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12帝,一篇文章全揭秘

清朝12帝,一篇文章全揭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946 更新时间:2024/2/6 11:27:23

清太祖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没上过学,没读过军校,没有接受过专业教育,生平唯一读过的两本书,一本是《水浒传》,一本是《三国演义》。

事实证明,不怕流氓打电话,就怕流氓有文化。

料想小努同志当时的阅读劲头儿,那应该是很刻骨的,他连夜读完这两本书之后,自信心爆棚,立刻掏出手机,给明朝的万历皇帝发去了挑衅信息,要求和万历决战。

然后,就靠着这两本严格意义上根本不能算是兵书的文学作品,努尔哈赤拿着家里剩下的几副破刀烂棍,先是奇迹般的以少胜多,打赢了萨尔浒之战,广宁之战,一步一步席卷辽东,之后建立了清王朝最初的基业。

不过很可惜,一生未逢一败的努尔哈赤同志还是遇到了他的“一生挚爱”袁崇焕

以前努尔哈赤都是拿自己的马刀去砍明军的马刀,结果袁崇焕破刀换炮,用红夷大炮埋伏他,结果一炮给他轰了个重伤不治,没两天就死了。

看来,就算是绝代枭雄,他也怕黑科技啊。

努尔哈赤:你...你不讲武德!

清太宗 爱新觉罗·皇太极

皇太极同志,由于卡在努尔哈赤这位开拓者和顺治这位首次入主中原的皇帝中间,所以他的知名度并不是很高。

哥虽然低调,但哥是个低调且有内涵的人。

然而,知名度不高,不代表人家就不优秀。

因为,我们的皇太极同志搞军事是一把好刷子,简直能和同一时期的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相提并论。

这个古斯塔夫有个绰号,叫做近代战争之父。

古斯塔夫搞强制兵役,皇太极就整改他父亲创立的八旗兵制。

古斯塔夫组建常备军,皇太极就搞屯田垦荒,不打仗的时候就让士兵们种地。

古斯塔夫建立炮兵部队和后勤体系,皇太极就训练步兵和骑兵之间的协同配合,并且将这种战术完美的应用到了松锦之战中。

您看,这位仁兄,可以说是相当了不得。

被埋没了,纯纯是被埋没了。

清世祖 爱新觉罗·福临

虽然是满族皇帝,但很显然顺治同志对自己的民族服饰并不满意,而是十分喜欢穿汉服。

喜欢穿汉服也就算了,顺治对汉人政权朱明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帝朱由检也很有感情,还曾经专门去祭奠过崇祯的陵寝,在陵寝前那是哇哇大哭,悲伤不能自已,还说出了“我和你都是有君无臣啊”这样的话来。

可以理解,顺治被多尔衮和孝庄管的太厉害了。

不愿意当皇帝非让人家当,人家想要好好的和董鄂妃谈恋爱,家长横七竖八的拦着非不让,搁谁谁不难受啊对不对。

清圣祖 爱新觉罗·玄烨

康熙皇帝四十岁的时候得了疟疾,整天拉肚子,那是相当难受。

宫里的御医给他一顿治,不仅没治好,还给他治出了晚上睡不着觉的副作用。

皇帝一看,中医不管用,咱试试西医吧,于是找来洋大夫洪若翰,洪若翰真不含糊,一针金鸡纳霜(也就是奎宁)打下去,康熙果然药到病除。

自己成了西药的受益者之后,康熙老爷子开始在宫里不遗余力的推荐西医,还专门给洋大夫在紫禁城里建立了实验室,供他们学习和研究。

后来康熙还研究出了种痘可以防止天花的重大医学进展,于是他直接给紫禁城全员种痘,后来还把这种方式普及到了民间,这就间接挽救了几千万人的生命,实在是大功一件。

清世宗 爱新觉罗·胤禛

和顺治一样,雍正皇帝也是个服装coser,但他不喜欢穿汉服,而专门喜欢穿西式的服装。

这不是胡说八道,我们要知道,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穿西服的皇帝,就是雍正帝,故宫博物院现如今还有他穿西服的画像留存。

