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本朱元璋亲手编制的《皇明祖训》,让朱棣找到了造反的借口,朱棣就打着这个旗号,成为了历史上唯一一个造反成功的藩王。
而朱元璋编写此书是为了对后世子孙的言行进行了规范和约束,希望他们恪尽职守,共同捍卫朱明江山社稷。
朱元璋在位的时候,每个人都不敢有反心,特别是朱标在的时候几个皇子非常和谐。
朱标伤后也没对即将继位的朱允炆有太大意见,毕竟老朱在兜底着。但在朱元璋刚伤不到一年,他的儿子燕王朱棣就起兵造了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反。
原因是建文帝朱允炆的削藩之路一路畅通,朱允炆先后将周王,代王,齐王等废为庶人,眼看削藩的命令就要降临到自身,在道衍日夜不休的劝说下,朱棣终于看清了眼前的形势。此时若是再不造反更待何时?
其实在发动靖难之役前,朱棣一度很犹豫,毕竟他只是一个藩王,不是朱元璋钦点的皇位继承人。他如果想坐上皇位,就要推翻朱允炆,但这是大逆不道的。不管朱棣以什么名义起兵,都很难得到民间的支持。
毕竟在古代宗法社会森严的礼制当中,那燕王朱棣为何会冒天下之大不韪而行悖逆之事?其实,燕王朱棣起兵是有合法的理由的,这个理由恰恰是朱元璋制定《皇明祖训》中的一句话“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
如果朱元璋知道自己儿子用《皇明祖训》造反孙子,会在坟墓中被气活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