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平天国高级将领韦俊投降后清朝后为什么没被杀?

太平天国高级将领韦俊投降后清朝后为什么没被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689 更新时间:2024/2/5 9:45:15

第一、降清的时间点和背景

韦俊是第一位投降清廷的太平天国高级将领,注意是第一位且为高级将领,这是清廷没有杀死他的一个主要原因。并不是说地位高意味着不会被杀,而是活着比死了更有用。当时太平天国运动如火如荼,真正使朝廷有了内忧外患的局面。然而辉煌的背后是这一农民政权的松散与脆弱,太平天国内部发生了严重的内讧。洪秀全对于杨秀清的缕缕犯上非常反感,因此指使韦昌辉率兵包围东王府并诛杀了杨秀清及其家属,石达开外逃。徐昌辉在天京城内制造大屠杀及实行恐怖统治激起民愤而被洪秀全处死。之后石达开回京继续与洪秀全内斗,这就是天京事变。

即使发生内讧,人心开始松散,但政权内部始终还没有将领尤其是高层主动叛逃投敌,如果此时上层带头投清,对清来说意味着向胜利迈向了一大步,而对于太平天国政权来说则是彻底崩溃的开始,韦俊就是这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清朝廷被外患折磨的死去活来时当然想尽快结束这场内忧。对于韦俊,朝廷是不会杀他的,目的就是让另一边的农民政权看看,假若尽早归附后果是光明的。清朝廷此时是非常急切的盼望结束这场叛乱,假如此时朝廷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恐怕韦俊的命运又会不同了。韦俊的投降和清朝庭的这一做法对太平天国的打击是明显的,以至于韦俊后来回故乡省亲出钱修桥被当地百姓拒绝,并把他的投降刻入石碑,死后韦俊也没有落叶归根。

第二、韦俊的地位和太平天国彻底的没落

韦俊并非太平天国核心人物也没有很强的领导才能,是将才而非全面的帅才。太平天国在发生天京事变后已经不在有最初的威望和实力,因此对于清朝庭来说不存在由韦俊领导太平天国东山再起的可能性,例如朱三太子的事情已不会发生,因此清朝廷在综合了第一点后不会杀死韦俊。

第三、韦俊降清后没有群众基础

韦俊非常敬重的兄长韦昌辉被杀后他投降清朝廷,可以说此时在太平天国他已经没有牵挂,对于洪秀全这支队伍只剩下无奈与仇恨。他的投降又致使他失去了农民政权最重要的群众基础,这在他回乡省亲时的遭遇和死后不能落叶归根中可见一斑。因此从个人能力和情感角度也好还是群众基础方面也好,他都没有再次弃清恢复太平天国的可能。没有威胁清朝庭也就不再杀他,反而留着可以为自己所用,因此韦俊成了一位没有被杀的降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他6岁即位,19岁驾崩,是清朝最短命的皇帝,却被称为中兴之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清王朝后期的历史是一段割地赔款的屈辱历史。从道光二十年(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天朝上国的美梦逐渐被击碎,面对日益衰落的局面,清王朝也开始了自救运动。1861年,咸丰皇帝驾崩,6岁的载淳即位称帝,年号同治,史称其为同治皇帝。同治皇帝即位之处,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后党势力和以恭亲王奕訢为首的帝胤势

  • 《大宋宫词》杨四郎扮演者?《大宋宫词》的时代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杨四郎,本名杨贵,字延辉,以一支菊花点金枪的本事名动天下,又因其容颜俊朗,年少时期得到京师的各大少女的倾心爱慕,后在战场上被辽军俘虏,为了报金沙滩的血仇,化名“木易”,得到了萧太后的赏识,并和铁镜公主成婚。《大宋宫词》的时代背景?时代背景应该就是北宋时期,是“咸平之治”与“仁宗盛治”的兴起和繁荣阶段

  • 《水浒传》中108好汉上梁山,为何宋江并不愿意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水浒传宋江上梁山的原因,水浒传宋江后来有没有去梁山,水浒传宋江和108好汉

    要说起梁山108好汉,可以说是无人不知了。不过在这其中要说起最著名的人,也就要属宋江了。当年梁山好汉一起反抗朝廷,最后终于落得了功成圆满的结局,但是宋江却并不愿意去,那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吧。其实对于宋江来说,他还是个很有谋略的人的。曾经帮助过晁盖上梁山,但其实自己并不情缘去的,要说起最