皇帝早上小礼服,中午燕尾服,下午小西服,那换的是不亦乐乎。

除了穿西服,雍正还很喜欢喝洋酒(主要是葡萄酒)。

这位仁兄为了防止文化渗透,特别抵制西方传教士带来的那些思想,但对传教士带来的美酒却相当喜欢,视若珍宝,珍藏宫中,不到逢年过节,轻易不拿出来喝,可以说是个老“双标人”了。

清高宗 爱新觉罗·弘历

因为一些电视剧的缘故,我们很容易把乾隆皇帝当成一个大猪蹄子,认为他好色,多情,喜新厌旧,整天就是流连后宫围着一堆妃子转悠。

这个印象,当然是错误的。

别的不说,单是乾隆多情,就是对他大大的误解。

乾隆不仅不多情,反而痴情到了骨子里。

他的第一任皇后富察氏死了之后,乾隆那是相当的伤心,吃饭也不香了,睡觉也不甜了,面对这个世界也没有感觉了,皇帝每天就是两眼垂泪加唉声叹气。

乾隆为了追忆富察氏,天天写诗纪念她,甚至到了有点病态的地步。

我们知道,乾隆一生写了好几万首诗,其中质量,可以说是一言难尽,但唯独写给富察氏的这几首,却是情真意切,让人眼前一亮。

所以说,我们以为的大猪蹄子乾隆,其实是个痴情种。

清仁宗 爱新觉罗·颙琰

嘉庆很忙,他比他之前的任何一位皇帝都要忙。

皇帝忙到什么程度?忙到就连驾崩前夜还在处理政务。

忙着处理国事,忙着处理工作,然而他的忙,纯属瞎忙。

因为,他干工作不讲创新,不讲方法,也从来没有在工作中得到过经验,皇帝每天工作和生活的指导思想,全都来自于前辈们的祖训。

以前的皇帝怎么干,他就怎么干,他一点也不会思考,整个就一工具人。

然而,这位工具人虽然政绩很一般,可要是论玩,他可一点也不含糊。

史料记载,皇帝登基第一年,曾经在宫里连续看了十八天的大戏。

早晨看京剧,中午看黄梅,晚上看昆曲,钢铁侠熬不住,咱嘉庆皇帝熬住了。

不服不行呐。

清宣宗 爱新觉罗·旻宁

道光皇帝这个人,他本身是挺想要有作为的,但奈何,他手底下的大臣们很完蛋。

道光朝的大臣们,上朝奉行一句话——多磕头,少说话。

无论皇帝说什么,提出什么,想要干什么,想要怎么做,大臣们就是一个字,中!(此处建议用河南口音来读)

反正基本上,大臣们就是在混日子。

大臣们一混日子,天天磕头,天天说“中”,天天报喜不报忧,皇帝一来二去也觉得国家承平日久,也就跟着松懈了。

不过,道光这个人,还是值得说道说道的,作为皇帝,他很简朴,简朴到了让人吃惊的程度。

皇帝的裤子破了,居然拿破布补完之后接着穿,在封建帝制时代,这实在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清文宗 爱新觉罗·奕詝

咸丰皇帝年轻的时候骑马,也许是喝酒了,也许是超速了,反正一不留神从马上摔了下来,摔坏了腿,从此落了一个跛脚的毛病。

常人身体有恙,那也怪难为情的,更何况是皇帝,于是每次早朝完毕,都是大臣先走,皇帝后走,所以谁也不知道咸丰跛脚的毛病。

那有读者可能会问了,谁都不知道,你咋知道的?

那是因为,有一次咸丰忘了自己跛脚这回事儿了,退朝之后自己先起身走了,大臣这才发现,皇帝一瘸一拐,这是有病啊这是!

不过,跛脚似乎并不能影响咸丰的好性情,这位老兄很喜欢吃凉粉,喜欢吃凉粉到了什么程度呢?

