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是清朝最后一位掌握实权的明君,却留下了清朝灭亡的隐患

他是清朝最后一位掌握实权的明君,却留下了清朝灭亡的隐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53 更新时间:2024/1/19 13:51:25

其实,咸丰帝自1850年即位之后,便颇有中兴清朝之心。他清洗军机处,任用改革派官员革新弊政,大举提拔汉族士绅官僚,镇压太平天国叛乱。从《清文宗实录》中看,他此时的工作极为勤奋,每天都有许多谕旨下达,其中不少是亲笔写的朱批、朱谕,不劳军机大臣动手。

咸丰帝任用肃顺等改革派官员,以铁腕的方式面对自乾隆末期以来的官场腐败,严厉打击贪污腐败,严惩渎职失职,整肃官场政风。其果断处理"戊午科场案",将一品大员柏葰处斩,使得清王朝此后几十年间官场风气,特别是自乾隆后期越演越烈的贪腐风气有了很大改观。

但内乱未平,外患又起。正在咸丰帝镇压太平天国之时,英、法等国再次染指中国。1854年,英、美、法三国向清廷提出修约等要求,遭到咸丰帝拒绝。故而导致英、法两国于1856年再次对清廷宣战,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攻占广州,但被击退。1858年三月,英法联军以及英、法、美、俄四国公使抵达天津大沽口外,要求所谓"修约"。咸丰帝谕令直隶总督谭廷襄"以夷制夷",对俄示好,对美设法羁縻,对法进行劝诱,对英国则严词质问。谭廷襄奉旨行事,但是没有成功。

英法舰队攻陷大沽炮台,进迫天津。咸丰派桂良、花沙纳往天津议和,与英、美、法、俄分别签订《中英天津条约》、《中美天津条约》、《中法天津条约》和《中俄天津条约》。条约样本奏上,咸丰帝十分愤怒,但是又不得不批准。而后,列强不满足于《天津条约》规定的权利,蓄意重新挑起战争。咸丰帝命清军加强大沽口防务。咸丰九年(1859年),在英国蓄意挑起的大沽口冲突中,英法侵略军被击败咸丰帝见大沽口获胜,尽毁《天津条约》。而这,也是咸丰皇帝最后一次展示清王朝的雄风了。

之后,英法两国再次调兵遣将,发起新的侵略。1860年,英法联军进逼北京,咸丰帝仓皇逃亡热河。1860年十月六日,英法联军攻占圆明园,次日被焚毁殆尽。1861年七月十五日,咸丰帝在热河行宫病重。十七日清晨,咸丰帝病逝。

由于咸丰帝死前没有听从肃顺的建议,效仿汉武帝杀钩弋夫人的做法杀掉慈禧,所以留下了“母壮子幼”这个天大的隐患。

果然,咸丰帝病死之后,其生前安排的政治局势很快发生了变化。慈禧太后与慈安太后和奕欣相勾结,拉拢握有兵权的胜保等人,将载垣、端华、肃顺等革职拿问。随后,慈禧太后等迅速捕杀了载垣、端华、肃顺,其余五大臣革职治罪,将载垣等人拟定的皇帝年号"祺祥"改为"同治"。慈禧太后夺取了晚清的实际最高统治权,并成功将清王朝带向了坟墓。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他是太平天国领袖,登基后残暴不仁,后宫佳丽远超三千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1851年洪秀全组织了金田起义,这时他身边的女人已经多达15人,驻军永安洲时他又同时和36个女人暧昧不清,真是极其可怕!随后清兵包围了永安洲足足四个月,洪秀全依旧不慌不忙,沉浸于温柔乡之中!当队伍到达武汉的时候,他更是荒唐的搞了个选秀,还真是不知天高地厚把自己当真龙天子了。他这种荒诞的行为一直到他结

  • 他是“武器天才”,若康熙没贬此人,清朝或将成超级大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康熙一生真实历史,清朝康熙发明机关枪,清朝皇帝评价康熙乾隆

    戴梓因为制造出了火炮受到了康熙爷的肯定,但是也让很多人眼红其中就有那个叫南怀仁的,于是他联合其他人一起诬陷戴梓导致其被发配到盛京。▲戴梓的照片前言很多历史研究者认为,清朝之所以到了最后变成一副任人宰割的模样,完全就是因为其闭关锁国导致的必然结果,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乾隆时期造成的隐患。明朝的时候也实施一

  • 乾隆八年“最热夏天”,当时到底有多热?看他发的圣旨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乾隆给英国女王的圣旨真迹,乾隆历史真实纪实,乾隆对英王的圣旨原文

