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故事:宝墩研学 -「六一考古号」寻找100位儿童,开启宝墩考古历险记

历史故事:宝墩研学 -「六一考古号」寻找100位儿童,开启宝墩考古历险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541 更新时间:2024/1/25 20:34:05

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我们的祖国化灿烂,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作为炎黄子孙,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我们骄傲,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自豪,中国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我们中华民族曾经为人类的发展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我们的祖国也有过屈辱的历史。

历史故事

这个六一

我们为一辆车取名

“六一考古号”

考古探秘职业体验

历史故事

来中国天府农业博览园

穿越千年过先民端阳

探坑寻宝、修补陶器

敲开层层宝墩盲盒

解开考古谜底...

宝墩考古闹六一

历史故事

{六一考古号}寻找100位儿童

4500年前,古蜀宝墩先民就是在我们脚下这片土地,种下一粒稻谷,从此开启了跨越千年的璀璨文明。

宝墩遗址作为成都平原稻作文明发源地和城市文明起源地,是成都平原迈进文明门槛的历史见证,也是研究古蜀文明和中华文明史的重要明证。

宝墩遗址发掘区航拍

历史故事

这个六一,我们为一辆车取名“六一考古号”,从成都出发,寻找100位儿童,和我们一同出发,踏上探寻宝墩4500年的天府文化发源地的神奇之旅。

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

因为宝墩,不仅是我们能接触到的关于成都平原文明起源的最古老章节,也是这一时期成都平原时代最早的古城址的典型。

宝墩遗址“探方”

历史故事

将成都的历史带到遥远的新石器时代,为三星堆文化找到了源头。

宝墩探寻之旅,即可启航。一起踏上这趟悠悠历史之旅吧!

历史故事

考古历险记前传

考古职业新体验

几千年来,在蜀地流传着蜀的传说。2013年,在温江红桥村发现了一座距今4000多年的宝墩文化时期的墓葬。

墓葬中安睡着一位30多岁的男子,身高1.60米左右,他的左手边放着一根长约1.04米的象牙权杖,而他的身后,则放着象牙牌饰。

历史故事

“探方”挖掘工作照

根据这些陪葬品,考古工作者认为,他可能是一位部落首领,但他究竟是谁?

这还是一个迄今未解的谜。

宝墩文化去哪儿了?三星堆遗址发现的神秘金杖,和宝墩时期的神秘象牙杖是如此形似,其间有没有渊源关系?

历史故事

在展厅的墙壁上,留着考古工作者心中的这些疑问,等待着未来的考古发现来解答。或许做为今天的“小小考古学家”上身的你,会发现新的历史端倪?

历史故事

小小测量员、小小记录员、小小挖掘员

要知道,在文字记载缺失较多的背景下,考古人员就变成了“拼图大师”,从发掘开始,他们将一片片零碎的小陶片进行晾晒、清洗、上号、修复等工序,最终将原物拼凑完整,也还原着一片片历史痕迹。

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

当一天小小考古家,穿上工作马甲,戴好工作帽,小组协作分工,小小测量员、小小记录员、小小挖掘员认领角色工作挎包。

严谨认真,投身于“考古现场”。

《宝墩·六一童趣节》

点击海报 查看活动详情

历史故事

6月1/3/4/5日【单日活动】

历史故事

宝墩遗址考古工作站

历史故事

价格:168/人 自行前往

208/人 「六一考古号」接送

(成都统一地点出发)

考古历险记第一站

历史的侦探:展馆探秘

宝墩遗址展馆,我们展示着在地底湮埋了4500年的陶石器、象牙杖、碳化水稻……给大家讲述古蜀文明的幼年时期——宝墩文化时期,古蜀先民深入成都平原,与水博弈的历史。

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

城墙修筑场景前的玻璃屏幕上,古蜀先民正在堆土筑城,通过动画,观众可以直观地了解宝墩古城的修筑过程:挖城壕与筑城墙同时进行,城墙被拍打夯实逐层抬高。

小小历史侦探,直击历史现场,开启一场展馆探秘。

历史故事

职业分工、探坑寻宝、文物修复

居住在这座276万平方米的大城里,古蜀先民以为食何以为居?最早的村落是什么形态?

在展厅中央,有一座大型的聚落格局沙盘,沙盘上展示了通过考古人员最近5年的发掘工作复原的成都平原最早的村落形态及不同类型的远古房屋。

历史故事

展板上的介绍,则透露了这些房屋并非空想,而是考古工作者们通过一次次的考古发掘,在宝墩遗址发现了建造房屋的基槽,并且在基槽里柱洞中发现了碳化竹片...

