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儿堪称唐朝女性的杰出代表,有大唐第一才女之称。她是武则天的女官之首,被朝臣们私下里尊称为女宰相。今天秀才就和大家说一说她的故事。
上官婉儿出身于官宦之家,她的祖父上官仪曾担任过唐高宗李治的宰相。但悲剧的是,上官仪因因替高宗起草废武则天的诏书,遭到了武则天的迫害,她的祖父、父亲都被武则天害死,自己也跟随母亲到掖廷做了奴婢。
上官婉儿在掖廷为奴期间,因才华出众被武则天看中,留在武则天身边负责掌管宫中诏命。上官婉儿利用接近武则天的机会,多次刺杀武则天,希望为家族复仇。但遗憾地是她都失败了,武则天非常欣赏她的才华,并没有杀她,仍然让她留在身边。
上官婉儿被武则天的不杀之恩所感动,放弃了仇恨,一心一意为武则天效力。后来她成了武则天的女官之首,参与处理政务,被大家尊为女宰相。
上官婉儿得势后自然会有很多人巴结,还有上官婉儿的权势是暂时的,她也需要结识朝中权势人物来巩固自己的地位,这使得她和朝中不少权贵人物来往密切。
上官婉儿第一个投机的对象就是太子李显,由于上官婉儿姿色上佳,所以李显对她几乎没有抵抗力,两人很快就走在了一起。在张柬之等人发动的政变中,上官婉儿也是出力颇多,帮助李显当上了皇帝。
李显登基后,让上官婉儿做了昭容,继续替自己掌管诏令,这让上官婉儿更加权势显赫。李显为人软弱无能,朝中实际掌权的是李显的皇后韦后,上官婉儿为了权势,又投靠了韦后,成了韦后的心腹。
韦后专权,多次向唐中宗李显提出废掉太子李重俊。太子李重俊为了自保,带兵杀进宫中,先杀了韦后宠臣武三思等人,此事恰好被上官婉儿撞见,她逃脱后将一切告知了唐中宗李显和韦后。
李显因为上官婉儿的预警,及时派兵镇压了太子,最终李重俊被自己的部下杀害。上官婉儿的告发,最终导致李重俊被杀,所以因此事上官婉儿得罪了李唐宗室成员。
上官婉儿经过此次事变,明白韦后的权势不可靠。她又暗中投奔了太平公主。后来唐中宗被韦后害死,韦后让上官婉儿写遗诏时,上官婉儿并没有急于写,而是偷偷去找太平公主,最终在和太平公主的商量下,写下了遗诏。
遗诏的前两句是按照卫后的意思写的,第三句是太平公主让加的。这份遗诏看似两边都不得罪,为自己留了一步后路,但其实让韦后和李唐宗室成员都不满意,激化了两派之间的矛盾。
最后相王李旦之子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合谋起兵,诛杀了韦后,扶持李旦登基为帝。政变发生时,上官婉儿的府邸也被李隆基的兵马包围,但上官婉儿自认为在遗诏方面帮了相王李旦,自己又暗中投靠了太平公主,认为不会有事。
令她没想到的是,李隆基直接以“品行不端、迷惑皇帝、秽乱后宫”三大罪状,杀了上官婉儿。李隆基之所以执意要杀上官婉儿,除了这明面上的三大罪状外,还有深层次原因。
因为李隆基虽然在诛杀韦后这件事上,和太平公主利益一致,但实际上二人之间的矛盾很大。太平公主的权势欲很强,妄图掌控朝政,甚至做女皇帝,是李隆基最大的对手。
上官婉儿纵横朝堂数十年,尤其是在内宫中关系网很深。如果上官婉儿加入太平公主阵营,会上太平公主势力暴增,显然对李隆基不利。李隆基为了削弱太平公主的势力,趁机诛杀上官婉儿就成了必然的事情。
可怜上官婉儿,一代女杰,到死都没有明白。因为她从来没有正视李隆基,也没有防备李隆基。