早上吃,中午吃,晚上吃,宵夜吃,居然一连吃了一个月的凉粉。

清穆宗 爱新觉罗·载淳

咸丰爱吃凉粉,而同治皇帝爱吃木瓜。

虽然慈禧太后是他妈,但是不耽误他平时出去玩的顶呱呱。

同治属于是那种,水平一般,但是不至于特别完蛋的皇帝。

而且,他在位的时候,正好碰上了十分难得的历史机会。

太平天国起义结束了,义和团运动还没开始。

英法联军入侵完了,八国联军还没来。

这段时间,相对来说,是比较平静的。

如果皇帝能抓住这段瓶颈期励精图治,那说不定就能让大清富强起来,借此改变王朝的命运。

要知道,日本此时可正在进行明治维新。

所以,清王朝的洋务运动,就是在同治时期开始的。

但问题是,我们在资料和百科上也能看到,洋务运动的定义是,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闹了半天,统治者救的是自己的个人利益,救的不是百姓和苍生。

既然如此,失败也就理所当然了。

清德宗 爱新觉罗·载湉

光绪可以说是相当不幸。

这也不是说说而已,换谁摊上了慈禧这种家长,那都是倒大霉了。

光绪要谈恋爱,慈禧不同意,光绪要搞改革,慈禧不同意,光绪要变法,慈禧不同意。

光绪说:我想...

慈禧说:不,你不想。

这个年轻人自从成为皇帝之后,他有很多梦想,很多理想,很多利国利民的举措想要实现,但都被慈禧一票否决了。

梦想它很丰满,现实它很骨感。

光绪老兄就这么完完全全的活在了憋屈当中。

他是真憋啊,比我们便秘还要憋。

然而,虽然他是个没有建树也无法有建树的傀儡皇帝,但他的精神还是值得鼓励的。

光绪死之后,英国伦敦的一家报纸还专门报导了这件事儿。

报纸上说,如果光绪的变法改革能够成功,那么中国将会是另外一番景象。

宣统帝 爱新觉罗·溥仪

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一句话,我认为能很好的评价溥仪的一生:

你当皇帝的时候才两三岁,那时的事不能让你负责。但在伪满时代,你是要负责的

小溥仪虽然是皇帝,但是他处在新旧交替,时代变迁的风口浪尖,所以皇帝溥仪没当过权,没享受过什么特殊待遇,也没过上几天好日子。

今天退位,明天被撵出紫禁城,这种皇帝,当,还不如不当。

他只是一个孩子,面对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他是迷茫的。

然而,后来溥仪跑去和日本人合作,还成了伪满帝国的傀儡皇帝,这就是完全错误的行为,也正因为如此,他被关到了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

皇帝又怎么样?皇帝你也不能做日本帝国主义的走狗啊对不对。

出狱之后,听说溥仪还专门回了趟故宫,据说票还是自己买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嫡母、生母、庶母、养母、乳母,清朝皇子们到底有多少母亲?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庶母要给嫡子行礼吗,庶母称嫡母之子女称什么,古代庶母有多少个

    清朝后宫嫔妃首先,皇子刚一出生就被宫中的嬷嬷抱走,并不是因为怕耽误了皇帝再次宠幸生产了皇子的后宫嫔妃,而是另有原因。第一,历朝皇子在刚一出生的时候,肩上就承担着江山社稷、可能继承大统的重担。本来生在皇家的皇子们就高高在上、备受恩宠,无论生活、学习还是待遇、地位都是当时社会中最为顶级的,如果再将皇子们

  • 历史上贤明能干的雍正,为什么将10万领土拱手让给了沙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雍正,清朝前期很有作为的君王,他在位时期,整顿吏治、惩治腐败、发展经济,为康乾盛世的诞生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但是就是在历史上一直被称为贤明能干的雍正皇帝,却将贝加尔湖南边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拱手让给了沙俄。为什么他要做这种割让国土的“丑事”呢?1.美丽的贝加尔湖贝加尔湖位于俄罗斯东西部利亚山地南部,

  • 五阿哥永琪受尽乾隆宠爱,为何生母珂里叶特氏却只是个妃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永琪啊,永琪是谁的儿子,珂里叶特·海兰之死

