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汉的第五位皇帝刘恒,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勤俭力行,与其子景帝共同缔造了西汉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死后葬于霸陵。西汉末年,赤眉军攻入长安,历代帝王墓被洗劫一空,而霸凌基本未遭劫。汉高祖刘邦于公元前202年称帝开创大汉王朝,西汉由此开始。经历了吕后乱政后,刘姓家族势力被削弱,西汉的国力也没有很大发展。西汉的第五位皇帝文帝刘恒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登基并开创一番盛世的。
刘恒是刘邦第四子,由刘邦宠妾薄姬所出。可能是因为吕后专政的原因,刘恒为人宽柔平和,在政治上很是低调,为人也非常节俭。史书上记载,刘恒“履不籍以视朝”,也就是穿着草鞋上朝。由于草鞋的制造原料非常普遍,所以造价很低,很多平民也可以买得起草鞋,而刘恒穿着草鞋上朝,实为天下做了一个非常好的表率。
龙袍是皇帝的象征,历代皇帝的龙袍均雍容华贵是为尊贵的象征。而汉文帝刘恒的龙袍则不然,他的龙袍不是用金线银丝做成的,而是用一种很普通粗糙的丝绸,穿了一年多之后龙袍有些破了,还打了很多补丁。他不仅自己节约,还让后宫节约,命令衣摆不能太宽大以节约布料。汉文帝刘恒不仅在衣服节俭,在建筑上也非常节约。天下之大供养一人,所以皇帝想建造一些宫殿实属平常不过。
有一次刘恒想修一个露台,他问工匠修一个露台要多少钱,工匠回答要一百斤金子,他又问这些金子是多少户的家产,下人问答大概是十户中等人家的家产,汉文帝听后便把修露台的想法放弃了。汉文帝在位时期,对自己勤俭节约但是对百姓却十分大方。他规定,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每月由官府送他们一些米面肉等生活必需品,对九十岁以上的老人还额外送一些布帛等物品给他们做衣服,真正的做到了老有所养。
汉文帝刘恒在位是励精图治,奉行无为而治,让百姓休养生息,储蓄粮食,增强国力。为西汉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与其子共同缔造的“文景之治“。在汉文帝的励精图治下,西汉国力大增,仓库里穿货币的绳子都烂了。而他本人一生都勤俭节约,甚至连自己的丧事也要简办。对自己的陵墓霸陵也要求不能用金银器装饰,不能一次烦扰百姓,不能大兴土木。
后来西汉王朝式微,各路叛军攻入长安,赤眉军把所有皇陵都挖了,唯独没动汉文帝的霸陵,因为他们知道里面没什么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