    历史上有个夏天,天气比现在还热,不到半个月便死了11400人。当时处于乾隆统治时期,作为心怀天下的年轻皇帝,乾隆面对如此酷热的季节,他该如何处理?这一年夏天的温度到底有多高?实际上,面对炎热的天气,古人是有解决办法的。通常而言,大多数古人都会前往比较凉爽的地方,但他们无法像现代一样乘坐便利的交通工具

  • 乾隆告诉儿子不要杀和坤,嘉庆偏偏不听,15年后才明白父亲苦心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他真的是这样吗?在乾隆身边的和珅一直很受重用,不仅身兼多职还地位高过许多大臣,多年来可以说是被当做了宠臣,在乾隆临死前,还交代儿子嘉庆皇帝不要杀了和珅,此人有大用。奈何嘉庆皇帝根本没听懂父亲这句话深意,很快就根据自己的心意将和珅处死。和珅的死亡就像是一把火一样,让嘉庆治理的初期有了些许起色,可是

  • 为何说中国近代的衰落与清朝基本无关?三个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其笔触之下,每字每句都透露出浓烈的爱国情谊,恨铁不成钢。正如谭嗣同所写,落得这悲哀世道,一切云烟柳雨都是幻觉,抵不过人们在春天之中仍挥之不去的愁绪,索性向这无边宇宙嚎啕大哭方才休止。全中国上上下下四万万人,声泪俱下,放眼望去,竟然看不见当初那个辉煌盛世的样子。清朝作为中国古代社会和近现代社会交界的一

  • 为何古代官员都自称微臣,只有清朝称奴才?其实这是一种特殊荣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的侍卫自称奴才还是微臣,下官和微臣的区别,微臣是什么意思

    也正是因为周礼中规定了严格的尊卑礼仪,所以在君与臣之间则更需要注重敬与谦。古代的官员大多自称为“臣”,臣字的历史非常古老,在甲骨文中就有相关的记载。而其本来所代指的,是身份低微之人,直到秦朝都还用“男曰臣,女曰妾”来形容贫贱之人。但奴隶社会逐渐瓦解后,“臣”又成为了官吏在君王面前的一种谦称。诸葛亮的

  • 为了这个人,八国联军刚刚击败清军,又帮助清军打义和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奇怪的一幕出现了:清军残部返回途中,盟友义和团不顾一切地冲了过来要抢遗体,他们的企图竟然是:戳尸泄愤!危急时刻,洋人赶来,帮助清军打跑了义和团。那位清军将领是直隶提督聂士成。一、战功卓著1836年,聂士成生于安徽农村一个武术世家。26岁时,聂士成从军,先后追随袁三甲(袁世凯的叔祖)、刘传铭,一路转战

  • 中日历史上三次大战,只有清朝最丢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大战日本,甲午中日战争作战过程,甲午中日战争在哪里打的

    在唐朝和明朝都把日本打得屁股尿流,唯独到了清朝这个啥也不是的朝代,输给了日本。西元663年,也就是在我们中国的唐高宗龙朔三年的时候,大唐王朝为了援助朝鲜(当时叫新罗),与日本(当时叫倭奴国)展开了白江口之战。唐倭白江口之战当时倭奴军有42000人,战船1000多艘,而我们唐朝军队只有17000人,战

  • 中国历史上10大罪人,清朝三位榜上有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历史十大罪人,清朝历史上的人物排名顺序,历史上真实的清朝名人

    如果按照朝代先后,排出中国历史上的十大罪人,首先出场的应该是秦朝的赵高。人们习惯了把秦朝的短命归结于暴政,如果追溯起来,罪魁祸首应该是赵高。秦始皇嬴政死后,赵高伙同党羽,通过修改秦始皇的诏书,把本来应该由大皇子扶苏继位,偷偷改为了胡亥为秦二世。胡亥从此就成了赵高的傀儡,赵高也如常所愿,从此把持朝政,

  • 三藩之乱,康熙皇帝如何分布瓦解,最终为清朝的内政稳定打下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康熙帝康熙皇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他8岁登基,14岁亲政。在即位之初,他就挫败了朝中的权臣鳌拜,列出鳌拜大罪三十条,由此完全掌握了朝廷大权。少年康熙便已经展现出了作为一代明君的雄风。在祖母孝庄太后和朝廷大臣的辅佐下,他很快掌握了政务并勤于政事,整个国家环境自上而下得到了改变。面对割据地方政权的三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