  • 她是清朝名副其实第一个皇后,一生无子,妹妹成为多尔衮的妻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鳌拜为何害怕多尔衮,多尔衮坟墓在沈阳,董鄂妃是多尔衮的女儿吗

    孝端文皇后姓博尔济吉特氏,她的名字恐怕很多人知道:哲哲,大概是与皇太极有着天赐的缘分,自己的名字竟然与婆婆“孟古哲哲”如此相似。哲哲还有一个身份,宸妃海兰珠与庄妃布木布泰的姑母,这也是清朝历史上“姑侄”共侍一夫最著名的例子。若将努尔哈赤的一生划分为多个节点,那么它们是:统治部落;统一建州;统一女真;

  • 宋朝第一位临朝称制的皇后,穿龙袍斗权臣,发行了史上第一种纸币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宋朝皇后一览表,古装女皇霸气临朝,临朝听政的太后

    宋朝的章献明肃皇后,很多人可能都不了解,但是说到“狸猫换太子”,相比很多人都知道了吧?她就是“狸猫换太子”典故中的女主,皇后刘娥,说起刘娥,她的人生可以算得上传奇多彩,从一个贫穷破落的银匠之妻,到临朝称制,穿龙袍斗权臣的铁血皇后,刘娥是如何将人生这一副烂牌,打的如此优秀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说起这

  • 她13岁嫁给顺治当皇后,怀孕后却离开后宫,结局成不解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顺治废掉的皇后最后去了哪里,为顺治殉葬的妃子,顺治的小故事

    一般都优先考虑从蒙古族女子当中挑选皇后,一般当上了皇后没有犯下特别大的错误惹怒了皇帝是不会轻易被废后的,但是在清朝的历史上有一位皇后在位两年就被废后了,她就是顺治帝的第一个皇后蒙古科尔沁的博尔济吉特.孟古青。她是顺治帝的表妹,两个人可以说是青梅竹马了,很小的时候两个在在一起就让众人觉得这两个人长大了

  • 《资治通鉴》中的8句格言,每一句都是经典,教导你处世法则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资治通鉴名句经典语录,资治通鉴里的八句经典名言及解释,资治通鉴的50句名言

    在中国5000多年延绵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留给我们卷帙浩繁的历史文化书籍,其中北宋史学家司马光所著的《资治通鉴》就以“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名传千古、闻名于世。《资治通鉴》与《史记》并称为“史学双壁”。在宋之后,《资治通鉴》基本作为教科书为历代帝王、贤臣、文人学习的书籍,可以说司马光奉献给后人的《资治

  • 她是康熙的奶奶,生前位高权重,死后却停灵37年不下葬!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1687年,辅佐三代帝王的一代名后,年迈的昭圣太皇太后(即孝庄皇后)得了急病,康熙皇帝为此茶饭不思,亲自到祖母塌前侍奉。有一次,为了给祖母祈福,他率领百官到天坛,向上天祈祷,希望折损自己的寿岁,来让祖母多活几年。只是生老病死乃是定律,康熙的祈祷终究还是没能让孝庄皇后战胜病魔。公元1688年1月2

  • 历史上,权开封府尹包拯与《七侠五义》小说中的王丞相差多少级?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若要问封建时代,哪个朝代的官制最为复杂,那绝对是北宋无疑。北宋前期,职官制度包含六个基本要素:寄禄官、职事官(差遣)、职(职名、贴职)、散官、勋和爵,其中最主要的是就寄禄官、职以及职事官。寄禄官,就是用来定品级的。清代王士禛在《池北偶谈》卷三“宋官制”中说:“宋初至元丰以前,官制最为繁猥,六部九寺皆

  • 黄宗羲定律与帕金森定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黄宗羲作为我国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其理论倾向和政治主张主要针对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存留的诸多顽疾与沉珂,对近现代思想启蒙与反专制斗争起到了重要引导和推动作用。黄梨洲在其著述中尤为关注千百年来农民负担问题及其解决办法,提出了许多精辟见解和独到观点,在《天下郡国利病书》卷十四中指出:传统赋役始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