    要说乾隆皇帝一生中最出名的儿子,那绝对是非永琪莫属。如果能来一次投票的话,这位《还珠格格》里的第一男主角绝对会以遥遥领先的票数高居榜首。和永琪相比,不管是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所生的永琏和永琮,还是孝仪纯皇后所生的腹黑男嘉庆帝都要黯然失色。乾隆皇帝非常疼爱永琪,甚至到了想要立他为太子的地步。只可惜,永琪的

  • 为什么现代人普遍对大明的好感高于清朝?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那是因为大明王朝的刚烈明朝皇帝最令人称道的地方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明初,成祖亲征大漠归来,意气风发地说:“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番、南岛、西洋诸夷,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这句话的大意是:我大明王朝就是厉害啊,嗨害嗨之前所有的王朝都比不

  • 《雍正王朝》之火烧《百官行述》,为何说这是九子夺嫡半决赛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在九子夺嫡过程中出现过几次大事件,光太子就被废两次,再加上各个阿哥轮番被圈禁,可谓百转千回惊心动魄。其中有一段戏可能会被一些观众忽视,那就是“四阿哥火烧《百官行述》”,这段戏有些诡谲,还有不少反转,看着很精彩,但有些观众不一定能看出其中的大文章,那就是,这段戏其实就是“九子夺嫡”的半决赛。一、《百官

  • 《雍正王朝》一个迷局,为什么胤禛要公开烧掉《百官行述》?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百官行述精彩片段,雍正王朝百官行述全集,百官行述被烧第几集

    礼部相对事情比较少,那有没有涉及到吏部的大事件呢?当然也有,那就是胤禛火烧《百官行述》,因为《百官行述》是吏部官员任伯安在任时编写的。《百官行述》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被太子所觊觎,为了索要《百官行述》他不惜屈尊答应任伯安的条件,那么,如此重要的东西,为什么胤禛要将其一把火烧了呢,而且还要当着太子、老

  • 《雍正王朝》中胤禛为什么不接刑部的差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雍正胤禛大结局,雍正和胤禛的读音,雍正该不该查刑部

    《雍正王朝》是二月河写的一部小说,而电视剧也是根据这部小说改编而成的。有不少观众看的只是电视剧,没有看原著小说。所以对康熙君臣父子之间的争斗,看的不是那么明了。而电视剧在改编上把胤禛即雍正刻画的过于正面,形象也描写的高大上。实际上在小说中邬思道对雍正的评价是与天子共患难易,共富贵难。对于不让胤禛接刑

  • 《雍正王朝》固然经典, 但八爷当皇帝未必不如四爷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剧中的皇四子胤禛被塑造成刚正不阿、廉洁奉公、勤政爱民的全正面形象,的确有些很贴近历史。单说勤政这一点,雍正是无可挑剔的。但是要说到刚正不阿、廉洁奉公,就值得商榷了。在《雍正王朝》中,太子有太子党,八爷胤禩有八爷党。看来看去,就四爷胤禛没有党羽,只有十三爷、李卫这样的奴才和田文镜这样爱国爱民的好官支持

  • 古代穷人娶不起媳妇如何延续香火?想出的一个办法,延用到清朝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宗接代延续香火的句子,咋看香火呢,清朝末年大西北的穷人

    在我们中国,最注重的就是家庭,很多人心中都在认为,传承是一个国家和一个人最为重要的,古代人也很注重家庭的传承。在古人的眼中,结婚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将家庭传承下去,因此在古代的时候,很多人的婚姻都是有父母为之指定的,到了成年的年纪之后,自然而然的就结婚了,想要自由恋爱?完全不存在。 在古代的时候,

  • 纪晓岚是否与和珅斗法呢?不管怎么样影视拍得实属精彩!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提起和珅大家的第一印象一定是王刚老师,而且大家还会想到张国立、张铁林老师他们一起合作的铁齿铜牙纪晓岚这部电视剧。 在电视剧当中纪晓岚和和珅的斗法那叫一个层出不穷的精彩。而张铁林老师饰演的乾隆皇帝,似乎也乐在其中与两位爱卿打成一片。纪晓岚更是时不时的喜欢捉弄捉弄和珅,让他出尽洋相并以此为乐。可是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