同时,李建成的这一系列动作,也无疑提高了李世民的警惕性。

第二,缜密问题。为了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做了很多准备,也考虑了太多细节问题:包括如何应对李渊,以及在哪里设伏对付李建成,同时该寻找哪些内应来配合自己。整个计划十分翔实且具备可操作性、可落地性。

反倒是李建成在缜密这方面明显不足。这些从李建成对李世民的几次谋害、暗杀失败就足以看出来。

更多文章

  • 桓温篡夺东晋大权后,为何没能登基称帝?原因有三个!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东晋桓温出生年月,东晋驸马桓温,桓温是东晋人还是西晋人

    掌握东晋大权后,桓温改善吏治,抑制兼并,实施土断,重视民间疾苦,改善教育。宁康元年(373年)七月,桓温病逝于姑孰,享年六十二岁,追赠丞相,谥号宣武,丧礼依照安平献王司马孚、西汉大司马霍光的旧例。元兴二年(403年),其子桓玄篡位称帝,建立桓楚,追尊皇帝,庙号太祖,安葬于永崇陵。那么,问题来了,桓温

  • 苏轼不多见的一首写离别的词,感情深沉哀婉,胜过李商隐的无题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苏轼离别的诗句有哪些,李商隐苏轼,苏轼写离别朋友的词

    苏轼江神子恨别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词的大意是:流离天涯,我的思绪无穷无尽。相逢不久,便又匆匆别离。拉着佳人的手,我只能采一枝暮春的花,含泪赠别。你问

  • 《万历佑明》:少年天子成长记,从万历元年开始讲起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万历为啥拒绝继续万历新政,万历佑明免费阅读,万历后期历史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本三江新书。《万历佑明》,枫渡清江,5级作者,18万字连载中。分类:历史-两宋元明。简介:朱翊钧:朕是万历皇帝,朕决定这一世,不怠政了!护佑大明。不负先生,不负所掌之赫赫皇权!【简评】他名下还有《签到奖励一个亿》《穿越明朝当暴君》两本完结作品,后者是精品文,202万字。从都市题材转型

  • 历史故事:《大宋开国》宋太祖-从“大侠”到开国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太祖经典资料,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大宋开国十大王爷

    我最近在听历史有声课,听着老师把历史用一个个的小故意讲出来,真的很有意思。只是每天只有15分钟的课,真的是听得不过瘾。正巧,我发现了一本通俗易懂的历史书《大宋开国》,那么,就先从宋朝学起来吧。历史故事《大宋开国》封面《大宋开国》,是一部通俗类的历史读物,本书以北宋开国六十年(960-1020)为时限

  • 明朝第一忠臣被冤斩,锦衣卫抄家落泪,太后得知水米不进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伯温死后锦衣卫抄家,锦衣卫严府抄家后续,明朝灭亡时15万锦衣卫在干嘛

    大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的八月十八日清晨, 大明王朝的金殿内传来了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哭声。这是大明王朝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朝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朝会将决定着大明王朝的命运。朝会的主题很简单:是逃还是战? 一、 一个月前,明朝接到情报:也先率领瓦剌军队来犯。明英宗朱祁镇在太监王振的煽惑下,

  • 野史:朱元璋质问蒙古才女:天下什么东西最大?女子答:忠孝最大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为严明军纪杀江南才女,朱元璋野史在线阅读,朱元璋对蒙古女子和男子政策

    2020年8月8日上午,位于西安市的明代秦王府城墙遗址部分坍塌。这一事件经媒体报道后,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座秦王府是大明洪武三年,朱元璋下旨为他的二儿子秦王朱樉修建的。从下旨修建到完工,“整整修了七年。王府内有3宫5殿863个房间,明代共有9代14位秦藩王在此居住过。朱元璋一生有26个儿子,其中

  • 包拯出殡,21口棺材同时从城门抬出,盗墓贼从此立下一规矩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包拯出殡全过程视频,包拯下葬时间,包拯下葬时为何用了二十多口棺材

    北宋名臣包拯,以清廉公正而闻名于世,被世人称作是“包青天”,他那大公无私的青天形象早已融入在百姓心中。包拯一生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广为流传,人们称赞包拯是“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在百姓的心中,包拯的地位很高,他为官清廉,又勤政爱民,还敢于直谏,为国家和百姓尽心尽力,后世人将其看作是清官的代名词

  • 在明朝,你家突然被一群人砸得稀巴烂!那就要恭喜你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女性内衣,老梁讲明朝历史40分钟,明朝十六帝顺序列表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说的就是读书人的辛苦和回报,默默无闻苦读十余载,一朝高中,就能天下闻名。不过这说的有点夸张,可是按照真实的情况来看,古代读书人中举确实能改变现有的家庭状况,并且以后的升迁和际遇都跟普通老百姓划开了界限,所以无数的人想要高中状元,以获得晋升的机会。在明代,如果按照民间

  • 故事:张献忠入川杀戮重引出什么异兽?他最终葬在哪里?藏宝何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上张献忠藏宝的故事评价,张献忠入川路线图,入川屠蜀张献忠完整版

    大明崇祯17年7月半,成都城外一场鏖战过后,方圆几十里地被凝血染黑了泥土,残破的尸骸四处零落。向晚的凉风掠过,把浓重的血腥味挥洒到空气中,远远地引来了阵阵野狼的嚎叫,还有更遥远处,沉闷的虎啸。月亮升起来的时候,远近一片朦胧,似雾似幻的残烟、水汽倏忽飘过,里面似乎隐藏着许许多多诡异的阴影,不时遮盖住断

  • 从不征之国到勘合贸易,朱元璋朱棣父子,为何对日本特殊对待?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日本对朱棣的评价,朱元璋不怕藩王之乱吗,朱元璋时期有多少藩王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文定字数:7129,阅读时间:约18分钟 编者按:近年来在网络上,只要谈到明代中后期历史,中日关系以及倭寇就是绕不开的话题,那么在明朝国力军力强盛的前期,中日关系如何呢?朱元璋为何将日本列为不征之国?朱棣为何没因为倭寇问题去教训日本?为何会有勘合贸易,又到底因为什么终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