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浅谈萨尔浒之战:9万明军,几乎被努尔哈赤全歼

浅谈萨尔浒之战:9万明军,几乎被努尔哈赤全歼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886 更新时间:2024/2/6 11:27:49

1618奶奶,明朝从浙江、四川、陕西、甘肃等地调集了九万军队,准备在辽东围剿努尔哈赤。统帅是辽东经略镐,他坐镇沈阳指挥,将大军分为四路:北路军由总兵马林等率领;中路军由总兵杜松等率领;南路由总兵如柏等率领;东路由总兵刘铤等率领。四路大军的目标都是后金的赫图阿拉。

但由于杨镐没有做好协调工作,导致各路明军的出发日期都被努尔哈赤侦查到了。努尔哈赤集中兵力,利用时间差,逐个击破了明军四路大军。

首先,明军中路的杜松,有勇无谋,努尔哈赤决定首先拿他下手。杜松确实是刚愎自用,为了夺取头功,他下令部队不顾其他三路军队的配合,冒着大雪孤军深入。杜松的军队疾驰了一百多里,随后又下令士兵强渡浑河,许多士兵就这样被淹死在了河中。

三月初一,杜松的兵马进到了萨尔浒,遭遇了严阵以待的萨尔浒。杜松共有两万人,却只派来一万人出击,努尔哈赤十分高兴,集中全部兵力攻打明军大营,此战明军大败,杜松甚至都死在了战斗中。

北路的马林在萨尔浒四十里的地方得知杜松兵败,再也不敢前,而是就地扎营。结果被努尔哈赤集中精锐冲杀的七零八落,马林只身逃脱。

东路总兵刘铤是一名老将,他的路线最远,也最难走,但士兵们还是奋力前行。他深入敌境三百里,在杜松战败后,遭遇了努尔哈赤的主力。由于努尔哈赤率先占据了有利地形,从山岗上冲杀下来,远道而来的明军大败,主将刘铤战死。

杨镐得知三路大军已经全军覆没,连忙令最后面的李如柏撤退,这才保住了李如柏军。毫无疑问,萨尔浒之战加剧了明朝的衰亡,而后金则一天天强大了起来。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朝12帝,一篇文章全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清太祖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没上过学,没读过军校,没有接受过专业教育,生平唯一读过的两本书,一本是《水浒传》,一本是《三国演义》。事实证明,不怕流氓打电话,就怕流氓有文化。料想小努同志当时的阅读劲头儿,那应该是很刻骨的,他连夜读完这两本书之后,自信心爆棚,立刻掏出手机,给明朝的万历皇帝发去

  • 嫡母、生母、庶母、养母、乳母,清朝皇子们到底有多少母亲?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庶母要给嫡子行礼吗,庶母称嫡母之子女称什么,古代庶母有多少个

    清朝后宫嫔妃首先,皇子刚一出生就被宫中的嬷嬷抱走,并不是因为怕耽误了皇帝再次宠幸生产了皇子的后宫嫔妃,而是另有原因。第一,历朝皇子在刚一出生的时候,肩上就承担着江山社稷、可能继承大统的重担。本来生在皇家的皇子们就高高在上、备受恩宠,无论生活、学习还是待遇、地位都是当时社会中最为顶级的,如果再将皇子们

  • 历史上贤明能干的雍正,为什么将10万领土拱手让给了沙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雍正,清朝前期很有作为的君王,他在位时期,整顿吏治、惩治腐败、发展经济,为康乾盛世的诞生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但是就是在历史上一直被称为贤明能干的雍正皇帝,却将贝加尔湖南边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拱手让给了沙俄。为什么他要做这种割让国土的“丑事”呢?1.美丽的贝加尔湖贝加尔湖位于俄罗斯东西部利亚山地南部,

  • 五阿哥永琪受尽乾隆宠爱,为何生母珂里叶特氏却只是个妃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永琪啊,永琪是谁的儿子,珂里叶特·海兰之死

    要说乾隆皇帝一生中最出名的儿子,那绝对是非永琪莫属。如果能来一次投票的话,这位《还珠格格》里的第一男主角绝对会以遥遥领先的票数高居榜首。和永琪相比,不管是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所生的永琏和永琮,还是孝仪纯皇后所生的腹黑男嘉庆帝都要黯然失色。乾隆皇帝非常疼爱永琪,甚至到了想要立他为太子的地步。只可惜,永琪的

  • 为什么现代人普遍对大明的好感高于清朝?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那是因为大明王朝的刚烈明朝皇帝最令人称道的地方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明初,成祖亲征大漠归来,意气风发地说:“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番、南岛、西洋诸夷,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这句话的大意是:我大明王朝就是厉害啊,嗨害嗨之前所有的王朝都比不

  • 《雍正王朝》之火烧《百官行述》,为何说这是九子夺嫡半决赛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在九子夺嫡过程中出现过几次大事件,光太子就被废两次,再加上各个阿哥轮番被圈禁,可谓百转千回惊心动魄。其中有一段戏可能会被一些观众忽视,那就是“四阿哥火烧《百官行述》”,这段戏有些诡谲,还有不少反转,看着很精彩,但有些观众不一定能看出其中的大文章,那就是,这段戏其实就是“九子夺嫡”的半决赛。一、《百官

  • 《雍正王朝》一个迷局,为什么胤禛要公开烧掉《百官行述》?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百官行述精彩片段,雍正王朝百官行述全集,百官行述被烧第几集

    礼部相对事情比较少,那有没有涉及到吏部的大事件呢?当然也有,那就是胤禛火烧《百官行述》,因为《百官行述》是吏部官员任伯安在任时编写的。《百官行述》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被太子所觊觎,为了索要《百官行述》他不惜屈尊答应任伯安的条件,那么,如此重要的东西,为什么胤禛要将其一把火烧了呢,而且还要当着太子、老

  • 《雍正王朝》中胤禛为什么不接刑部的差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雍正胤禛大结局,雍正和胤禛的读音,雍正该不该查刑部

    《雍正王朝》是二月河写的一部小说,而电视剧也是根据这部小说改编而成的。有不少观众看的只是电视剧,没有看原著小说。所以对康熙君臣父子之间的争斗,看的不是那么明了。而电视剧在改编上把胤禛即雍正刻画的过于正面,形象也描写的高大上。实际上在小说中邬思道对雍正的评价是与天子共患难易,共富贵难。对于不让胤禛接刑

  • 《雍正王朝》固然经典, 但八爷当皇帝未必不如四爷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剧中的皇四子胤禛被塑造成刚正不阿、廉洁奉公、勤政爱民的全正面形象,的确有些很贴近历史。单说勤政这一点,雍正是无可挑剔的。但是要说到刚正不阿、廉洁奉公,就值得商榷了。在《雍正王朝》中,太子有太子党,八爷胤禩有八爷党。看来看去,就四爷胤禛没有党羽,只有十三爷、李卫这样的奴才和田文镜这样爱国爱民的好官支持

  • 古代穷人娶不起媳妇如何延续香火?想出的一个办法,延用到清朝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宗接代延续香火的句子,咋看香火呢,清朝末年大西北的穷人

    在我们中国,最注重的就是家庭,很多人心中都在认为,传承是一个国家和一个人最为重要的,古代人也很注重家庭的传承。在古人的眼中,结婚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将家庭传承下去,因此在古代的时候,很多人的婚姻都是有父母为之指定的,到了成年的年纪之后,自然而然的就结婚了,想要自由恋爱?完全不存在。 在古代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