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穷二白的韩国,凭什么位列七雄,又怎么成为战国初期的劲霸?

一穷二白的韩国,凭什么位列七雄,又怎么成为战国初期的劲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504 更新时间:2024/2/10 14:17:57

在我国战国史中,“七雄”中秦、齐、楚、魏、赵、燕都曾大放异彩,然而似乎只有处于四战之地的韩国,留下的故事少之又少,而与这个国家发生的一些战事,也都以韩国落败为结局。虽然“七雄”是指战国时期七国强大的国家,但并不是只有这七国存在,还有一些如鲁国、宋国等诸侯国尚存一战之力。而且与其余六国相比,一穷二白的韩国凭什么位列七雄之一,又怎么成为战国初期的劲霸呢? 一、韩出劲弩,名动天下

[var1]

在那个兵荒马乱、以战止战的时代,各国之间的兼并战争可以说是家常便饭,秦国孕育出无畏死亡的“虎狼”之军,齐国有鱼盐之利,楚国坐拥大片土地,魏国魏武卒天下第一,燕国、赵国也曾凭一己之力击败过这些大国,但是韩国的兵卒不足齐、楚的强壮,彪悍不如秦军,韩国又有什么能够抵御其余六国呢?答案只有一个:韩弩。 韩国能让六国之人闻之丧胆的,也是韩人引以为傲的便是自韩国出的劲弩了,所谓“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韩国的弩能射800米之外,这个射程不是开玩笑的,在那个防具落后的,医学条件不足的年代,只要被韩弩射中,基本就离死不远了。而且韩国劲弩不只射程远超其余各国的弩,其威力也不受距离限制,甚至能够做到“远者括蔽洞胸,近者镝弇心”,一举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大杀器。此外,韩国的剑也不可小觑,韩剑异常锋利,皆“陆断牛马,水截鹄雁”,“当敌则斩坚甲铁幕”,虽然都有些夸张的成分,但面对韩国的劲弩宝剑,就连不惧战死的秦军,都是两股颤颤,不敢直视。

二、一国虽小,幸得明君

[var1]

虽然韩国国土面积在战国七雄中是最小的,但能够在大国夹缝中存活两百余年之久,劲弩宝剑必不可少,但好在弱小的韩国,也有自己的明君。韩国的祖先,是晋国一个叫韩厥的卿大夫,那时的晋国正应了那句“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虽然日薄西山之势,但其实实力依然不可小觑。虽然韩氏也曾是晋国位高权重的氏族,但到了韩厥,家族地位已经一落千丈,就连韩厥也是幼年丧父,被交由赵氏赵衰抚养。在韩厥成年后,虽然得到赵衰的欣赏、赵盾的提拔,但也只是晋国的一个稍有实权而封地不多爵位不高的寻常大臣,韩氏权势封地远不如手握兵权的赵氏、重臣魏氏,但发生了一件事,让韩厥与韩氏的地位权势水涨船高。 下宫之难,晋国国君晋景公轻信赵同等人要造反的诬告,号召诸卿出兵攻打赵氏,赵氏一族遭受灭顶之灾,所有大宗族人被屠杀殆尽,数代以来沉积的雄厚家底毁于一旦。当所有晋国卿族落井下石之际,只有韩厥念及旧主赵衰养育之情、赵盾提拔之恩,拒绝发兵攻打赵氏,还顶着所有卿族的压力,据理力争赵氏的功过,晋景公动容,没有将赵氏赶尽杀绝。不仅如此,韩厥还将“赵氏孤儿”赵武收入韩氏,百般呵护,再后又力保赵氏后裔赵武重新得封。待到晋悼公即位,赵氏复出,韩厥迎来了人生事业的巅峰,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晋国正卿,直到后来“三家分晋”,韩能占一份,“厥之遗惠矣”。

三、革除弊政,惊现昙花

[var1]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合力灭了晋国最强的智氏的赵、魏、韩三家,得周威烈王分为诸侯,周安王二十六年(前376),韩、赵、魏三家废鲁静公,瓜分了晋国剩下的所有土地,史称“三家分晋”,同时,该事件也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分水岭,历史的车轮,结束了漫长的春秋时期,滚滚向战国驶去。 “三家分晋”为韩式带来了作为一国的荣誉,但也带来了无穷尽的战争,韩氏立国之后多有征战,尽管吞灭了春秋小霸之一的郑国,但面对日益强大的邻居魏国,韩国与赵国处处挨打,三晋之间矛盾不断。就在这时,一个改变了韩国国势的人出现了,他便是申不害,在其辅佐韩昭侯期间,韩国国势达到顶峰。韩昭侯八年(前355),韩昭侯实行改革,任用以“术”为主要思想的申不害为相,内政修明,取得很大的成就,史称“申不害相韩,修术行道,国内以治,诸侯不来侵伐”,这段时间也可以说是韩国为期两百余年的昙花时刻吧,尽管强盛一时,但还是无法改变终将灭亡的结局。