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

我们一起致敬考古事业者,体验测量、记录、挖掘。

在探坑里合力完成探坑寻宝、文物修复。

宝墩遗址·凡朴研学中心探坑寻宝场地

历史故事

考古历险记第二站

做个先古野人

穿上野人草围裙,点上朱砂。

一场野人的端阳庆会,就拉开帷幕。这场祈福辟邪、欢庆娱乐与饮食的民俗大节,不仅记录着先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历史故事

投壶、包粽子

通过植物考古还发现,在宝墩时期,除了稻谷,葡萄也是那时人们的喜爱的美食。

通过动物考古则发现,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饲养家猪,在展厅中,观众可以看到宝墩时期的家猪骨骼。

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

古蜀先民在成都这片广袤的平原上扎根,繁衍,在面对自然的挑战时迸发出超人的智慧。

我们穿越回到先民的时代,一起投壶娱乐、包粽子庆祝端阳。

《宝墩·端午先民节》

点击海报 查看活动详情

6月1/3/4/5日【单日活动】

宝墩遗址考古工作站

价格:168元/人

大小同价

考古历险记第三站

历史故事

4500年稻作文明——粽子的前世今生

宝墩遗址里藏着4500年的稻作文明的奥秘,通过放大镜,可以看到4500年前的“稻米”和“粟米”,这些植物种子早已经碳化了,但是通过植物考古工作者的努力,我们仍然能够找到并辨认出它们。

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

解开粽子的前世今生,探索稻谷的悠悠历史,缅怀袁老的一生耕耘。就从我们常常念叨的“粒粒皆辛苦”开始做起吧。

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

徒步真实探坑、文物修复

徒步去观看真实宝墩探坑,感受4500年前,一群古蜀人就在这片土地上筑城而居,耕种、生活。

他们留下的坚固城墙,在几千年的岁月中风化为一条条土墩,就是这些屹立于田间地头的土墩,指引考古工作者发掘到了这段曾经被当做古老传说的久远历史。

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

而陶器虽是实用器物,宝墩人却用自己的巧手将其美化,在展厅里,可以看到宝墩陶器上的各种花纹。

最为常见的是绳纹,而最为特别的则是水波纹和稻穗纹。

而今天,我们也要专注地修复一件陶器,将先民智慧延续。

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

考古历险礼品站

博物馆“动态文创”

“动态文创”最早是河南博物馆—豫博文创提出的概念。

宝墩遗址·凡朴研学中心也将宝墩文明“装进”一个研学盒子,将宝墩新石器奥秘装进一个盲盒里,用一把洛阳铲,挖出4500年前的新石器文明。

宝墩研学盒子

历史故事

相较于普通盲盒开盒即结束,考古盲盒打开之后,需要我们亲手发掘,最后获得“宝物”。这个互动体验,让我们在一个独立的“考古现场”中感受到探秘历史的瞬间。

历史故事

宝墩考古盲盒

而考古与盲盒本身就很相似,你永远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出现什么。而在“动态文创”的理念加持下,考古盲盒“扫历史文化之盲”的定位,也在潜移默化中致敬考古事业,传播历史文化,让文物将讲出中国故事。

宝墩盲盒

历史故事

一同响应“让文物活起来”的国家战略,让文物走出博物馆,打造“立体文创”的新布局,让历史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从一个单一的空间,向外发展形成一个开放包容、交流互动的立体新天地。

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

考古扫盲大作战

扫“盲”大作战

拿起巧妙的考古洛阳铲,小心翼翼地开始铲土,随着土壤一点点剥离,再细细扫去上面的浮尘,土里的“文物”也逐渐现出真容…

历史故事

六一儿童礼

虽然古文献上对于古蜀的记载甚少,艰辛的田野考古却让古蜀文化展现出灿烂耀眼的光芒。

全面呈现20年宝墩考古成果的“天府之根”宝墩遗址,带着我们找回那段曾经一度被遗忘的人类童年岁月。

历史故事

宝墩盲盒在这个六一惊喜上线,我们向第一批购买盲盒的朋友,送1张半日宝墩考古活动体验券。

欢迎大家来宝墩遗址·凡朴研学中心实地体验考古乐趣。

历史故事

盲盒价格|

199元

【第一批购买者,赠送99元宝墩半日活动卷】

咨询客服|

电话/微信

173 4507 2606

来源:新津文旅集团

一个新的时代正向我们走来,一个承载着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已然腾飞。

“中国梦”不是宏大口号,而是蛰伏在每个中国人心头的期许、希冀。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中国梦”

一个新的时代正向我们走来,一个承载着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已然腾飞。“中国梦”不是宏大口号,而是蛰伏在每个中国人心头的期许、希冀。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中国梦”

更多文章

  • 《封神榜》:纣王曾作诗一首亵渎女娲,前世身份高过金仙?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封神榜纣王女娲宫题诗,纣王亵渎女娲是真的吗,纣王让女娲娘娘怀孕的小说