战国时魏国首倡“变法”,成为战国初期“首霸”,秦、齐、楚、赵、燕、韩相继借鉴,在本国的变法中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可惜的是,韩国处于四战之地,不仅被夹在魏国与楚国之中,还是西面秦国东出的门户,身边还有一个不敢动的东周,完全没有发展的空间。虽然在昭侯时的短暂强盛之后,但韩国迅速衰落,屡遭列强欺凌,最终被秦国首灭。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韩信的开山之战,让刘邦和世人见识见识啥叫多多益善、眼花缭乱!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var1][var1]【还定三秦之战3:还原韩信“多多益善”的军事指挥艺术】关于“还定三秦”之战及前后历史,我的综合观点是:1、刘邦进入汉中所走的是子午道,但“烧绝栈道”主要是指褒斜道,刘邦、张良选择这么做主要是担心被章邯等人进攻。2、当时陈仓道并不为世人所熟知、通行使用,是赵衍提出了这条路线,然

  • 云南沐王府最后一任主人——沐天波的故事,世代卫国,却命丧缅甸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沐英作为朱元璋的义子,曾经跟着朱元璋四处征战,讨伐北元,立下了赫赫战功。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论功行赏,洪武十年,封沐英为西平侯,爵位世袭,岁禄2500担,沐氏一族由此兴起。[var1](沐英剧照)洪武十四年,沐英跟随征南将军傅友德平定云南,战事结束以后,沐英被朱元璋留镇云南。从此以后,沐氏家族就开始

  • 人死后为什么要停尸3天才下葬?扁鹊交代后人:别大意,有科学依据!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中华文化上下几千年,其中有着巨大的文化积淀,当然也少不了那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封建迷信了。可是在古人的一些生活中的事情,却显示出了极大的生活智慧,包括人死以后停尸三天,为什么人死后要停尸三天?[var1]首先这与古人的信仰有关,过去人们认为人去世之后经历七七四十九天才能够投胎转世,到里第七天就是回魂夜,

  • 战国七雄,地缘政治哪些特点?穷而不弱赵国,四战之地魏国,它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战国时期,七雄并立,逐鹿中原,各诸侯国经济实力,自然资源,军事实力以及君主的能力都强弱不同,秦国能够笑到最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商鞅变法后经济实力增强,秦国国君高超的谋略,以及秦国出现百年不遇的白起、蒙恬、王翦等一代名将等等诸多原因。由于篇幅有限我们本章节分析一下战国七雄的地缘政

  • 内蒙男子锄地挖到一块战国金牌,拒绝高价收购,找专家鉴定被收缴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再加上古人有厚葬的习惯。一旦发现一个古人的陵墓,伴随而来的是数之不尽的贵重陪葬品。中国有名的文物,比如说:湖南省博物馆的蝉衣、甘肃博物馆的马踏飞燕,都是从坟墓里找出来的。关于挖文物,没有人比西安人更有发言权。作为六朝古都,西安地下埋的王公贵族不比地上的人少。那么不小心挖到文物

  • 人死后为何要“停尸三日”才下葬?是扁鹊交代后人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老人过世子孙就要守孝,如果过世的老人的子孙在外工作,即使远隔千里也要赶回来奔丧,否则会被说是不肖子孙。所以会有停尸一天三天五天,农村人老人过世在守孝是很激动的。想着老人生前为子女的为子孙的艰苦岁月,想着老人的功劳和苦劳,痛哭的声音很凄凄惨惨,跪天拜地,人死后为何要“停尸三日”?[var1]扁鹊,历史

  • 公孙衍作为商鞅接班人,又是秦国大良造,为何后来一生反秦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而真正作为张仪政治对手,又同样是出色纵横家的人,是公孙衍。[var1](公孙衍剧照)作为纵横家的张仪,一生努力奋斗的事业,是连横。也就是让秦国与东方六国中的某一国或者某几国联合起来,攻打别的国家。同样作为纵横家的公孙衍,一生做的事情,则是合纵,也就是让东方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抗秦朝。奇怪的是,公孙衍

  • 一名将,百姓看不起,群臣嗤之以鼻,最后一家人以死卫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宋朝先是抗辽,跟辽国还有过一点和平时期,结果宋朝失策和金国合起火来干掉了辽国,到了金国把北宋变成南宋之后,大宋是后悔莫及,也正是靖康之变中出了一个民族大汉奸秦桧。秦桧被俘去金国后,又被完颜昌信用,他回到大宋之后就主张与金国议和,变成了卖国贼。[var1] 当然最让秦桧臭名昭著的是他对岳飞的迫害,人人

  • 乐毅豪夺齐国70城,田单反击复国,赵奢怼田单:不懂兵法见识低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var1]田单反间计“请走”乐毅,却被赵奢狠狠教育了一番田单和乐毅这一对老冤家,大家都非常熟悉了,田单利用反间计,让燕王撤换了乐毅的联军总司令职务,换上愚蠢的骑劫,田单用火牛阵一战定乾坤,杀死骑劫,彻底击溃了燕军,收复70余城,恢复了齐国。田单以奇谋诡计制胜,迎齐襄王返回国都即位,被齐襄王封为安平

  • 五虎上将死后,蜀国武将的顶梁柱,为何清一色都是魏国降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var1]在真实的历史中,关羽张飞等人相继死去,刘备与东吴反目成仇后,成为了蜀汉国运的转折点。从此之后,蜀国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日趋严重,人才断层形势严峻,军政大局,几乎全靠诸葛亮一人之力勉强支撑。纵然诸葛武侯天下奇才,但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没有了得力助手也只能徒叹奈何。[var1]由于蜀汉国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