    可事实上,就连我们的领袖毛主席评价纣王,也不尽然是差评,大概是说纣王并不是昏庸无能之辈,只是打完胜仗之后,收获的俘虏太多,对于俘虏推行的政策并不是那么顺应民心,导致纣王被百姓们传颂的有点坏。更被周武王趁虚进攻,俘虏交相呼应,导致商朝被灭国。话说这纣王,前世身份定然极高,道士云中子云游商朝,路经朝歌的

  • 甲骨文发现123年,收录甲骨文材料数量最多的“甲骨文全集”来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安阳甲骨文碑林1899年发现的殷墟甲骨,是中国近代史料的“四大发现”之一,到今年已有123年。2017年10月30日,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百年来甲骨文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正如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黄德宽教授所指出,虽然甲骨文研究已过百年,但还有许多问题没有搞清楚,一

  • 荆轲刺秦王失败,在易水送行时就已注定,原因只有一条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这是《史记》描述的荆轲易水作别刺秦王的一幕。送别的人和别去的人,都知道此行有去无回,白衣白帽分明是在表达永别之意,用通俗的语言说:这不是送别,这是发丧。抱着必死决心刺秦,以失败告终。对于失败原因人们有各种分析,比如说荆轲手软了,竟想活捉秦王,如果奔着一刀毙命去,就不会失败。还有人说,因为荆轲剑术不精

  • 为什么说邯郸之战没有真正的胜利者?看赵国和秦国的损失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var1]长平之战后,白起计划乘胜攻打赵国的都城邯郸,一举灭掉赵国。但丞相范睢妒忌白起的功劳,担心他进一步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便上书秦王说士兵们刚打完仗,需要休整,让韩国割让垣雍、赵国割让六座城池请和,秦王同意了他的提议。白起闻知此事,范雎竟然阻止自己的计划,故与范雎结下了仇怨。赵国知道秦国的野心是

  • 为何秦始皇能统一六国?只因这3样东西,本不应出现在两千多年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var1]但是秦始皇一生做过最为令后人瞩目的一件事,却是他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先后攻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最终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建立起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秦朝。秦始皇出生于公元前259年,21岁的时候在故都雍城举行了成人加冕仪式,从此才开始亲理朝政。统一全国的时候

  • 两个赵国的决战:文武双全的匈奴贵族刘曜,为啥败给羯人奴隶石勒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规格高,双方都是国君亲自带兵上阵厮杀,两国的军人素质与战斗力在当时属于顶级;规模大,两国几乎倾巢而出,前赵兵力十万、后赵约九万;影响深远,当时北方最强两大政权的决战,将决定今后中原的归属。同时,这也是一场“高帅富与屌丝”的战斗:刘曜出身匈奴贵族,曾是前赵皇室第一悍将,更是西晋的直接终结者;石勒出身底

  • 为什么韩国对中国此省情有独钟?地名、国旗与首都要模仿此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比如韩国非常青睐我国的一个省,他们对这个省情有独钟,无论是首都、地名还是国旗都在模仿这个省,这个省是哪里?韩国为何对这个省颇有感情?[var1]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韩国的一些地名,韩国有个襄阳郡,外加江陵和丹阳,他们的襄阳郡和湖北的襄阳无论名字还是地理布置都极为相似!再来看韩国的第一大江汉江,汉江在

  • 战国之韩国三大政治乌龙:坑惨了自己和队友,养肥了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本来,山东六国联手,秦国再强也不可能撬动六国,可是,山东六国之中却有一根“搅屎棍”——韩国,这个国家君臣的谋划简直是匪夷所思,其中的“三大政治乌龙”,纵观华夏上下五千年历史,也没有谁每次都能够做到这样的效果:既养肥对手,把对手送上神坛的同时,挖个坑,把自己和队友给埋了……[var1]第一件政治乌龙:

  • 晋国当年何以雄霸天下?请站在大盟主身后的冀家军团亮个相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var1]其实文公能够迅速崛起,是他的老爹晋献公就很会经营也很能打,已经给他扩出了不小的版图。他老爹虽然是个“耙耳朵”,百般宠爱“红颜祸水”骊姬,倒也没耽误正事。就是在他的手里,假虞伐虢,玩出了一石两鸟的花招。终其一朝,还攻灭骊戎、耿、霍、魏等国,击败狄戎,史称其“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诸侯纷争

  • 为什么楚国国君感觉一直叫王,其他六国国君一直叫公?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var1]而楚国在史书上开始频繁出现,则是在西周之后。尤其是从春秋时期的楚庄王开始,楚国成了一个地区性大国,在历史上的地位越发重要。此后的楚国国君,都是称王,这就使得后人在读史书的时候,会产生一种‘楚国一直都称王’的错觉。楚国之所以会在西周时期,便已经称王,这其实和楚国的历史渊源有关。楚国出现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